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7岁男子外出打工,因发生事故大脑失忆,57岁才想起自己是谁
2020年2月,正是热闹的过年期间,浙江有一位57岁的老汉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上播放的是贵州省赤水市的新闻,老汉看着看着,竟激动到泪流满面。
他转身对身边的一对中年夫妻说道:“我想起来了,我也能听懂他们的方言,就是赤水这个地方。”
中年夫妻没有对老汉的眼泪感到莫名其妙,反而高兴地说:“你能想起来真是太好了!”
原来,这个老汉竟然失忆了30多年,这则新闻让他想起了家乡的一些信息,所以才这么激动。
老汉的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这个失忆的老汉,叫做朱家明,1963年出生于贵州省赤水市。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他早早就辍学打工了,1990年,27岁的朱家明经人介绍,前往1800公里之外的福建省南平市打工。为了多挣点钱,他选择了去工资更高的建筑工地,哪知这一去,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工地的建筑工,每天都是高负荷的体力劳动,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逼仄的宿舍里蚊虫叮咬,只要工资还可以,这些朱家明都不在乎。
他每天计算着自己的收入,想着挣了钱,给家里的父母弟妹们添置东西,剩下的存起来给自己娶媳妇,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儿,朱家明就这样顺顺利利地干了三个月。
哪知到了第四个月,包工头竟然开始拖欠工资了,来之前说好的月结工资,但是都两个月了也没有发。而且朱家明经过一番打听,发现这个包工头竟然还是个赌徒,经常在牌场大把赌钱,这次拖欠工资的对象,还都是像自己这种外地的农民工。
朱家明只感觉很慌张,再拖下去血汗钱打了水漂怎么办?于是他联合了几个同样被拖欠工资的工友,大家一起跑到包工头家里堵着门要账。
大家来势汹汹,看这样子不但影响工程进度,还有可能闹出事来!包工头赶紧服软,承诺几天后就给大家结算工资,心里头却暗暗将带头闹事的朱家明给记恨上了。
老实巴交的朱家明自然想不到包工头的心思,听说过几天就给自己结算工资,便又高高兴兴回工地去干活了。
哪知朱家明等来的不是工资,而是一场意外事故。这天,朱家明像往常一样勤劳的工作,他在工地负责泥水搬运,这种工作就像一只忙碌的蚂蚁,需要把砖头和搅拌好的混凝土都送到需要的地方。
他推着工地的独轮车在铲混凝土,哪知工地施工打地基较深,地面上又堆放了很多施工用的沙石,就在此时大土方突然坍塌,将朱家明给埋了进去。
经过工友们的救援,朱家明被成功解救出来送往了医院。朱家明大难不死捡回了一条命,只是他的大脑也因此受了伤,就像一个气球被扎破了洞,所有的记忆都快速流失,很快他连自己是谁,家住哪里都不记得了。
大难不死的朱家明,迎来的却是欠薪和辞退。虽然朱家明失忆了,但他倔强地记得包工头还欠自己工资的事,他在工地堵住包工头索要自己几个月来的工资,但是赌鬼包工头认为自己给朱家明出了那么多的医药费已经亏大发了,哪里还肯再付他工资,他干脆将朱家明给辞退了,工资也被克扣得所剩无几。
本来就老实巴交的朱家明如今脑子又受了伤,他哪里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是哑巴吃黄连,认命地拿着那点工资离开。
因为脑子受伤没记性,朱家明受伤期间把自己的身份证也给弄丢了,工地上也没有他的登记信息,这下朱家明完全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谁了,一无所有的朱家明很快成为了一个流浪汉。
结识贵人峰回路转
不知道自己是谁家住哪里,朱家明只能继续滞留在南平。没有住所,他只能住在大桥底下,夏天蚊子飞,冬天大风吹,桥洞也只能让他免于雨雪的打击,其它的辛苦朱家明都必须自己承受。
找到一个桥洞容身简单,但是想吃饱饭却是异想天开。为了谋生,朱家明到处找工作,但是对于没有身份证又来历不明的人,没有哪个老板愿意用他,他只能四处打零工,拿了今天的薪水,明天的工作却没有着落。
哪个工地人手不够或者有人请假了,也会找朱家明去顶替一阵,因为是个来历不明没有身份证的黑户,他在工地也经常被欺负,最脏最累大家都不想干的活就让他干,包工头还经常找各种借口克扣他的工资。
工作的不稳定,让朱家明很难有什么积蓄,有时候连着一段时间找不到活干,他的生活就会陷入窘迫,饥一顿饱一顿是常有的现象,有时候甚至会一天吃不上一顿饭。
