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我A有点信心!
作者:卡夫卡很忙
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月初我说要回调,招来骂声一片。
大盘一口气从2863点冲破3400,好多人都大喊牛市要来了。
当然了,慢慢涨上去的牛市,还满足不了一口气想吃成个胖子的胃口,大家热切期盼的都是疯牛,蛮牛,然而这现实吗?
我说过美联储要加速加息,这已经是明牌了,哪怕美国现在通胀数据下去了,一样阻碍不了美联储疯狂加息的步伐。
因为人家要想一把收割掉日本、欧洲两个小弟,当然,人家也不会让你中国一个人过好日子。
最近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烂尾楼集体断供事件,背后突然又冒出来高盛的声音,这事怎么看怎么透着邪乎。
高盛这种投行,早就觊觎国内的不良资产了,但凡你老百姓集体断供了,在建工程就能很便宜的被当成不良给处置掉。
就像之前说的那个段子,某些地产商挖的窟窿,自己把钱倒腾出去,找个投行代持,再打着处置不良的口号,低价给你把资产收了。
到时候你们损失的是首付、是已经供了那么久的按揭,得到的不过是开发商债务处置分配权力,请问,但凡这个开发商有点资产残留的,至于给你烂尾跑路吗?
更可怕的是,处置不良资产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最后到底是怎么个市场贱卖法?小业主们有办法去制止吗?
昨天我写了《月亮照在烂尾楼上》,有人说我没有同情心,我的同情能解决问题吗?事情都走到这一步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业主自救,再不然逼着银行因为监管不力放点血,地方政府再给点政策。
像西安这样就挺好的,业主们要的是房子,难道为了迎合一股子怒火,劝小白业主们把自己辛苦积攒的首付和拱了很久的月供都搭进去才有同情心?
盖房子花不了几个钱,该谁的责任谁来背,盲目的跑去断供,其实是断了自己的后路,况且你的征信污点也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很多一时脑子一热,以为会闹事的孩子有糖吃的,千万不要被人撺掇着瞎折腾。
这周大盘下跌,都是被银行断供引发的不良后果给吓出来的,但实际上,断供没有那么可怕,这些风险大部分都在那些早就被划定风险标志的中小银行身上了。
债务问题有可能能吓死人,但你们认为负债上百万亿美元的美国社会稳如老狗,而负债不到美国五分之一的中国就出大事了,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吗?
况且我说过很多次,美国是私有制社会,银行、大企业、大财团都是私人机构,国库空的可以跑耗子,债务问题是两拨人关于财富所有权之间的争斗,但中国,我们还是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国家,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大银行都是国有控股的,所以债务很多时候无非就是个记账问题。
所以为啥这回房地产公司的暴雷都是由美元债给引发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美元债,这种级别的暴雷根本不会有的。
天天说次贷,其实美元债本来就该劣后偿还,根本没有优先权限。
怎奈该监管的时候没人监管,任由人家疯狂的从正常的企业经营里抽血去偿还外债,或者有些人就是用这当借口搞资本外逃的,结果就是国内的债务来个多米诺骨牌式的连环大塌方。
想起来真的叫人恨得牙痒痒,坏人到底在哪里?
但我依旧认为中国金融有足够的韧性,拆这种污烂不至于就像华尔街那样搞出次贷危机。
华尔街可以大而不倒,但我还是希望那些平时赚的盆满钵满,养了一堆所谓金领高级掮客的金融机构把多吃多占的吐出来。
2020年纾困补贴为什么变成了炒楼的钱?你跟我说不知道贷款用途?
他们什么都知道,但他们为了自己拿到高工资,高奖金,于是敢于睁着眼睛说瞎话。
有意思吧,恶果也许几年后才能呈现,提成却早早兑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太多利益牵扯其中,只能慢慢来梳理了。
其实对于我这等小镇做题家来说,怕的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一直去掩饰问题。
那些暴雷的地产公司又不是今天才突然暴雷的,一直被人遮掩着,甚至某位皮带哥到现在还忽悠以车抵款。
终于问题集中暴露了,那么该怎么解决,总要拿个明确的态度出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越掩饰越难搞的窟窿。
最近有人说货币政策开始没那么宽送了,我觉得这个很正常。
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一块地如果板结了,怎么浇水都没有用的。想要水分被作物吸收,得先松土,精准滴灌,这就是现在的金融政策了。
前段时间,不是有银行工作人员抱怨贷款不好放吗?
为啥?因为实体经济没有方向,人家都不知道干啥赚钱,借钱是要还的,还得连本带利,他没有把握敢借吗?
所以陡然出现了资产荒,这又是问题了。
所以接下来肯定就是以产业为导向,来给实体经济松土了。
所以我琢磨着,这个周末针对烂尾楼停贷的问题会集中出一批政策了。
今天公布了上半年的GDP,二季度数据很难看,意料之中,所以要达成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就要加大力度了。
所以接下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起作用了,这也会给货币政策指明方向。
财富这东西可虚可实,一个人买了一套房子,十年升值十倍,但如果他不买卖,不放到市场流通,这部分增值对他而言有意义吗?无非是心里安慰,给自己添点底气罢了。
所以你看,用房子来锁定那些虚增的财富,让它不至于为祸人间,这也挺好的。
本来住好点,住的更好点就是人天生的欲望和需求。
别拿着什么城市化率跟我说未来城市人口不可能再增长了,我这个小镇出来的,现在还回得去吗?连我爹妈习惯了城市生活以后,都住的很开心。
大家被迫蜗居,无非是消费能力支撑不起改善生活的欲望罢了。
所以一切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在发展中。
别总盯着中国的问题看,往好处看,美国现在的再工业化彻底完犊子了,欧洲也因为能源问题被迫加快去工业化了,东南亚国家缺乏资本支持,也就吹点牛,做点低附加值的苦力罢了。
假如被拿来吓人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可怕,那就是市场反应过度了,在情绪被修以后,我A就会继续走它的上升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