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杀手想借尸脱罪,案情几度反转堪比电影:高智商罪犯张得月
2008年7月21日,新疆博尔塔拉戈壁上一名死刑犯正要面临枪决,就在法警准备扣动扳机时,死刑犯突然大喊:“枪下留人,我有重大命案要揭发,我要戴罪立功”。
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如果死刑犯真的有命案要揭发,那么法警、法官需要重新裁定死刑,并把刑期往后推。
随着这名死刑犯的讲述,一件深埋两年的命案浮出水面,其中的剧情可谓是极度烧脑、各种反转。
绑架勒索不成,将人质分尸
2007年3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当地的一位农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边单刀直入地说:“你侄子史新进在我手上,想要他活命就拿出15万元。”
老人听完电话后觉得莫名其妙,随口就回了一句:“神经病,黑帮电影看多了吧!”然后挂掉电话。
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老人才发现侄子一整夜都没回来,再想起昨晚的勒索电话,他隐约感觉到了事情不妙,于是拨打了报警电话。博乐市警方也迅速出警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有目击者称看到史新进跟一个叫张得月的人在一起。
警方很快就找到了张得月这个嫌疑人,此时的张得月见到警察后吓得两腿发软,但也因曾今因为诈骗罪入狱过,在面对审讯时他显得比较有经验。三个小时的审讯过程中,张得月一直闭口不言,而根据法律法规如果不能证明张得月绑架史新进的话,24小时后警方就得放人。
既然从张得月嘴里得不到史新进的下落,警察只能自己动手寻找。警方再次找到那个目击者,他说看见张得月他们一起进入临时租住的房子。警方根据目击者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这个房子,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且简陋的房子,杂乱无章的现场并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一直在搜查了两个小时后,一名细心的警察终于在一个花盆上看到一滴微小的血迹。这个血迹的形状就像是溅上去的,现场法医取样后得出结论,这是一滴人血,而那间房子很可能是凶案现场,史新进很大概率已经被杀害了,这滴血液就是很好的证明。
有了一丝线索后,警方在这所房子加大排查力度,最终在院外角落的炭火灰烬中翻出了人骨和牙齿残骸。结合血滴和骨头残骸通过DNA比对,证实了炭火灰烬中的骨头就是失踪的史新进,果然他已经被张得月残忍的杀害并分尸了。
在张得月跟史新进并没有什么仇怨,为什么张得月要杀史新进呢?
原来,史新进是个贪慕虚荣的人,平常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跟张得月玩在一起后经常吹嘘自己的父亲和叔叔年入百万。他的话让张得月信以为真,又恰巧自己囊中羞涩,便想绑架史新进弄点钱花花。
两人在一起玩了三个月后,张得月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把史新进骗到临时出租的房子里。但没想到的是,史新进的叔叔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根本没钱,这下钱没弄到还被骂了神经病,再想到自己花了三个月讨好史新进,到后来却是一场空。
越想越气的张得月把所有的气都出在史新进的身上,最终将他杀害后再残忍分尸。
当警方找到他的时候,张得月还以为自己把现场处理得很干净,于是面对审讯他想以沉默来对抗警察,只要熬过24小时就可以逍遥法外。可他没想到,警方仅从一滴血液就把案件侦破了。
证据确凿下的张得月只能承认是自己杀害了史新进,最终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博乐市看守所羁押了一年后,2008年7月21日,张得月被押送新疆博尔塔拉戈壁刑场执行枪决。
想戴罪立功的张得月
就在法警准备枪决张得月的前一刻,张得月突然变得焦躁不安,他大声呼喊:“枪下留人,我有重大命案要揭发,我要戴罪立功”。
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如果张得月说的是真的,那么对他的死刑裁定就有可能被撤销,并相对减轻处罚。
在见到法警停止开枪后,张得月说两年前也就是2006年,一名叫杨艳的棉花厂女工被人杀害,并被埋在了棉花地。因为他的叙述中把时间、人物和地点都说得十分详细,警方不得不认真对待。
经最高法院同意后,决定停止对张得月的死刑,让他带领去案发现场指认。张得月跟警察抵达现场后,指着棉花地说,地下一米多的地方就埋着杨艳。
于是挖掘工作就此展开,然而没想到这块棉花地的土质极为坚硬,不过是1米的深度,警方硬是从中午挖到了晚上9点。这主要是除了土质坚硬外,还因要保护现场,警方不敢用大型机械挖掘,只能用铁锹这些工具。
而快到1米深度时,甚至连铁锹这样的工具都不能使用,只能用小铲子慢慢拨开泥土。随着小铲子一点点拨开泥土,一股腐败的气味散发出来,这时的土质跟先前的不一样,呈黑色。
当遗体逐渐露在众人视野时,刺鼻的腐败味更为浓烈,警方在掩埋遗体的地方找到了一张身份证,上面的信息显示正是杨艳。
此时一个疑问出现在警方的脑中,为什么杨艳已经死了两年,她的家人都没找过她,也没报警?
