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拜登拼了!
前两天,普京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美国准备与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也说,“‘打到只剩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已经成为欧盟和北约的官方政策”。
这个统一表述,说明俄罗斯对美国的决心和意图有了一个新的定位——不把俄罗斯打残,美国就没打算收手!
要说呢,美国希望俄乌继续打下去,早已经不是秘密了。
咱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怕不怕俄罗斯报复?
战事前半段,西方虽然搞制裁和送武器的调门很高,但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一个度,尽量避免把自己卷进去。
送武器倒是没停过,但送的基本都是防御性的单兵武器,整个3月,泽连斯基在17个国家议会和3个国际组织演讲,各种撒泼打滚要求加强火力,西方都在装聋作哑没吱声。
最典型的,3月上旬,美国曾经试探性地想让波兰、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给乌克兰送一批米格-29,话都放出去了,结果三国赶紧站出来“辟谣”,说没这个打算。
后来波兰这个二货倒是改口说愿意给,反正美国人有补偿的嘛,但怎么给呢?自己送又不敢,最后波兰人眼珠子一转,都没跟美国商量,直接公开宣布要把战机送去德国的美军基地,让大哥自己想办法。
五角大楼把头摇跟拨浪鼓似的,说“现在转移战斗机可能会被普京先生和俄罗斯人误认为是升级步骤”,“太过于冒险”,言下之意,我也不敢送啊!
美国怂恿波兰去试水,波兰鼓动美国发挥领导作用,各怀鬼胎,这事儿最后不了了之。
可见那个时候,横眉怒目的毛熊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然而,3月25日之后,西方这个态度就变了!
3月25日,是俄罗斯结束第一阶段作战目标,转向乌东重新部署的节点。
俄罗斯这种“战略大转移”,其实就代表着速战速决“压霸”乌克兰的目标失败了,重新回到了打乌东的起跑点上。
这就让反俄阵营窥见了毛熊的虚实。
这些国家怕的是什么?是俄罗斯将战争外溢到乌克兰之外,延烧到自己的国土或者势力范围内!
要知道,在美国的初始评估里,普京可是72小时就能打下基辅的!
但现在俄罗斯这一转移,就相当于告诉他们,俄军连外溢到第聂伯河以西都做不到,还有底气往哪儿烧?
这个巨大的落差,足以让反俄阵营重新评估俄罗斯的威胁了。
于是,在那之后,美国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说,战争要进入“新阶段”了。
“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参联会主席米利先后给出了答案——这场战争可能会持续数年。
相对应的,以美国为首,各国援乌的胆气也就开始壮起来了。
从前还小心地区分“防御性武器”和“进攻性武器”,现在限制都解除了,美国人拿着乌克兰的“愿望清单”,发愿要提供“有助于美国削弱、孤立莫斯科这一目标所需的一切”!
从前对俄熊心存恐惧的欧洲各国也开始横起来了。
波兰上个月送个战机都要缩头吧?现在胆子瞬间就大了,开始“指示”北约给乌克兰派一万人的维和部队,还大言不惭地对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提出领土要求,甚至要求美国在波境内部署核武器,隔空打普京的脸。
还有美国,之前在本土试射个高超音速导弹实验,都怕刺激到俄罗斯,试验成功了都憋着不说,现在也没负担了,放心大胆地官宣了。
甚至,就连抢在俄罗斯屁股后面大规模“收复失地”的乌克兰,都敢自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了,俨然一副“战胜国”的样子!
可以说,前半场这一仗,把俄军的威慑给打成了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并不是说俄军不能打了。
笔者之前说过,乌东地区的地形和后勤运输都是有利于俄军的,俄军有机会一吐前面打巷战的憋屈,利用装甲优势把面子挣回来。
但再能打你也只是集中在乌东一隅啊!
