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警察妈妈”:汶川废墟哺乳9婴,破格提干惹争议,现在怎样
2008年5月,汶川地震期间,一张女民警在废墟中哺乳的照片,在全网疯传。
她叫蒋晓娟,是四川省江油市公安局的一名公安干警。
面对受灾婴儿吃不到奶的情况下,她用甘美的乳汁,陆续哺育了9名素不相识的婴儿。
人们也因此亲切地称她为最美“警察妈妈”。
蒋晓娟的事迹曝光后,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
2008年5月22日,她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同年6月19日,被破格提拔为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
然而有人认为蒋晓娟只是做了份内之事,对她破格提干,未免“含金量不够”。
面对争议,蒋晓娟一度陷入沮丧中,不得不接受心理咨询。
如今,14年过去,她的生活又过得如何了?
抛下半岁儿子,奔赴灾区第一线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距离汶川100多公里的江油市,连夜搭建救助站,紧急调运救灾物资,接纳了上万名灾民。
5月13日,蒋晓娟接到任务,前往安置上千名北川、平武灾民的帐篷区,负责安全巡逻和内勤。
那时,蒋晓娟尚在哺乳期,不宜过度劳累。
但是她将6个月大的儿子豆豆托付给婆婆,立刻前往一线。
由于江油市也受到地震影响,房屋倒塌,交通受阻。
5月15日,江油市物资严重紧缺,医药用品、饮用水和食品告急。
安置区还有不少婴儿,因为奶瓶和奶粉紧缺再加上受到惊吓,啼哭声此起彼伏。
身为一名新手妈妈,蒋晓娟太熟悉这种哭声了。
她顿时想到家中的儿子,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
自从地震发生后,蒋晓娟就没回过家。
地震当天,婆婆抱起熟睡的豆豆,冲到楼下,住进防震棚,一夜未眠。
正当蒋晓娟陷入担忧时,一名中年女人怀里婴儿的啼哭声,再次将她拉回现实。
“大姐,把孩子给我吧,我正在哺乳期。”
蒋晓娟没有多想,直接解开制服,给婴儿喂奶。
婴儿立马停止哭泣,小嘴吮吸个不停, 还冲着蒋晓娟笑了一下。
这一笑,蒋晓娟的心快融化了。
这名婴儿叫母瑶瑶,来自北川自治县陈家坝乡通宝村,只有3个月大。
她的母亲在地震中受了重伤,送到医院抢救,只能将她托付给姑姑照看。
三天来,没有母乳,也没有奶粉,饿得瑶瑶一直哭。
像瑶瑶这样的孩子,在安置区还有很多。
他们的母亲,要么在地震中受伤、去世,要么是受到惊吓或过于悲痛,导致突然断奶。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蒋晓娟立即向领导申请,在本职工作之外多加一项任务,那就是给婴儿们哺乳。
许多灾民得知后,纷纷抱着孩子过来。
蒋晓娟最忙的时候,要两只手各抱一个婴儿。
每次哺乳时,她总是像对亲生孩子一般,温柔地抚摸着婴儿的后背,轻轻地说:
“宝宝别急,慢慢吃,要乖哦!”
