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今年,人口可能就负增长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8-13 22:43:10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


我国人口,即将每年减少



中国人口即将迈入负增长阶段。


8月1日,国家卫健委党组在《求是》杂志刊登署名为“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文章中指出: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这是官方口径第一次宣布我国总人口将负增长,即每年的死亡人数将大于新增人口数。“十四五”指2021年-2025年,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


其实关于人口负增长,在十多年前,不同的机构、学者早就预测了这一结果——晚的推算是在2035年,早的为2027,大多预测时段都是在2027-2030年之间。


人口学认为,要达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人口简单再生产,即上下两代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


而我国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从1990年代开始,我国便进入了低于更替水平的低生育时代。1990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是2.17,1991年降到2.01,此后,我国的生育率就一直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处于低生育水平状态。


也就是说,我国已经在低生育水平的状态下,持续运行了近30年。人口负增长,不过是长期维持低生育率的必然结果,是完全有迹可循的。


只是,我国的人口负增长,的确比想象中来得更快,很可能就是今年了。


在4月举办的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曾表示,“今年可能人口负增长,比联合国此前预测的人口负增长提前了十几年。”


2021年,我国的总人口已经接近零增长,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均创下1949年以来的新低,新出生人口约1062万人,死亡人口约1014万人,二者已经十分接近。


换句话说,在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去年一年的新增人口数只有区区48万,而只要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就会到来。


图片


具体到省级层面,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数量已经在扩张。


从近段时间全国各省份相继公布的2021年人口数据来看,已经有超一半的省份在负增长,而七普时期,人口负增长的省市自治区仅个位数。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信号是,许多人口大省的出生人口数量都在大幅下降。


2021年,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和贵州。其中,仅有广东省的出生人口超过了100万。


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现在出生人口排名前列,其实主要还是受原有人口基数大的因素加持,这些人口大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实际上也就是生育人口的输出大省。


生育人口的外流,已经体在出生人口数上——与2017年相比,这些人口大省,如河南、山东、湖南、江西、山东、安徽等,2021年出生人口都下降了40%以上。


降幅最高的山东,更是达到了57%,山东省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02‰,今年大概率会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即将与“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的结论相呼应。


可以确定的一个趋势是,未来几年,人口负增长将成为全国性趋势,我国人口正增长的省份将由“片状”变为“点状”。



人口问题为什么重要?



相信很多读者都感受到了,无论是增长还是减少,人口话题总是能引起广泛的讨论。


因为,人口问题从来都不单纯只是人口问题,本质上还是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关系的问题。


而人在社会物质活动中,是具有双重属性的,我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是生产活动的起点,也是消费活动的终点。


所以,人口会同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


在供给端,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备劳动能力。在字典的解释中,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也就是说,人口直接决定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数量型“人口红利”。


而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疲弱乏力,经济发展一度呈现出后劲不足之势,其中的根源之一也是由于人口数量红利的快速消失。


同时,国家的创新能力也与人口,尤其是国内年轻人口的比例密切相关,人口的老龄化将严重影响一个国家创新创业的能力。


此外,人口增量也仍然与年轻人口息息相关,受到其生育意愿和能力的影响。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将再生产概括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自身的再生产,“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而生育、抚养下一代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支付周期也非常漫长。


从怀孕至孩子出生,再到孩子实现经济独立阶段的十几年或二十几年时间里,父母需要支付孩子各项衣食住行、教育支出等费用。


这对家庭来说是成本支出,而对社会经济而言,这就是源源不断的消费需求。


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如果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那谁来买房?谁来装修?谁来拍婚纱照?谁来买几万一对的钻戒?谁来养活那些婚宴酒店?谁来买奶粉尿不湿?谁去给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交几万一年的学费……


图片


或者可以说,在社会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年轻人是生产者,少儿和老年人口则是劳动年龄人口所要供养的消费者。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口结构,约等于抚养比,已经有大量文献研究发现,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般来说,“少子化”会提高教育、医疗支出的储蓄替代效应,带来高储蓄率,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投资。


