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让残障儿子捐肾遭众人唾骂,医院拒绝手术要求做司法鉴定
人们都说亲情是很伟大的,亲人之间往往会有一些一般人做不到的牺牲,这样的暖心事迹有很多,而在广东梅州的古家人就曾经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血浓于水和手足情深。
无法进行的手术
古家兄弟有四个,在2011年兄弟中的老二古新城突然被诊断得了尿毒症,必须赶紧换肾才能活下去,这个时候他的四弟古新营就表示愿意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哥哥。
这是多么感人的兄弟亲情,更巧的是这位四弟和二哥后来配型还成功了,四弟的肾正好就是二哥所需要的,一切听起来就像是老天爷都在成全这家人。
可是没想到听上去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突然就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可以说是招来了铺天盖地的骂声。
弟弟决定捐肾之后就和哥哥一起住进了广州的一家医院,然后就等待着医生安排手术,可是没过多久医生却告诉他们手术做不了!
医生说因为他们觉得这位即将捐肾的四弟古新营很不对劲,和他打了几次交道之后严重怀疑他是一个智力有问题的残障人士。
如果智力上有问题这个人还能捐肾吗?原来在我们国家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中的第八条明明白白写着“捐器官的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这个规定需要捐献器官的人智力正常,因为这个原因医院就提出来如果要做手术,古家就得先给古新营做个司法鉴定,证明他的智力没问题才行。
没长大的孩子
可是古家人听了以后就不乐意了,他们都说古新营很正常,根本就没必要去做这个鉴定,于是医患双方就这么僵持住了,后来这件事还被媒体知道了。
捐肾救兄的好弟弟竟然是个智力上有问题的人,可如果他真是如此的话那他是怎么做出捐肾的这个决定呢?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有媒体记者就来到了医院,他们在医院里第一次见到了古新营。
当时29岁的古新营一看到媒体记者就立刻往被子里钻,旁边病床上的二哥谷新城赶紧就帮弟弟解释说这是因为他性格内向,比较害羞。
一个快三十的男人一害羞就往被子里钻,这也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看到这一幕的记者基本就开始相信了医生的话。
后来有一家媒体把古新营带到了医院的一个会议室里,在这里又对他进行了采访,不过这次采访更像是一场智力测验,记者就想看看古新营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到底怎么样。
从这段采访当中可以看出古新营还是能听得懂话,回答问题也没有答非所问,可就是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29岁的成年人在说话。无论是古新营回答的口气,还是他吃东西时候的神态,都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这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具有倾向性的报道
也就是说古新营的心智应该是不太健全的!所以媒体记者当时就有了一个和医生同样的怀疑,古新营有能力做出捐肾这种决定吗?
后来在记者的追问之下,古家人终于说了实话,原来捐肾的决定确实不是古新营自己做的,做这个决定的另有其人,其实就是古家的老母亲。
原来就在古家二哥得病之后,古家老母亲就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在会议上老太太亲自宣布了要让老四给老二捐肾。按理说古家人丁兴旺,古家老两口也都健在,他们为什么非让四儿子捐肾呢?
老父母年过花甲,不适合捐肾,可以不考虑,可古家还有四兄弟,除了古新营和得病的谷新城,其他两兄弟据说智力都正常,就是老三有点腿瘸,但是也不影响捐肾,这么多兄弟为什么偏偏就让老四捐肾呢?
所以媒体发现了这个真相之后很愤怒,他们都用最大的标题、最显著的版面争相报道了这件事,媒体当时都特别具有倾向性,“老母亲让智力有问题的儿子捐肾”这样的标题很快就引发了无数读者和网友的围观。
一时之间大家对古家人口诛笔伐,很多人都说智力健康的亲人集体算计一个弱势成员,看起来简直让人心寒,难道亲情也要按照弱肉强食的规律来行事吗?
