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黑龙江:青龙的狂舞(下)!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8-16 20:43:18 围观 : 评论

作者:卢克文
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已获转载授权

伍伊春


黑龙江有一座特殊的小城市,是我特别想向大家推荐的。


是那座人口仅80万,号称“林都”的伊春。


我去到黑龙江时,伊春是我到达的第一站,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留意过伊春,也很少很少,在生活中听过它的名字。


当飞机在伊春上空即将降落时,从窗户向下望去,见到让人心醉的一大片广袤的绿,瞬间让人心旷神怡。


伊春的绿,和我常居广东的绿是不一样的,广东树木整年不落叶,历经四季风雨,颜色更深一些,伊春的更显娇嫩浅雅,是春天独有的绿。


伊春又绿得连绵不绝,绿得铺天盖地,整座城市就建在森林公园里。


落地后闻得空气清新,带着淡淡草木清香,使人不由得神清气爽。


伊春其实是小兴安岭中心处的一座小城市,这里的山不高,约莫500米左右,呈现出逶迤绵延的温柔景象,又因为夏日气温较低,天高地阔,落日时的景象美得令人眩目。


全市有林地300多万公顷、湿地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4%,到处是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各处森林公园里,长满了挺拔冷峻的参天大树。


这里原本叫伊春镇,只是一片望不见底的森林,1950年归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管辖,下设5个森工分局,本没有什么人,为了支持抗美援朝,1952年林业三师开进小兴安岭,才给伊春带来了大量人口。


大家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伊春到处是林地,种田的人少,普遍搞林下经济,就是种一些药材、木耳、大豆、花生、蓝莓、蜂蜜、松籽、榛子,或者搞一些林下养殖等等。


我逮着一个年轻人问了问他们家的经济收入,他父母四十多岁,流转了4亩林地,家里靠种木耳为生,一年能收7.5万小袋木耳,一袋挣一块钱,纯利润是7.5万元,他们家在镇上建有楼房,在林地建有平房,平时主要在林地忙活,给他挣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我说要是天冷了不能种木耳怎么办?这里不是有半年的冬天吗?


他说家里人除了种木耳,其他时间会出去务工,属于半务农半务工,务工也能挣一些钱,家里一年大概有十几万的收入。


伊春的城区也挺有意思,这是我到过中国最北边的城市,原以为会看到残败荒凉的样子,结果哪怕在旧城区,马路宽敞、路面整洁,建筑全是简欧风,比湖南普通城市杂七杂八的外立面,显得干净时尚多了。


而且很明显带有前苏联的影子,旧城区像一座小小的苏联城市。


其实伊春并没有值得在《万里江山图》系列写上几千字的底蕴,但我个人极爱它的风景,存了私心,非要拉出来单独说。


在伊春这几天,我走了好几家森林公园,每到一处,无论是见到河谷、花海、高山,都跟个傻子似的,不停地啊啊啊啊地叫唤说“好美”、“好漂亮”。


伊春的美还不是许多自然景点那种荒芜的美,它是清雅、宁静的美,是充满生机的美,伊春像一个北方的小家碧玉,惹得人看她一眼,就意乱神迷。


尤其是金山鹿苑,在一片美得令人窒息的山谷间,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沿坡草地上放养的几十头小鹿,个个长得圆润可亲,温良乖驯,也不怕人,任由别人抚摸它,这种人与自然动物的奇妙体验,比日本奈良的鹿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



在我跑过的城市里头,感觉攀枝花和伊春就是中国的两个世外桃源,不过攀枝花是阳面,是热情的桃源,而伊春是阴面,是冷雅的桃源。


我单独将伊春拎出来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外人拍的,还是东北人自己拍的,都把东北拍得土脏穷,让人望而生畏。


而实际我在现场看过后,才发现东北风景之秀丽,天地之广大,物资之丰富,完全是大美之地,完全可以媲美全球许多风景胜地,但东北却根本没有将如此壮美的景色推广出去,以至于许多人不知道东北的美。


当我站在齐齐哈尔阿拉村高耸竣朗的松树林前,或看到金山鹿苑那一片如电脑壁纸的青青草地,或望着建三江一望无垠翻滚的麦浪时,我心里头会不由升起一股醉意,我会想:


东北到处都有这么美的地方,丝毫不弱于北欧,而全国人民,为什么却从不知道?


