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四川16岁少女惨死荒野,15年后通过胸罩上的DNA锁定真凶
原标题:2005年,四川16岁少女惨死荒野,15年后通过胸罩上的DNA锁定真凶
2020年8月14日,四川广元某村的村委会干部给一个叫郭天举(化名)的村民打了个电话,说是让他作为家中代表来参加全村会议。郭天举没有怀疑,然而等他到会议地点,就发现一件怪事。只有他一个人来开会了,村干部和几名陌生男子站在门口,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不远处停着一辆没在村里见过的车,郭天举刚想问情况,几名陌生男子就迅速冲过来将他制住。
当陌生男子亮出自己的身份——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警察,郭天举就明白了一切:“逃了十五年,这天还是来了”。利州区分局警察之所以找上他,是因为十五年前的一起凶杀案,他是那起血案的犯罪嫌疑人。郭天举的脾气十分暴躁,时常为一些小事大发脾气甚至动手,他的第一任妻子由于这件事受不了他。

2005年9月23日提出了离婚,郭天举为此烦心不已,总感觉心里憋着一股气。不巧的是,16岁少女陈梦婷(化名)触到了这个霉头,当时郭天举经营着一家小卖部。正好在陈梦婷家楼下,因为不时的买点东西,他其实跟陈梦婷的父母还算熟悉。陈家父亲偶尔出门撞上了,还会跟他打个招呼,可让陈家父母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个熟人杀害了自己的女儿。

一切都是因为二十元钱,16岁的陈梦婷还在读高一,当天正好放假。便跟同学约了去附近的网吧玩,凌晨2时许准备回家,大概是有些饿了。又正好路过郭天举的小卖部,便买了包方便面、几根火腿肠和一瓶矿泉水,两人的争执便发生在结账时。陈梦婷给了郭天举五十元,她买的东西价值在十几元,郭天举给她找了三十几元。
数字没问题,可其中一张二十元的钱有些破旧,陈梦婷有些嫌弃。要求他换一张,其实做生意的,无非是求个好评。换张钱又不是什么特别过分的要求,给她换张就是了,偏偏郭天举当时心情不好。懒得搭理陈梦婷,觉得她这是没事找事,陈梦婷也是一个被家里惯坏了的娇小姐。见他不答应自己的要求,与之争吵起来,期间气恼的郭天举动手打了她一巴掌。

这让陈梦婷更是不肯善罢甘休,扬言要找自己的父亲下来,要他好看。争吵中的人最容易失去理智,何况是郭天举这样本身脾气就暴躁的人,扭打间他狠狠掐住了陈梦婷的脖子。似乎是报复她的“没事找事”,似乎是将所有的不顺发泄在她身上,等他清醒过来时。就发现陈梦婷已经没了呼吸,意识到自己杀了人,郭天举这才慌了。
但他并未立即投案自首,而是选择了畏罪潜逃,为隐瞒自己的犯罪事实。郭天举将陈梦婷的尸体抱回家中肢解,分别装入几个蛇皮袋中,开车将尸块丢去三堆镇某公路的堡坎下。案发在夜深人静时,弃尸在荒郊野地,当时的监控设施又不完善。郭天举所做的一切没有人知道,陈家父母报失踪时,还特意拿了照片给他辨认。

他伪装得太好,一口咬定自己当晚没见过陈梦婷,就此蒙混过关。没几天匆匆转让小卖铺离开广元名,这一走就是九年,九年后见没查到他身上才回来。而陈梦婷的尸体,一直到案发十天后才被发现,因为怀疑是仇杀。警方的目光一直集中在陈梦婷以及陈家父母的人际关系上,丝毫没有注意到楼下小卖部的郭天举,因而郭天举的仓促离开也没有引起注意。
最后发现他是真凶,还是靠DNA技术,技术进步后与人接触过的物体也能提取出DNA。2020年,四川启动积案攻坚行动,在陈梦婷穿过的胸罩上成功提取到了一份DNA。将这份DNA与信息库里的数据一对比,就找到了郭天举身上,所谓村委会开会其实是为了不打草惊蛇。郭天举也知道自己早晚有这一天,落网时十分平静,很快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经指认案发现场、抛尸地后,证据链就此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证据裁判原则。但在第五十三条中有这样一则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的要求,也就意味着全案证据之间必须形成一个不相矛盾、能够相互印证且能够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链。
证据链的构成至少包括三个要求,一是有适格的证据,二是证据能够证明案件的证明对象,三是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证据链完善才可以宣告破案,那份从遇害者陈梦婷身上提取的DNA,DNA与郭天举DNA比对成功以及郭天举的供词足以相互印证。而他因为一时冲动,便在明知自己的扼颈的行为可能造成陈梦婷死亡的情况下,依然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