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缓缓君
来源:缓缓说(ID:huanhuanshuo520)
近日,瑞典媒体(Dagens Nyheter)曝光了一份兰德公司(美国知名智库)的泄密文件。
读完之后,真让我感觉后背发凉——
俄乌局势发展成今天这样,背后竟然真的有“剧本”!

从媒体曝出的图片来看,这份泄密文件应该是通过对纸质版的偷拍的方式来获得的。
封面的右上方标注了报告的发布日期:2022年1月25日(即俄乌战争爆发前的一个月),保密级别为“机密(confidential)”。
文件的接收人包括白宫幕僚长(WHCS)、美国国务院、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
左下方则打上了兰德公司(RAND)的logo 。





翻开这份报告,第一个小标题就赫然写着“削弱德国,增强美国”,以下简单翻译一下报告的大致意思。
报告的第一段,表达了对美国经济形势的担忧:
美国经济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美联储近年来经常地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在2020年和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不受指控的现金发行,导致外债急剧增加。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资金和物质的支持,它(美国经济)将无法继续运转。
而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极有可能导致民主党在2022年11月的中期选举中失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拜登)总统遭到弹劾的可能,所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must be avoided at all costs)阻止这种情况。
美国迫切需要资源流入,尤其是银行系统。
那么,资源从哪里来呢?
兰德公司认为,“只有受欧盟和北约承诺约束的欧洲国家才能在不给我们带来重大军事和政治代价的情况下,提供这些援助”。
但现在有一个主要障碍,那就是德国正变得日益独立。
报告称,虽然德国至今仍是一个主权有限的国家,但几十年来,它一直在朝着取消这些限制、成为完全独立国家的方向发展。“这种运动缓慢而谨慎,但稳定”,最终可能会在几十年内实现。并且,一旦美国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升级,德国成为完全独立国家的速度可能会大大加快(报告后面还加了一段:促成德国日益独立的另一个因素是英国脱欧,随着英国退出欧盟,美国失去了一个跨国家影响他国政府决策谈判的“抓手”)。
如果有一天美国放弃了欧洲,德国和法国将会有很好的机会来达成全面的政治共识,然后意大利和其他老牌欧洲国家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加入其中。一旦这种情况出现,那欧洲不仅在经济上,还会在政治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那么,怎么办呢?
我们继续往下翻。
报告的第二个小题是:“德国和欧盟经济的脆弱性”。
这段内容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德国开始经历一场可控的经济危机,那么从欧洲流向美国的资源将会增加。”
报告称,目前德国的经济模式基于两大支柱——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来自法国的廉价电力,并且前者的重要性比后者要高得多。
“停止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很可能会造成一场系统性危机(systemic crisis),这场危机将会对德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并间接对整个欧盟造成打击。”
……
由于欧盟的限制,德国领导人不能完全控制该国的局势。
得益于我们(这里指美国)精准的行动(Thanks to our precise actions),北溪2号管道的试运行仍有可能被禁止,但如果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恶化,就有可能促使领导层重新考虑其政策,并回到欧洲主权和战略自治的想法。
接下来这段话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了:
“确保德国拒绝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唯一可靠的办法是让双方都参与到乌克兰的军事冲突。我们在这个国家的进一步行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俄罗斯的军事反应。乌克兰军队对未被承认的顿巴斯地区施加的军事压力,俄罗斯显然无法置之不理。这样就可以宣布俄罗斯是侵略者,并对它实施我们事先准备好的整套制裁措施。”

在3月25号的文章中,我们就分析过,乌克兰在战争爆发之前的操作就非常反常。
当时俄罗斯已陈兵边境大搞军演,美国也反复提醒乌克兰俄罗斯要进攻他们。
结果呢,乌克兰不仅没有以谨慎和收敛的姿态去对待,反而主动挑起事端。
2月18日,乌克兰违反明斯克停火协议,主动对乌东地区发动攻击。
2月21日,两辆乌克兰的步兵战车甚至越境进入俄罗斯境内。
这不仅是在挑衅俄罗斯了,而且还是在主动给对方的进攻提供借口。
给我的感觉就是,乌克兰并不怕俄罗斯打它,反倒是怕俄罗斯不打它。
