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能上瘾的东西就是财富密码!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5-10 06:15:52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图片


伯陵说:

让别人爽了,自己才能爽。



01


自古以来,世界上出现过无数种经济模式、商业模式,但最暴利的,毫无疑问是上瘾型经济。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能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离不开的东西,而之所以离不开,是因为这些东西让人上瘾,每天要了还想要,欲罢不能。


这些让人上瘾的东西,总结起来无非是黄、赌、毒、烟、酒、糖、盐这几大类。


黄自然不必说,至圣先师孔夫子都讲:“食色性也”,属于人类与生俱来的癖好,写在基因里的代码,繁衍生息的必要手段。


从成年到死亡,每个人都离不开这件事。


于是现实需求和个人欲望结合起来,便催生了庞大的周边产业,养活了无数从业者,甚至能给国家财政添砖加瓦。


早在中国的春秋时期,便出现“管子之治齐,为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佐军国”的事,齐国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些女闾是做出重要贡献的。


此后直到明清时期,中国始终有官办的妓院,一来服务于蠢蠢欲动的男性,二来赚取利润充实朝廷财政。


到了现代文明社会,全世界的官办妓院都没有了,但是周边产业更加繁荣,出现了杜蕾斯、冈本、高邦等知名企业,以其在全世界的销量来说,你想想每年能给国家纳税多少?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那些直播间里的榜一大哥,又何尝不是这条产业链上的韭菜,他们完成了多少人买房买车积累财富的梦想啊。


这就是人性。


赌也是全世界的恶疾,虽然我们要拒绝赌博,但思考其背后的逻辑也不得不承认,赌这种事,确实容易让人上瘾。


你想啊,你吭哧吭哧的工作一个月,才能挣几千块钱,隔壁老王用微薄的本金梭哈一把,输了则罢,要是赢了,得到的收益可能抵你工作十年,而且花费的时间只有一瞬间。


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能不劳而获绝不努力工作,所以这种“以小博大、不劳而获”的爽感,就是赌博让人上瘾的根本原因。


于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各种形式的赌博就没消失过。


古代中国有斗鸡运动,古代罗马有斗兽场,那些动物在场中生死搏杀,分出生死之后,获胜的驯兽人可以得到丰厚的报酬,场外押注的人,也能通过一瞬间的判断下注,得到数倍到数十倍的收益。


而这种“以小博大、不劳而获”的爽感,足以吸引更多的人下水,参与赌博活动,以满足自己那不切实际的幻想。


到了现代社会,很多国家是禁止原始形态赌博的,但赌博做为一项传统活动,出现了更多的变种形态,例如西班牙发起、随即在世界110个国家流行的的现代彩票。


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人,看看有没有沉迷于买彩票的,他们是不是经常说“万一中了呢”,这种心态和赌博有什么区别呢?


更有甚者,有些男同胞们不想努力了,打定主意要找一位富有的阿姨共度余生,这就属于玩明白了。


他们充分运用学到的哲学知识,把黄和赌结合起来,以自己的一百多斤肉做筹码,赌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


所以吧,不劳而获的赌博逻辑,其实一直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人性。


图片


02


如果说黄和赌是可以通过“自我道德修养”避免上瘾的,那么盐和糖则是身体必须的上瘾型物质。


唯心的道德修养,在唯物的身体需要面前,是特别无力的。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次实验,他们给小白鼠断盐三天,然后再用盐水喂小白鼠。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检测发现,小白鼠缺盐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和尼古丁、可卡因等上瘾物质发作时,分泌的蛋白质非常相似。


澳大利亚也做过类似的试验,结果是当盐进入人体分解时,大脑的杏仁核区域会分泌一种物质,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


这两个科学实验证明,我们日常食用的盐,具有身体上瘾和生活必须的双重属性。


这么重要的东西,必然也会产生暴利。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管仲提出“官山海”的政策,对盐和铁进行国有化专卖,和女闾一起积累了大量资金,支撑起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命令桑弘羊“笼盐铁”,对盐铁进行国有化垄断经营,极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并且用盐铁垄断经营的利润,武装起雄壮的汉军,屡次出塞讨伐匈奴。