为了能多挣一点钱,朱家明还会去翻垃圾桶,捡瓶子捡纸箱壳,他想尽了一切办法挣钱,却还是连温饱的生活都过不上。
冬天尤其难捱,本来就衣服单薄饿着肚子,大桥下的穿堂风更是如刮骨钢刀般,呼呼不停地凌迟着朱家明的身体。如果生病了,更是病饿交困只能硬扛。
这样的生活,朱家明一过就是13年。因为只能打零工稳定不下来,他没有熟悉的朋友,也不知道如何寻找到自己的家人,他的家人想要找到他也是大海捞针,最后只能报了失踪。
直到2003年4月,朱家明的命运终于迎来了转机。他又找到了一份到工地打零工的工作,也就是在这个工地,他碰到了自己的贵人。这个工地比较小,承包的工头是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妻,谭万刚和雷丽珍。
即便是零工的工作,对朱家明来说也非常来之不易,因此朱家明每次干活都特别卖力,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朱家明的努力终于为他赢得了机会。
谭万刚夫妻本来打算让朱家明干两天,缓解一下人手紧张就行,看到朱家明干活勤奋卖力,从不偷懒,人又老实能干,便想让朱家明跟着自己的工程队长期干。为此他们特地找了朱家明商量此事,尝遍了居无定所、温饱不定的流浪之苦,能有一份工作稳定干,朱家明自然满口答应。
为人朴实的朱家明,将自己是没有身份证的黑户以及这些年来的遭遇,都如实告诉了谭万刚夫妻。
听闻了朱家明的遭遇,谭万刚夫妻不仅没有嫌弃他,反而无比同情。本来只是邀请他留下来长期工作,得知了他的遭遇后,谭万刚夫妻还将朱家明直接领回了自己租住的房子,邀请朱家明也在家里住下来,给他单独收拾了一个房间出来。
谭万刚夫妻为朱家明添置了新的被褥床单,又给他买了几身新衣服和日常用品,让朱家明从头到脚焕然一新。从此雷丽珍每次做饭,都会做成三人份,他们每天都像一家人一样围坐在餐桌前吃饭,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流浪了十几年的朱家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谭万刚夫妻不仅收留了朱家明,更是想方设法提升朱家明的工作能力,让他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因为长年流浪只能打零工,朱家明对工作从不敢有任何的挑剔,虽然经常干工地,但一直以来都是工资最低的打杂小工。
谭万刚觉得朱家明应该往技术上发展,在谭万刚的指点下,朱家明很快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泥瓦匠,也拿起了大工的工资。
朱家明这些年生活艰难,找不到稳定工作,除了因为他是一个没有身份证的黑户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自从出了事故脑子受伤后,他开始变得反应迟钝了,有时候还会冒出一些不合常理的小动作。
再加上经常翻捡垃圾桶遭人白眼,朱家明整个人都非常自卑,他也会时常暗暗担心别人嫌弃自己。谭万刚夫妻明白朱家明心底的担忧,他们总是对朱家明非常包容,他们长久的鼓励与温和相待,慢慢让朱家明卸下了心里的沉重包袱。
从此,这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特殊三口之家便一直生活在一起,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便过去了12年。
在这12年里,朱家明跟随着谭万刚夫妇到处干活,谭万刚夫妇去哪里包工程,朱家明就跟到哪里去干活。
拥有稳定的生活之后,朱家明有了很大变化,他的大脑恢复了很多,思维不再像以前那样迟钝,完全丢失的记忆也恢复了一点点。虽然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里,但是朱家明知道自己是来自一个带水的地方,只是每次在记忆的长河里想要往更深处探索时,却好似雾蒙蒙的有一层屏障在阻拦着他,让他始终不能完全想清楚。
朱家明尝试过按国内“带水”的地方去寻找,但是中国疆域广阔,只是带水的地市、县就有四五十个,更不要说带水字的乡镇与村庄了。寻找了很久,朱家明依然毫无头绪,这些年来,朱家明早已经搁置了自己的寻亲计划。
2015年,朱家明的人生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2003年便已成婚的谭万刚夫妇,等了12年才有了一个宝宝,雷丽珍怀孕了,中年得子,夫妻俩自然喜不自胜。夫妻俩都认为四处包工程流动性太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便决定回浙江老家彻底定居下来。
