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武汉“希望老人”跳楼自杀,捐助2164名学生抵不过1个骗子
2006年11月24日傍晚,武汉一位71岁老人从10楼一跃而下,当场殒命。
2天后,有数千名群众自发前往武昌殡仪馆,送老人最后一程。
许多人吊唁完毕又折返回来,久久不愿离去。
他是谁?为何如此受人爱戴?
这位老人就是江诗信,武汉家喻户晓的“希望老人”。
江诗信
自1992年起,14年来江老徒步28万多公里,足迹遍布鄂、豫、陕3省15个县市,前往600多个村庄,步履不停,只为资助失学儿童。
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138个企业单位、2000多人参与助学捐助,帮助2164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
2004年10月,老人被中央组织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还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
越来越多的人被江老的精神感染,加入爱心队伍,然而江老却主动结束了生命。
说起背后的缘由,不禁让人唏嘘。
爱心缘起
江诗信老人曾是武汉洪山区水产局严西湖渔场的一名干部,1985年因病离休后,便自学摄影,多次前往外地采风。
1992年春天,57岁的江诗信以“山乡巨变”为主题,前往家乡郧西、红安等革命老区采风。
没想到这次采风,闯入镜头的2个山区小女孩,竟然改变了他晚年的生活轨迹。
网络图
在丹江口市陈泉沟村,一个打着赤脚赶猪的小女孩,吸引了江诗信的注意力。
这名小女孩名叫罗姣姣,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只剩她和哥哥相依为命,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对校园的向往,让她忍不住跟在一群小学生身后,满脸都是羡慕。
了解情况后,江诗信当场从包里掏出80元,将兄妹俩送进学校。
在红安县熊家河村,江诗信看到一个小姑娘坐在破败的家门前,左手用木棍煎药,右手拿着一本教科书,看得津津有味。
由于过于专注,小姑娘拿着木棍的左手不小心伸进药罐里,烫起一串水泡。
她叫张晓丽,经历与罗姣姣相似,父亲去世,母亲因病卧床,只能靠年幼的她辍学养家。
贫困的生活和对知识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这次江诗信又拿出100元递给了张晓丽,而他身上剩余的钱,仅够回家的车费。
网络图
回到武汉家中,江诗信洗出罗姣姣和张晓丽的照片。望着照片中两个小姑娘清澈的眼睛,内心的触动依旧久久不能消散。
从这一刻起,江诗信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
有生之年,要发挥余热,为失学儿童贡献一份力量。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江诗信踏上新的旅程,每年至少有9个月奔波在路上,为失学儿童募捐、送钱。
长时间的奔波和操劳,让这位老人多次倒在路上,感受到“大限将至”;
但是凭借一股信念,他又一次次站起来,谱写了一段段奇迹。
舍身忘我
1996年6月,61岁的江诗信来到红安县双河村为失学儿童送钱。
资料图
连续70多天的奔波劳累,让他双腿一软,直接晕倒在村子里。
在镇上的卫生所,一连挂了4天点滴也不见好转。
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江诗信深感这次“大事不妙”,他要来纸笔,郑重其事写下一封遗书:
“如果我突然离世,请我的妻儿不要太难过,这一切都是我的选择,毫无遗憾。只是希望你们能接着完成我未竟的事业,让贫困孩子继续受到援助,重返学堂。”
这位老人,一心所念不过是让更多失学儿童获得读书的机会,或许一片赤诚之心感动上苍,这一次江诗信转危为安。
大病初愈,他并未停歇,再度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
资料图
1999年农历12月18,郧西县下起鹅毛大雪。
江诗信听说祖师殿村的张斌、张秀凤兄妹俩再度辍学,便不顾家人反对,背上挎包,一大早出了门。
山里白茫茫一片,路面因结冰变得滑溜溜的,江诗信要翻越一座海拔1330米的山峰,才能到达张斌家中。
寒风刺骨,江诗信却跌跌撞撞出了一身汗,直到傍晚6点才到张斌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将两个孩子送回三官洞乡中心小学,为他们交了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
经过这次奔波,64岁的瘦削老人又大病一场,在乡卫生所躺了3天才有所好转。
资料图
14年来,类似的风险,江诗信在大山里遇到的不计其数。
他的执着,最初受到很多非议和嘲笑。
大家不明白,江诗信作为一个普通老人,并非大富大贵,为何飞蛾扑火般,将生死置之度外,做出这样的“傻事”。
江诗信说:
“我并非闲极无聊,只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唤醒人们的良知,引起社会的反响,帮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堂,告别愚昧,走向光明。”
家人埋怨
随着时间推移,江诗信的名气越来越大,获得无数人的尊敬。
然而他的家人,却“苦不堪言”。
老伴李玉珍说起他,更是气得跳脚:“你问问他,这么多年尽过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没有?”
