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山村妇女怒吼长子:“你作为哥哥,难道不应该让让弟弟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粤北山村某村庄,一名妇女扯开嗓门对着一名十几岁的孩子吼道:“你作为哥哥,难道不应该让让弟弟吗”
而被怒吼的少年哭着回道:“我不,凭什么我是哥哥就一定要让他……”
看着孩子顶嘴,母亲更加的生气,拿起旁边的棍子作势就要打过去,不过却被旁边的村里人拦住了,而被拦住的母亲,声音哽咽,也伤心地哭了起来……
兄弟俩为什么争吵,而母亲为什么又如此地维护弟弟呢?这家人还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家庭情况
母亲叫金凤,挨打的孩子叫树明,树明的弟弟叫健明。其实树明是老大,健明是老三,健民还有一个姐姐,同时还有两个弟弟。
也就是说树明一家有七口人,按照当时的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明显是超生了的。
但是这个情况在粤北农村还是比较常见,为了开枝散叶,养家糊口,哪家哪户不是生个三个五个的,特别是一下生的都是女儿的家庭,更是想生出一个儿子来。
那么树明和弟弟健明之间闹了什么矛盾呢?为什么争吵呢?
赚钱小能手
九几年的时候,粤北农村还是比较落后的,大家还是为了生活而努力干活。
树明的母亲金凤是一个非常勤劳能干而且聪明的人,干活很勤劳,做事也很精明,别人都是老实地经营自己家的土地,照顾好自家的粮食就好了。
而金凤呢?很有经济头脑,农村都有赶集的日子,每次天没亮,金凤就挑着菜或者其他可以卖的东西到集市去出售。
树明作为大儿子,身上的责任也比较大,会经常跟着去市场上帮母亲卖菜。
久而久之,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树明也养成了赚钱的习惯。可是树明年纪小啊,又没有什么本钱,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辣条、袋装的方便面、冰棍这些零食情有独钟,一些零花钱或者压岁钱,基本都奉献给了学校周边的小卖部。
树明呢?懂得克制自己,辣条、冰棍、方便面这些他不想吃吗?他也想吃,但是他更想的是赚取更多的钱。
于是他就用买铅笔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买了几大包的辣条,还有整箱的方便面放在家里,然后卖给村里的小孩子。
那么小孩子的钱从哪里来呢?一方面是父母给,如果说要钱拿去买笔啊、纸啊、书啊这些有用的东西,父母会很愿意给,如果说要钱去买辣条这些垃圾食品,十有八九是会挨父母地骂:“辣条那么不卫生的东西,又没营养,有什么好吃的,浪费钱。”
小孩子才不管卫生不卫生健康不健康,只知道好吃和不好吃。既然父母不给钱,那么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搞钱了。
粤北农村虽然地方偏僻,除了山还是山外,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搞到钱的东西。那就是一些药材以及一些废品,因为这些每周都会有人来村里收购。
搞钱的法子
那么哪些药材可以变现呢?一个是青苔,晒干的和没晒干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粤北山区,山多石头多,而石头上多长满了青苔,所以只要肯花时间去弄,随随便便就能薅一大袋的青苔背回家。
背回家后坐等收购的人来村里回收。村里的小孩子,家长基本不怎么管,所以很多小孩子为了能够吃上辣条,都会跟着树明到山上去薅青苔。
第二个就是桃子胶以及桃子核。树明所在的村庄中有很多的桃树,而且还是比较原始的本地品种。很多人会觉得那可以摘桃子去卖钱啊,可惜的是这些桃子不值钱,也没有什么销路,根本就卖不出去,所以很多时候,树上的桃子成熟好,密密麻麻地掉在地上。
而这个时候,树明就会提个袋子在桃树底下剥桃子核,随随便便也能剥十几斤回家,这些桃子核是可以卖钱的,几毛钱一斤,晒干之后,也能收获几块钱。
关于桃胶,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都知道,下雨之后,桃树的枝丫上会分别大量的桃树枝。雨过天晴之后,桃树分泌的这些汁就好凝固,像果冻一样晶莹剔透,挤一挤,还有弹性。
雨过天晴之后,树明就会带着袋子去桃林里面采集桃胶,拿回家晒干,等着卖钱。
除了卖青苔、桃胶,还有采集草药去卖,就这样,树明靠着自己双手,收获了一笔资金。虽然不多,也有几十元钱,而这几十元钱,也足够他去做辣条、方便面等生意了。
方便面冲突
树明通过各种途径赚钱的时候,并且买了很多的辣条和方便面放在家里,准备卖给村里的小孩子吃。
