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能赚1.5亿美元,美输欧天然气大幅涨价,法国财长:无法接受
东方时事,看透国际军事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众生相!《一船能赚1.5亿美元,美输欧天然气大幅涨价,法国财长:无法接受》是一篇关于财长,法国,大幅的文章。东方时事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东方时事评论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把握世界宏观大势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继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埋怨美国及一些友好国家对欧洲国家出售天然气要价太高后,近日,法国财长勒梅尔也对美国的“趁火打劫”行为表达不满。据法国媒体报道,勒梅尔直言无法接受美国卖给欧盟的天然气价格高出其国内4倍。
同时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美国向欧盟出口一船天然气可以赚1.5亿美元,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欧盟受美国施压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在放弃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之后,只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来保证国内的基本能源需求。

但美国卖给欧盟的天然气的售价却远远高出市场价格,美国根本就是想借欧洲能源危机大发横财。欧盟原本有更好的选择,是因为上了美国的贼船才落得这个境地,而且欧盟和美国还是盟友,在乌克兰问题上也保持相同立场。
现在美国却背刺处于同一阵营的欧盟,可想而知欧盟国家会有多气愤。德国和法国都是欧盟内的经济大国,能源需求也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大,因此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也最深,自然也是受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国家。

勒梅尔直言,美国借俄乌冲突抬高能源价格,向欧洲出售天然气赚取暴利,会损害盟友利益。美国和欧盟还是合作关系,乌克兰危机也还没结束,但美国已经开始背后捅刀,美国正在利用俄乌冲突主导全球能源市场,俄乌冲突的结果很可能是美国的经济统治加强和欧盟经济削弱。
实际上,美国对欧洲的打压不仅限于能源领域。此前,拜登政府为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中有一项是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补贴金额可达7500美元。

但并不是所有在美国的电动汽车公司都能获得补贴,首先必须是在美国境内完成最终组装,其次电动汽车的电池材料至少有40%是来自于美国或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以上两条标准就已经将大多数电动汽车公司拦在门外了,虽然很多公司将总部开在美国,但是产业链却分散在全球各地,毕竟要考虑到人工成本以及场地成本。而在美国完成组装的成本显然要更高,很多公司都会在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亚洲地区完成组装,然后运输至美国销售。

就算美国政府给出减税补贴,也不足以弥补产业链迁移带来的损失,因此,对外国公司来说,美国政府颁布的这项电动汽车减税补贴并没有让大家感到轻松,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论怎么选择对他们来说都会造成损失,最终获利的只会是美国。
而欧洲的电动汽车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并不低,因此拜登签署的这项法案也会让很多欧洲企业蒙受损失。对此,欧盟也向美国表达过不满,并扬言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让其评估美国这项电动车减税补贴是否违反规定。

但欧盟发出警告之后却没有下文了,很有可能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真的采取行动。就像法国也多次因美国触及其利益而对拜登政府进行批评,但每次都不了了之,法国还是吃亏,美国还是获利,两国的关系也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此前法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12艘常规动力潜艇的采购合同,但是美国去年突然横插一脚,联合英国对澳大利亚抛出了核动力潜艇合作的橄榄枝。最后,澳大利亚选择与美英合作,单方面撕毁了与法国的合同。

法国也立即表示抗议,但风波过去后法国继续和美国打得火热,最近的俄乌冲突中,法国也和美国保持统一立场,似乎两国从未产生过任何嫌隙。所以这次法国总统和财长对美国的谴责和批评,很大程度上也只会是作秀。法国并不敢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而美国很可能也明白这一点。
以上就是关于《一船能赚1.5亿美元,美输欧天然气大幅涨价,法国财长:无法接受》的全部内容,如果《一船能赚1.5亿美元,美输欧天然气大幅涨价,法国财长:无法接受》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时事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