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2022年不买房,5年后“更贵”还是变“便宜”?懂行人坦言6字答案

作者 :房天下 2022-08-06 14:55:00 围观 : 评论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2022年不买房,5年后“更贵”还是变“便宜”?懂行人坦言6字答案》是一篇关于懂行,坦言,年后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作者:纵横君

都知道,楼市在国家的调控下,目前市场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状态。虽然有些城市、有些楼盘还有热点,那也是建立在价格倒挂的基础上,不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势。但我们同时深知,房价短期平稳易做到,但如果是5年以后呢?懂行人6字说出“实情”。不过,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套用一位经济学家对房地产发展趋势的总结:“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意味着要弄清这3大关键因子的发展趋势。

首先看金融。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货币政策,就是看每年新增货币的速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货币供应M2增速在去年重回两位数增长,市场上有钱了,所以可以看到,即使受到“风波”冲击,不少人的收入受到影响,但一些城市的房价不跌反涨,房价真正下跌比较多的城市极其稀少。

但同时也应知道,货币宽松不是长久之计。央行从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开始时就强调,不搞“大水漫灌”,坚持稳字当头。这个“稳”怎么看呢?通过M2增速数据可以看出,即使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21年全年的M2增长也不过9%,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基本上回到了“风波”之前的增速,2022年虽然略有回升,但基本都是稳经济大局的临时举措,而且从央行的表态看,大概率要保持眼下的节奏,波动不会太大。

一句话,房地产发展的宽松货币环境已经成为过去式,一切将回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常态。而且从国家对房地产金融的管控来看,房地产难分到多余的羹,历次降准也均是支持实体经济,反而是房贷利率不断走高,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所以,对于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不要对房地产金融抱有过多期待,从央行给银行划“红线”和住建部给开发商上“枷锁”看,未来3、5年,房地产都得过资金上的紧日子。谁都知道,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没有过多的资金支持,相当于失去了“金融”政策这个“臂膀”。

其次看土地。在商品房售价中,土地价格占有大概6-7成的成本,可以说,土地价格高低,决定了开发商售价多少。实际上,国家这几年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词,即“3稳”,其中就包含“稳地价”,地价稳了,房价就失去了上涨的主要动力。

为防止开发商和地方炒作地价,国家在2021年推出了“集中供地”模式,但从结果来看,据好地研究院的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上半年,试点的22座城市土地出让金额达到了1.05万亿元,土地市场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很显然,国家推出集中供地的初衷是“稳地价”,其结果显然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但到了下半年,这个政策效果显现,第二、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终止出让几乎出现在所有城市,2022年到现在的土地市场也没有恢复元气,包括合肥等热点城市仍旧半数地块流拍,土地市场由此现出原形。 就全国而言,目前,再也没有出现土地被抢购的盛况了。可以看出,土地价格、土地市场热度推动房价增长的因素必须得消除,人们需要认清这个大势:即便短期不能摆脱土地财政,起码不能有太多的增量。

第三看人口因素。供需直接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走势,房子也不例外。说实在的,通过“7普”的人口数据看到,我们整体的人口基数还是比较大的,保持在14亿之上,这让很多担心住房市场需求不足的人稍许放宽了心。但不少人还是比较担忧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生人口连年下降问题,官方公布的2021年新生儿户籍登记人口1062万,跌破千万似乎近在咫尺。用一句话解释,住房市场可能出现“青黄不接”,别看人口基数大,但后续接盘很可能无力。媒体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我们已有近半数省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负增长省份数量相比此前都是一个递增趋势。

好在,在这关键时刻,中央决定放开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孩的政策,目的就是应对老龄化,改善人口结构。很多人家庭认为,现在养2孩都吃力,有几个生3孩?实际上,这个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从去年至今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国家有意为生育多个孩子的家庭铺路,比如取缔课外培训、8部门开始长达3年的房地产市场乱象整顿。有理由相信,这才仅仅是开始,一定还会有更大力度、更多支持的政策,比如在抚育、上学,以及带薪休假政策等方面,直到让大家敢生、多生的目标达成。从结果来看,生2孩、3孩的家庭将形成一种氛围。所以,从住房需求上看,购买力只会持续,不会衰竭。

总结一下以上3个因素,未来几年,金融对房地产的支持肯定不会像以前一样,顶多维持正常需求,而土地价格也不会出现猛涨局面,稳中略涨应该能过关。反倒是人口,在国家战略布局下,原本很担忧的因素,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应无大碍,支持性比较强。