江诗信将所有的退休工资捐了出去,仅他个人就先后捐出7万余元,捐助107名失学儿童。
资料图
日常开销,只能靠李玉珍的退休金维持。
多年来,江诗信和老伴一直住单位宿舍,房子位于顶层,时常漏雨,江诗信一直奔走于山区,无暇找人修理。
房屋破旧,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最后还是女儿看不下去,为父母买了冰箱,换了地板砖和漏风的窗户。
如果说生活的困难,李玉珍可以忍受。
最让她意难平的是,一双儿女在升学、工作和婚姻等重要的人生节点,江诗信全都没有操过心。
李玉珍好几次质问老伴:“老江,这个家你还要不要?”
每次江诗信总是不以为然。
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这样的生活,算是在天堂里了,看看那些山区的孩子是怎么过的?”
资料图
在他心里,始终最挂念的都是山区的孩子。
而与对待家人的态度相比,他对待自己,只能用“苛刻”来形容。
为了省出钱帮助更多的孩子,多年来江诗信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全是穿别人送的旧衣。
他每天只吃两顿饭,两个馒头加半枚咸鸭蛋就草草应付一顿。
长时间的营养不良,让江诗信身材消瘦,身高1米7的老人,体重却不足50公斤。
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常年饱受口腔溃疡、血吸虫病、肝病等疾病困扰,却很少去医院看病。
最严重的时候,他的舌头从中间裂开,十几天不能吃饭,却依旧一趟趟奔波在山区,为孩子们凑款送钱。
也正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江诗信的善举获得相关部门的关注。
江诗信
2004年,武汉市主管部门成立“江诗信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江诗信众望所归,被选为会长。
从此,他成了武汉市爱心人士的标志,是大家眼中的“希望老人”。
而这个头衔,却逐渐让江诗信不堪重负。
担任会长
“众人拾柴火焰高”,协会成立后,在众多志愿者的帮助下,募集到更多的救助资金。
而江诗信肩上的担子却愈发重了。
求助信像雪花一般飘进办公室,助学名单上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募集来的资金,很快就见了底。
这给江诗信带来很大压力。
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希望老人”,就应该尽心尽力;然而个人和协会的力量薄弱,让他越来越力不从心。
资料图
为了省钱捐助更多的孩子,每次出差,差旅费原本可以找协会报销,但是江诗信从来都是自掏腰包。
就连他过70大寿时,儿女出的酒席费用和亲戚朋友的贺礼,也被他悉数捐到协会。
为了帮协会募集更多资金,他拿出下乡时拍摄的几百幅图片,办起爱心摄影展。
庆幸的是,摄影展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资助队伍。
女摄影师郭郁屏就是被一张三姐弟的合影吸引。
看着照片上穿着破烂的三个孩子,她觉得这种贫困难以置信。
在和江老沟通后,这个年轻的摄影师,主动负担其中一个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
网络图
汉阳造纸厂退休女工张春英,虽然每月只有300元退休金,依旧找到江老,请求捐助3名失学儿童。
随着影响力扩大,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爱心队伍。
国信寻呼武汉分公司捐助30万元现金和5万元教学设备,帮助郧西县三官洞乡建起新校舍。
同时,在公司的号召下,70多名员工与山里孩子结成“一对一”帮扶。
洪山区的干部也纷纷效仿,与300多名失学儿童“一对一”。
在江老的努力下,先后诞生了“江诗信捐资助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诗信志愿者爱心协会”、“江诗信爱心网站”。
资料图
就连在校大学生们,也加入了爱心接力,将助学活动一届届传下去。
队伍壮大,资金增多,江老的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
每一笔捐款来源和去向,他都记录在册。
每一笔捐款,他都会亲自送到受捐对象手中,并拍下照片为证。
之所以如此,就是怕辜负捐款人的信任,也为了确保捐款能直接送到学生手中,而不是挪作他用。
资料图
从个人行为到集体捐助,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事务也极为繁琐,江老生怕有差错,压力可想而知。
别忘了,他已经是个七旬老人。
2006年6月,江老向协会请辞会长,因为当时没有合适人选,并未获得批准。
或许这个时候,江老内心的那根弦已经紧绷到极点。
而后面发生的一件事,则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7000元助学款被偷
2006年11月7日,一位自称武昌区纪委书记的陌生男子来到江老家中。
他特定向江老说明:是全国学雷锋模范吴天祥介绍的。
来人表示会给协会捐一笔钱,希望开设单独的账户。
一直愁于资金紧缺的江老,一听有新的捐款,立马来了精神。
资料图
他急忙起身,为客人端茶倒水。
就在他泡茶的时候,来人摸着挂在椅背上的爱心包,不经意地问道:
“这么多年您就一直用它?怎么不换个新的呢?”