他们回浙江老家去,一直跟着他们生活的朱家明该怎么办呢?为此夫妻俩特地找朱家明商量了此事,他们表示朱家明如果想跟他们一起回去的话,他们也非常欢迎,如果他想留下来自己生活,他们也赞成。
一起生活了12年,早已把谭万刚夫妻俩当作了自己亲人的朱家明,几乎毫不犹豫地决定跟着他们一起回浙江。
谭万刚的老家在浙江的云和乡下,他在那里有宅子还有大片的茶园,回到老家之后,谭万刚依旧带着朱家明一起干工程,没工程的时候,就一起回家里的茶园去帮忙采茶、翻弄土地,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很快,谭万刚夫妇的儿子降生,朱家明因此做了伯伯。他也像谭万刚夫妇一样高兴,已经五十多岁一生未婚,他将这个孩子视若己出,对孩子疼爱有加,经常帮忙哄孩子带孩子。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五年,他们已经整整生活在一起17年了。
2020年2月,正是举国欢庆的新春佳节。本来他们计划过了年继续去外面包活干,哪知新冠疫情猝不及防,所有人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只能在家里呆着不能出门。
出不了门干不了活儿,朱家明也终于有时间好好放松放松了,他每天可以看看电视陪着孩子玩玩,日子很是惬意。也就是在家里看电视的这段时间,朱家明看到了自己的家乡贵州赤水的新闻。
熟悉的画面与方言的双重刺激,让朱家明的大脑瞬间被激活,许多记忆突然如潮涌来。失忆后他吃了太多苦,如今马上就能知晓自己的身世,这个57岁的老汉激动得泪流满面。
离家30年
朱家明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是贵州省赤水市,谭万刚夫妇知道后,很是为他感到高兴,都说让他再仔细回想一下,但朱家明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
赤水市那么大,只有一个市名也同样是大海捞针。但毕竟是有了一个重要线索,几个人一番思考,便决定求助警方。
2月28日吃过午饭,谭万刚陪着朱家明去了云和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朱家明向民警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失踪人口系统全国联网,因此只要有身份信息,找一个人并不难办,但将朱家明的身份信息输入之后,赤水市的失踪人口中却没有一个叫做朱家明的人。
难道是朱家明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还是说失踪了这么久,家里人都没有报案?朱家明的寻家路,眼看又没有线索了。
好在办案的民警经验丰富,他很快想起来,朱家明已经失踪30年了,说不定他的户口已经被注销了。于是民警给朱家明拍了照留下了身份信息,让他先回去等通知不要着急。第二天这位民警联系了赤水市辖区的几个派出所,给他们发了朱家明的照片和身份信息。
经过赤水市民警的调查核实,很快便确认了朱家明的身份,他家住在赤水市复兴镇长江村,朱家明是家里的长子,还有四个弟弟妹妹,如今他的父亲已经病逝,四个弟弟妹妹也都成家立业。
随后复兴镇的民警又前往长江村寻访朱家明的家人,得知他们家已经拆迁搬走后,民警又前往拆迁办去要了地址和信息,通报给了云和的警方。
至此,失踪了30年的朱家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他拿着警方给自己的联系方式,颤颤巍巍地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当听到83岁老母亲的声音时,朱家明当场泪如雨下。
朱家明的弟弟妹妹们都表示希望大哥能回家,当年朱家明早早辍学打工,每每挣了钱便拿回家供弟弟妹妹们吃穿上学,长兄如父,他们希望大哥能回家。前些年家里拆迁,他们还特地留了一间房给朱家明。
最后,朱家明选择告别谭万刚夫妇,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去,一起生活了三十年,谭万刚夫妇也早已将朱家明视作亲人。分别的时候,朱家明一直在说:“常联系,有时间我就会回来看你们。”
谭万刚夫妇也满是不舍,希望未来朱家明能跟他们多走动走动,他们已经5岁的儿子,也会抱着朱家明的腿不舍地说:“伯伯不要走。”
出门时是意气风发的壮小伙儿,再归时已是两鬓斑白的糙老汉,30年光阴荏苒,朱家明吃了太多命运的苦。如今有这么多亲人的陪伴牵挂,愿他往后余生平安顺遂。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