看着饿了3天的婴儿们吃饱后甜甜睡去,蒋晓娟露出温柔的笑容。
而婴儿的亲属们却忍不住擦起眼泪。
这是灾后三天,孩子第一次吃到母乳。
尤其是得知蒋晓娟还有个半岁的儿子无暇顾及后,大家更是感动不已。
其中一个婴儿的母亲陈堂华,说起蒋晓娟,满脸是敬重和佩服。
当时她和孩子都受到惊吓,孩子接连3天哭个不停。
“这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警走了过来,抱着孩子喂他。我们农村的娃娃,这几天东奔西跑,浑身脏兮兮的,她一点也不嫌弃。”
接下来的几天,蒋晓娟先后哺育了9名婴儿。
最小的只有2个月,最大的也不过6个月,和她的儿子豆豆一般大。
就在蒋晓娟奔走于安置区的各个帐篷时,她的儿子豆豆,则跟随奶奶,前往乡下。
荣誉接踵而至
从出生就一直吃母乳的豆豆,突然断奶,极为不适应,一直哭个不停。
地震当晚,蒋晓娟的婆婆一夜未眠,耐心地抱着豆豆安抚。
对于儿媳没有及时赶回家,婆婆丝毫没有埋怨。
“儿媳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做家属的,必须无条件支持。”
5月13日,婆婆带着孙子,前往乡下弟弟家。
怕影响儿媳工作,临出发前才打了电话,告知去向。
豆豆喝不惯奶粉,接连苦恼了几天,才终于肯抱着奶瓶,安心地吮吸。
十几天后,抗震救灾的安置工作终于进入稳定阶段。
蒋晓娟也终于抽出时间,前往乡下看望儿子。
和十几天前相比,蒋晓娟整个人黑瘦了一圈。
以往儿子见到她,总是笑着往她怀里扑。
这次见面,儿子却不认识她了,一直躲个不停。
这一刻,蒋晓娟心如刀割,总觉得亏待了儿子。
母子相聚不过半个小时,蒋晓娟再次匆匆离开,忙着灾后重建工作。
而她哺乳时的照片,恰好被记者拍到。
2008年5月16日,新华社发布了蒋晓娟为婴儿哺乳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
照片上,蒋晓娟脸上母性的光环,和背后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网友们对这位年轻的女警肃然起敬,称赞她为最美的“警察妈妈”。
直到记者纷纷涌入采访,忙于工作的蒋晓娟才知道自己火了。
5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抗震救灾英雄谱,播放了蒋晓娟的事迹。
2天后,蒋晓娟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随后还获得“最具爱心华人女性特别大奖”、“优秀共产党员”以及“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6月19日,蒋晓娟被组织部破格提拔为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分管工青妇。
随着荣誉而来的,除了赞赏,还有铺天盖地的争议和骚扰。
争议铺天盖地
受到关注后,蒋晓娟不以为然。
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相比之下,她的战友付出得更多。
蒋晓娟谢绝了媒体的采访,认为自己的付出不值一提。
然而随着获得荣誉和提干,依旧引起大家的争议。
有干警表示,很多战友抛头颅、洒热血,致伤致残,也没有获得二级英雄模范。
而蒋晓娟只不过做了“份内之事”,奖励太重了。
而公安局的领导却一致认为:
蒋晓娟用女性特有的温暖,不仅哺育了9名婴儿,更是抚慰了灾区人们的心,她的事迹值得大力推广与宣传。
这个观点,获得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让一个心怀人民的善良民警做干部,大家心服口服。
然而依旧有网友表示质疑。
有人说,靠善良就能提干,是否是对干部职位的不尊重?
更有甚者,有人将蒋晓娟的电话曝光在网络上。
那段时间,蒋晓娟时常收到骚扰电话,电话响两声就挂断。
顶着巨大的压力,蒋晓娟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
她一度情绪崩溃,不敢上网,只能借助心理咨询疏导情绪。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蒋晓娟逐渐看开了。
她说:“既然组织给我提了干,大家怎么议论是他们的自由,我只想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调整好心态的蒋晓娟,很快将重心投入到工作中。
在新的职位上,她身先士卒,带领手下,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虽然提了干,但是蒋晓娟对待同事,一如既往地礼貌和谦卑。
一年过后,蒋晓娟顺利通过考核。
其实,对于蒋晓娟的提干,大部分同事都表示认可。
因为蒋晓娟从工作第一天起,就认真踏实,关爱战友,尊敬老人,还多次获得中队“红旗手”。
工作间隙,她还多次鼓励战友,和她一样加入到学习中,提升专业能力。
由此可见,这样一个有职业信仰的人,能在灾区做出大爱举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2008年8月17日,蒋晓娟特地坐车赶往北川,在陈家坝派出所的帮助下,找到4个当初被她哺育的孩子。
她对婴儿的成长表示了关心,顺便将好心人寄给她的奶粉,转送给孩子们。
此后的十几年,蒋晓娟一直未与孩子们断了联系,她时不时地关爱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对蒋晓娟来说,每一个被她哺育过的婴儿,都是她的孩子。
2020年,蒋晓娟由副政委调整为政治处主任。
同年,她赶赴抗洪和抗疫第一线,并且成立“抗疫先锋队”和“抗洪突击队”临时党支部。
党支部大力宣扬和表彰防洪抗疫工作中的动人事迹,极大地提升了士气。
如今,她过着平静的生活,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提到当年之事,蒋晓娟说: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做了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女性,我做了能做的事;作为一名母亲,我做了全天下母亲都会做的事。”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