所以当时我们就分析,乌克兰很可能是受到了美国的指示。而兰德公司的这份报告,则彻底证实了我们之前的分析。以泽连斯基为首的乌克兰政府就是美国的马仔,他们拿着美国提前写好的剧本,主动去挑起事端,引诱俄罗斯出手,然后等到俄罗斯跨过边境,美国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整套制裁措施以及舆论宣传武器,去对付俄罗斯。等到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陷入动荡之后,人才和资源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从而帮助美国来摆脱自身的危机。报告专门提到了两个重要人物—— Annalena Baerbock(安娜莱娜·贝尔博克)and Robert Habeck(罗伯特·哈贝克),都属于绿党,且身居高位。报告对这两人的评价是,缺乏专业精神,而且他们的性格使得他们几乎不可能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这将足以迅速形成普京是战争侵略者的媒体形象,从而把绿党变成制裁俄罗斯的狂热和强硬支持者。”8月31日,安娜莱娜在出席布拉格的一场“民主”论坛中表示,“如果要我向乌克兰人民作出承诺,我会说,只要你们需要我们,我们就会与你们站在一起。不管我的德国选民怎么想,德国都要支持乌克兰。”
10月13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9月通货膨胀率为10.0%,创下1990年以来新高。对此,哈贝克称德国经济危机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但他将此归咎于俄罗斯政府,称是普京政府推高能源价格让德国陷入这场危机。安娜莱娜·贝尔博克和罗伯特·哈贝克,这对“卧龙凤雏”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被人卖了还义无反顾。这里还有个问题是,一旦德国经济形势恶化之后,其他政党有没有可能站出来制止绿党呢?如果战争罪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得到证实,德国领导人将无法克服欧盟伙伴在援助乌克兰方面的否则全,并加强一揽子制裁措施。并且,一旦德国参与向乌克兰军队提供大量武器和军事装备,将不可避免地在俄罗斯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这将使得下届政府与俄罗斯恢复正常关系的可能性受到明显限制。可以说,目前俄乌局势的发展和对德国、欧盟的影响,完全在兰德公司的预计之内。但俄乌战争对世界带来的影响,远不止现在看到的这样。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预期后果”中,兰德公司更为详尽地测算了德国和欧洲的长期损失和美国可以在这场危机中获得的收益。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减少,将给德国工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随着冬季的到来,有限的天然气将会转用于住宅和公共设施的供暖,这将进一步加剧工业能源的短缺。工业企业的封锁将导致制造业零部件的短缺,物流链的崩溃,并最终产业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大的化工、冶金和机械制造工厂因为没有能力减少能源消耗,它们很可能完全停摆,从而引发更多生产企业的关闭,最终给德国工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德国经济的总损失可能达到2000-3000亿欧元,整个欧盟的经济也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在未来5-6年内,欧盟的GDP预计将每年下降3%-4%,这样的下跌必然引起金融市场的恐慌,并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欧元最有可能将不可避免、不可逆转地跌破美国,欧元的大幅下跌又将影响其全球地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将迅速减少欧元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而这一缺口将主要由美元和人民币来填补。8月22日,欧洲外汇交易市场上,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就跌破了1比1,而截至我写稿时,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更是跌到了0.985(要知道俄乌开战前汇率是1.13)。德国和欧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俄乌战争,但却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真的非常可悲。更让人感到可悲的是,他们丝毫没有要回头的意思,哪怕代价已经显现。而长期衰退的另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是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和失业率的快速攀升,兰德公司预计,仅在德国就有可能出现20-40万人的失业,这又会给美国带来大量的人力资源(熟练的劳动力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供给。综合考虑以上种种因素,兰德公司认为,在乌克兰地区策划一场战争,将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收益。- 在短期内,它可以扭转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的趋势,分散美国社会对经济问题的关注,并减少拜登和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的风险。
