抻下去,或,沉下去!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日本小说家小松左京在1973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由光文社出版发行。这本小说是第27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和第5回星云赏日本长篇组的得奖作品。
同年东宝株式会社将之拍摄成电影,结果大大轰动了日本社会,成为了灾难电影热潮的先驱者。
这本轰动全日本的小说,名叫《日本沉没》。当年创下了400万册的销售记录,成为当年日本第一畅销书。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抻下去,或,沉下去
去读日本现代的作品,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种萧瑟的感觉,就算昂扬主题的作品,往往也都会有一种“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的那种绝望感。
据一些政治家和文学评论家所说,这是因为二战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人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人的创作题材都是以一些日本毁灭的想法来写的。
前天,日本最有权势的人被当街刺杀,那两声巨大且沉闷的枪声,似乎预示着此刻的日本,或许就面临着真实的“日本沉没”的问题。
如果说在小说中,引发日本沉没的是日本海沟的“地质变化”,引爆了“休眠火山”,带来了“日本陆沉”。
那么,在现实世界,旧秩序垮塌所带来的国际局势的“地质变化”,所引爆的“日本国债”这座“休眠火山”,极大概率带来的就是日本经济上的“日本陆沉”。
日本债务问题,美国股市问题,中国房市问题,并称世界三大经济难题。但凡能妥善解决其中一个的经济学家,拿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定如探囊取物。
日本的债务问题有多严重呢?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日本国债总值为11046.8万亿日元(合80万亿美元)。而其中大部分被日本央行所持有。
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央行在6月购买了16.2万亿日元(合1190亿美元)的国债,创下历史新高。截至6月底,日本央行持有的长期日本国债达到创历史记录的528.23万亿日元,约占长期日本国债总市值的50%左右。
这两年疫情,美国为了保经济放了很多水。2022年国债总额突破30万亿美元,和21年23万亿GDP的比值,已经到了130%。不过和日本比,还不是一个量级。日本国债的总量占GDP的266%。这个债务占经济的比例远远超其他国家。
正常说,国债占经济比超过150%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了,比如引发欧债危机的“欧猪五国”负债率其实比日本低多了。
2010年希腊政府的债务总量达到3286亿欧元(约合4792亿美元),占GDP的142.8%。同年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引发欧债危机。
(这里多说一句,日本到今天国债评级依然是A+,这还是刚刚下调过的,而当时的希腊国债直接就被调成B+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国情不同。
美国的国债是美国得利,但全世界承担,为了多少保持信用,美国就需要保持债务水平的稳定可控,不能负债过高。
欧洲的国债本质上是平衡欧洲内部利益格局的,类似于财政转移支付,所以欧盟有严格的财政纪律,对于不守规矩的会严惩。
而日元债务本质上就是自己不断的寅吃卯粮,是在日本特殊的财阀制度下的一种合谋,更多的是一种“只顾今天风花,月哪管明天洪水滔天”的策略。
从央行到无数国营基金、私人投资机构、个体户,是国债的主要购买者,特别是央行亲自下场,国债自然就会稳如泰山。
因为裁判亲自下场比赛,赢了很正常,输了才不正常。但是很有意思的事,可能裁判很快就会换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这个还要从“安倍经济学”说起来。
安倍经济学是2013年安倍再次执政以后实施的,主要内容是三支箭,分别是:
一、大胆的金融量化宽松政策
二、积极的政府财政扩张政策
三、引导消费投资结构性改革
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是什么?不断放水,政府花钱,拉动投资。简单说就是,借钱,花钱,再借钱,再花钱……
为此,安倍把一切阻碍借钱的法律都修改了,把一切阻碍借钱的政客都干掉了。
那安倍为什么要这么干?
今天借着安倍经济学一起讲一讲。
但是,凡事皆有代价。有人说,日本最大的问题在于年轻人没有欲望?狗屁!
年轻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问题是没有资源!资源在哪里?资源都在那些大而不能倒的僵尸企业,在控制着一个国家80%资源的财阀手里。

但是,在上有美爹驻军、下有财阀垄断的日本,这样的供给侧改革,能成功么?答案是不能。
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刚刚上台的安倍那时候希望通过中日亲善加大贸易,从而推动内部供给端改革,不过这个改革触动的既得利益者太多了,利益在未来,而痛苦在当下。而美爹也不会允许日本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所以,日本当时的“供给侧”改革失败了。几年后再次上台的安倍“学聪明了”,不再纠结于“存量”的问题,专注在做“增量”。
不过,可能他也猜到了发展的趋势,新增的“增量”——这些从“未来借到的钱”,绝大部分最终还是被金融食利阶层特别是财阀吸走了,并没有惠及国民,甚至基础设施的提升也乏善可陈,更不用说培养出新一批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企业。

先用外国资本热钱吹大当地金融市场,有了赚钱效应,当地人民和政府借未来的钱来博当下的机会,然后外国资本撤离,相当于提前收割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的劳动价值。
这样的事情90年代日本经历过一次,导致这20年日本年轻人“低欲望”,企业“不创新”。其实并不是真的低欲望,而是所有当下创造的价值都拿去填之前被收割的坑,真没有钱呀……
而过去这十年,老百姓不借钱了,企业也不借钱了。日本只能依靠政府去借未来的钱,一旦这次没有“抻下去”,日本债权崩盘,那么未来二十年的财富,今天就会被昂撒资本一波带走,回去填自己的坑,而日本的年轻人,将会继续迎来新的二十年的“低欲望社会”。

安倍经济学的最大凭借就是日本央行,日本债市的最大买家也是日本央行。2013年,安倍晋三任命黑田东彦担任日本央行行长,一坐就是十年。
过去一两个月美国一直要求日本加息,理由是打压通胀和保护全球经济。不过一旦日本加息,国债崩盘,日本的损失将以万亿来计数。
而在美国施压之前,华尔街的金融资本过去一个月都在疯狂做空日本国债。
这些人去年就开始大量买入日本国债的头寸,买入后就囤在手里,等着国际局势的恶化,重点是要等待日本经济的恶化。美元加息以及日本经济出口疲软情况恶化,日元开始大幅贬值,面对极大的加息压力。
最近几周,这些人拿出部分囤积的国债进行抛售。比如在6月的第三周,他们就集中卖出了约353亿美元的日债,希望逼日本缴械投降。

而前天,安倍时代永远过去了……
等待着黑田东彦的结局大体上只有三个:
等到黑田也“退去”,等待日本的不知道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更加密切。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冲击。面对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