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美暂缓向乌交付武器,德也泼冷水,拒绝对乌开入欧后门
东方时事,看透国际军事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众生相!《风向变了,美暂缓向乌交付武器,德也泼冷水,拒绝对乌开入欧后门》是一篇关于泼冷水,风向,后门的文章。东方时事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东方时事评论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把握世界宏观大势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俄乌冲突已持续半年多,美欧对这场战争的热情逐渐消耗殆尽,使得乌克兰在西方那边的受欢迎程度一天不如一天,这种转变让基辅备感失望。
而眼下乌克兰方面又收到了新的不利消息,由于库存告急,美国将暂缓向乌援助精确制导武器,而该消息得到了美国防长奥斯汀的证实,他表示美国和北约盟友或无法满足基辅对先进武器和相关导弹的需求。
对此,美媒指出,奥斯汀的话反映出了两种情况,第一西方国家确实已经库存吃紧了,拿不出更多的弹药,第二莫斯科发出严厉警告后,华盛顿希望降低对乌援助的力度,避免美俄因为矛盾升级而爆发战争。

美国一家智库的学者认为,库存问题应该是美国放缓援助的主因,其他方面的一些信息,似乎也佐证了他的判断,因为就在前几天的记者会上,奥斯汀曾强调,北约国家在支持乌克兰这件事上,并不缺少意愿。
但有声音却质疑称,美国的库存其实是有能力继续供应的,而且拜登政府在14日,才刚宣布了向乌提供价值7.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综合来看,美国精确制导武器的库存可能确实不多,但不至于无法援助乌克兰,所以这大概率是个伪命题。更何况,既然俄军的库存可以支撑下去,以美国为首的数十个北约国家没理由先扛不住,所以西方其实是有别的考虑。

自从上个月,普京宣布进行部分动员后,俄罗斯已经集结了至少22万人补充兵力,外界普遍预测,接下来可能会有场大仗。这段时间,拜登政府多次流露出希望局势缓和的意愿,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防长奥斯汀的最新表态,其实延续了华盛顿的立场。
而在美国调整政策的同时,德国也对乌克兰泼了盆冷水,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表示,柏林支持欧盟扩员,但乌克兰等国家必须先符合条件才行。
事实上,泽连斯基一直在利用西方援乌的政治正确,为基辅捞取利益,比如其试图趁机挤进北约,结果遭到秒拒,现在朔尔茨的言论,又等于否决了乌克兰走后门加入欧盟的可能性。

眼下正处于战争之中的乌克兰,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状况的,那么也就无法达到欧盟规定的入欧要求。从这点来看,西方表面上装出一副力挺基辅的样子,可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这两大核心诉求,他们从来不肯有半点让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达自己渴望加入欧盟的强烈愿望,乌克兰外交部最近宣称,早在欧盟成立前1000年,乌克兰就已经决定要加入欧盟,并列举了基辅公国在公元988年,正式皈依基督教的历史。
不过,上述迷惑操作不仅没有让乌克兰赢得更多支持,反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嘲讽,很显然欧盟民众完全不买账。

因此,身为欧盟经济领头羊的德国,拒绝给基辅开绿灯的做法,其实并不让人太意外。但从政治角度看,柏林其实完全没必要将话说得那么绝,因为任何国家入欧都需要经过全体成员同意。
朔尔茨即便强烈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也不会对结果造成重要影响。而且,俄罗斯早就有过表态,不会反对乌克兰成为欧盟成员国,但德国却依旧选择那么做,多少有让莫斯科安心的考量。
如果将上文美国和德国的动作分来看,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不过上述事件发生的时间挨得非常近,几乎是同一天,这恐怕就不是巧合了,不排除西方准备从整体上调整对乌政策。

首先来说,美国这么干肯定不是为了和平,他们只是希望俄乌冲突,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持续下去。而无论是乌克兰得到大量援助,直接扭转战局,还是俄罗斯大举反攻,将基辅给击溃,都可能让战争局势失衡,这不符合华盛顿的利益。
德国和其所代表的欧盟,虽然与美国想法不同,但同样不希望局势升级,毕竟其眼下正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实在没有精力去应对更大的挑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美欧发现乌克兰有意将西方给拉下水,好让北约与俄直接对决,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既然猜到了泽连斯基的想法,西方在支持乌克兰时,自然会日渐谨慎。
以上就是关于《风向变了,美暂缓向乌交付武器,德也泼冷水,拒绝对乌开入欧后门》的全部内容,如果《风向变了,美暂缓向乌交付武器,德也泼冷水,拒绝对乌开入欧后门》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时事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