- 从中期(4-5年)来看,欧洲资本外逃、物流和供应链的重组,以及主要行业竞争对手的减少,将累计为美国带来7-9万亿美元的收益。
在报告的最后,兰德公司认为,中国也有望在这场冲突中获得收益。但与此同时,兰德公司也表示,一旦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在政治上将对美国有深度依赖,这将帮助美国有效地阻止个别欧洲国家向中国靠拢。站在现在这个节点回头看,俄乌局势的发展以及对德国、欧洲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完全在美国写好的剧本之内,甚至还取得了一些预期之外的成果(北溪1号和2号管道直接就被炸了)。美国通过策划俄乌之间的军事冲突(让乌克兰政府违反明斯克协议,主动在顿巴斯地区搞事,引诱俄罗斯出兵),破坏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能源合作,人为制造出了一场席卷欧洲的能源危机,从而打击了俄罗斯、德国和欧盟的经济,并试图在中长期摧毁德国的工业体系。而欧洲一旦陷入动荡和衰退,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将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这又能帮助美国摆脱债务危机,避免经济衰退,也能在政治上帮助拜登政府巩固国内局势。战争的爆发和能源价格的飙升,还养肥了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和能源巨头,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从长远来看,还能打断德国获得完整主权的进程,避免了欧洲在德国的领导下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为了一己私欲,让俄乌两国陷入战争的泥潭,成百数千万难民流离失所,上万人死在了战场;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各国则陷入了巨大的能源危机,老百姓不得不承受近30年来最高的通胀,有人靠烧柴取暖,也有人抢购起了热水袋和高领毛衣;而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未来欧洲还会丧失大量的高端产业和高薪岗位。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哪怕局势不断恶化,以安娜莱娜·贝尔博克和罗伯特·哈贝克为代表的“卧龙凤雏”,依然带着本国和本国人民,继续朝着深渊迈进。作为德国外长,安娜莱娜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不管德国选民怎么想,我向乌人民承诺会继续支持乌克兰”。更悲哀的是,兰德公司这份被曝光的机密文件,并没能唤醒欧洲人。尽管起初在舆论场上闹出了一些动静,但在兰德公司否认了这份文件的真实性后,舆论又渐渐趋于平静。要知道2013年棱镜门事件曝光后,奥巴马承诺不再监听盟友,获得了后者的原谅后才渐渐平息了事态。而9年后的今天,美国对舆论的控制,显然已是今非昔比。二战以后,过去那些老牌的欧洲强国,一个个都躲在北约的背后,放弃了做大做强本国的军队,让渡了防务的独立性。看上去是省下了大笔军事开支,但代价是一旦遇到外部危机,他们不得不求助于美国,从而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性。在戴高乐时代,法国作为欧洲的主心骨,还是能为了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与美国叫一叫板的。但随着戴高乐的隐退,二战后的欧洲又出过几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呢?默克尔可能还能算,至少她头脑是清醒的,为了维护德国的利益,她能顶着美国的压力和中国合作,和俄罗斯合作。但默克尔卸任之后,欧洲又有几个脑子清醒的政治家呢?在2020年的美国大选期间,我曾认为特朗普的敲打会让欧洲寻求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让未来的国际局势往多极化方向发展。那就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崛起,极有可能会用上各种卑鄙无耻的手段。而一旦未来中美之间的对抗升级,欧洲也很可能真的会为了美国的利益而做出各种严重损害自身利益的事。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欧洲看成是美国的延伸?与此同时,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还是要埋头积聚实力,和平发展,壮大自己。这个期限可能会以5-10年计,期间也可能会迎来各种冲击(台湾问题,朝鲜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境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美国挑起事端的目标,甚至要做好几个问题在同一时间爆发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