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胜利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作者:纵横十
来源:微信公众号 环球视野(ID:hqsy68)
每年的胜利日,作者都会讲一些抗战故事,今年打算换个方式,从俄罗斯开头说起。
每一年,普京都会在俄罗斯胜利日举行盛大阅兵,很多人疑问,这值吗?
▲老兵在普京身边 别国元首都靠边站视频截图
2019年1月,俄罗斯用一批当打之年的T72坦克,从老挝高价换回39辆老式二战时期的T34坦克,很多人说俄罗斯傻,用新坦克换老爷坦克。
但是,当这批坦克被运进俄罗斯时,每到一站,就会有大量民众举行欢迎仪式,热烈欢迎这批当年的功勋之臣。有一位老兵,发现了自己当年驾驶过的那辆T34坦克,他穿着整齐的军装一遍遍抚摸着这位曾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钢铁战友,最后跪倒在它的面前,泪流满面。
每一次俄罗斯胜利日阅兵,都会有一辆T34坦克走在队伍最前面,在万众瞩目的目光中缓缓驶过,老兵们带着崇高的敬意敬起军礼,而年轻的孩子们也跟随着爷爷,抬起了右手,这一刻度,一切都值了。
▲随先辈抬起的右手视频截图
经过这一次次的阅兵,俄罗斯将“热爱祖国与崇拜英雄”从小就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即使在今年,因为疫情,俄罗斯推迟了胜利阅兵,但在5月9日这天,俄依然派出军官用移动车形式来到老兵门前,举行一场场小型的阅兵式,军乐队乘吊车一遍又一遍在老兵窗口演奏着当年的军乐战歌。他们就是要告诉全小区,什么才是英雄该有的待遇。
▲老兵窗前的“阅兵”视频截图
一个尊重军人、崇拜英雄的民族才会有希望,我们中国又何尝不是。
14年抗战,中国伤亡3500多万人,为了守卫中华国土,无数英雄长眠地下。
只是,75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忘记他们,用“抗战胜利日”的方式纪念他们,无数人在自己的内心缅怀着他们的卓著功勋。
其实不仅是抗战,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为守卫中华、抗击侵略的英雄们都应该被铭记。
我们仿佛看到了甲午风云的激烈硝烟、西沙海战的惨烈画面,也看到了如今三大舰队的大洋驰骋;
我们仿佛看到了“九一八”事变、看到了烽烟笼罩下的卢沟晓月、看到了淞泸会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血战、百团大战、湘西会战、中条山之战......,也看到了如今朱日和演兵场上的铁流嘶吼、战马嘶鸣;
我们仿佛看到了将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自己的“马石山十勇士”、自沉乌斯浑河底的“八女投江”,还有那1700多集体赴死的中国第一代飞行员,这其中就包括林徽因的亲弟弟,也有南开校长张伯苓的幼子。
我们仿佛看到了邓世昌依旧在致远舰上奋勇杀敌,赵一曼的宁死不屈,还有张自忠、杨靖宇的血战到底。
......
14年抗战,105年的外族侵略对抗,共和国卫士在血雨腥风里书写着无数传奇,他们绝大多数虽已长眠地下,但他们的“魂”却留在了中华大地,被中华儿女代代传承。
我清晰的记得两个故事。
一是2017年中印边境对峙,那时候国内舆论关于“开战”的传言铺天盖地,有一次一位排长将战士召集到战壕讲话,这是一群最小年龄只有18岁的战士,排长清晰的看到他们脸上有一丝紧张。
是啊,都是爹生娘养,都是肉体凡胎,说完全不怕死那是假的。
但当他们将国旗升起,当国歌在凛冽的寒风中响起,他们脸上已毫无惧色,“如果此刻发生任何事,我敢第一个冲在最前面”,一位战士说。
▲视频截图
还是2017年8月中旬,央视记者探访喜马拉雅一处边防哨所,气温已是零下10多度,年轻战士面对山口,在风中纹丝不动,像青松一样守卫着祖国疆土。
▲喜马拉雅山口的“青松”视频截图
夜晚,年轻战士打着手电用冷水洗脚,记者看着战士的脸,那一刻,战士笑了,记者却哭了。
▲战士笑了、记者却哭了视频截图
时至今日,中国的周边并不太平,不论是东海、南海、台海,还是西部边境,都时时能听到金戈铁马之声,只是那群继承了先辈精神的军人们、英雄们为我们筑了一道道守卫和平的长城,是他们将战争挡在国门之外。
尊重军人、崇拜英雄,不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不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离开了的,每一位英雄都应该被铭记。
▲历史的丰碑视频截图
每年的9.3胜利日,我都会在微信上写下下面这段话,今天同样以这段话结束:
“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一个苦难的民族,因为有了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一个曾经落魄的国家,只有不忘历史,才能重铸辉煌;让这个民族浴火重生的英烈们,我们今天的生活曾令他们如此渴望,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应该让英雄的丰碑朽烂,他们理应受到永恒的盛赞与无上的荣光。”
9.3胜利日,抗战胜利75周年,勿忘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