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这几天似乎台湾的问题在舆论场有一些降温了,前几天还是剑拔弩张的状态这还没一周呢,大家注意力就转移了。
朋友圈一会儿是“决战决战”,一会儿是“丢人丢人”的态势也过去了。在大家情绪不是那么高涨的时候,是时候讨论一些关于台湾更加结构化、理论化的一些问题。
这次中美围绕“台湾”问题“交手”的第一回合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双方都在重新评估对方,积蓄力量,同时也在进一步堵漏洞,补短板。
比如在过去几天,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上海石化5家公司近期分别发布公告称,申请自愿将其美国存托凭证(ADR)从纽交所退市。就是在为第二轮博弈做先手准备。

经济日报头版援引权威人士报道称:
- 中国部分企业自美退市不意味主动推进金融“脱钩”,不会引发“退市潮”,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这5家企业有较大特殊性,并不能代表200多家在美中概股企业的一般情况
这个较大特殊性是什么,小伙伴们能弄懂,大概就能想猜到知道下一阶段博弈的关键点会在哪里了。很多小伙伴到今天,依然认为“台湾问题”就是“台湾”的问题,其实远不是这样。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第四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祖国统一"这一章节中,明确: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对台大政方针,扎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坚定推进祖国统一进程。那就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台湾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情况,要放到"百年变局"的整体角度去思考。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台湾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要放到"民族复兴"的整体工作去安排。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涵盖的内容很多,今天就从一个小小的点来切入:“东北振兴”这个词想来大家都听说过,按照官方解释:- 振兴东北是指由中国国务院实行的一种针对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计划。该计划包括国家的实际拨款资金援助,以及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实行该计划的东北地区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
但是,这个振兴从2004年开始,已经振兴了快20年了。有人开玩笑说:“东北振兴一轮,海南房价就涨一轮,东北振兴的主要就是海南的房价”。而且特别是这十几年,慢慢演化出了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似乎想从侧面印证“东北振兴”是无效的,也是错误的。关于讲述东北经济为什么“疲软”的言论很多,有“国企论”,有“气候论”,深圳有“观念论”,“文化论”。但是其实从一个更为宏观的国际视角来看,东北长时间没有振兴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放台湾”。台湾问题,固然是一个主权问题,底线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问题,经济问题。台湾本身的控制权和安全防卫权,很大意义决定了,在东亚这个地界上,谁说的算。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用于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形成威慑之势的岛链战略。岛链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意义,美国著名军事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甚至把第一岛链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而最为关键的第一岛链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中国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第一岛链距离中国大陆最近160公里,而且由于中国大陆的沿海地区都是海洋深度较浅的大陆棚,所以中国海军的自由活动范围就被卡在这一狭窄的海域内,尤其是对中国战略核潜艇的限制尤为严重。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制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2013年7月24日,中国海军穿越日本周边海峡前往西太平洋训练,在训练活动级别上第一次“突破第一岛链”。而正是有了这将近十年的不断尝试、探索、突破,才有了2022年的8月的台湾地区常态化的演训,才能看到在事实上,中方已经掌握了对于第一岛链的主动权和部分控制权。台湾本身的控制权和安全防卫权,很大意义决定了,在东亚这个地界上,谁说的算。
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究其根本在于这是中国联系世界、和世界做生意的“枢纽”所在,不管是香港还是上海,本质上正是因为承担了这个“枢纽”的功能,才能够始终汇聚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快的发展。
而东北当年的兴盛,最早是因为在解放前,在美国没有完整掌握世界秩序之前,这是整个东亚的贸易和枢纽中心。而在解放后,又因为苏联,这里成为了链接中国和苏联体系的枢纽和中心。任何地方只有成为了枢纽,才能汇聚资源,做到资源最有效的配置。而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枢纽,哪怕是做投资教育这样对地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也会被批评为“浪费土地,好大喜功”。
而东北的没落,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苏联的倒台,东北丧失了这样一个枢纽的地位。甚至随着中美关系当时的进一步加深,美国为了重新制约中国和亚洲各国,把握地区战略平衡,刻意的在中日韩朝之间制造了无数的矛盾。以至于东北不仅没有保住中国和世界连接的枢纽地位,甚至连中国和东亚链接的枢纽地位都逐步丧失了。而随着枢纽地位的丧失,大量的投资,也都不断南移,加入到了其他枢纽的建设过程当中去。不过今天,情况正在变化,随着中美脱钩的持续,随着世界格局演化的加快,随着台湾回归祖国大家庭进入倒计时,可以看到的是,自从1894年甲午海战之后中国丧失亚洲地区的主导权,在1945年8月15日(历史上的今天)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国并没有拿回来的亚洲地区的主导权,今天终于看到了重新取得的可能性。而一旦中国证明自己有能力主导,并维护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秩序,那么在亚洲地区将会重新形成一个“枢纽”,从地理条件和历史沿革上来看,这个“枢纽”应该就是东北。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东北地区区位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重大任务,是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客观要求,是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部署,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