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延迟退休有望落地?灵活就业人员别慌,或许与你无关
导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养老问题成为每个人特别关注的问题,而退休金又是影响日后养老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据传,2023年将实施延迟退休政策,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人们也要延迟领退休金了呢?社会上那些就业人员要受到影响呢,下面我们将来探讨一下。

一.延迟退休一定会实行吗?
不少人会质疑延迟退休的真实性,请大家放下猜测,因为延迟退休的计划早已纳入“十四五规划”的纲要中。纲要上明文规定着未来一定会实行延迟退休计划,但未来什么时候会具体实行需等待官方发布的具体文件。有不少专家推测2023年极有可能推行实施该计划。对即将要推行延迟退休的消息,不同的就业人员有不同的想法。

大多数在职职工表示赞同支持,因为他们的退休金是通过公司交的职工养老保险来积累,延迟退休后费用还是由公司来支付,而灵活就业人员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他们只能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如果延迟退休计划实施后,那就意味着他们还需要自己多支付几年的养老保险,而领到退休金的时间也大大延迟,所以他们很担忧这样的情况。他们的担忧有理由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法定的退休年龄。
二.退休年龄
对于退休年龄,我国是有明文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男性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性(从事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是55周岁,而女性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和他们都不一样,是50周岁,灵活就业人员和普通女性的一样是55周岁。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国家明确规定要照顾一些特殊工种,像是一些高危工种,是允许申请提前退休。按规定他们能够享受到提前5至10年的退休待遇。

还有些因失去劳动能力,需要办理病退的,也可以早几年提前退休。国家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分类办理。所以延迟退休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容易一股脑实行,灵活就业人员也不必担心会推迟好几年退休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养老问题。那么延迟退休到底将如何延迟呢?

三.延迟退休如何实行?
对于如何实行延迟退休,大家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可以根据男性和女性进行划分,推行男性或者女性群体先进行退休延迟,也有的人说应该统一延迟,不搞性别对立。有的人又提出要根据个人的出生年份来划定。比如对1975出生后的人进行退休延迟,也有人说对1980年出生后的人进行实行,大体意思就是每年划分一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退休延迟。但显然这些说法都太武断,没有具体的科学依据,不好实行。还有一种说法,是针对女性工人的。

正常情况下,女性工人是50岁退休,但大多数女性工人觉得该退休年龄太早。因为50岁对她们来说还不到退休养老的地步,她们大多数人仍具备很强的劳动能力,她们还不想在家养老,大多数人还会主动返回社会继续工作。因此,社会专家根据这伙特定群体开始研究延迟退休的政策。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受众范围太狭窄。
最后一种说法是同步执行男性女性延迟退休政策,但执行的过程中,加大女性延迟退休时间的跨度,与此对应男性的时间跨度会相对小一些,从而保证该政策的公平性。对于这种观点,不仅专家鼓励实行,也获得网上网友的一致赞同。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延迟退休的政策对灵活就业人员是否有影响呢?

四.灵活就业人员不受影响
灵活就业人员不必惊慌担心,实际上现在人们讨论的延迟退休政策是主要针对在职职工进行设定的。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并不在此次的讨论范围中。目前政策的调整主要是根据社会大众的整体平均范围来调整。最重要的是,

国家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这类特殊的群体早有补助政策。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女性的灵活就业人员,国家督促各地落实“4050”政策,有些地区是45周岁或48周岁、55周岁或58周岁。只要到达了这个年龄段,女性的灵活就业人员就可以向当地申请社保补助,但具体政策要根据不同地区人力资源部门发布的准则为准。

结语
延迟退休政策肯定会执行的,执行的具体时间待定。灵活就业人员也不必惊慌,此次调整灵活人员并不在调整范围中,国家已发布一些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补助政策,请大家相信国家的决策,已官方发布的消息通知为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