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嫂子拿钱给公婆看病,小姑子一分不出,却偷领走占地补偿款
回顾:嫂子拿钱给公婆看病,小姑子一分不出,却偷领走占地补偿款
姑嫂因为一笔钱财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丈夫一直向着妹妹说话,导致妻子情绪越来越激动,言辞也更加激烈,妹妹则委屈地哭了起来。这个家庭究竟有何矛盾?赵大姐表示,结婚以来她对公婆特别好,老人的衣食住行都是一手包办的,公婆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都不如她孝顺。老人在世时她也没想过要回报,可是如今公婆都离世了,小姑子竟然偷偷领走了占地补偿款,这让她无法接受。
对此小姑子解释称,按照当地的风俗,老人的地都是分给儿子的,所以父母过世后家里的房和地就被两个哥哥平分了,但父母的户口他们一直都不要,只有她将父母的户口迁入了自己家,所以作为户主,她理应领取这份补偿。哥哥对妹妹一点意见都没有,他们兄弟俩常年在外打工,对父母照顾不到,是妹妹将老人接回家赡养的,最后父母还把财产分给了妹妹。听到丈夫出言维护小姑子,赵大姐瞬间就来气了,手舞足蹈的指责小姑子目的不存,和她抢着赡养老人,为的就是宅基地。小姑子立马反驳,父母房子都给了哥哥却还去女儿家住,主要原因就是嫂子天天骂老人。
两人的说法截然相反,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小姑子指责嫂子成天骂父母,老人宁愿喝粥也要跟自己生活,如今嫂子为了占地补偿款,竟然恬不知耻的说孝顺,老人到死都没原谅儿媳。姑嫂俩各执一词,都说对方是图谋钱财,吵得不可开交。赵大姐还是坚称自己最孝顺公婆,甚至发誓以证清白。她列举了对老人的好,买过面,买过煤,丈夫私下还偷偷给过公婆钱,就连老人看病都是她出的钱,街坊邻居都可以为她作证。可当赵大姐说到比妯娌先拿钱给公公看病时,却遭到了丈夫的反驳。李大哥表示,妻子没有一次是主动给老人出钱的,是妹妹照顾父母的同时还给他们看的病。作为儿子,他住着父母给的房子,却没尽到赡养责任,他也十分愧疚,无奈自己的妻子蛮不讲理,嘴上说孝顺,却经常给老人气受,要不然父母也不会住到妹妹家。
赵大姐认为,公婆有三个孩子,生病住院却是两个兄弟花的钱,小姑子没出过医疗费,不该霸占土地。小姑子承认自己没出钱,但在父母总共就住两天院,花了2000块钱,她还在病床前伺候了。李大哥坦言,这么多年以来,妻子连一件衣服都没给公婆洗过,直到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兄妹轮流照顾,才在他家住了一年,可妻子嫌脏都没进过老人屋。但赵大姐认为,照顾公婆不是儿媳的责任,她能做饭就算是仁至义尽了,丈夫这么偏向妹妹,那不如离婚算了。
老实丈夫被妻子气的脾气爆发了,本来是姑嫂相争,现在又闹得夫妻反目了,这场地堡争夺战又该如何收场?李大哥说没脸要这钱,他放弃争夺,但妻子不肯善罢甘休。调解员只好劝说赵大姐,老人去世后留下14000元钱被哥俩平分了,现在地补钱是12000,加起来兄妹三人平分,一人也就8000多。可赵大姐听不进去任何劝解,她认为嫁到李家,她就有权利要这笔钱,老人的钱本就应该给儿子,小姑子必须把12000都拿出来。她之所以计较这么多,完全是因为丈夫太偏袒小姑子。
原来小姑子的婆家贫穷,一直租房子生活,孩子上学才有条件盖房,可小姑子的地面积不够大,便打算用两块地换哥嫂家的那块大地,可被嫂子直接拒绝了。两个哥哥考虑妹妹照顾父母辛苦,便提出让她在父母的地上盖房,没想到嫂子知道后,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调解员苦口婆心的劝说,赵大姐根本不听,又与小姑子对骂了起来,随后又开始手舞足蹈起来,嘴里也不停的念叨,占我地就不行,随后赵大姐又开始指责丈夫将公婆的墓安置到自家地,李大哥气的与妻子吵个不停,赵大姐也不想再听调解员的话,直接表示到哪里都能活,最终调解以失败告终。
对此,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点下关注,不迷路!
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