所以,从长远宏观的视角来看,人口的再生产过于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确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人口问题里的个人



近些年来,伴随持续低迷的生育率,我国逐渐放宽了生育政策,从开放二胎到三胎,再到各地的生育政策调整,以及时不时出现的一些称得上奇葩的专家提高生育率的政策建议,仿佛整个大环境都在“催生”。


然而,政策的实施效果大家都有目共睹,全国人口马上都要每年负增长了。


实际上,尽管人口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它终究需要落脚到社会中每个个体的生育选择。


而生不生孩子,对个体来说,出发点一定不会是首先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


生育问题之所以总是能引起大家的激烈讨论,也是因为生育问题从来都不是个单纯的“生与不生”的简单决定。


围绕生育决定的,是“就业-买房-结婚-生娃-带娃”的连环挑战。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这些环节,每一个都是挑战,没一个是轻松的。是否生育的决定,甚至可以说能直接关乎年轻人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和人生走向。


从“就业”这第一关开始,就已经难倒很多年轻人了。


今年4、5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8.2%与18.4%,6月已经飙升至19.3%,这意味着每五个青年中就可能有一个是处于失业状态。


图片


现在的就业形式这么严峻,再加上反反复复的疫情,很多人连就业问题都无法解决,更别提攒钱买房了。


前段时间,房企暴雷、楼盘烂尾、老百姓被坑的新闻随处可见,大概率还会劝退部分在犹豫买不买房的年轻人。


跳过买房的环节,接下来就是结婚了。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后,我国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


有媒体梳理历史数据指出,2021年也创下了1986年(民政部网站公布有1986年以来的数据)以来的新低,仅为2013年最高峰的56.6%。


而婚姻现象的背后,还涉及到此前出生率降低、性别比失衡的传导结果。


比如,“90后”比“80后”少约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结婚的主力军25-29岁的人口本身也是在大幅下滑的。


不过,正如任泽平团队在其《中国婚姻报告2021》中总结的那样,现在中国人婚姻现状确实是:“结婚少了、离婚多了、结婚晚了。”


如果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生娃”环节,接下来,高昂的养娃开支和机会成本,以及“生下来没有人带”的困境又会继续劝退部分经不起折腾的小家庭。


另外,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娃也不是想生就能生出来的。


受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加、晚婚晚育等因素影响,我国的不孕不育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央视去年9月报道,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12%~18%。不少家庭虽然急着怀孕,却有心无力,始终怀不上。


而上述这一路列举不完全的挑战下来,相信不少年轻人都会从灵魂深处向自己提出疑问:“我为什么要一定要生娃?”



不可逆转的新转折点



不可否认,人口作为生产要素,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


但同时,发展也是为了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如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那么想持续靠人口红利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自然也是行不通的。


人不是作为“类”存在的,人口问题也并非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而来源于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着以生存为核心的各类实践活动的每一个鲜活的个体。


生孩子还是要解决很多困难的。


促进生育的政策一定需要从社会中人的具体需求与困境出发,在于与之配套的一揽子生育支持举措的设计及有效落地,而不只局限于开放自由生育的表面政策。


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口生育率下降是大趋势,全球都是如此,即使回升,也很难逆转到以前的水平。


而且人口问题是长周期的,人口现象演变为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一旦人口问题显现,往往已经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同时,“少子化”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老龄化”的压力同样迫在眉睫。


图片


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来看,无论未来生育率怎样变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将逐渐加重。国家卫健委预计,到2035年,我国每4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从而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


而在一个少子化叠加老龄化的社会,养老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这从近几年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缺口就能窥见一二了。


因此现阶段,不仅需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也更需要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警,做好应对人口转折点或将带来新的冲击。


当然,这些都是国家政策层面需要并正在考虑的问题。


而我们普通人,则更需要认清形势,提前做好准备。因为,生育率的下跌和人口负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一定会传导到社会个人身上。


所以,目前,咱们至少可以先在职业方向和养老储备上,有针对性的为自己应对风险留下足够的提前量。



参考资料:

刘媛,熊柴.全球人口变局、影响及中国应对[J].经济学家,2022,(01):26-35.