“它结实,我用了多少年都没坏。”
“您接下来准备去哪呢?”
“红安。”
随后那人又问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起身离开了。
过了片刻,江老才发现,原本放在爱心包里的7000元捐款,竟然不翼而飞。
一番回忆和核实后,江老确信这笔钱让刚才的男子偷走了。
资料图
他瞬间呆住了,过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抱头痛哭:
“咋办啊?钱丢了,帮不上孩子们不说,万一别人说我贪污,我的名声可就全完了!”
7旬老人号啕大哭,老伴李玉珍听到动静后,急忙上前安抚。
江老情绪平静后,急忙让女儿报警追查小偷,另一方面他又给协会的同事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老人再一次痛哭,请求主管部门彻查账目,还自己清白。
可是,协会所有人都信赖江老的人品,谁也没有对这笔钱质疑。
而派出所那边,因为缺乏线索,一直没有进展。
接下来的几天,每当想起这7000元钱,江老就忍不住呢喃:“我做了14年好人,他干嘛骗我啊!”
其实,这已经不是老人第一次被骗了。
在去山区的路途中,小偷偷走过他的钱包,害得他饿着肚子回到家中。
有一年年底,同样在山区,一伙流氓将他身上的3000多元捐赠款被抢走。
还有一次,他和老伴在家里看电视,小偷进来偷走了几千块钱捐款。
资料图
有过先前的经历,老伴李玉珍对江老的反应也没挂在心上,以为过几天他就会平复。
直到几天后,她和江老一起回娘家,路上听到别人说起附近有老人自杀,江老竟然凑上前,仔细打听对方是服毒还是上吊。
李玉珍这才提高了警惕,一直开导安抚老伴,不敢离开他太久。
2006年11月21日,江老在走廊吊了绳环,被老伴及时发现,开导了半天。
随后,李玉珍又叫来儿女,做他的思想工作。
11月23日,江老的女儿与他彻夜长谈。
14年来,父女俩第一次面对面交流,女儿犀利地指出江老的问题:
“您一直念叨做了14年好事,骗子为什么骗您。难道骗子骗人的时候还会去选择吗?如果他有良心,他还会骗人吗?”
“您就是身上的名人包袱太重了,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其实您就是个普通人,应该客观看待自己。
一席话,让江老哑口无言,最后他表示想通了,不会再做傻事。
就在全家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2006年11月24日,江老在女儿家中跳楼自杀,结束了他71年的生命。
资料图
在江老的追悼会上,来了一批又一批他曾经资助过的学生和家长。
学生们排成一排,下跪痛哭,用这种方式,悼念给过他们希望的爷爷。
江老带着委屈走了,这种结局,让无数人痛心,也纷纷谴责那个偷助学款的骗子。
可是,江老却将希望的种子留在人间,这种大爱和善良,将一直延续。
最后,借用网友的评论,缅怀江老:
一双草鞋,行二十万里,踏遍郧西山水,心系贫苦学子;
一生为公,倾其所有,坚持助学几十年,爱心永存人间。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