带着疑问警方赶到杨艳老家新疆伊犁,老家现在只有老母亲一个,从家里的摆设可以看出,杨艳的家庭条件极差。母亲说,她们一年的收入只有几千元,为了能多赚钱,杨艳于2006年9月出去打工。
但两年过去了女儿一直没有消息,母亲也曾找过,但始终没有消息,后来索性不找了。她认为家里实在太穷,女儿去了外地过了好日子就不想回来了。
在了解完了杨艳的家庭情况后,另一组警察也在对张得月进行审问。为了能让自己活下去,张得月必须配合警方将案件的情况详细说出来,比如他为什么会知道杨艳被人杀害,并埋在棉花地里。
蒙古青年阿杰是是凶手?
张得月说,杨艳是2006年9月来到当地打工,不久后就遇上了自己的朋友,即蒙古青年阿杰,两人认识后就成为了男女朋友。同年10月,阿杰突然告诉张得月,说自己跟杨艳发生矛盾,失手杀害了杨艳。
阿杰把杨艳埋在了砂石料场,可因为这里土质太硬无法做到彻底掩埋,于是叫张得月帮忙把杨艳的尸体一起运到棉花地,因为这里比较偏远平常几乎没什么人来,埋在这里不会被发现。
于是,作为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张得月就答应阿杰把杨艳的尸体运到棉花地掩埋。
如果按照张得月的说法,那么只要找到内蒙古青年阿杰,这个案件就能很快被侦破。警方立刻发动警力抓捕阿杰归案,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负责抓捕的警员带回来一个消息,阿杰早在两年前就因饮酒过量出车祸死了。
漏洞百出的供词
阿杰死的时候,张得月正因绑架杀人案被关了两个月,因此他自然不会知道阿杰已死的消息。
张得月说阿杰杀了杨艳,但现在知情的三个人已经死两个,可以说是死无对证。最让警方头疼的是,杨艳被阿杰杀害的说法是从张得月口中说出来的,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确定阿杰就是凶手。
张得月现在的情况算不算立功,死刑是否还要执行?
而想要判定张得月戴罪立功的话,就要确定阿杰就是杀害杨艳的凶手。因此,要证明阿杰是凶手,就必须调查他的作案动机。
按照张得月的供词,他说案发现场是一间民房,但事情已经过去两年,那间早已破败不堪,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无法提供线索。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之际,他们翻开张得月的供词想分析一些线索,但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张得月的供词有许多漏洞。
比如埋尸的地方不合理,他说砂石料场土质太硬无法掩埋,但警方在棉花地挖掘尸体时发现,这里的土质也一样坚硬。如果想要就地掩埋的话,就应该挖深坑,而不是找一个土质坚硬程度相同的地方重新挖坑。
况且,阿杰杀人为何要找张得月帮忙?他们只是朋友,即便是亲兄弟都不敢一起做这种事,而阿杰不但把杀人的事告诉张得月,还叫他帮忙一起掩埋尸体。
总之,警方在张得月的供词中发现许多地方矛盾重重。
之后,警方对阿杰和杨艳的关系开始走访调查,希望通过群众可以得到一些线索。果不其然,当地群众提供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阿杰和杨艳并非是恋人关系,真正跟杨艳谈恋爱的是张得月的哥哥张得年。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张得月说谎了,阿杰跟杨艳只是普通朋友,因此阿杰跟杨艳恋爱中发生矛盾最后失手误杀女友的说法是假的。
那么,张得月编织的这个案件目的是什么?凶手会不会是他的哥哥张得年?
