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美突传坏消息,中国成为世纪变局的关键胜负手

作者 :火狐媚影 2022-04-24 10:00:16 围观 : 评论

现在市场都预判美联储会在5月加息50个基点甚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这么说。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是美联储的预期管理操作,但从美国3月创下近40年新高的CPI数据——8.5%来看,加息也确实是势在必行。如果再考虑到加息缩表,刺破海外资产泡沫,进行全球收割的传统套路来看,高频大幅的加息更是理所应当。

那么,这一轮加息真的能拯救美国吗?恐怕真的未必。所谓加息拯救美国,有几个基本逻辑。首当其冲的,就是加息对海外的冲击,必须要远要大于美国。毕竟加息缩表导致经济危机,这个伤害是全球性的——不光海外,美国自己也得入坑。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所以如果最后闹得对美国的冲击比海外还大,别人还没趴下,美国自己就先趴了,那就不是收割全球,而是2008金融海啸了——而这一次,可没有中国的4万亿来帮美国接盘!那么,怎么才能确保别人比自己跌的惨?

这个就很考验白宫和美联储的水平了。虽然技术上,美国可以操作的方式有很多,但核心就一个:在维持自家经济正常运转的同时,把通胀给控制住。只有做到这一点,美国加息才能够如预期般进行,达到带崩别人,然后抄底收割全球的目的。所以,控制通胀,或者说能否平稳的控通胀,就成为美国这一次加息缩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觉得通胀嘛,涨点就涨点呗,吃喝拉撒能花的了多少钱?何况美国人均6万刀的GDP,美联储又可以自己印钱借给财政部发给老百姓;再加上美国粮食和能源自主,所以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了,现在美国经济复苏强劲,失业率降到3.6%——跟疫情前差不多了,大家都有工作有薪水,就算通胀来了,也不至于一下就上街造反吧!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这个理解,听上去似乎是那么回事。但如果仔细琢磨的话,其实就会发现非常浅薄。首先,现在美国经济复苏态势确实不错,失业率也很低。但这个失业率背后,有问题:根据美国公布的2月份数据,离职人数高达440万人,在历史最高的附近徘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离职,主要还是工资太低了。

2月美国工资增长是5.1%,而当月美国官方公布的CPI是7.9%,所以工资增长是低于CPI涨幅的。而且,全球公认,美国的CPI数据被多次调整权重,失真率较高,所以真实CPI,实际上远高于官方数据。同时,典型房屋增长大都超过20%以上。房租的增长也有15%以上。上述数据意味着什么?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意味着普通美国人的实际消费能力在严重下降。虽然工作岗位很多(2月全美职位缺口超过1100万),但工资水平非常低,所以大家离职率才这么高。按照正常逻辑,既然用工需求远大于求职需求,那应该企业主会调高工资才对嘛!但实际上并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过去一年多里,作为生产者物价的PPI涨幅,远高于作为消费者物价的CPI涨幅。这也就是说,美国企业购买的原物料涨价,大大猛于商品售价——老板利润越来越薄,怎么给你员工涨工资?

低工资,高通胀是很危险的。低工资意味着消费不足,PPI高涨意味着生产成本增加,一旦生产商撑不住涨价,PPI传导到CPI,大众消费品涨价又会迅速压制消费,届时生产企业肯定会撑不下去,降薪裁员。而降薪裁员又会进一步打击消费,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现在的美国经济,看似强势复苏,欣欣向荣;但实际上是烈火烹油,根本不可持续。而最关键的是,还有引爆金融风险的可能。

你说通胀不至于把美国人逼造反,且不说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毕竟零元购现在也很常见——即便是经济复苏大环境下也是如此),就算美国是全球最大粮食生产国,可以通过发食品券给民众填肚子,但金融风险却避免不了——美股、美债泡沫惊天,房市过去两年也大幅上涨,一旦通胀推动下的经济复苏不可持续迹象显露,市场信心顷刻间就会崩塌,然后就是经济危机和金融海啸。那怎么挽救?

常规操作是降息、扩表、发钱,刺激经济——正如过去十多年,尤其是疫情这两年做的那样。但现在美国明显已经玩不动了。所以只能够缩水——既压低通胀的同时,又刺破各国资产泡沫,收割全球。收割全球是用通过廉价抄底全球优质资产,对冲美股泡沫,抹平债务风险;压低通胀,则是为了避免自己这种不可持续的虚假繁荣,因为通胀的飙升过快显露颓势,给自己加息缩表收割全球争取更多时间,免得人家还没爆自己就先爆了。但这里面有一个尺度平衡的问题。