说了这么多,有网友就直言,你就说能不能买吧?原因在于很多人有现实的购房需求,比如结婚需要、子女上学需要,还有一些人手中有一部分闲钱,放在银行存不了多少利息,又没其他靠谱的投资渠道,仍旧希望通过买房来对抗通胀。有这种需求和想法很正常,由于房子不是高频交易商品,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为:2022年不买房,2025年,房子是越来越贵还是越来越便宜?对此,央媒的表态或让我们读出有关信号

新华社以题为《合理房价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所在》的专题文章阐述过,明确提到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文中纠正了“把高房价作为城市繁荣的体现”的错误观念,明确提出“保持合理房价,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所在”,文章在最后一段提到:

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实现健康平稳发展,这个成果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以上关键词,起码有这样几层意思:第一,房子不等同于普通商品,是民生,这符合此前一贯倡导的住有所居思想,说白了,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人,人人会有房子住;第二,高房价并不倡导,房价需要保持合理,这个合理,目前我们能衡量的指标基本就是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两项关键指标,说到底,经济发展好、收入高的城市,其对应的房价要高一些,反之则要低一些。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点,从央媒的表态看,官方对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状态比较认可: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处于健康平稳发展状态,要求保持。笔者就插一句,这里所认可的房地产健康市场应该包括了调控、秩序、房价等一系列因子。所以,喊要房价大涨大跌都是不现实的个人臆测。

一位懂行的开发商朋友直言,央媒的定调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确了。当下及未来的房地产趋势,其实可从近两年的市场表现看出一些端倪,到2025年时,房子是更贵还是变便宜?用“分化在所难免”6个字基本可以概括这个结论,感觉挺有道理。什么意思呢?可从3方面简单理解。

1.整体上平稳,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前面央媒表态说了,我国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起来。说白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限购、限贷、限售、控地价、限房价(包括新房售价和二手房指导价)、防止非房地产资金流入房地产,这基本控制住了房价整体大幅上涨的基础。当然,大跌也不大可能,毕竟强调“平稳”二字,需要维护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大局。

2.占有优质资源的城市房产继续处于优势。这里的优质资源,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主要是一些在科、教、文、卫、产业等方面具有超前和集中优势的城市,对人口和资金的吸引力大,房价易涨难跌,在长效机制下,只是幅度和市场热度不会像以前那样了。另一方面是指核心地段,包括商业、交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配套优质,如果有钱了,谁不想拥有一套呢?

3.没有竞争力城市、人口净流出城市,回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过这些年的不断上涨,市场局部泡沫问题无法回避。总人口就那么多,一些城市或区域的人口和资金被优质资源城市吸走了,必然面临接盘需求不足的问题,房子空置、供过于求的情况也不可避免,其房产缩水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加。

学习更多房产知识,欢迎关注本号。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不买房,5年后“更贵”还是变“便宜”?懂行人坦言6字答案》的全部内容,如果《2022年不买房,5年后“更贵”还是变“便宜”?懂行人坦言6字答案》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

相关文章

  • 谁控制着中国食用油?
    谁控制着中国食用油?

    文 | 华商韬略 酥酥  2020年,中国食用油消费量达4109万吨,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国产植物油产量却仅有1223万吨,自给率不足30%。  中国食用油供给安全正在被威胁!  当前,中国食用油近60%的份额,被益海嘉里、鲁花集团、胡姬花、中粮集团四家食用油生产企业占据。  其中,最出名的金龙鱼在中国食用油市场一家独大,2017年-2019年金龙鱼食用油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9.5%、39....

    2022-08-06 12:46:00
  • 非诚勿扰被控“欺骗观众”?女嘉宾被玩弄于鼓掌,台下或有交易?
    非诚勿扰被控“欺骗观众”?女嘉宾被玩弄于鼓掌,台下或有交易?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娱乐活动有了更高的需求,随着文化娱乐节目也空前活跃,人们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毕竟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回家只想好好休息,看综艺节目变成了很多人的爱好,毕竟电视剧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现代人最缺的就是自己的空闲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随着综艺节目的不断发展,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其中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包括王牌对王...