警方之所以会怀疑张得年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掩埋杨艳的地方正是张得年的棉花地。如果是张得年杀害杨艳,然后叫来弟弟一起掩埋,因此张得月才会知道掩埋地点,这种解释才比较合理。
对于警方的询问,张得年否认自己跟杨艳恋爱的说法,他说杨艳确实来过这里,但只是过来打工,棉花收成结束后她就回家了,并且此后都没保持过联系。
恋爱不像结婚可以随时找到证据,张得年否认跟杨艳由感情史,警方也无从下手。无奈之下,警方把这些疑点反馈给了张得月,而此时的张得月没想到会把哥哥给牵扯进来。
为了预防这个案子把哥哥卷进来,张得月之后对杨艳的案件开始闭口不谈,他耍起无赖,只说“我反正就是戴罪立功”,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处理。
张得年否认、杨艳已死、张得月沉默,这让案件陷入了僵局。
警方只能再次来到杨艳家,希望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床底的角落里警察发现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有一堆信件。看来这是杨艳个人其他的书信往来,警察拆开信件后发现了重大线索。
原来这些信都是情书,而写信的人正是张得年。从信件最开始的时间显示为2000年,到最后杨艳被害后结束,两人的通信时间已有6年之久。信件的内容可以确定两人就是恋爱关系,张得年更是杨艳的初恋。
哥哥张得年的嫌疑
2000年,18岁的杨艳跟母亲一起来到张得年的棉花地里打工,作为村里数一数二的美女,张得年见到这个女孩后便开始了疯狂的追求。可杨艳的母亲嫌弃张得年家庭条件不好,决绝女儿与他往来。
但母亲虽然不同意,可杨艳却很喜欢张得年,为此两人背着母亲谈起了恋爱。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的事情最终还是被母亲发现了,她一怒之下把杨艳带回了家,从此两人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杨艳离开后,张得年娶妻生子,杨艳也在老家结了婚,但仅仅两年,因为夫妻双方不和,杨艳就离了婚。而即便双方各自都结婚却一直保持着信件往来。
2006年一天,杨艳不辞而别离开家,可这一走从此音信全无,等再次出现时已经成了一句枯骨。张得年跟他的书信也在杨艳离开家后中断。
张得年跟杨艳有着长达六年的感情史,可面对警察询问时他却极力否认,这就有着很大的嫌疑,但他否认恋爱关系又无法证明他就是凶手。
并且张得月已经把杀杨艳的凶手指认是阿杰,如果真凶是哥哥张得年,而弟弟把锅摔在死人身上,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完全就是死无对证的局面。而且阿杰是在张得月入狱后死亡,如果杨艳是张得年杀害的,那么张得月是如何知道阿杰死亡,并把罪嫁祸在他身上的?