哪怕拿下乌东,打通南方阻碍,串联起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将乌克兰彻底封锁在内陆,那也只是在乌克兰的有限空间内发威,反俄阵营又不着急。
现在最能说事儿的是普京自开战就高高挂起的核武牌。
不过核威慑是压箱底的手段,对标的是北约、尤其是美国是否越线。
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很清醒,自开战后,一直在不厌其烦地重申不会亲自下场参战,一方面是在给俄罗斯吃“定心丸”,保证自己不会和毛子兄弟直接冲突,鼓励毛子兄弟大胆地打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在管控冲突,保证干预不超过某个引发核战的限度。
所以,再回到这个问题,真的把战争烈度无限拉高,怕不怕俄罗斯暴起报复?
应该说以前是怕的,但这些鬣狗一旦发现俄熊步子的虚弱,这种威慑的基础就已经动摇了。
对于俄罗斯来说,打得一拳开,才能免得百拳来,如果这当头一拳打不开,就要做好扛住后面百拳千拳的准备了!
第二个问题,凭什么让乌克兰撑到“最后一人”?
在反俄阵营放下对俄罗斯的戒备之后,这场战事就在按照美国的需要重新整合,最大限度地调整俄乌优势对比,让乌克兰送死的意志、能力、决心一样不缺。
首先,是在政治上彻底孤立俄罗斯,力撑乌克兰。
开战之后,美国启动了“外交制裁”,号召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但一直到3月底,只有保加利亚、波兰等寥寥几国响应。
直到4月3日“布查事件”之后,短短几天之内,已经有30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被驱逐,而且理由清一色的全部是“威胁国家安全”。
用拉夫罗夫的话来说,这是在“阻断正常的对话渠道”。
而且,类似“布查事件”这样,利用“道德武器”把俄罗斯搞成“政治不正确”的动作还在继续。
美国那边已经在调查俄罗斯的“战争罪”,美国控制的欧安组织已经先一步发布报告,将俄军在马里乌波尔的行动定义为“战争犯罪”了,然后,拜登最近又示范性地多走了一步,指责俄罗斯在搞“种族灭绝”,连路透社都吐槽这是对情势的“重大升级”。
现在擅长搞假视频的“白头盔”也去支援乌克兰了,估计后面各种关于俄罗斯搞生化攻击、化武攻击、“种族灭绝”的栽赃假视频会层出不穷,俄罗斯会面临更加疯狂的道义攻势。
在道德制高点上否决了俄罗斯之后,接下来就是否定俄罗斯的“政治身份”了。
之前俄罗斯被踢出G8,普京说,无所谓,反正我们更看重G20、金砖和上合。
金砖和上合美国人是撬不动的,但G20可不会放过。
3月24日,拜登在布鲁塞尔就呼吁把俄罗斯从G20除名,不过当时留了很大的空间,说我们就是这么一呼吁,具体成不成的,还需要全体成员国大家一致同意才行。
但现在形势变了,美国的态度非常强硬。4月6日,美财长耶伦说起这事儿,放话说G20必须开除俄罗斯,以后开会有它没我,有我没它,而且,不止一个G20,美国的目标是将俄罗斯踢出“全球主要国际机构”。
这和美国最近加大攻势逼着中印等国站队是一个逻辑,那就是要彻底锁死俄罗斯,让俄罗斯变成一个“孤岛”,自生自灭。
彻底孤立了俄罗斯之后,下一步就是拉抬乌克兰,给乌克兰人打鸡血了。
在俄罗斯撤离基辅后,西方政治圈整个骚动起来了,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奥地利总理内哈默、英国首相约翰逊、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领导人接连访问基辅,连马克龙都调侃这是“基辅一日游”的“新时尚”。
看最积极的这些人,什么冯德莱恩、约翰逊、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这可不都是美国的探子么!