在离开伊春时,我十分恋恋不舍,这里离广东实在太遥远,我再来的机会应该不多了,但我要强烈推荐伊春,它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夏季时,值得一生必来一次的地方。


在讲完伊春后,本应该要进入省会哈尔滨了。


但我们还是应该,粗略地了解一下黑龙江其他城市,对全省有一个轮廓上的认知。


黑龙江整体上分为工业、农业、资源三大类城市。


省会哈尔滨独一档,是唯一过5000亿GDP的城市,但这个数据放在南方其实完全拿不出手,放在江苏甚至只能排在第十名,放在浙江也只能排在第八名,连泰州、盐城、台州这种少有人听过的城市都不如。


大庆、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兴安岭、黑河、伊春都属于资源型城市,其中大庆产油;七台河、鹤岗、双鸭山产煤;黑河、大兴安岭、伊春产木头。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市和鸡西市属于农业大市,乡下常常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开车在高速上半小时见不着人,但农业难以让人富裕,乡下呆久了又特别寂寞难熬,加上冬季十分漫长,所以也留不住人。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属于三大工业城市,但都是衰败后的工业城市,年轻人也在往外跑。


一说起人口流失问题,就感觉像一个比惨游戏。


具体分析的话,绥化和牡丹江原本人口就多,主要依靠农业,无法提供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所以人口流失排第一,十年流失了166万人和50万人,齐齐哈尔前面介绍过了,十年流失了130万人。


大庆因为工业底子保留得相对较好,十年才会只流失了12万人。


伊春、鹤岗、大兴安岭、双鸭山等其他城市虽然也在流失,但人口基数小,再流失一段时间就快见底了,毕竟一座城市总还是需要一定基数维持的。


像伊春,它现在只有80万人,但这么大的地方,总要有人守林守山,估计流到60万人就流不动了,留下的人均资源相对丰富,以前能流转4亩地种木耳,现在能流转到6亩,也不一定是坏事。


黑龙江发展有其特殊性,发展现代农业不需要农村留这么多人,所以人都往外走,本来应该承接就业人口的工业又在萎缩,给工业喂燃料的资源型城市又把燃料挖完了,加上天冷,三种类型的城市人口就只有往南方跑。


包括全省的希望,占全省三分之一人口的哈尔滨。



陆哈尔滨


哈尔滨的兴起得从俄国人开始说。


1894年甲午战败后,日本想要辽东半岛,俄国担心日本抢夺在华利益,带头与德法逼日本吐出辽东,1896年尼古拉二世登基,邀李鸿章来俄谈事情,李鸿章乘豪华游轮于4月底到达敖德萨(就是今天俄乌战争那个敖德萨),沙皇以国家元首的礼仪欢迎,并派外交部长和李鸿章展开秘密谈判。


俄国以军事同盟引诱李鸿章,要求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李鸿章知道俄国想徐徐侵占东北的意图,但在现阶段有联俄抗日的需求,便同意了《中俄密约》,全称是《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不过这个军事同盟,关键一句是“本条约于日本在东亚侵犯俄国、中国或朝鲜之领土时适用”,对中国有利的写得含糊,对俄国有利的则写得清清楚楚。


有传言说李鸿章在此次密谈中收了俄国人的钱,不过这事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李鸿章签完密约后曾得意地对黄遵宪说:“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结果迅速被打脸。


李鸿章的以夷制夷策略,其实从来没有成功过。


外交制衡,只在国力强弱接近时有用,国力相差太远,洋人想打你就打你,没有什么理由,也没有什么逻辑的。


9月底李鸿章回国,带上密约请朝廷批准,流程走得极机密,只有翁同龢、奕劻、光绪、慈禧得知此事,军机处和总理衙门都绕过去了,光绪不愿意签,慈禧觉得可行,摁着光绪的手把合同签了,后密约被锁在寿皇殿,鲜少有人知道这事。