到了清朝,朝廷通过卖盐引的方式经营盐业,同样能获取暴利。


以乾隆37年为例,扬州卖出153万盐引,盐商们带着盐引到海边买盐,成本价是0.64两,运到扬州就能卖出1.8两,然后盐商们通过贸易渠道,运到省外指定的销售地区,转手就能卖到10两。


这套流程下来,朝廷赚到巨额利润,盐商们也富甲海内,在扬州建造起煊赫满堂的园林。


所以盐做为上隐型暴利产品,实在是数千年来中国王朝财政的重要补充。我们喜欢吃酱骨头、卤菜、火锅等重口味食物,也是盐对人体的驯化。


在这件事情上,国家和个人属于双向奔赴。


而做为盐的反面,糖同样是上瘾型暴利产品。


根据科学家的试验研究,糖的甜味也能刺激大脑,让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提高快乐值,并且产生长期的依赖性。


女孩和小孩生气的时候,你给她们吃一块蛋糕、喝一杯奶茶,她们的心情就会缓解,这其实就是蛋糕或奶茶里的甜味,刺激了她们的大脑,提高了快乐值。


古代世界的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只能从蜂蜜和水果中尝到甜味,国家和商人能赚到的利润也有限。


直到大航海以后,欧洲人发现气候温暖湿润的拉丁美洲,糖做为一种经济作物,才开始影响世界历史。


葡萄牙在巴西种植甘蔗,制成蔗糖,不仅满足了欧洲人的甜味需求,也给自己赚到海量的利润。


1513年,葡萄牙国王为了炫富,送给教皇一尊蔗糖做成的等身塑像,以及围绕在周围的12名红衣主教、300根1.2米高的巨型蜡烛。


这架势和石崇用蜡烛烧饭、王恺用糖水洗锅差不多了。


后来蔗糖成了海地的主要作物,直接导致海地的经济爆发,让名不见经传的海地也成为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而为了更大规模的生产蔗糖,欧洲国家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于是便催生了非洲的奴隶贸易。


从1500—1800年间,大约1000多万黑人奴隶被运到拉丁美洲,大部分都送到甘蔗园制糖。


可以说,人类与生俱来的糖类上瘾属性,催生了拉丁美洲的制糖业,制糖业催生了奴隶贸易,而欧、美、非的三角贸易,促进了半个地球的资本人员流通,让欧洲国家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开始塑造新世界。


盐和糖,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历史。


而盐和糖结合起来产生的暴利经济,便是现代的汉堡、薯条、薯片等“垃圾食品。”


说它们是垃圾食品,是因为这些食品都高盐、高糖、高油,吃到身体里很不健康,日积月累甚至可能损害器官的机能。


但垃圾食品确实好吃啊,虽然明知道不健康,却按耐不住“尝一尝”的冲动。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你已经对高盐高糖制成的垃圾食品,上瘾了。


图片


03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阶段性总结一下。


黄、赌、盐、糖之所以是上瘾型物质,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东西都有强烈的刺激性,稍微尝试一下,就能让你出现短暂而强烈的快感。


这种短暂而强烈的快感,就是人体意识对外界物质的正反馈。


人是惰性很强的动物,一旦为某件事付出努力却没有结果,便很容易放弃,例如追姑娘一个月没有成功,那就不追了,读一百本书没赚到钱,那就不读了。


很多人喜欢用意志力说事,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意志力是很虚幻的,不到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刻,几乎不可能产生钢铁般的意志力。


那么对于意志力不坚定的大部分人来说,要想成功的做成某件事,必须有及时的正反馈,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投入下一阶段的努力。


但可惜的是,几乎所有前景光明的事业,都必须经过暗无天日的努力,才能看到一点点微弱的光芒。


这个过程实在太劝退了。


于是读书二十年没有升官发财,便出现了读书无用论。工作三年没有升职加薪,便出现“这辈子就这样了”的躺平心理。健身一个月没有减肥成功,便有了“我是易胖体质”的自我安慰。