既加息缩表,必须尽可能的压低通胀的同时,又不把自己的经济给压垮——至少不能在别人先垮前让自己垮掉。如果这个尺度平衡没把握好,加息缩表先把自己经济压垮了,那就不是收割全球,而是日本人了。所以,这一次美国也是在走钢丝。玩的就是心跳。这也是预期管理被美联储抬到如此之高地位的原因——这种既要又要还要,实在太难了。离了鲍威尔高超的嘴炮忽悠大法,完全hold不住啊!但问题是,美联储真的能够如愿吗?这一点,是不看好的。原因很简单,这一次的通货膨胀,实际上不单单是金融问题,更是供求关系反转。过去十几年,我们通常把通胀归咎于货币超发——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2008年以来,美联储疯狂放水,并带动全球央行纷纷扩大货币供应。当货币的供应大增,那自然反应到经济中就是物价上涨。这一点,在疫情这两年达到了顶峰。但现在,情况则不一样。

虽然过去十几年全球货币超发严重,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却一直被人为压低。资源价格的长期低迷,使得资源生产者没有动力去扩充产能,疫情又大幅破坏了生产体系和供应链,这就导致近两年的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大宗商品的供应紧缺——而疫情对供应链的破坏,更放大了这种紧缺。这一点,炒期货的一定感受明显。自打金融海啸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就一直颓靡,直到近两年,才突然飙升——这背后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疫情后的美联储放水,更深层的原因,其实还是供需失衡。

你美联储可以加息缩表来回收流动性。但问题是,过去十几年的疯狂大放水,这绝不是一下就能收回来的——不管世界经济承受不承受得了,反正美国现在受不了。而大宗商品价格高是长期性的——就算现在资源商愿意扩产,产能大规模上来也要一个过程。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何况,现在资源方也不愿意扩产。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要求海湾国家扩充原油产能,但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沙特根本不接拜登电话。为了扩产,拜登甚至连伊朗和委内瑞拉都求上了,结果在俄罗斯(也可能包括中国)的协调下,后来也没了下文。之所以如此,其实也是美国自作自受。

一方面,美国操纵大宗商品低价这么多年,把各资源国也搞的很难受,现在好不容易来了波牛市,哪个资源国不愿意多赚点钱?另一方面,美国,尤其是民主党政府,这些年到处推销什么普世价值,搞什么政治正确,拿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大棒到处敲打所谓的威权国家。而资源国,尤其是石油出口国基本上都是美国口中的所谓威权国家,自然都对美国这一套倒尽了胃口。

伊朗和委内瑞拉这些被美国挂到邪恶国家名单里的就不说了,俄罗斯现在就更不用说;就连沙特这种盟友,人家一封建王权国,本来就对美国推广普世价值极为反感,结果人家王储杀个反对派屁大点事,还被美国揪出来一顿锤。好不容易特朗普在位时,王储交了一大笔保护费,以为把这事儿揭过去了。没想到拜登上台后居然翻脸不认账,还揪着这个逼逼叨叨,甚至去年底沙利文去见沙特王储时,还拿着这个当面喷人家——你说人家王储冒不冒火?如果仅仅是要钱,沙特国王和王储没准还可以忍。可拜登这种搞法,简直就是要人家的命——所以沙特这次不鸟美国,也就不足为奇。不仅不鸟美国,还要趁它病造它反!

现在这形势,大家也都看明白了:以前大家被迫把资源用美元计价结算——这不仅要交铸币税,要被美国周期性收割,而且也意味着自己身家性命被美国系在手里;如果不服从,想维护自己国家利益,那就直接被美国制裁,被排除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经济秩序之外。这种状况,别说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其实就是沙特这些盟国,也是很有意见的。只不过以前美国实力强大,不仅有金融霸权,军事霸权,还手握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手握全球化经济秩序的主导权。所以这些资源国只有两条路——要么被迫屈从,忍受美国盘剥;要么就是直接被美国制裁,不能参与全球化经济秩序,守着金饭碗要饭。而现在,情况变了。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美国明显实力衰落,明显已经hold不住场子——它不仅无力主导全球化秩序,本身消费市场也不再是全球最大(中国已经和它一个量级),而且由于跟中国和俄罗斯双双闹翻,这两个大佬顶在前面,美国也没多少余力去管其他地方的秩序,所以别说俄罗斯自身,就是沙特这些小国,现在也不太怕美国来收拾自己。而且,最关键的是,美国现在经济遇到了大麻烦,必然要收割全球来续命——这意味着资源国如果这时候扩产能帮美国续命,等于是给美国收割自己创造条件。

而且这一波收割完后,鉴于美国的问题是体制性的,很难解除,未来还会继续大放水,继续美元潮汐——这意味着未来还要继续交铸币税,继续被收割。谁都不是棒槌,谁都不想无休无止的被人宰。何况美国的欺凌,不光体现在经济收割,还有政治方面的压迫,所以这就更让人愤怒。

