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断奶时机不对,成“毒母乳”害惨儿子,“渐进式断奶”了解下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幼儿的母乳喂养至少应该持续到1岁以后
执笔:毛宁
编辑:王之风
定稿:苏子后
我们都知道,母乳对于宝宝而言有很大的好处,但到了一定的时间,母乳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就需要及时“狠心”地给宝宝断奶,否则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健康。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案例
前不久幸孕姐在网上看到一则母亲求助的事情,这位母亲家有个快6岁的儿子,因为家里三代单传,好不容易才盼来这个孩子,因此家里都特别宠。
但孩子本身是早产,母乳喂养到一岁才准备开始断,没想到孩子反应特别激烈,整天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孩子妈不忍心,心软之后就没有断成功,在6岁之前一直断断续续的尝试过都以失败告终。到现在孩子快上小学了,实在没办法只能求助医生,但医生却说这是心理上的问题了,他也无能为力。
孩子妈这才醒悟到自己是“害了娃”,当初的一时心软,竟然让这份“毒母乳”落到了不能收拾的地步。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宝妈为了断奶绞尽脑汁,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给娃断奶,你做过哪些“奇葩事”?
宝妈芳芳:抹辣椒油,折腾了好几个月都没办法,最后只能出此下策,孩子一吮吸立刻就小脸通红,成是成功了,但想想自己真是心狠。
宝妈晴晴:为了早点上班挣钱,不得已五个月就开始备奶,后来实在没办法开始断奶,最后只能使出大招——涂风油精,宝宝舔到都大哭不止,觉得母乳里面有毒,那段时间瘦了好多,唉。
宝妈小雨:孩子一哭我就心疼,断奶就这么持续来来回回都不成功,最后一狠心,我就开始吃减肥药,控制自己给孩子喂奶的渴望。
这些宝妈分享的都是比较极端的断奶做法,这样虽然可能断奶成功,但也会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留下心理障碍,失去对妈妈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断奶应该怎么做?
育儿专家提醒,对于孩子断奶,千万不能选择激进极端的断奶方式,很容易对其心理造成影响,最好采取“渐进式断奶”。
1、什么是“渐进式断奶”?
意为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孩子逐步脱离对母乳的依赖性,而不是那种妄图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
2、怎么实施?
A:做好心理准备
宝妈们不要以为孩子小就没有感知力,断奶这种事关他口粮的事情,需要用各种方式告知孩子,做好正确的心理准备,最重要的是这不是和妈妈的分离,不会失去妈妈的爱,而是新的成长阶段。
B:转移孩子注意力
断奶不是妈妈和孩子两个人的事情,应该多让宝爸或者其他人参与进来,转移宝宝注意力,不要只和宝妈朝夕相对,减少孩子对于喂奶的渴望。
C:实施方法
有意识地延长每次哺乳的相隔时间,逐步地减少喂奶次数,也就是说将一天5-6次减少到3-4次,坚持一周后再继续递减,中间可以通过玩具或者出去玩转移他的注意力。
需要注意的是,将宝宝的第一顿奶和最后一顿奶放到最后断。
D:最佳断奶季节
除了严寒和酷暑,最舒适的节气就是春天,不仅气候适宜孩子生病少,而且世卫报告儿童在春季身高发育最快 ,是秋天身高发育的2-2.5倍。
孩子最好多大应该断奶?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幼儿的母乳喂养至少应该持续到1岁以后;而国内专家和营养学会则建议: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2岁左右。但具体的情况还是要看孩子的发育情况,一般以孩子出现断奶信号为参考:
1、能吃的辅食逐渐变多,主动喝奶频率较少;2、辅食选择上更偏向于固体食物;3、喝奶时不专心,小眼神滴溜溜地转;4、对其他奶制品接受度高。
总而言之,断母乳是一个需要耐心循序渐进的过程,宝妈们需要综合各方面情况慢慢来。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