弟弟健明也是有样学样,哥哥做什么,他也跟着做,就这样也有了一笔小收入。看着哥哥在家里卖方便面,他也跟着卖。
哥哥比较聪明,也有生意头脑,整箱方便面买回来,单独一包一包卖,算下来一包也就两三毛钱,但是卖的时候就是五毛钱一包,基本上一包能赚1到2毛钱。
树明怎么精明呢,对于经常买的小孩子,如果他身上只有4毛钱,他也会把标价五毛钱的方便面卖给小朋友。
但是弟弟却坚持卖五毛钱,所以时间一长,村里的小伙伴都买哥哥树明的方便面,很少人买健明的方便面。
有一天,树明在检查自己的方便面时,发现箱子里面少了几包方便面。平时卖方便面的时候,树明都有做数量标记,而且卖出的钱的金额也不对劲。
自己放方便面的位置很高,老四老五根本就够不着,而老三也就是健明,屯放方便面的位置和他是一样的。很有可能就是弟弟拿错了,因为自己的包装和弟弟的包装并不一样。树明为了区分开两个人的货,还特意在箱子外面做了一个记号。
于是树明就找弟弟问他,是不是拿了他的货卖,弟弟开始并不承认,说自己没有拿。但是在树明的质问下,心虚的弟弟说自己不小心拿错了。
树明听了非常生气,说你是不是故意的,然后就推了一下健明。健明虽然年龄小,但是脾气大,你推我一下,那我就推回去。
就这样,兄弟俩就打了起来。
母亲金凤正在厨房准备午饭,听到两个儿子的争吵声,放下了手里的菜,远远看到树明在打弟弟健明。
母亲马上上前制止,批评树明,说树明作为哥哥为什么要打弟弟,不让着弟弟。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树明非常地生气,特别是母亲还护着做错事的弟弟。树明一边哭,一边说着,我就不让,是他做错了事。
母亲没有办法,也只能伤心地哭了起来,而这个时候,外出干活的父亲回来,看到眼前的场景。马上让树明和健明在墙角下站着。
兄弟俩看到父亲回来,马上停止了哭泣,乖乖地去墙角下站着。
父亲在了解情况之后,批评了哥哥树明,不应该动手打弟弟,同时对于弟弟的行为也是进行了严厉批评。
最后树明和健明互相道歉,这事才算过去。事后为了避免再犯类似问题,两人的货都分开了。互不影响,各卖各的。
哥哥的发展路
一晃多年,树明头脑灵活,但是学习成绩不好,所以早早地辍学了。
辍学之后,树明开始做一些小本生意,摆摊,农村都有集市,间隔五天就赶一次集,流动性摆摊,今天在这个镇摆摊,明天就是到隔壁镇,四处漂泊。
休息的时候,树明也会在村庄的鱼塘里,摸摸田螺,拿到镇上的酒店去卖,卖一些钱。
天天四处奔波是非常耗时耗力的,有点树明的身体吃不消,就选择到城市里面去打工。
打工几年,发现赚的钱怎么也不够花,树明的文化本身也不高,初中辍学,但是认识的字还是挺多的。
打工多年,让他感悟到,单纯的进厂打工是没有什么出路的,特别是社会环境变化,大量的高学历人才涌入,更是让树明觉得,需要学一门手艺,才能在当今社会立足。
于是,树明花钱学习焊工,并且考了一个焊工证,有了技术。树明找工作也轻松了,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弟弟发展之路
弟弟健明的成绩要比哥哥树明好一些,读完了小学,升到了初中,成绩一直是班上的前几名。
可是,中考的时候,本来按照正常水平考上高中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健明发挥不好,没有考上高中。
在一些升学考试中,农村孩子的成绩的确是不如镇上孩子的成绩,和健明同一年级的孩子,同样是农村孩子,考上高中的学生并没有几个。
中考失利之后,健明也选择外出打工。可是初中毕业生又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呢?
健明首先是进工厂流水线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虽然辛苦,但是健明很勤劳,每天都任劳任怨地做事。
公司的老板也喜欢健明这样的员工,主动地给健明加工资。但是在厂里打工终究不是什么好出路,2008年左右,健明考取了驾照,学会了开车,便开始帮助老板开车。
老板也赏识健明,带着健明做业务,而在一次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女孩,便开始追求女孩,最终和女孩子结婚在一起。
现状
现状的树明和健明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树明考了焊工证之后,有了稳定的工作,在家里人的介绍下娶了一个媳妇,并且生育了三个孩子。
而健明也娶了媳妇,生育了两个孩子,生活也算美好。
事实上,健明和哥哥树明,一直在生活中相互竞争比较,你好,那我就做得比你更好。也正是因为这样,树明在得知弟弟学会开车考取了驾照之后,主动地考了焊工证。
树明家中,唯一不好的就是,树明还有两个弟弟至今也未结婚,眼看年纪就要突破三十,家里人都为老四、老五的婚姻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