当然沙俄背信弃义那是家常便饭,在东亚修好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支线后,他们不但没帮中国抗日,反而在庚子国乱期间,以13.5万人、330门火炮歼灭清政府东北军队,侵吞了整个东北。


但凡跟俄国人签合同,最好还是多留个心眼。


俄国土地面积极广,但主要人口都在欧洲部分,为了控制东方土地,才兴建了全世界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跟清政府签的密约,是为了节约资金,快速修到东方的海参崴。


在没有签密约前,大铁路只修到赤塔,本来要绕一个大圈连接海参崴,成本太高,沙俄财政压力大。

图片

制图:物流启示录


签完密约后,铁路从东北境内穿过去,呈“T”字型,一头连着海参崴,一头连着大连和旅顺,沙俄铁路从东北过,从来就没安过好心,是为侵略东北做准备的。

图片


这个铁路的中心交汇处,就是哈尔滨。


1898年4月,俄国工程师希特洛夫斯基率特别考察队到达哈尔滨,确立将此处设为中东铁路与南满支线交点,哈尔滨从这一年开始惊醒。


设哈尔滨为中心点,是因为这里有松花江,可以通过水运,将铁轨、机车运上岸,然后就地将零部件进行组装。


在有中东铁路前,哈尔滨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渔村,有了中东铁路后,哈尔滨水铁交汇,发展成当时的一线城市。


黑龙江原本的经济重镇是齐齐哈尔,在省会位置上坐了255年,哈尔滨算是黑龙江后进新秀,从中东铁路崛起,一直到1954年,才确定是黑龙江新省会。


每每念及此事,齐齐哈尔就要哭得花枝乱颤。


1898年开始,俄国的圣彼得堡人、西伯利亚人、乌克兰人,中国的河北人、山东人,西欧的德国人、犹太人等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来到哈尔滨,共同建设这座城市。


哈尔滨早期由俄国人设计,以尼古拉教堂为核心,以蛛网式布局向外延伸发展,那座尼古拉教堂,毁于1966年的文革破四旧,现在郊外的伏尔加庄园建有一处复制品。


有人来就要有酒店,有货物就需要有市场,于是著名的马迭尔宾馆和中央大街依次沿着松花江建了起来。


因为是俄国人主建,而俄国人的美学主要来自法国,所以哈尔滨诞生初期,完全是一座欧洲城市的风格。


1899年时,是几千名俄国人来到哈尔滨,他们主要从事管理、技术类工作,那时候汉人还少,只有当地渔民组成的十几个村落,大约有3万人,俄国人便在此雇佣了大批河北、山东农民工修铁路,有人便跟过来做生意,使哈尔滨总人口达到了17万。


在南岗和道里,形成了俄国人做大生意,华人做小生意的格局,俄国人经营秋林洋行、老巴夺卷烟厂,华人则负责卖木材、面粉、食品、锅碗瓢盆。


俄国那时反犹也挺厉害,犹太人就跑到今天哈尔滨的通江街、经纬街、红专街一带形成了犹太社区。


所以今天哈尔滨还分布着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各种各样的教堂,这是哈尔滨极独特的地方。


1918年,被俄国革命赶下台的白俄人又流亡至哈尔滨,使这里成了犹太人和白俄的聚居中心,是俄国境外最大的俄国人城市,在1920年代,俄裔人口超过了12万,最高峰时,外国人占哈尔滨60%的比例。


外国人离开哈尔滨,主要是因为日本入侵东北,一时跑得不到3万人,2022年我去哈尔滨时,外国人已经很少见了。


那年头中原动乱不休,东北相对安宁,给了哈尔滨很好的发展时机,从1932年起,哈尔滨逐步发展成东北最大的城市,十几个国家在这建领事馆,成为东北亚国际经济与运输中心。


从1900年到1945年,东北的实际控制权依次在俄国、本地军阀、日本手里,中央政府一直没能控制东北。


日俄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和约,约定一年后东北主权归还给中国,此后张作霖掌控了东北,连续架空中央派来的官员,来一个欺负走一个,并将东北的军事工业搞了起来。


张作霖其实是东北工业萌芽的奠基人。


但我一直搞不懂,张作霖是怎么把军工搞起来的?他哪来的钱?大部分历史对这段记载一直是模糊不清的。


哈尔滨一位历史研究者,跟我在地摊上撸串时,告知了事情原委:


“主要靠出口大豆,东北工业起家的第一步是大豆换来的,那时候欧美国家需要大量大豆做豆粕,拿来喂骡马,属于战略物资,张作霖靠这个挣钱换资源,搞来了现代装备,搞起了奉天军械厂、奉天迫击炮厂,还能从德国日本瑞典请来1500名军事专家教学。”


可惜这些好装备,最后全给不抵抗的蒋介石和张学良糟蹋了。


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后,一共缴获了子弹300万发、炮弹50万发、机关枪2500挺、重炮250门、迫击炮2300门,够武装20万日军的量。


日本统治东北期间,一边从本土移民7万户20万人到东北,强征了中国500万农民的土地,一边在东北建铁路和工厂,方便掠夺中国资源为战争做准备。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东北大部分的工矿企业物资,都被苏联打包拆走了。


苏联对中国的影响一定要从一体两面来分析,不能一边倒看苏联,拆走日本物资确实影响了东北发展,但苏联支援中国的156个项目,主要也放在了东北。


哈尔滨解放前,全市只有一些生产油、米、面、酒的初级加工企业,100人以上企业仅30多家。


解放后,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哈尔滨就分到了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轴承厂、东安机械厂、哈尔滨飞机机械工业集团、101厂共13家。


图片

援建三大动力的苏联专家


仅哈尔滨锅炉厂,一五期间就为全国生产了三分之一的火电锅炉。


哈尔滨的辉煌从1950年代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一直是全国十大城市,过了足足四十年好日子。


那年头的哈尔滨,要企业有哈轴哈锅哈电三大动力,有哈药哈飞哈啤哈肉联等重要公司,要学校有哈工大哈工程东北林大东北农大等重要学府,是全国经济的领头羊。


但到了2022年,哈尔滨已经衰退到全国城市第45名,比榆林、洛阳、金华、临沂的GDP还要低。


我们以哈尔滨曾经的动力区举例。


动力区曾拥有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合称三大动力,那年头年轻人能去这三家公司做工人,就相当于今天进了腾讯阿里。


每天傍晚下班时,上万名工人穿着蓝色工装从几个大门涌出来,如潮水一般。


工人们平时购物去松雷国际商厦,纳凉时去母亲广场,春游时去哈尔滨植物园,滑雪时去名都滑雪场,十分鲜活热闹。


三大动力后来不断出现亏损和下岗,光2003年一年,动力区就安置了下岗工人8000人,现在虽然都活着,但工资收入一般,人员大减,远不能跟当年相提并论。


一位历经当年下岗潮的老哈尔滨人,说起往事,不由得跟我哼起了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南岗住的是神,道里住的是人,香坊动力住的都是臭工人。


顺口溜里,已流露出对工人身份,深深的失落感。


甚至这个动力区,2006年干脆直接取消,合并到香坊区去了。


今天的哈尔滨市区,由南岗、道里、道外、松北、香坊、平房、阿城、双城、呼兰组成。

图片

图源:龙江楼市


最早发展起来的,是南岗(当地人念四声)和道里、道外区。


当年以中东铁路为界,一侧是道里,一侧是道外。

图片

远处就是俄国人留下的中东铁路,已经废弃成为景观桥,这条铁路分开了道里和道外。


道外是闯关东过来大部分人落脚的地方,在这里生活做生意,所以苍蝇馆子多,味道好,哈尔滨人叫“好吃老道外”,又有大量老字号商家,以批发市场为主,夏天摆摊的多,大小货车随意穿梭,杂乱而鲜活;


道里是商业繁华区,中央大街就是俄国人为了做生意建起来的,所以欧式建筑最多,这也是所有外地人来哈尔滨必到之处,大街两侧布满各种洋行、旅店、影院、餐馆,共有欧式建筑71栋,又分别汇集了巴洛克式、折衷主义式、文艺复兴式多种风格,著名的马迭尔冰棍就在这条街的马迭尔宾馆楼下,那是全世界最赚钱的冰棍摊,平均每天营业额能达23万,旅游最高峰时,一天营业额能到50万,大家来这里买冰棍时,千万记得最便宜的5元原味冰棍最好吃,贵的花样多,但并没有原味好吃,当地人千叮万嘱,我出于好奇,把各种口味全部买来尝了一遍,吃到拉肚子为止,发现当地人说的就是肺腑之言,一定要听人劝。