最新的消息,美国也要派内阁大员去了,可能是国务卿布林肯或者防长奥斯汀这个级别,连拜登最近都“口误”说要亲自去基辅走一趟。
这些人去基辅,可不是劝架的,而是给乌克兰“画饼”,比如约翰逊承诺要送“高级军事装备”,冯德莱恩明知道乌克兰不可能加入欧盟,还是假模假式地给泽连斯基送去了欧盟候选国的调查问卷。
政治和舆论上一管管鸡血打下去,乌克兰被捧得这么高,泽连斯基还有妥协的退路吗?
所以俄罗斯对这种递“软刀子”的做法非常警惕,警告说这可能引发俄与美西方的直接军事对抗,直接把外交动作和军事行动挂钩了。
意志坚定了,接下来就是强化乌克兰人的抵抗能力。
前面说过,在刚开战的时候,西方一度认为,俄罗斯几周内就能结束战事,所以送武器还是挺克制的,但现在,因为已经不担心激怒普京了,送起武器来手脚完全放开了。
4月以来,和之前的一些单兵小型武器相比,西方现在送的都是主战坦克、步兵战车、S300防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装甲运兵车、大口径榴弹炮这些重型武器,尤其是中东欧那些仇视俄罗斯的小国更是积极,比如斯洛伐克的S-300 防空导弹和米格-29,捷克的T-72 坦克,都送得热火朝天。
这里面最给力的还是美国。
根据五角大楼的说法,拜登上台以来已经给基辅提供了2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相当于乌克兰一年的国防预算了。
但是,这24亿美元,放到参议院最近高票通过的《2022年捍卫乌克兰民主租借法案》(以下简称《租借法案》)面前,还只能说是毛毛雨。
因为一旦《租借法案》走向现实,就意味着拜登是在用美国的综合国力给乌克兰兜底,美国军援的规模、等级和效率都会大幅提升。
这个法案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举个例子,美国上次动用这个法案,还是在二战时期,当时美国向盟军提供了天量的武器和战略物资,二战结束后,盟军开始归还保存完好的武器或者偿还贷款,其中,苏联/俄罗斯的那部分,直到2006年才彻底还完!
这个数量就很恐怖了吧?要知道,二战后,美国不管是在战争中支持南朝鲜、南越政权,还是阿富汗的反苏武装,都没有动用过这个法案,对俄乌战争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了。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根隐线:“租借”不等于无偿援助,最后是要还的。
但乌克兰穷得叮当响,都陷入债务危机了,能拿什么还呢?
这个美国也不着急,反正有了这笔债务在,乌克兰以后就翻不出美国的手心了,卖一批武器,买一个国家,怎么算怎么值!
13日,五角大楼召集了美国八大武器制造商开会,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一旦战事持续数年,这些制造商如何满足乌克兰不断增长的武器需求。
五角大楼甚至在内部进行了重组,新建了一个部门,专门对接这个事儿。
所以,以这个法案的出台为分水岭,美国“大干一场”的势头已经做出来了,如果拜登说这场战争会持续几年,那么这场战争确实就不存在短期结束的可能性。
哪怕大规模战事结束,后面的治安战也能一直打下去。
俄罗斯方面很清楚这个后果,所以最近专门给美国发了照会,警告美国和北约,向乌克兰运送“最敏感”的武器系统,是对俄乌冲突“火上浇油”,将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这种威胁,在开战前一阶段还挺管用的,但现在,美国人并不在乎,他们给出的回应是“没有什么能阻止美国政府继续支持乌克兰”!
沙利文毫不避讳地说,美国就是要通过加大军援,实现三个目标:独立的乌克兰,一个被削弱和孤立的俄罗斯,以及一个更强大、更统一、更坚定的西方!
当然,即便有美国带头,反俄阵营也不是铁板一块的,比如不积极的德国就是个bug。
于是,4月12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就被泽连斯基羞辱了,4个国家要去基辅“发出支持乌克兰的强烈信号”,结果基辅接待了三家,单独把他一家给拒了。
这就是美国在敲打德国。
因为就在美国“骄傲”地宣布,西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军援乌克兰的当口,9日,德国防长兰布雷希特出来泼冷水,说“几乎不可能”从德国军事库存中直接拿出武器提供给乌克兰。
这不是公然破坏美国好容易煽动起来的反俄大局么?
