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罚款额度,减轻司机负担,运输新规快快看过来
在中国的道路运输当中,货车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一些没有水路、铁道的地区,货运几乎成为了主要的运输方式。然而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货车运输的环境越来越差,导致司机压力过大。
因此交通部修订了“道路运输从业者相关管理规定”,特别是对于货运当中的罚款额度有所调整。那么此次修订具体更改了哪些内容?国家调整相关管理规定有何意义?

一、简化教育范围
区别于普通私家车的驾驶需求,货客运输当中司机开的普遍是“大车”,比如卡车、客车等,需要具备更高的驾驶技术才能驾驭此类车辆。因此司机必须参与对应的教育课程,考核通过后方可上路。
另考虑到“大车”驾驶要求更为苛刻,所以我国以24个月为考核周期,继续教育时长超过每月1小时,且必须达到满分20分。简单来说,货车司机每两年就要接受一次“无差别”的继续教育。

而此次管理规定修订后,国家则取消了强制继续教育,只针对不合格者实行继续教育。从司机角度来看,继续教育的相关考核制度有所放宽,可有效降低司机日常工作中的考核压力。
二、强化管理意识
在很多运输企业当中,真正掌握货运技能的只有司机本身,而作为企业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者,却不具备应有的技能。说白了就是领个虚职而已,没有将管理和领导落到实处,致使货运问题越来越多。

就好像老师上课,老师教导有方,学生才能规矩学习是一个道理。如果负责人、管理者的职能没有发挥作用,货车司机的专业度就会有所降低。企业从上到下要求一旦放松,货运当中的不利因素就会增加。
“安全生产法”中提到,针对企业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实时调整,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的人员要及时更换。当企业管理从上到下实现统一,道路运输的专业性和安全性就能提高。

三、完善相关制度
不少车友表示,开大车的主要问题不在于驾驶难度高,而是前期程序太多、太杂,想真正投身运输行业阻碍很大。特别是考试周期较长、危货驾驶准入要求过高、服务效率过低,都影响着大车司机的积极性。
此次管理规定修订后,国家将逐步优化考试制度,缩短考试周期,及时公布成绩,做到尽快发证。对于危货驾驶准入资格,国家则适当拓宽了从业资格申请的条件。

过去危货驾驶资格,需满足普货驾驶资格2年以上。但由于该资格证已取消,为了满足驾驶员的实际需求,国家现行普货驾驶员可直接申请危货驾驶资格,缩短了中间的各种步骤。
此外,对于行业的信息数据管理,国家也在积极更新换代。尽快完善电子化、数据共享、跨省办公等功能,可大幅减轻货车司机办理相关业务的负担。

四、降低罚款数额
降低罚款数额这一点改动应该是最符合民意的,货车司机上路有多提心吊胆,经历过的人都懂。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设施布局不合理的地方,一不小心就违章,罚款更是少不了。
据了解,货运司机的月收入只有极少数能达到一万五的水平,还有很多开9.6米、6.8米卡车的司机,月收入只有7、8千。再加上现在市场环境不好,“口罩事件”以及恶性竞争等因素存在,收入更不稳定。

如果按照之前的罚款标准,货车违规少则200元多则2000元,这样罚试问有几个司机能吃得消?即便收入比普通工作要高,驾驶当中的风险居高不下,迫于罚款带来的压力,货车司机的热情便会受到打击。
此次管理规定调整后,将200元至2000元罚款统一调整至200元,同时针对不合理罚款项目进行了整治和清理。违规带来的压力大幅下降,货车司机则可以全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五、修订管理规定有何意义?
通过管理规定修订的大方向可以看出,货运相关规定正在逐步放宽和优化。对此有网友表示,这或许是现阶段货车司机紧缺,交通运输薄弱导致的。
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现在确实在经历一段困难时期,特别是“口罩事件”导致各地交通运输停摆,使得本地货运能力直线下降。而适当放宽和优化货运相关条例,确实有助于调动大车司机的积极性。

如果运输行业发展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司机压力只增不减,道路运输的环境就会持续混乱下去。货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做出调整,才有助于国家经济的恢复。
总结
货运相关管理规定得到调整、完善,罚款压力降低,意味着国家开始重视道路运输,这对于大车司机的从业会带来一定好处。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为经济恢复做长远打算,货运积极性提高,经济才有望提升。
各位朋友,你对此次管理规定的修订有何看法?你觉得这样做对于我国货运行业发展是否有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