就在这时,警方突然想到,在监狱中想要获得外界信息,不应要跟外面的人取得联系,从外面进来的人也可以带来信息。只要有个新进监狱的人,并且他又认识张得月和阿杰,那么张得月知道阿杰死亡并嫁祸他的推测就可以成立。
果然,通过调查警方发现一位叫科尔吉特的囚犯,他说自己认识阿杰跟张得月,在一次休息时两人聊天后把把阿杰的死讯告诉了张得月。科尔吉特的说法,可以排除杨艳是被阿杰杀害了。
而张得月的欲盖弥彰让哥哥张得年有了更深的嫌疑,在诸多的证据面前他终于承认跟杨艳确实有恋爱的关系,先前之所以否认是因为自己婚后还跟杨艳联系怕事情曝光后会对家里的老婆孩子造成伤害。
嫌弃人全部被排除,真相只有一个
2006年时杨艳来找过一次自己,但害怕会破坏家庭,他拒绝了杨艳。此后两人就彻底没有了联系,至于杨艳的死亡,张得年极力否认。在警察局里,张得年把所有知晓的信息全部交代,因为实在没有更多证据,最终只能把他给放了。
到头来一无所获的警方只能再次对张得月重新调查,因为此人的供词和犯罪行为轨迹一直都是矛盾重重。
2005年张得月犯诈骗罪被捕,2007年又因绑架杀人被判死刑,仅仅两年间从一个诈骗犯变成一个杀人犯,这种犯罪轨迹很不符合犯罪心理发展的规律。警方认为一个人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深,需要一个诱因。
张得月从诈骗到碎尸也需要一个诱因,那么杨艳遇害的情况,似乎可以填补张得月中间确实的一环,也就是诱因。
从诈骗到杀人再到碎尸,每一次作案手段都变得更加残忍,按此推理的话,难道真正杀害杨艳的凶手其实是张得月本人吗?
张得月死刑被暂停后的一个多月,即2008年9月3日,警方重新提审张得月。他们用当时审讯张得月的手写笔录,让他重新描述先前提供的供词。如果杨艳真是张得月杀害,由此可见此人心思缜密诡计多端。
因此在整整一万多字的笔录中,警方没有做过一次修改,面对如此诡计多端的罪犯,只要一处出现纰漏就会被他察觉到。现在要让张得月重新复述一次先前的供词,只要跟先前的笔录对应不上,那么他就有很大的问题。
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警方提到抛尸的细节,就在这个环节上,张得月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警方:“你为什么说是阿杰杀的人?”
张得月:“阿杰死了。”
警方:“因为你知道阿杰死了。”
“因为你知道阿杰死了”,这句话是两头堵,只要是张得月杀的人,他就没法反驳。如果他说知道的话的,那么在先前他从没提过,这是硬给阿杰甩锅,假装自己不知道真相而伪造合理性。
如果他说不知道,就明显在撒谎,因为警方已经知道科尔吉特把阿杰的死讯告诉他了。
最后,警方直截了当告诉他,科尔吉特已经交代了你知道阿杰死亡的消息。
直到此时,张得月明白自己在这场博弈中败下阵来,他不得不把整件事的真相全盘托出。
杨艳的死亡真相
2006年11月下旬,杨艳不辞而别离开家,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张得年,但张得年因害怕两人在一起会破坏家庭,便拒绝了杨艳的私下相好。见往日的恋人对自己如此冷淡,心灰意冷的杨艳只能在张得年棉花地拾棉花。
在棉花工期结束后,她拿着张得年给的1500元工资准备回家。见钱眼开的张得月称自己可以送他去车站,杨艳见是张得年的弟弟,便放心答应了。
从住房一路开往车站的途中,他们经过张得年的棉花地,张得月突然停下车让杨艳把钱交出来,而杨艳抵抗后就被张得月扼住喉咙活活勒死,并就地挖坑掩埋。
四个月后张得月因绑分尸架史新进被警方抓获,被判处死刑后他无意间得知阿杰死亡的消息,于是便计划把杨艳之死嫁祸给阿杰,自己还能混个戴罪立功。直到2008年7月21日,心中预演无数遍的表演正式开始,这也就有了在刑场大喊戴罪立功的那一幕。
张得月以自认为完美的计划苟活了一段时间,却让杨艳的案件重见天日,他自导自演的死无对证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却没料到警方通过细微观察将他的谎言各个击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张得月最终还是逃不过那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