其后,德国的绿茶外长贝克伯格还出来公然唱反调,说乌克兰需要重武器,西方国家应该别那么死脑筋。
贝克伯格那是跟着美国的调子走的,这背后就是美国的意志。
经过这一敲打,德国在军援这事儿上应该也会加速,朔尔茨主张的和谈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最后,乌克兰的对抗意志和能力都有了,西方后援团也是铁板一块了,接下来,就是保证俄乌和谈不成,战争不会熄火儿。
最简单的一层,直接就是推翻之前在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和谈成果。
俄罗斯方面对和谈还是抱有幻想的,之前就明确表态,战争要通过和谈结束,俄罗斯要为谈判创造舒适的条件,哪怕普京说谈不下去了,拉夫罗夫的表态却是,哪怕乌克兰态度180度大转弯,俄罗斯也还是要谈。
但形势不一样了,乌克兰方面的态度也不一样了。
泽连斯基就表示,乌克兰不可能去军事化,还重提了加入北约的问题,之前谈下来的条款也是说推翻就推翻,并直接宣布,在后续谈判中不会承认任何东西,那还有什么谈的必要?
谈不下去的同时,还要刺激俄罗斯下狠手打。
怎么刺激呢?
其一,北约继续扩。
北约秘书长称,北约将强化东翼的防御力量,而且照他的意思,北约东翼各国,要从“防御”状态,转向更主动的“威慑”状态,赤裸裸地威胁俄罗斯。
美国参联会议主席米利也说,北约会在波兰、罗马尼亚、波罗的海三国设立永久基地,通过轮换部队的方式实现永久军事驻扎。
这个计划很受东翼国家欢迎。比如立陶宛,之前美国已经在立陶宛部署了F-35战斗机,并驻扎特种部队,现在又准备增派400名士兵,并向立方提供短程防空系统和自行火炮系统。
抱上了这么个大腿,立陶宛当然很高兴了,但问题是,支持驻军财务负担重,立陶宛没钱啊,于是,立陶宛这帮天才政客们想了个办法——在国际上各种能搞钱的渠道大举借债,然后拨款“全力支持驻军”,借钱养着北约大爷们!
东线之外,北欧的瑞典、芬兰最近相继表态要加入北约,这必然又会进一步刺激俄罗斯本来就敏感的安全神经。
事实上,在芬兰表态之后,俄罗斯马上就发出了警告,同时包括两套海防飞弹系统在内的重武器很快就部署到了两国边境,甚至威胁要重新部署核武器,可见,普京对此还是高度警惕的。
咱就想想,普京为啥打乌克兰?不就是安全形势恶化没安全感吗?但现在,俄罗斯的安全形势其实比战前更糟了,除了一鼓作气打下乌克兰这个缓冲地带,普京已经别无选择了!
其二,威胁俄罗斯本土。
前几天,乌克兰方面说“如果其他国家针对俄罗斯开设其他战线,将会帮助基辅”,并暗示格鲁吉亚出头。
面对这种明显送死的请求,格鲁吉亚立马就拒绝了。
为了敲打格鲁吉亚,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已经宣布要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并入俄罗斯联邦,显然,普京对这种“第二战线”的策略还是挺忌惮的。
但是没想到啊,大波波居然把任务接下来了。
根据白俄罗斯方面的指控,波兰对其边境开火了,还录下了证据。
虽然没伤到人吧,但对白俄开火,就相当于对俄罗斯的武力挑衅,分分钟是可以打起来的,波兰反俄真的是反得都没有脑子了!
