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岁月静好,谁在负重前行?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7-28 06:43:15 围观 : 次 评论
作者:叶立华
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
香港的麦当雄导演原来拍过一个电影叫《黑金》,里面有个配角,讲过一段经典的台词。
“我常跟行家讲,周董是我的偶像,工程抢过来,不必自己做,先转包,转上五六七八转,然后再和营建署勾结,追加预算,一个10亿的工程下来,我看周董起码先拿掉7亿。”
这个配角讲的周董,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这个主角天天岁月静好,是因为电影里面的修路工人和营建署在负重前行。
这是一个基本的原理,你能感觉岁月静好,一定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同样的,当你感觉负重前行,那一定有人在岁月静好。
南昌市的一个周某,或许我们也可以叫他一声周董,天天发朋友圈,又是炫耀省领导给他派烟,又是炫耀和一些企业的高管老总吃饭,又是炫耀单位多么照顾他。
炫耀着炫耀着出事了,有人给发到了网上,引发了舆论,于是江西国控就去查了一下事情,做了一个通报。
不通报还好,我看完这个通报,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周某的父亲是四级调研员,副处级待遇,其母原来在企业上班,已经退休。
副处级待遇的干部,从2006年到2022年,家里购入了6套住房,总计705平米,平均一套住房是120不到。
还有两间商铺,总面积大约83平米。家里的房产加起来购入总价840多万元,其中有250多万元是贷款。
那么问题来了,也就是说不是贷款的部分有大约590万元,为了便于计算,我们算600万元。从2006年到2022年,总共是16年时间,一年下来,平均要攒出37.5万元的钱才能攒出这600万。
周某的父亲是四级调研员,体制里上班,周某的母亲退休前也不是私企工作,是国企,是南昌长运客运公司的一个副经理。
一个体制,一个国企,16年要攒出600万,一年要攒出37.5万元,还不算我们的两次涨薪。
大约在2011年前后,体制内有一次涨薪,把原来一千多的工资调到了几千,在那之前,算周父主任科员,一个月的工资1800元,公积金200,其母同等待遇,一个月的工资加公积金2000元,一家一个月收入是4000元。
从2006年到2012年,总共6年时间,一个月4000,一年4.8万元,6年28.8万元,就算一家人不吃不喝,6年攒下来30万。
就算周某的母亲退休后待遇相同,完全保留,周父从2013年开始就四级调研员待遇,顶天算上8000,公积金2000,周母待遇相同,一个月收入总体是1万元。
一家一个月收入2万,一年是24万,十年是240万。不吃不喝全攒出来,240万元,加上前面的30万,是270万。
那我就要问一下,购入价格590万,接近600万的房子,到底是怎么买出来的?
攒了16年,攒出270万,从哪来的钱买到600万房子的呢?
我不是说这个通报不严谨,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严谨范围内的东西,我拿比较中庸的工资算了一下,结果算出了这么大的缺口。
调查研究起码要考虑一下我们实际的情况,到底是公路运输管理局原来有小金库,年年给职工分钱,还是南昌客运公司非常的赚钱,年年给员工发钱,这是需要解释的。
公路运输管理局有小金库,年年发钱,这不太可能,毕竟公路运输管理局作为一个机关事业单位,不能干这么容易违反犯罪吃牢饭的事情。
那可能性只有一个,就是南昌客运十分的赚钱,16年分了230万。江西客运好歹是上市企业,一年的盈利1100多万元,是可以查到的。职工总数1万多人,也是可以查到的。
我们想象力大一点,就算过去16年江西客运每年盈利5000万元,16年累计利润80000万元,也就是8个亿,总共1万名职工,一人只能分8万元。
且不说这些利润还要给炒股的股民分一些,有的年头还没有盈利。
周父的工资不够这200多万的缺口,周母的也不够,这200多万缺口到底是怎么补上的?
嗯?我就想问一句,是怎么补上的,哪来的这么多钱买这些房子?
周父周母一退休,这6套房子2个商铺,出租是多少钱?就算自己住一套,周某住一套,还有4套,一个月租金2000元,还有8000的收入。
商铺一年算3万,两个商铺加起来就是6万,加上房租,小7万收入。
且不说还有退休金,周父退休金算6000,周母算4000,两个人啥也不干,躺着一年赚8万岁月静好。
这不是一句符合晋升规定就能解释的,没有哪条规定晋升到四调送200万的,没有。
周某得意洋洋的在朋友圈鄙视学习好的同学,学习好的去了大城市,没有着落。
要是让他就这样过关了,平安落定了,我怕要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