搁以前,美国实力强大,其他国家要么被迫隐忍,要么就是受穷孤立。而现在,明显美国不行了——而且如果这一次它玩砸了,接下来会更惨,更无力主导全球秩序。这对资源国来说,诱惑是巨大的!何况现在中国也已经起来了。中国崛起对资源国的战略意义有两个: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首先,它的存在,本身就牵制了美国的主要国家资源——这意味着美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顾及其他地区。那些怕被美国军事报复的国家,现在拒绝美国的底气就强了许多——这种趋势在美国阿富汗撤军之后明显加强。

其次,以前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西方+日韩更是占据了全球消费市场的绝大多数。他们挟市场号令天下,谁不听话,谁就不许把资源卖给自己——甚至第三方国家想把商品卖进美系市场,也不能使用这些国家的资源。这就没法玩了。资源卖不出去就是废品。所以资源国要想把资源变现,只能听美国摆布。现在既然中国已经崛起为跟美国等量齐观的消费市场——而且未来还有更大发展趋势,那么资源国也就有了筹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无视美国的经济威胁。消费与生产主导关系的反转,美国全球控制力的衰落,以及中国全方位的崛起,这三大因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资源国面对美国时的弱势地位,给了他们造反的底气。而这次美国巨大经济风险的迫近,以及其收割全球的急切需要,更推动了资源国反抗时机的成熟。

所以俄罗斯首先掀了桌子,西方拿金融制裁俄罗斯,结果俄罗斯直接凭借自身资源搞起了天然气卢布,反而把美元和欧元与当下的硬通货——资源脱钩。然后沙特也开始忤逆拜登——不仅不鸟他的增产诉求,而且还传出要跟中国搞石油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而西方的骚操作,更是加速了资源国的反水。对俄罗斯的疯狂制裁,冻结其外汇储备,甚至没收俄籍富豪的财富,这对非西方国家,尤其是所谓威权国家,以及他们的精英阶层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这一下,不管是出于国家利益,还是私人利益,大家都产生了分散投资,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避险诉求。当资源与美元(以及欧元等西方货币)脱钩,这意味着美元的基石松动,也意味着通过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能力被严重削弱——大家不再需要用美元交易,自然也就没有了大量囤积美元和购买美债的需求。相应的,美国用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能力也就被削弱。这是对美国接下来收割全球的影响。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当美元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市场份额下降,这意味着美元能购买到的商品总和减少,这又反向推升了美元计价商品的通胀。同时,俄罗斯玩资源卢布的操作,也在某种程度上打造出了两个不同的大宗商品市场——由于西方限制俄罗斯资源出口,这使得俄罗斯资源对中印等友好国家的出口大增——这些资源不仅不需要经过美元,甚至还有可能获得相对折价。

而其他资源国(比如沙特)如果接下来采用这种模式——哪怕是部分的,也都意味着对美元计价的部分规避。这就很麻烦了。大宗商品供求关系的扭曲和错配;对于资源国来说,这在长期层面,迎合了他们避险的诉求;短期层面,迎合了他们规避美元潮汐的需要。对于西方之外的工业出口国——比如中印来说,这等于帮他们部分规避了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飙涨,压制了通胀;而对于西方阵营来说,由于他们无法用俄罗斯资源,甚至还有可能面临其他资源国的戒备(毕竟用美元怕被收割,用欧元日元又怕过度贬值),所以美系阵营依然停留在美元计价的传统框架内,就很难规避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通胀飙升。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总而言之,美国这次搞不定外部资源国,甚至美国一系列骚操作,还进一步扭曲了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加剧了全球通胀——尤其是美系世界通胀。那么,外部资源国搞不定,搞定内部也行啊——毕竟美国本身就是资源大国,内部增产不就行了?对不起,内部的资源扩产,拜登也搞不定。美国跟中国不一样,中国资源是国有的,开采资源的生产方也是国有企业,甚至连下游的资源应用方,很大部分也是国企。所以中国要控煤炭价格,不说能完全控制住吧,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美国就不同了。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哪条法律或者规定,要求他们一定要扩充产能,一定要限价销售。所有的市场决策,全凭油气资本自己定夺。而这一次,美国油气资本,似乎是铁了心的不打算扩产。甚至页岩油生产商都喊出了油价200美元都不扩产的口号。之所以如此,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美国油气资本不是国企,美国也不是政治权力主导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所以油气资本不需要讲政治,也不需要承担什么乱七八糟的社会责任。油价高?那正好多赚钱嘛不是?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第二,现在傻子都知道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已经站在了悬崖边,接下来很有可能就是经济危机和大萧条。这时候扩产,现有的油井扩大点产量还好说;如果要新增产能,不光投入巨大,从决策到产能扩张实现,一般需要两三年时间,到时候十有八九经济就已经崩了——那自己扩出来的产能找谁接盘?油价大跌,需求萎缩,自己前期投入巨资的产能建设岂不是赔个底掉?第三,美国油气资本从来就是跟共和党捆绑的。