当然,波兰只是挑衅了一下,并没有真正打起来,但反俄阵营开辟“第二战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目前白俄方面已经公开表示,乌克兰有可能在边境地区进行挑衅,以将明斯克拖入冲突。
所以,会不会真的制造新的冲突热点,始终是西方手里的一张大牌,一切,都取决于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
更直接的威胁,在俄罗斯本土。
乌克兰情报部门已经“预告”,俄罗斯特种部队正在策划一系列“恐怖袭击”,袭击对象是俄罗斯居民住宅、医院和学校,目的就是嫁祸给乌克兰。
也就是说,我打我自己一拳,然后嫁祸是你打的。
这种此地无银的“预告”,明显是为乌克兰方面在俄罗斯本土的活动托底的。
果然,最近几天,俄罗斯境内遭遇的各种炮击和直升机越境攻击事件,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13日,俄罗斯明确警告,俄方发现乌军企图破坏和袭击俄境内目标,如果此类事件继续发生,俄军会打击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决策中心”。
——不是不允许你反击,只是一旦反击了,你得做好被揍得更狠的准备!
第三,让俄罗斯军方无法罢手。
14日,俄罗斯黑海旗舰、仅存的三艘“光荣级”标志舰船“莫斯科号”被乌克兰的海王星导弹干沉了。
海王星导弹是乌克兰在2014年后自行开发的,飞行速度并不快,属于很容易拦截的反舰导弹,能打中“莫斯科号”,除了俄海军自己的管理问题,据说,是因为有一个秘密的北约情报小组正在敖德萨,通过追踪黑海航行的俄舰,引导乌克兰方面进行攻击。
而且,事发前数小时,美国刚刚宣布要扩大和乌克兰的情报共享,时间是不是很巧?
要知道,“莫斯科号”是目前黑海最强的水面战舰,算得上是俄黑海舰队的象征,而且还是以“莫斯科”命名的,政治意义不同寻常,这艘战舰一沉,已经不是简单地扩大谈判筹码的事儿了,俄军势必要找回面子,对乌发起报复性攻势,战事会事实性升级。
作为回应,俄罗斯最近炸了基辅几回,但这事儿对俄军军心士气的打击,显然不是通过这几次轰炸可以挽回的,俄军必定会暗戳戳地准备几个大招。
此外,更让普京不敢松懈的是,美国已经开始在红线边缘疯狂试探了。
3月29日,美国空军2架B-52H 战略核轰炸机,飞到乌克兰邻国罗马尼亚上空转了一圈,这明显是美国对普京开启核威慑的反制。
而且3月29日,正是俄乌第五轮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的时候。
停战刚见曙光,美国就动用核弹威胁,把枪往俄军脑袋上顶,那你说俄军在战场上还敢放松么?
文章最后,笔者有话说
从拜登的角度来说,拱动战争,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
因为美国的军工业、能源业、农业,都将在长期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在他们的推动下,无论是美国政坛还是广大民众,都对支持乌克兰展现了空前的热情。
为了迎合这股力量,拜登也在有意通过加强干预,将选举的舞台搬到了欧洲。
不过在当下乌克兰对俄罗斯、俄罗斯对西方极度缺乏信任的背景下,美国这一系列动作下来,必然造成一个“比狠”的恶性循环,俄乌乃至西方的退路,现在事实上都被挖断了。
直接的结果就是,几周之内,一场几十万人的“顿巴斯大决战”即将到来,可以预见的是,乌克兰人在西方的煽动下,抵抗得越英勇,俄罗斯打击的力度就会越狠。
战争真正的残酷性,可能马上就要见识到了。
在更深远的层面,长期的战争之后,独立的乌克兰被打亡了,大国俄罗斯被打虚了,胜者元气大伤,败者一无所有,而默克尔时代推进多年的欧洲中心、欧洲本位,也将随着战事的持续,一夜打回解放前。
目前,局势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俄军正在完成部署,乌克兰也刚刚动员了15万后备官兵参战——这已经是乌克兰最后的预备队了!
炮灰已经就位,“打到只剩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历史大剧,就要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