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标准调整,60岁统一发放1万元,是否可行?
引言: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由独生子女政策更改为三胎政策,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老龄化趋势愈发严峻,劳动力规模开始逐步缩水。任由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国家后续的经济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恶劣经济负担,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越来越高压,经济负担变得越来越重。

日前有消息称我国推出了一项针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福利补贴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符合规定最高可以领取1万元的补贴。让人深感疑惑的是,为何这项补贴不能在60岁的时候统一发放给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呢?这样做的难点究竟在哪里?四个因素说明具体原因。
一.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
众所周知,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存在显著的区别,比如说当前国内的北上广深已经成为世界级别的豪华一线城市,但这并不代表我国所有的区域都能达到这一水平。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同,个人和家庭需要承担的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从生育到养老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有所不同,因此统一按照1万元发放给各区域的独生子女家庭难以实现。

就拿城市和农村作比较,通常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可以享受到的养老待遇和医疗保障更加全面,而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在医疗和养老待遇方面不占优势,各项资源都比较匮乏。如果统一按照1万元的标准发放,城市老人需要承担的消费压力更高,但农村老人却要比城市老人承担的医疗和养老待遇严峻,难以实现平衡。
二.补贴政策差异
如果发放1万元的独生子女家庭补贴,需要考虑以往福利补贴发放的情况,就拿我们国家的养老金额度举例,养老金额度的高低会产生区域性的差异,除此之外养老金上调也会根据退休人员参缴时的金额和年限作为衡量标准。每个区域和个人的实际缴纳情况不同,因此领到的养老金补贴也不一样,独生子女家庭补贴也需要考虑这些要素来确保公平性。

不同区域的社会压力和政策调整的方向存在明显的不同,再加上我国当前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非常显著,如果想要实现公平性的原则,国家就需要针对每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独生子女补贴发放调整,这项工作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也就是说想要实现补贴金额的统一,就当前社会形势而言很难真正实现,一桩好事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三.不符合多生多育政策的倡导
当前国内老龄化形势严峻,国家早在几年前已经放开了二胎生育政策,紧随而来的三胎政策也已经得到放开,但全国响应三胎政策的家庭屈指可数。如今相关部门对三胎政策落实的问题头疼不已,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当前的生育难题,如果在现阶段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如此显赫的补助,新家庭反而更加偏向独生子女的生育政策。
目前我国的生育方针是多生多育,在现阶段相关部门更重视的是如何激励家庭的三胎生育观念,而不是通过补助的方式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福利补助。如此一来,我们国家想要解决老龄化趋势和生育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现阶段统一发放1万元的补助难以实现,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四.社会财政压力严峻
自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各区域财政收入和支出出现问题,一些经济表现一般的区域甚至出现了入不敷出的问题。按照相关消息来看,全国目前只有上海能实现最高1万元的补助发放,其余绝大多数省市区域都达不到1万元的发放标准。如果强行进行统一发放,也意味着国内各区域将承担更为严峻的财政负担,不利于后续稳定的发展形势。

结语: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突破2亿户,如果按照统一1万元的补贴标准,意味着我国共计需要承担2万亿巨额资金的支出。一旦这项政策进行统一落实,可以想象到国内社会保障基金需要承担怎样的压力,国内的三胎政策响应也将进一步推迟,因此统一发放1万元的标准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相关部门仍处在探索的阶段。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