而提供正反馈最及时的,恰恰就是黄赌毒、盐糖、烟酒等上瘾型物质。


你根本不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只要吃一块蛋糕、撸一根烤串、喝一口酒、抽一根烟、买一张彩票、尬撩一个姑娘,精神马上就会兴奋起来,产生一种绝无仅有的爽感。


然后你会觉得,哇,好爽啊,再来一次。


这样不断重复,大脑不断受到刺激,你会沉溺于这种短暂的爽感中,这就是我们说的上瘾了。


上瘾型经济能成为暴利经济,本质上是因为迎合了人性的弱点,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驯化,最终让人体变成上瘾型物质的奴隶。


人体都成上瘾型物质的奴隶了,那么上瘾型物质便有了生产资料的属性,这些上瘾型物质怎么可能不暴利,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怎么可能不赚钱?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推导一步,就能得出另外一个深层次的结论:


既然人体对上瘾型物质产生长期依赖,而这种长期依赖又来自于及时正反馈,那么人体依赖的其实不是黄赌毒、烟酒、盐糖等上瘾型物质,而是这些东西带来的爽感。


爽感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爽感就是财富密码。


能给多少人提供爽感,便有多大的财富规模,那些提供爽感的人也犹如上帝一样,操纵着芸芸众生。


主动或被动享受爽感的人,便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了上帝的奴隶,资本家的韭菜。


而提供爽感和享受爽感的暴利经济,数百年来始终在改变着世界的走向。


北美的印第安人原本不喝酒,但英法把朗姆酒运到北美,和印第安人交换皮毛。


享受到醉酒爽感的印第安人,对朗姆酒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得到英法的朗姆酒,不惜攻杀自己的同胞、捕杀北美的动物获取皮毛、摧毁族群赖以为生的森林和草原。


仅仅三百年时间,印第安人便基本消亡,北美大陆也成了美国的天选之地。


中国人原本不吸食鸦片,但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运来鸦片卖给中国人,从而让数千万中国人沾染毒瘾。


鸦片贸易,不仅导致中国白银持续外流,还差点让中国亡国灭种。


1620年代,原产美洲的烟草成为全球性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就是现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州。短短50年后,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州向英国的烟草销量,便从每年30吨,增长到每年9000吨。


这些烟草让美国度过初期的艰苦岁月,也让英国烟民支持了政府财政。


到了1950年代,全世界的烟草年产量达到380万吨,供全世界近10亿烟民使用,仅仅是美国烟民,平均每秒钟就要购买1.5万支香烟。


这背后的具体利润,几乎是难以估量的天文数字。


所以烟民抽的不是烟,那是通往天堂的云梯,是射向敌人的子弹,是帝国横行世界的能量。


至于食物和日用方面,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动手查一下肯德基、麦当劳、乐事薯片、可口可乐、星巴克、杜蕾斯、彩票的年销售量,再看一下其主体公司的市值,就能更深的体会到,上瘾型经济到底有多么暴利。


4月28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说,要收购可口可乐,把可卡因放回去,结果网友们大惊小怪。


要我说,马斯克才是玩明白了。


可口可乐的初心就是给客户提供爽感,既然要爽,那不如直接爽到飞升,现在的糖水碳酸哪有可卡因爽,是吧。


不过到时候千万别卖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坚决抵制一切毒品。


图片


04


说完上瘾型物质经济,我们再来说上隐型文化经济。


15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爆发了文学的高潮,各种小说、文章、童话层出不穷,但到21世纪依然流传的,无一不是能击中读者爽感的作品。


中国的《金瓶梅》自然不必说,意志力不强的读者翻开第一页,便越读越爽,越爽越上瘾,以至于在一代又一代人中流传,生命力极其旺盛。


而《西游记》营造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屌丝逆袭爽感,《三国演义》有一种“谋士一言安天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爽感,《水浒传》通过梁山好汉描绘了“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欺我狗”的爽感,《红楼梦》则有底层人民喜闻乐见的“豪门落魄”爽感。


