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
1月27日,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报道称,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受访时公开表示,敦促立陶宛外交部长“修正”涉台机构名称。瑙塞达称,台北驻立陶宛机构的名称在立陶宛语、英语和汉语中听起来不一样,现行英文名称使用的是“台湾人民”(Taiwanese),中文名则是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现在立陶宛政府需要修正这些“清晰可见”的错误。

这意味着立陶宛在重新选择“一个中国”,还是继续支持“一中一台”的问题上,产生了明显的动摇。对于这个现象,台当局是极度紧张的。自从立陶宛宣称同意台当局在立陶宛设立“驻立陶宛代表处”,公然反对“一个中国的原则”为“台毒”站台,台当局欣喜异常。为避免立陶宛可能产生的态度转变,台当局在这段关系中做了极大的努力,对着立陶宛又是砸钱又是献礼,花了上亿的价钱只为留下立陶宛的“芳心”。1月3日,台湾烟酒公司宣布,该公司收购了2万瓶被大陆拒收的立陶宛黑螺旋桨朗姆酒。这批酒将于下月1日起,以每瓶600元新台币(约合137元人民币)的价格在岛内贩售,而这款酒被爆在大陆电商平台的价格仅售31元至38元人民币(150元到220元新台币),仅为台烟酒公司售价的四分之一。台烟酒公司这个由台湾财政部门100%持股的公营单位,上赶着花高价接收被大陆拒收的立陶宛朗姆酒,台当局讨好立陶宛之意溢于言表。
不仅是这2万瓶朗姆酒,1月5日,所谓的“台驻立陶宛代表处”宣布,将设立2亿美元的“中东欧投资基金”用于扶持立陶宛半导体等领域的产业。
紧接着11日,台湾当局再加码,宣布将提供1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给双方企业,以促进台湾-立陶宛产业共同发展。12亿美元的真金白银砸下来,一套“献媚套餐”已然奉上,台当局必是想让立陶宛沉醉在“发展台立关系利益多”的美梦当中。但是这次,被献礼的立陶宛政府却难得“人间清醒”。在经历了“受美国诱惑同意台当局设立‘驻立陶宛代表处’”,“触碰中国的底线被中国按在地上摩擦”的大起大落之后,本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立陶宛终于意识到,他“正面硬刚”的中国压根不是好欺负的主儿,而自己背后的这颗树竟是颗黑心的歪脖子树。对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超九成的跌幅都只是立陶宛损失的一小部分,惹怒中国的后果完全超乎立陶宛政府的想象。台湾砸钱对于立陶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决定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这不是台湾和立陶宛能轻易“碰瓷”的。1月4日,在台烟酒公司高价接受立陶宛朗姆酒的隔天,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表示,立陶宛政府决定让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开设“驻立陶宛代表处”是个错误。5日,就在台当局宣布用2亿美元扶持立陶宛产业的同天,瑙塞达在推特发文称,“我一直以来都支持促进立陶宛与台北的经济纽带,以及双方互设非外交的贸易办事处”。
11日的10亿融资是台当局最近的一次努力,巨大的数额扔进了立陶宛的池子中,台当局却没见到任何水花。20日英国《金融时报》爆料称,有美国外交官已向立陶宛建议,重新命名所谓“台湾代表处”,以缓解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于是就有了27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的一番言论。
28日,外交部对立陶宛“修正”涉台机构名称一事做出回应,“玩弄文字游戏,不可能蒙混过关”。整个事件发展到现在,背后的博弈已是清晰明了。立陶宛如今这般模棱两可的态度,是在试探中国的态度,也是在试探他背后国家的态度。中国已经明确给出了不接受“文字游戏”的回应,那么立陶宛是否会继续松口,还要综合某国的反馈。由此可见,在是否砍断与台当局的“外交关系”这个问题上,对于立陶宛来说,决定因素从来不在台湾身上。台当局把自己当盘菜,却从头到尾都只是大国餐桌上的“点心”。台当局一味地讨好献媚,以为能借此把握台湾的未来的走向,简直是在痴心妄想。这些年台当局的痴心妄想从未断过,蔡英文“执政”以来为建立所谓的“外交”撒出去的钱可不少。台当局“凯子外交”“金钱外交”的名声早已在外,台当局或许早已成为别国眼中的“冤大头”。2016年,蔡英文捐赠巴拿马45辆警车,价值约在三千万至四千万新台币。2018年,蔡英文援助海地45亿新台币,为海地建设电力系统。2019年,《卫报》披露,台湾每月向瑙鲁高级官员支付5000美元的津贴,作为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报酬。2019年,蔡英文当局分别赠送帕劳、瑙鲁两国各一艘巡逻艇。2020年,民进党当局向“友邦”巴拉圭捐赠100万片口罩。今年,向立陶宛砸钱12亿美元。1月19日,台当局全额赞助危地马拉改善与美国关系,共花费90万美元。
这些只是蔡英文当局“凯子外交”的冰山一角,疯狂砸钱之后台当局的“外交”成果究竟如何?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台湾有22个“邦交”国。在蔡英文当局的“努力”下,如今台湾“友邦”只剩下14个。
这些国家中,部分小国为了获得台当局更多的“援助”,经常上演同台湾“断交”再“复交”戏码。比如塞尔加尔,在1960年成为台湾的“邦交”国,又在1964年、1972年和2005年与台湾经历了三次的“断交复交”。更多的国家则是回归历史正确。12月9日,随着尼加拉瓜宣布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至此台当局仅剩14个所谓“邦交国”,分别为瑙鲁、帕劳、图瓦卢、马绍尔群岛、伯利兹、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巴拉圭、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斯威士兰、梵蒂冈。其中,洪都拉斯在总统大选期间,反对党候选人卡斯楚多次表态,一旦胜选就要与台湾“断交”。11月28日卡斯楚在大选中胜出,洪都拉斯与台湾未来存在变数。另外,梵蒂冈近年来与中国关系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可见,台当局的“凯子外交”收效甚微。说白了,在触及“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问题上,大国不傻,小国不敢,台当局一味地砸钱不能改变任何东西。台湾“凯子外交”维持的只是一时的交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手段都是无效无用的。台湾用金钱无法挽留立陶宛,就像挽留不住尼加拉瓜等回归历史正确的国家一样。台湾“外交”清零是大势所趋,回归大陆也是历史必然,这一天不会太久,让我们静静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