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与创新的战争中,没有输家!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8-30 12:59:02 围观 : 次 评论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世界

为了纪念400年前(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一届博览会又被称为“世界哥伦布博览会”。芝加哥世博会园区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新建建筑大约200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6个国家参展。世博会一直延续到当年的10月30日,共吸引2730万人次参观。
在这场世博会上,芝加哥不仅向外界宣告已经成功走出了1871年“芝加哥大火”的阴影,更从此跻身美国中心城市之一。
当时的美国,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电力的广泛应用,让人们对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光明未来充满了乐观情绪。美国制造业和经济总量正在走向世界巅峰,“美国特殊主义”的思潮开始诞生。
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世博会看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一个大国的崛起,好像总是跟世博会联系在一起。就像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开启了大英帝国最辉煌的篇章一样,1893年的世博会,也从某种程度上宣告了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芝加哥世博会上,电力照明系统得到了极大应用,创造了当时民众眼里的很多“奇迹”。但几十万盏依靠电力驱动的彩灯,照亮了世博园区,令人叹为观止。争夺芝加哥世博会照明系统建造合同的是两个人——乔治·威斯汀豪斯和托马斯·爱迪生。爱迪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当时力推直流电照明系统,因为直流电电压更低,理论上更安全。但直流电的传输距离很短,当时,一座发电厂只能向周围大约1英里(约1.6公里)范围内供电。
威斯汀豪斯则在尼古拉·特斯拉的帮助下,力推交流电系统。交流电系统使用变压器,将发电厂发出的电,变成高压,从而可以输送到更远的距离,然后再用变压器将其电压降低,进入千家万户使用。这样,一座发电站就可以向周围6英里(约10公里)范围内供电。
这也是电影《电力之战》(Current War)依据的基本历史事实。托马斯创办的托马斯电力公司最后演变成了通用电气公司,而威斯汀豪斯创办的公司后来则演变成了西屋电气。
这两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是美国工业皇冠上的明珠。2010年,我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曾花了两个星期在园区内采访。我清楚地记得,进入美国馆之后,没有看到花里胡哨的介绍,只有一面极其简单的墙,墙上列举了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企业的名称和品牌logo,一大排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映入眼帘,让我震撼不已。当年,上榜的美国企业有141家,中国只有区区54家。当年,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是中国移动,排名第77位,而华为才刚刚首次上榜。1893年,在晚清的历史上,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
在芝加哥世博会后一年,中日爆发大规模海战,在中国,它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号称吨位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中国海军,被日本海军打得落花流水,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战争,也宣告了晚清洋务运动在救国图存方面的失败,为接下来的戊戌变法,甚至是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甲午战争在日本又被称为日清战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经由此战,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进入列强行列的国家。日本通过1895年的《马关条约》,不仅割占了中国的台澎金马地区,还获得了中国2亿两白银的战败赔款。当时的中国,每年财政收入才8000万两白银,日本一年的财政收入才4500万辆。
有人说,日本靠着甲午战争,谋得了发展的“第一桶金”。
日本将获得的赔款大量用于海军建设(占比达46.5%),进一步增强了日本的国力,为后来的日俄战争(1904年到1905,日本战胜),以及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日本战败并无条件投降)埋下了伏笔。几年前,我去日本旅游,夜宿东京一处民宿,清晨起来,走到街区里的一座小小的神庙,在神庙的广场中,立着几块高高的石碑,上面就记载着当地参加“日清战争”而战死的子弟名字,我内心起伏不平。在电影《电力之战》的最后,曾经斗争激烈的威斯汀豪斯和奥迪生在一处东方展馆里停了下来,威斯汀豪斯问爱迪生:“当灯泡点亮的一瞬间,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爱思生讲了自己做过的那么多次实验,一开始,灯泡只能坚持10分钟,后来坚持到20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10个小时……当灯泡点亮10个小时的时候,大家都静静地坐在那里,享受着这一奇迹。爱迪生一生在美国获得了1093项专利,除了广为人知的电灯泡,他还发明了留声机和电影摄像机。
对于一个伟大的发明家来说,制造出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除了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回报,这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快乐。
他说,英国科学博物馆的学者Jack Challoner统计,从旧石器时代(250万年前)到公元2008年之间产生了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其中中国有30项,占3%。这30项全部出现在1500年之前,占1500年前全球163项重大发明的18.4%,其中最后一项是1498年发明的牙刷,这也是明代唯一的一项重大发明。在1500年之后500多年全世界838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来自中国。不管这项结果是否具有权威性,但毫无疑问,在创新和创造的路上,中国曾经落后过很多。
我在腾讯工作时,给社招员工讲课,我也会引用这项数据。我会引导大家看一看我们的身边,有哪一项重大发明是中国人创造的。但我也会跟大家说,中国错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错了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也错过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但如果把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互联网看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话,改革开放的中国恰逢其时。