图片

在中央大街吃原味马迭尔冰棍

图片

中央大街的建筑都是欧式风格


道里另有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城市规划馆、外滩湿地公园,是哈尔滨的旅游胜地。


南岗区是全省第一个GDP破1000亿的区,是全省政治、经济、文教、交通中心,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图书馆省博物馆全在这,另有哈工大、哈理工、哈医大、黑龙江大学、哈师大、秋林商圈、博物馆、极乐寺等,一看就是典型的富人区,类似于成都的西贵片区,是全省政治财富精英居住地。


香坊区包括了过去的动力区,原是有人在这里开了个“线香作坊”,生意特别好,慢慢就传成了香坊区,属哈尔滨的工业中心,就是前面说的三大动力,另外哈尔滨啤酒厂也在这,旅游资源则有伏尔加庄园、中华庭园等,这里很像是成都市区的东部片区。


道里、道外、南岗、香坊是哈尔滨四大主要城区,我个人的理解是:道里是旅游区,道外是普通市民区,南岗是富人区,香坊是工人区。


现在哈尔滨的建设重点,暂时放在了松花江北岸的松北区。


松北是2015年才建立的新开发区域,市政府都迁到这里办公,正想尽办法引导人口流入到这一块,我在那边逛了几圈,发现这一片相对要现代许多,各种高级酒店、商场、游乐园都集在这里,适合年轻人居住,唯一的缺点是跟其他老区隔了一条江,显得孤零零的,但未来发展潜力最大。


哈尔滨虽现在沦落到全国第45名,但它曾阔过百年,有许多新兴城市累积的财富要深得多,


一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分解,就分出了长沙国防科大、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六所大学。


一处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其留下的技术人员,为南方烟草公司输送了大量烟草人才。


深圳早年建设时,一些医院和其他单位是从哈尔滨整个搬过去援助的。


我在中国中部和西南调研时,大量的三线工厂,都来自东北地区,东北早年对中国工业的建设,没齿难忘。


不过总的来说,哈尔滨大量产业是国之重器,不能破、不可破,因此到现在工业虽然萎缩了,但总的大框架还在,并没有出现俄罗斯那种工业崩溃的景象。


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石化、医药这四大支柱产业还在优化调整。


教育优势也依旧处于全国前列。


703研究所这种国家重器,也一直生生不息。


哈尔滨只是因为地理原因,跑得没有其他南方城市快了,就算发展慢了些,它依然是一个有底子的富户,一跑起来,全身的金银财宝,还在叮叮当当地响。



柒东北


我们不仅仅要聊一聊黑龙江,也要从黑龙江,聊一聊整个东北。


东北,因为清政府锁关政策,原先是一片蛮荒之地,直到后面因人口爆炸和俄国逼近,才开关让平民拓荒。


以山东河北人为主的拓荒团到达东北后,如同欧洲人到达北美,眼前是一片无主沃土。


当然,东北是真的无主,北美是欧洲人几乎杀光印第安人的无主。


茫茫荒野上,当一群外地人在这拿命开荒数年,终于拥有自己的土地,突然村子里闯进一个外人时,大家就会相互打量,以为对方是来争夺无主土地的,就会发起挑衅地问:


你瞅啥?


