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为一样受到“约制”,同在深圳,却是任正非敬佩的“对手”
引言
这些年来中国科技水平日渐提升,这也让我国摆脱了科技落后的称号与负面印象,而在各个科技企业中,华为也有一席之地,从推出鸿蒙系统到推出欧拉系统再算上5G的研发成果,华为的种种成就都象征着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
可也正因为如此,华为遭到了美方的针对与制裁,可这显然没有打消华为继续发展的决心,但华为绝对不是全国唯一一家科技企业,也不是唯一一个被美方制裁的科技企业,在深圳还有一家科技企业同样遭到美方制裁,而他也是任正非最钦佩的对手之一,这家企业就是中兴。

据中兴发布的去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去年前三季度,该企业实现838.3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3.1%,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5亿,比前一年同比增长了115.8%,截止到去年10月份,中兴通讯的市值达到1600亿,这也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中兴通讯从成立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这家科技企业是全球头部通信设备制造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除国内以外,在欧美各地区也设立了研发机构及业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全球1/4以上的人口提供服务,如今中兴国际也成为全球第四大通信设备提供商,拥有10%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这样来看,其实中兴也有着不亚于华为的地位与成就。

而且巧合的是中兴和华为都坐落在深圳这个科技支撑,这两个大企业的创始人也都是40后,正因为有着诸多相同点,中兴和华为也常常被放到一起比较,相比之下,大家对于华为的了解自然更为深刻,但也有人形容称如果华为是狼,中兴就是牛。
按理说同行便是冤家,尤其是在这个参与企业并不算太多的科技行业,很多人都认为中兴和华为应该形成对立之势,像淘宝和京东一样,但其实这种“敌对”的局面对于这两家企业来说也都是发展的机会与动力。

这家和华为并肩齐驱的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名为侯为贵,今年已经80岁了,他出生于陕西西安,早些年从南昌大学毕业之后曾回家做了几年老师,后来还担任过车间主任、技术科长,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被派往美方负责引进先进技术。
在美方考察学习期间,侯为贵深刻感受到了美方科技的强大之处,但同时这种中美科技实力的差距也给了他极大的刺激,在那之后侯为贵便有了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信心与想法,回国之后,他离开家乡南下深圳,创下了中兴半导体公司,当年42岁的他走上了创业之路也曾不受人理解。

更何况他选择的是在中国还处于空白阶段的半导体产品研发这个行业,不仅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还极为烧钱,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基本上难以开展当时迫于生存压力,中兴半导体公司不得不先做代工收音机、对话机、电子表的工作,以此来积累资本。
可就是在对电话机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侯为贵对通讯设备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想法,他开始想到发达国家通常有着较为发达的通信设施,可那时在中国连电话都没有普及,这种差距也意味着我们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在1990年中兴就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数据的数字用户交换机zx500,正式开启了中兴的通讯道路,在2000年前后,中国逐步进入移动通信时代,那时候,小灵通开始打开国内市场。
但由于许多厂商对小灵通并不看好,并没有急于下手,此时侯为贵却做出了一个与大家不同的选择,他察觉到小灵通业务背后所隐藏的商机,开始下手此行业,这也让中兴拿下了可观的销量。

不过后来的中兴也和华为一样被美方盯上,当时原本打算退休的侯为贵突然发现美方把目光盯准自己,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安享晚年的机会再度出山,好在有他的指导和规划,中兴在受到美方的针对背景下仍然能够不断走出困境,而这也是多年来任正非非常钦佩中兴和侯为贵的地方。
结语
现在中兴和华为的发展都印证了那句话,英雄自古多磨难,可这些磨难却也将成为他们走向更成功的垫脚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