    2022-08-06 06:46:00
  • 今明两年,普通人可能会面对“就业”等4个问题,大家要提前准备
    今明两年,普通人可能会面对“就业”等4个问题,大家要提前准备

    引言在疫情出现之前,人们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出现如此变故,直到现在,人们回想起当初的情景仍然感到变化来得太过突然。疫情的出现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具体的体现莫过于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有的人失去收入来源甚至连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最关键的是,他们仍然无法卸下生活的重担,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忧愁。现如今距离疫情爆发已经过去即将三年,但是直到现在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很多人深感困扰,都说这样的日子也不知...

    2022-08-06 06:46:00
  • 农村办酒席,为何越来越多的人花钱找服务队,也不请村民帮忙了?
    农村办酒席,为何越来越多的人花钱找服务队,也不请村民帮忙了?

    引言在农村,很多地区依然保留着吃席的风俗,谁家有个什么喜事儿,大家都会去捧捧场热闹热闹,也有一些是孩子考上了比较理想的大学,也会请亲戚朋友一起聚聚,算是分享一下自己的喜悦心情,而这些情况下,很多亲戚朋友也都都会来捧场。而以往农村人宴请朋友都要提前好几天就进行准备,要对来人进行统计,对宴请所需的物品进行采买,同时还要准备桌椅,要许多人手一起忙碌。但是如今很多农村老百姓即便是宴请,也不再亲自找人忙碌了...

    2022-08-06 06:46:00
  • 采购上千万台,相关部门宣布更换纯国产电脑,联想或将被“搁”?
    采购上千万台,相关部门宣布更换纯国产电脑,联想或将被“搁”?

    引言电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大重要产物,也是当今社会大家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正因为大家对电脑的依赖越来越深,也让电脑市场中涌现出更多品牌,而在国内电脑市场中联想占据着不小的份额,甚至可以说放眼全球,联想这个品牌都有一定的地位,其消费群体也相当庞大。只是这样一个曾经创下无数辉煌的电脑品牌现如今可能面临着不光明的前景,如今采购上千万台,相关部门宣布更换纯国产电脑,联想或将被“搁浅”?不同于其他的电脑品牌...

    2022-08-06 06:46:00
  • 二手车市场的现状:为什么九成新车越来越多?内行说出4个原因
    二手车市场的现状:为什么九成新车越来越多?内行说出4个原因

    引言说到汽车,如今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收入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私家车可以说进入了千家万户,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私家车都可以说是家家必备,更有一些家庭因为人口比较多,甚至拥有两台以上的私家车,这些情况在老百姓中并不少见。人们买车在生活中成为了正常的事情,汽车作为仅次于房子的第二大家庭固定资产,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还是非常慎重的。一般老百姓买车都有两种选择,有些人会...

    2022-08-06 06:46:00
  • 如果缴纳15年“最低档”社保,在60岁退休以后,可领多少退休金?
    如果缴纳15年“最低档”社保,在60岁退休以后,可领多少退休金?

    引言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的很大的进展,经济发展的越来越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保障问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众所周知我国经历过计划生育阶段,如今很多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面临的是较大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赡养压力。我国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加,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老年人养老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

    2022-08-06 06:46:00
  • 中国门徒围殴乐高
    中国门徒围殴乐高

    后发却先至,山寨但良心。  文丨华商韬略 刘柏铖  在2016到2018的两年里,每当乐高的新款积木上市,就意味着又有人会省下一大笔。  中国的积木老炮们趁着夜色打开电商软件,在那里,六分之一的价格就能买到近似的“乐高”,有时只需一个零头。  乐高的每一次新品广告,也是山寨货打榜上市的纳斯达克钟声。  【消费者的呼声】  2022年6月,全国人民都在“618”的狂欢中出血,只有忠诚的乐高爱好者们在...

    2022-08-05 21:46:00
  • 上市20年的百年品牌将私有化,“豆豆鞋”怎么了?
    上市20年的百年品牌将私有化,“豆豆鞋”怎么了?

    Tod's集团主席Diego Della Valle表示,私有化后能让集团摆脱公开交易的状态,旗下品牌可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2022-08-05 19:35:08
  • 风电叶片主梁工艺快速转向拉挤 甲基四氢苯酐迎来增量市场
    风电叶片主梁工艺快速转向拉挤 甲基四氢苯酐迎来增量市场

    风电拉挤成型工艺成为大势所趋,采用拉挤工艺可以充分发挥连续纤维的力学性能,大幅提升叶片的拉伸模量并且可以减重。...

    2022-08-05 19: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