以上的五本经典名著,内容极其丰富,刻画社会极其深刻,但内容深刻只是小说的质量,想让读者认识到小说的质量,感受到作者要传达的意思,必须丝滑的读完才行。


那么给读者提供爽感,让读者上瘾,便是作者写小说的基本功夫。


爽感和质量,并不冲突。


反而是爽感包裹着质量,提升了作品的生命力,间接提高了作品的质量。


而外国作品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男女老少都喜闻乐见的《白雪公主》,肯定能入选榜单。


在我看来,这篇童话里起码有四个爽点:


白雪公主落魄。(白富美落魄)

食物链底层的七个小矮人遇到白富美。(屌丝逆袭)

王子英雄救美。(爱情幻想)

作恶多端的皇后遭到报复。(伸张正义)


短短的一篇童话故事里,就有四个能击中人类内心的爽点,要是流传不广就见鬼了。


不过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这些写出优秀作品的文学宗师,没能通过制造爽感挖掘到上瘾型文化经济的财富。


直到20世纪,金庸和琼瑶的作品,才借助发达的生产力,实现了上瘾型文化经济中的财富自由。


金庸的作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你能读出家国天下、儒释道诗等好东西,但金庸的作品本质上是爽文,这些好东西都是用爽感包裹着的。


张无忌在20岁出头的时候,便武功盖世,执掌天下第一大教,麾下有千军万马领导反元大业,而且身边的美女争奇斗艳。


令狐冲出场就是华山派大弟子,掌门接班人,虽然经历了一系列波折,最后还是击败东方不败,站在江湖的巅峰。


读着爽吗?


当然爽,而且还很有代入感。


普通男人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生,那就通过金庸的作品来幻想一把,而金庸也通过编织一个幻想的世界,给读者投喂了自己真正想说的内容。


而琼瑶通过小说,给女性制造了梦境。


在琼瑶的小说里,女主基本都是美貌善良的,男一、男二、男三都是年少多金品学兼优的,最重要的是男主都爱女主,爱到死去活来撕心裂肺。


普通女人体会不到这么丰富的感情经历,那么借助琼瑶的作品展开幻想,又有什么不可呢?


所以才有一句话说,男人心中都有一个金庸武侠梦,女人心中都有一个琼瑶女主梦。


同样的道理,韩国的大女主剧、美国的漫威系列、日本的奥特曼,本质上都是爽感先行,迎合一部分人群幻想的上瘾型文化经济产品。


总的来说,上瘾型文化经济的逻辑就是,谁的天国入场券最便宜,谁就能吸引最多的人,赚到最多的钱。


你用这个逻辑去看咪蒙迎合女性的文章,去看高举左右大旗的键政大V,去看特朗普白开水一样的口号,去看约翰逊的鸡窝发型,就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有时候可能觉得,他们不懂文化,但反过来想,其实是你不懂市场。


图片


05


最后做一些总结吧。


凡是能让人上瘾的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


国家用的好能屠城灭国,用不好便要损伤自己的根本。


个人用的好,能把大目标划分成小目标,不断设置爽感来激励自己进步,用的不好就会沦为上瘾型物质和文化的奴隶,被一波一波的割韭菜。


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能上瘾的东西,总是没错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还是要尽量戒掉上瘾型物质文化的短期爽感,利用这些能上瘾的东西,制造一些长期的爽感。


以下纯属举例啊,大家举一反三。


别人追求撸串的爽感,你可以追求卖烤串赚钱的爽感。


别人追求撩拨异性的爽感,你可以培养自己的气质和能力,追求吸引高质量异性的爽感。


别人追求沉浸文学作品幻境的爽感,你可以学习金庸的写作技巧,通过给别人制造爽感来满足自己的爽感。


哪怕这些都做不到,也可以揣摩“爽感是财富密码”的道理,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先恭维一番,或者送点礼物,给对方送去一些爽感。


毕竟,别人爽了,自己才能爽。


用这个方法论去做事情,总是不会错的。



参考资料:

上瘾者之谜 唐丹妮

上瘾、暴利和健康:一颗盐背后的经济世界 崔恒宇

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 戴维·考特莱特

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 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