民主党这帮孙子天天喊新能源、碳中和,油气资本早就看他们不爽了。所以这帮货早点滚蛋最好。现在中期选举就要来了,拜登形势不妙,共和党很有可能获胜。这个节骨眼要是扩产,那搁现在就是帮民主党赢中期选举;搁两年后就是帮拜登连任——这油气资本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么?所以还不如不扩产,让拜登和民主党输掉底裤,然后换共和党和特朗普卷土重来!

这就是我认为美联储加息很难抑制通胀的逻辑所在。这一轮全球通胀,不仅是因为美元超发,更是因为大宗商品的供需扭曲和失衡——而到现在这个阶段,后者的因素已经明显比前者更大。

白宫无法解决供应问题,光靠美联储货币政策来限制需求,这根本就是头疼医脚,搞错了方向。当然,白宫和美联储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也没办法。拜登搞不定俄罗斯,搞不定沙特,搞不定伊朗委内瑞拉,甚至搞不定自家油气生产商,那它除了在需求方面动脑筋,搞搞加息缩表,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不过,加息缩表本质上是通过压制需求来缓解通胀。

以美国现下的金融状况,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需求萎缩——经济衰退——信心崩盘——金融海啸——经济危机的传导。所以这对美联储的微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尽量通过预期管理,在压低通胀的同时,延缓信心崩盘这个D day的到来,给自己收割全球争取更多准备时间。从现在来看,美联储的预期管理,或者说是微操,还是比较成功的,基本上全球金融市场,都被其不同程度的引导。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但微操再精妙,毕竟只是术。美国现在的问题是大势不对。而且由于美国本身金融状况已经极度危险,所以这种术的成功,作用也是有限的——它可以争取一点时间,但争取不了太多——而留给美国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接下来,美国势必在全球进一步挑起争端——老子自己的时间拖不了,但老子可以把对手的爆仓时间提前嘛。反正现在大家都是耗,就看谁先耗不起先倒,而谁先倒,谁就只有被割。

只要你们先倒了,那老子再爆也无所谓了——因为到那时,就再不是自己干自己,而是割别人的肉补自己的疮!现在欧洲已经沦为待宰羔羊,日本也正被摆上案台。只不过,欧洲的沦陷,也伴随着俄罗斯的掀桌子——资源卢布的异军突起,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直接进一步压缩了美国本就不多的转圜空间。所以对中国挑事,在所难免。当然,在针对中国方面,现在的美国已经成功了一小部分。

对咖啡人和精神买办的意识形态渗透,直接导致了国际一线城市的疫情全面爆发——这种中心突破,重创了中国的消费和生产,迫使官方提前释放部分政策储备,并催发人民币来了一波小幅的快速升值。不过这还不够。毕竟中国之前把经济底盘扎的太牢,政策储备也狠充分。而且这次疫情虽然严重,但最终还是被控制在了国际一线这一隅,并没有扩散全国——这意味着中央突破虽然得逞,但四面开花却没有实现。所以从最终效果看,虽然成果颇丰,但并没有伤及中国根本,也不足以把中国经济全面引爆。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那么,接下来,台海挑事估计就在所难免了。而且鉴于留给美国的时间已经不多,台海这出戏(可能还配合有半岛),很可能马上就要出场。这一仗,如果美国斗赢了,那就是中国被割——届时美国不仅可以拿到足够的肉回血,也会因为打垮了最大,也是唯一的战略竞争者,而重回世界之巅。而如果没有实现借台海争端逼中国破功的目的,那美国也拖不起了,加息缩表很快就会引发经济自爆——虽然欧日韩这帮小弟会舍身侍主,但光它们的分量,恐怕还不足以填饱美国的肚子。

而且这种美系内卷,本身也意味着西方阵营的整体消耗。果真如此,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全球秩序重新洗牌中,更弱的美国,和更衰且更离心的盟友,在面对更强势的中国,以及以它为首的,希望打破美国霸凌格局的第三世界资源国、生产国时,恐怕就难以游刃有余。而新的秩序中,美国,以及它的狗腿子,其话语权和份量,和现在恐怕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总而言之,中美台海博弈已箭在弦上,而这场博弈,很有可能就是这场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节点。台海战争会不会提前引爆,中国能否迫退美国图谋,将成为这一场世纪变局的关键胜负手!决战,即将到来!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