长期以来,世界按市值计算排在前十位的互联网公司中,美国占6家,中国则占了4家。令人震惊的是,在这里,没有一家欧洲的互联网公司,也没有一家日韩互联网公司。随着美团、拼多多上市,蚂蚁金服上市在即,加上还没有上市的字节跳动,未来,在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中国的占比还会进一步增加。毫无疑问,互联网并不是当今世界经济力量的一切,但从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到2020年,中国经历了127年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走出了出了一条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
我一直忘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内那份美国500强企业名单。
但到了2020年,在世界500强名单中,中国大陆上榜企业达到了124家,超过了美国的121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世界500强名单上超过美国。
制作这份榜单的美国《财富》杂志指出,中国是这个榜单上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
1995年,《财富》杂志第一次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时,世界贸易组织刚刚成立。中国开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四家企业进入这个排行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年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为12家,以后逐年迅速增加。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排行榜中数量增长加速。先是超过了德国、法国和英国,后来超越了日本。在今年的排行榜中,中国大陆企业超过了美国,上榜企业数量位列第一。自1995年《财富》发布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以来,该榜单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数量如此迅速地增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当我们顶着上海的酷暑天气排队,等待进入美国馆参观时,我注意到了另外一个现象。排队中国的中国人,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中,好似一种煎熬,面上很容易流露出疲惫,甚至不满的神色。但美国馆门口的几个工作人员,却非常年轻、有活力,他们不时播放着音乐,跟着节奏起舞,看起来像是无意为之。
人们说,一个国家国民的幸福程度,通常写在他们的脸上。由于疫情控制得力,前不久,武汉一处水上乐园,人们在盛夏之际进行“狂欢”,这张照片甚至引起了部分美国人的不适。我能理解为什么美国人看到这张照片会感到不太舒服,他们的国家,因为疫情肆虐,死亡人数超过了18万,正在逼近20万,经济也在遭遇严重下滑。
更为严重的是,今天的美国,完全不是一个自信、安全、闲适的国家。此时此刻,美国正在被政党政治、疫情、种族矛盾和经济危机所撕扯。特别是连续多起黑人被警察杀死的新闻,让很多美国人内心充满了愤怒。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美国一些城市仍被种族骚乱所影响。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社会对立非常严重。在各种危机面前,各方并没有坐下来,团结一致,为解决危机出谋划策,反而因为危机相互指责,继续挑动支持者仇恨、攻击对立阵营的人。
今天的美国,就像是一处即将喷发火山的泥沼,热气在升腾,污泥不断被冲上天空,一场大的危机就在眼前……任正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他的智慧和坚韧,令人敬佩。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一直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开放、包容,并通过“聚焦针尖的战略”,在5G这个口子上,进入了“无人区”。但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正在摧毁美国长期以来支持的自由市场原则,用政治手段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
任正非略显无奈地说:“我们公司也曾想在突进无人区后作些贡献,以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引导,也想点燃5G这个灯塔,但刚刚擦燃火柴,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我们打昏了,开始还以为我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在反思;结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来,我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
他呼吁,中国的大学担负起追赶世界理论中心的担子来。他多年来也一直呼吁加强教育,“用优秀的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这应该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朴实、最普适的真理之一了。1893年,是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美国正快速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经济体。
2020年,中国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近200年来,中国终于有机会在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基础上,公平地参与世界民族之林的竞争。中国也有望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爱迪生、威斯汀豪斯等一大批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前赴后继,为美国崛起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在前两个条件上完全具备,在第三个条件上正在不断改善,但在第四个条件上,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期待,在接下来的10年、20年里,中国有更多自己的发明家、企业家涌现出来。
他们也许将跟中国国内的其他企业家进行竞争,大概率也会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进行竞争,但我相信,在科学与创新的竞争中,没有真正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