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温州女护工护理病人,患者称其“救命恩人”,调查发现大秘密
当一个人出生贫寒,走投无路的时候,她宁愿去干最脏最累的活,最终在这些她在这些脏累活中,被别人看中,变成了一名高级护工,在做护工的时候,她得到了医生和病人的一致好评,但当大家都以为她是一个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人时。剧情迎来了反转,她被几辆警车带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她到底参与了什么样的违法犯罪活动?
这个女护工的名字叫做刘某,她出生在偏远的农村,成年后,她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每天她和丈夫干着繁重的农活,但并不能为自己的家庭改善条件,在听到别人说温州可以赚大钱的时候,她产生了背井离乡的想法。
同时,为了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好,她的老公只能含泪送她去火车站,最终,她独自一个人背井离乡来温州谋生,初来乍到大城市之时,她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因此举步维艰。
因为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拒绝刘某,在接连找工作被拒绝的过程中,刘某产生了回老家的想法,但天无绝人之路,某日,像往常一样,在路上找工作的刘某,不经意间,遇到了鹿城区某所医院正在招聘保洁员。
仔细思考一番后,刘某觉得这样的工作非常适合自己,首先这个工作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其次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她最擅长的就是干清洁工作,就这样,她再次燃起了去面试的信心。
等到刘某去招工处的时候,她勤勤恳恳的表现,以及朴实无华的态度,让她得到了招聘人员的青睐,就这样,招聘人员给了她一个短暂试用期,之后,还郑重承诺,如果她在试用期期间表现优异的话,可以给她正式工作。为了抓住这根稻草,刘某变得更加仔细,也更加认真。
通过试用期后,作为长期干农活的好手,她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工作对她来说全是小事,工作量小,每天只用到相应的场所进行打扫就可以了,并没有太多的讲究,这让她感到非常开心。起初,一些人说保洁员工资非常低,但是对于才找到工作的刘某来说,这些工资已经无比满足了,至少她有在这个城市继续活下去的信心。
你来我往之间,刘某在这家医院干了6年保洁工作,她的工作态度深得大家称赞,她也以为,自己会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直到退休,然而命运的转折点来了,当时这家医院血液内科的一名护工,因为家庭出现变故,突然离职,刚好当时医院内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刘某就顺理成章的自荐,摇身一变变成了护工。
护工的工作比清洁员更累,甚至专业性更强,然而这些对于刘某来说,都不是事,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掌握了大量的基础卫生健康知识,最开始的时候,医院的用人单位是不同意她的申请的,然而,刘某却信誓旦旦的向医院表示,她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而事实也如她的承诺一样,她的确履行好她的新工作了。
也正是因为在护工期间,刘某了解到了血小板的重要性,也认识了一名叫做廖某的人,廖某是个不折不扣的“血贩子”,他和刘某认识之后,直接将他正在从事的不法工作告诉了刘某,刘某不知道法律禁止血液买卖。
某一日,她正在护理的一个白血病病人告诉,医院血源供给不足,现在非常难受,如果你认识倒卖血源的人,一定要介绍给我呀,让我不要再这病痛折磨了呀!
非常善良的刘某,考虑到病人非常痛苦,便产生了帮助她的想法,就这样,她找到了廖某,廖某也信誓旦旦地向他承诺,这些行为全都是合法的,后来刘某也成为了更多病人和廖某之间的中间商,每次她也抽取不同的金额。就这样,在巨大的需求间,一条完整的献血和卖血产业链,在刘某和廖某的共同组建下完成了。
初次得到报酬的刘某,也对这条产业链深信不疑,甚至还和更多的血贩子合作,谋求更多的利益。当刘某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违法行为已经提前被警方蹲守到的刘某和廖某等人,在警方收集到证据后,都被带上了重重的手铐。后来法院也对这起事件作出了判刑。
在这起事件中,也许我们会想,既然血源不够,刘某的行为不是正确的吗,毕竟她帮助了病人,也许这样来看是正确的,但是换个角度看,为什么国家会严厉禁止这些行为,因为有些口子不能开,黑色献血产业链会给献血者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也没有人能保证,一切来源的血缘都是健康的,不会给病人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