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缴费“遇冷”,为何不少村民选择“断缴”?3个原因很现实
过了10月份对大家来说不仅仅只是没有了下半年假期,对广大农村朋友们来说,眼看着还有两个月快要过年,他们也不能忘记这个时候就是每年的新农合缴费时间段。
提起新农合,对于广大农村朋友们来说,再熟悉不过,这和城镇医疗保险一样,也是能够为广大农村村民提供医疗保障的福利待遇,新农合从2003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他也为广大农村村民提供了切实保障,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农合缴费时期,但现在新农合缴费在农村似乎遇冷了,很多农村朋友们都表示要断缴,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年来,不断有年轻人陆陆续续到城市里发展,在他们看来城市有广阔的就业空间,能够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实现梦想的可能,而且城市里还有丰富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会为大家的生活提供诸多方便,当习惯了城市的繁华生活后,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回到那些冷清的乡村,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农村人口外流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留在农村的大多都是一些老人或儿童,青壮年的身影基本上都已经看不到了。

而对于这些留在农村的老人来说,他们想要靠着种地赚钱也没那么容易,一方面买化肥和各种农资产品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种植庄稼的成本日渐提升,每年的利润却没有多少,再加之现在很多老年人身体情况不好,年纪越来越大也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即便是有着可以种植的土地,但却也没有精力和条件去种。
以至于现在很多农村地方的土地种植的作物,能够满足自己家吃喝就已经够了,都不打算再拿出去售卖,只能说他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更多的家庭重担还是负担在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新农合缴费新标准出炉,从去年的320元又涨到了350元,有很多村民遗憾的摆摆手表示:不打算交了。
对很多城市市民来说,每人每年300多的费用其实并不算多,这只是大家省一顿下馆子、少买两件衣服的事,但对于很多农村百姓来说,300多块钱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个人300多块钱,全家人一年仅是新农合的缴费就多达上千块,这是有些贫困的农村家庭无力负担的,更何况350元只是国家给出的最低缴费标准,各地区的实际缴费情况还有可能要比这更高,这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

其实这些年来在广大农村村民口中,我们不断听到有关新农合断交的声音,这都让大家意识到新农合在农村似乎已经遇冷了。
造成这种局面最直观的原因,就在于疫情的出现影响了大家的收入,很多人没有了收入来源或者是缩减了收入,在其他方面自然要省吃俭用,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他们赚的钱本来就要比城市百姓赚得更少,新农合的缴费标准还在不断提升,对他们来说的确有些难以负担。

还有一些村民不满新农合第2年才能享受,有一部分农村朋友们不愿缴纳新农合就是因为今年缴纳的新农合费用要到次年才能享用,更何况这些费用的缴纳只能持续一年,如果今年不缴纳了,明年就无法享受,可自己也无法保证一年内真的有使用到新农合的地方,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再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有些人在相对拮据的时候,干脆就不想再缴纳新农合了。

此外还有一些村民则是单纯的不满足新农合的报销制度,就拿新农合医保报销来说,如果不是到医院住院治疗是无法享受到一系列福利待遇和优惠的,可对于农村村民来说他们并不是有什么病都会到大医院去住院治疗,像是平时的头疼脑热、到村里的小诊所就解决了,这都用不上新农合报销,只有需要住院的大病到医院才能使用新农合,这样一来新农合对自己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农村村民都开始放弃缴纳新农合。其实大家现在出现这种缴纳新农合不积极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两年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不算太好,大家的收入水平也不高,在此局面下确实有较大的缴费压力,但如果从新农合日益增长的报销范围和报销力度来看,他的存在还是给广大百姓提供诸多福利的,因此在大家有能力缴纳新农合的时候,还是建议多给自己留一份保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