原新.我国人口增长的最新趋势与应对方向[J].人民论坛,2022,(Z1):68-70.

王金营,李庄园,王冬梅.中国人口长期发展目标研究——基于增强经济实力的认识[J].人口研究,2022,46(04):40-54.

刘永凌.马克思人的再生产理论对破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启示[J].学习与探索,2020,(09):133-140.

弓丽娜,夏庆宇.论发掘内部经济动力、充分利用人口优势对促进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性[J].河南农业,2021,(03):51-53.

李明明,张杏.2021年地方出生人口盘点:河南、山东不足80万 多地促生育政策落地[N].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8-01(005)

澎湃新闻:《人口志|中国的低生育率问题及对策》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45194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中国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财政政策将会更重要 - 21经济网 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20731/herald/6d13d249c4eda0388065b2392cdf1fd7.html

15省人口负增长,哪些省份依然“能生”|广东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8-08/doc-imizmscv5336494.shtml

中国网:《人口出生率创43年新低 2020年我国生育率跌破1%》http://henan.china.com.cn/m/2021-12/31/content_41841909.html

2021年结婚登记创36年新低,广东河南结婚人数最多 https://www.yicai.com/news/101354157.html

中国新闻网:《浙江等地推进辅助生殖入医保,我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率超一成》https://www.chinanews.com.cn/life/2022/08-03/9818937.shtml




相关文章

  • 美国仅剩的最后底牌,要被中国砸碎了!
    美国仅剩的最后底牌,要被中国砸碎了!

    作者:戎评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近日我军在战区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多型战机和舰艇以及岸导火力单元,按照实战化的要求,全面提升联合反潜作战能力。反潜是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必修课题之一!发动登陆作战的前提需掌握战场区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而此时作为防守的一方,在海空力量已经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能阻止进攻方登陆的办法十分有限,通常为以下三点:第一,在滩头部署密集地多梯度的重火力防御阻击网;第二,在登陆滩头附近海域预设水雷;第三,在进攻方航渡路线上埋伏潜艇,伺机而动。大规模登陆作战...

    2022-08-14 06:43:09
  • 杨紫的逆袭之路,一度因颜值很朴素无戏可拍,如今成为顶流小花
    杨紫的逆袭之路,一度因颜值很朴素无戏可拍,如今成为顶流小花

    杨紫主演的新剧《沉香如屑》开播后,多次登上热搜头条,不过这一次,杨紫的粉丝对她的这部仙侠剧还是很“严苛”的,网上吐槽声不绝于耳。在原著粉看来,这是一部很普通的电视剧,没什么新意,就好像杨紫的《香蜜沉沉烬如霜》一样,都是一路逆袭杀怪,经历各种磨难后获得真爱,这样的套路太古板了,感觉杨紫总是拍这样的剧情,太消耗自己。还有很多网友认为在这部新剧当中,杨紫在镜头前显得很疲惫,也很影响观赏性,太过类似的表...

    2022-08-14 06:15:32
  • 黄晓明有私生子的传闻不断发酵,工作室发声明辟谣,本人霸气喊话
    黄晓明有私生子的传闻不断发酵,工作室发声明辟谣,本人霸气喊话

    近日,在网上一直有八卦博主在爆料,说黄晓明和外面的女人,也就是之前所传的某个网红,秘密生了一个属于两人的孩子。再加上前几天刚好黄晓明带着儿子小海绵外出的时候,被媒体拍到,他全程都在低着头看自己的手机,对于孩子小海绵不怎么照看,于是乎,这样的传闻更是让不少网友热议。不少的网友都在揣测和质疑,黄晓明之所以会对前妻Angelababy杨颖和自己的儿子小海绵不上心,很大概率就是因为他在外面有了一个“私生...