“你瞅啥”三个字,代表的是对土地的不安全感,是对自己主权的宣示。


“瞅你咋滴!”代表的是新到拓荒人口的无所畏惧,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同时因为天气寒冷,一年当中有六个月的寒天,又培育了东北人食物以炖为主,爱喝大酒的饮食习惯,这些生活习性,其实都是为了御寒。


长居室内避寒,为了给枯燥日子增添生活娱乐,又培养了东北爱唠嗑、擅长说脱口秀的性格。


所以今天中国有许多文艺界人士来自东北,皆因如此。


东北有东北的匪气。


我在欧式古色古香的哈尔滨高铁站出站时,后退时不小心踩到别人,慌忙道歉连说对不起,换在全国其他地方,别人一般都会没点反应埋头继续走路,但在东北不同,那哥们走两步,看一下自己的脚,恶狠狠地看着我,又走两步,又低头看一下自己的脚,又恶狠狠地看着我。


仿佛随时准备上来跟我进行肢体交流。


打小在邵阳长大的我,立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淡淡匪气,真是又亲切又无奈。


在哈尔滨街头乘车时,一段10公里的路,我见到了八次别车,不是我们的司机别人家,就是人家别我们的司机,大家都是互相别,没有见过一次礼让,开个车跟干架似的。


这些匪气,应该是千里迢迢来到东北荒地拓荒时,留下来的硬朗作风,跟美国德州人爱耍枪是一个道理。


东北又有东北的豪气。


无论是在北大荒建出大粮仓的知青,还是在富拉尔基盖起一重的工人,每当说起往事,他们的眼睛里都有一股冲天豪气。


是那种无畏艰难,盖出一番惊天事业的豪迈之气,是知青和工人们,想锻造一个新中国的威武之气。


那大家常常听说的“投资不过山海关”,又是怎样回事?


我在东北调研时,常遇到两种人,数量差不多。


一种是总带着一点点敏感,生怕别人嫌东北已经衰败而鄙薄东北人,另一种是透着一股睿智,带着不卑不亢的语气,风雨不惊地谈起东北的变迁。


其中一位和我同龄的绥化人,和我在哈尔滨俄餐厅聊天时金句频出,总结起东北人做生意的毛病,说他在南方做生意,话难说,单难签,钱好拿,他在东北做生意,话好说,单好签,钱难拿。


他又问我,有没有在东北遇见有些油腻的公务员和商人,我说有的,是遇见了好几位。


他沉默了一会说,其实深圳的早期领导,是以东北人为主的,照样能把东北干起来,照样有效率,为什么在东北就不行了呢?为什么就有那么多人又懒又好面子又不讲信用?


他说,没有哪里的人天生油腻,是因为东北这块地,计划经济实施得最早,退出得最晚,是经济代差,造成了思维代差。


其实东北的兴起,具有很强的历史特殊性,是中原战乱、俄日争霸留下来的特殊工业加持,加上苏联的培育,才使东北在中国第一个完成了工业化。


而随着东北亚与苏联衰落,中国将工业体系连接上欧美世界,作为欧美资金技术连接口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便接过了新一轮的工业使命,东北才开始走向衰落。


东北要振兴,核心并不是大家常讨论的体制、腐败、散漫等等,而是只有在东北亚大的环境有所改变,在朝鲜半岛统一、日本融入东亚经济圈、西伯利亚得到开发之时,东北才会有机会振兴。



捌青龙


2022年7月,我乘坐了一次国内最漫长的飞机,加上转机,一共历经6.5个小时,才从深圳到达黑龙江伊春。


在我开始东北之旅,我回忆印象中的东北,一直以为它是残破的、贫穷的、脏兮兮的东北,我以为伊春人民住在木头房子里,大庆是一座黑乎乎的油田城市。


这次黑龙江之行,彻底颠覆了我对黑龙江的印象,原来东北不是印象中的土脏穷,而是天高地阔,气象广大。


东北人拥有的人均资源,是远胜于中国其他省份的,东北的生存资源和教育资源是优质的,只是发展资源较差,无法提供大量优质工业就业岗位,而农业注定要大机械化,不需要太多人口,所以人口才会不断流失。


确切地说,东北这也不人口流失,而是叫人口再分配,当年大家进东北,是满足东北工业发展的人口再分配,今天大家出东北,也是为了南方工业发展的人口再分配。


国家的总量是在进步的,只是部分区域在做调整。


黑龙江可以继续专注于农业和核心重工,作为国家的战略省份,为中国的安全做贡献。


至于GDP和赚钱,交给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中部和西南地区来完成就行。


让黑龙江的麦浪同青山翻滚,让它如青龙卷舞入天。


毕竟,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务,每一个省,也有每一个省的使命。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