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女教师在男友家中发现充气娃娃,男友因一句话命丧黄泉
我们常说祸从口出,作为一名成年人,我们应该知道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切不可因为诚意时之快,伤害到他人的自尊。
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得好,能够为我们收获大量的人脉和财富。相反,如果发言的时候不加思索,很可能也会招来杀身之祸。
2015年5月13日,湖北省公安局接到一起报案,有群众在河边发现了一具无头男尸,尸体散发出恶臭难闻的味道。
警方赶到现场后,立即进行了调查,最终确认死者是被利器重击而亡,死亡时间大约在三天以前。
警方很快便确认了死者是一名程序员名叫张博(化名,文中人名均为化名),他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平日里都是和自己的女友王芳住在一起。
因为张博家人和亲戚都在外地,他唯一能联系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女友,可他失踪这么久,为何女友一直没有报案?
警方初步将矛头指向了张博的女友王芳,在警方的追问下,王芳最终也是交代了自己的杀人事实。
王芳和张博是在社交软件上认识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恋。
王芳是当地一所中学的音乐教师,她长相甜美,具有古典美女的温婉气质,但她也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王芳性格较为孤僻,很少有周围同事往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名叫张博的男子,二人经过几次接触也对彼此心生好感。
后来张博找到王芳想要和她进一步发展关系,可王芳却拒绝了张博的请求。
有一次,张博在逛淘宝时无意中看到了充气娃娃,因为平日里王芳不让他近身,张博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
从那之后他也不再向王芳提出之前的要求,而王芳也以为张博在思想上获得了提升。
可没成想,2015年5月10日,王芳随张博回家时,发现了张博屋子里的充气娃娃。
王芳看到后很是气愤,她大声质问张博,可张博却表示这只不过是一个替代品,并且认为王芳思想过于保守。
就这样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了起来,张博一气之下怒骂王芳,甚至还不如充气娃娃懂事。
听见男友又一次将自己和充气娃娃相比,王芳的怒火彻底爆发,她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就狠狠地朝张博的头上砸去,因为没有防备,张博被砸了个正着,一下子就晕了过去。
可此时王芳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她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将张博砍死,接着又把他的头部砍下放进冰箱。直到夜晚,才开车将他的尸体丢弃在附近的公园里。
王芳之所以痛下杀手,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在男友心里自己不过是一个泄欲的工具。
恰巧当时张博也一直在用言语刺激王方,最终才导致了这起悲剧。但是王芳这种杀人分尸的行为并不可取,她也因此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故意杀人后又分尸的属于罪大恶极,一般都会判处死刑。但是是否判处死刑,还是需要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才能确认。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如果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将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其中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如:
(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等。
要是分尸是为了掩盖犯罪行为的,那就按故意杀人罪单罪处罚。否则按照故意杀人罪和侮辱尸体罪数罪并罚。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因婚烟家庭、邻里纠纷以及山林、水流、田地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在适用死刑时要特别慎重。
如: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真诚悔罪的;被害方谅解的,等等。
除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人身危险性极大的被告人外,一般可考虑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综合以上所述,本案中王芳因张博的一句话伤到了自尊,遂将其杀害,其在事后还对其进行了残忍的分尸和抛尸,其主观恶性极强,作案手段残,应当被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