    2022-08-14 06:15:27
  • 惊!乐山男子跳楼砸中路人,殡仪馆:收到两具遗体+成都女子坠亡
    惊!乐山男子跳楼砸中路人,殡仪馆:收到两具遗体+成都女子坠亡

    为什么现在总有那么多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一些事情想不开而选择跳楼轻生,人生的磨难有很多,可是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不仅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家人,还有可能连累无辜的陌生人。2022年,8月12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四川乐山市一水果市场附近有人跳楼,还砸中一名路人。12日晚间,乐山市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下午确实从该水果市场附近拉走两具遗体,目前尚未有...

    2022-08-14 06:08:21
  • 今年,人口可能就负增长了!
    今年,人口可能就负增长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我国人口,即将每年减少中国人口即将迈入负增长阶段。8月1日,国家卫健委党组在《求是》杂志刊登署名为“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文章中指出: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这是官方口径第一次宣布我国总人口将负增长,即每年的死亡人数将大于新增人口数。“十四五”指2021年-2025年,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其实关于人口负增长,在十多年前,不同的机构、学者早就预测了这一结果——晚的推算是在2035年,早的为2027,大多预测...

    2022-08-13 22:43:10
  • “国际军事比赛-2022”今天开幕 我军帅气登场!
    “国际军事比赛-2022”今天开幕 我军帅气登场!

    运用新型实兵交战系统,实现实时显控、精准裁评,确保考核评估更加科学高效、公平公正。✰中国赛区之青岛赛场✰中国海军承办并参加“海洋之杯”水面舰艇专业太平洋赛区比赛赛期从8月15日至21日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将派舰艇参赛与中方参赛队围绕对海射击、防空反导、消灭浮雷海上救生、反恐反海盗等课目展开比赛国外赛区我军今年组成9支参赛队分赴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乌兹别克斯坦5个国家参加9项比赛↓↓...

    2022-08-13 22:09:08
  • 我国创下世界最强稳态磁场纪录: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
    我国创下世界最强稳态磁场纪录: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

    原标题:我国打破这一领域保持了23年的世界纪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8月1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由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方面具...

    2022-08-13 22:09:05
  • 美国搜查令列举特朗普可能存在的3项刑事犯罪行为
    美国搜查令列举特朗普可能存在的3项刑事犯罪行为

    原标题:美国搜查令列举特朗普可能存在的3项刑事犯罪行为:传输国防情报等 经美国一家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批准,联邦调查人员近期突击搜查前总统特朗普住所海湖庄园时所执行的搜查令12日公开。这一搜查令列举了特朗普可能存在的3项刑事犯罪行为。搜查令所列举可能的刑事犯罪行为包括处理联邦政府文件不当、妨碍司法和传输国防情报。相关罪名如果成立可导致罚款或监禁。搜查令显示,调查人员被授权查获任何印有机密标记的文件,...

    2022-08-13 22:09:00
  • 印尼两大政党结盟 防长普拉博沃或第三次竞选总统
    印尼两大政党结盟 防长普拉博沃或第三次竞选总统

    原标题:印尼两大政党结盟 防长普拉博沃或第三次竞选总统 中新社雅加达8月13日电 (记者 林永传)在印尼国会第三大党、执政联盟政党之一的大印尼行动党代表大会上,该党13日与另一执政联盟政党民族觉醒党签署协议,将结盟参与2024年大选。据印尼罗盘新闻网当天报道,此前一天,大印尼行动党主席普拉博沃表态“接受党内干部的提议”,将参与下届印尼总统竞选。如正式参选,这将是普拉博沃第三次竞逐印尼总统职位。2...

    2022-08-13 22:08:57
  • 标普再下调乌克兰信用评级:债务重组协议等同于违约
    标普再下调乌克兰信用评级:债务重组协议等同于违约

    原标题:“选择性违约”,乌克兰再遭“降级” 据法新社华盛顿8月12日报道,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当地时间12日再次下调乌克兰的信用评级,称该国的债务重组协议“等同于违约”。报道称,标普将乌克兰的评级从“CC/C”下调至“SD”,即“选择性违约”。它指出,乌克兰的大多数欧洲债券持有者同意将偿债时间推迟24个月。标普说:“鉴于所宣布的重组条款和条件,按照我们的标准,我们认为这项交易令人沮丧,等同于违约。”...

    2022-08-13 2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