捐肾的内情
身处舆论中心的古家人后来也知道了外界对他们的强烈不满,尤其是被骂得最厉害的古家老母亲,她听说了外界都谴责她牺牲残障儿子捐肾这种说法后更是无比震惊。
她后来解释说她让四儿子捐肾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当时她实在找不到其他的人选了,这个时候老母亲就透露了一些内情。
原来古家老二得病之后全家人为了给他捐肾都去做了配型化验,可最终只有两个人配型成功了,一个是古家的老父亲,还有一个就是古新营。老父亲年纪太大,医院不允许捐肾,最后就只剩下古新营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古家老母亲不让老四捐肾她又能去找谁呢?很多人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对古家老母亲多了一些谅解。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好像还是有一种为了老二算计老四的嫌疑,因为老四的智力毕竟比较低下,这个捐肾的决定可能不是出于他的意愿,而是家人的刻意安排。
但是古家人听到这种怀疑感到特别难过,他们说外人都在误解他们。古家人说古新营和二哥感情最好,两个人从小就形影不离,两兄弟一起下河摸鱼一起爬树摘果,这样美好的情谊再加上又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古新营又怎么会不愿意救二哥呢?
感情不等于理性
古家人说的这个情况在记者的采访当中也得到了证实,其实说一句愿意捐肾到底需要多高的智商呢?而且“愿意”这个词往往考验的是情商,是感情的深度。
古家人说他们全家人感情都很好,都愿意为老二捐肾,而且老大和老三都还在外面为老二的手术费拼命地打工赚钱,所以他们相信和老二感情最好的老四一定也是发自内心愿意捐肾。
不过说到这儿有人还是提出了质疑,做出捐肾这样的决定必然要面临将来身体受损和劳动能力部分丧失的严重后果,一旦如此的话古新营又该怎么生活下去呢?父母年纪大了,哥哥们又各自有家庭,到时候谁能来照顾他呢?
这些残酷的问题都需要理性地考虑,也需要人在感情之外留下一些自私去为自己打算,可是一个智力有缺陷的人他能想到这些问题吗?他将来又有什么能力面对这些问题呢?所以很多人都说古新营就算和二哥的感情再好也不应该让他来捐肾救兄。
这话听起来是有道理的,但是古家人听了之后却很不是滋味。原来古家人最恨的就是别人说古新营智力低下,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别人怀疑古新营的能力。
古家人说媒体动不动就用大标题说古新营的智力问题,这是整件事情当中让他们觉得最伤心的地方,他们觉得这就是在骂人。
智力有没有问题?
当然古家人也承认老四跟一般人不太一样,但是这点差异在他们看来决不至于到智力有问题或者是低能的地步。为了证明这一点,古家人还举了一个有些煽情的例子。
据说两年前古新营看到家里穷,就一个人跑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的惠州去打工,而且他还真找到了工作,在一家废品收购站里整理废品,两年下来他不但养活了自己,还给家里寄了一千块钱。
古家人的意思是这么一个独立自强孝敬父母的好青年,他怎么可能智力有问题呢?他都有能力赡养父母,怎么就没有能力做决定呢?在古家人看来这不仅是对老四的羞辱,而且还断送了一个拯救生命的全部希望。
不过有人还是质疑,古家人想要救老二肯定是想把老四往健康了说,如果古新营真的正常为什么那么多人见了他都要怀疑他的智力呢?
后来有记者为了揭开古新营智力的真相,就专门跟拍了他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记者看着他的种种行为又疑惑了,好像古家人也没有说谎,古新营的理解能力和自理能力好像是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强。
记者发现古新营其实不但能够生活自理,而且还有能力去照顾别人,他照顾最多的人就是得了尿毒症的二哥。
独当一面的弟弟
当时虽然医院不同意移植手术,但古新营还是和二哥同住在了一个病房,一边等待转机,一边做着积极的准备。
在这段时间里每天一大早二哥还在睡觉,古新营就会先起床洗漱,按照医生的要求称体重,然后还会帮二哥买早饭,回到病房之后如果二嫂上班不能来陪床,照顾二哥的任务就全落在了他的身上。
而古新营不但在医院把哥哥照顾得很好,后来他还承担起了更重的责任,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前面提到过医院怀疑古新营智商低不给做手术,古家人就想古新营继续在病房里耗着也没意思,为了节约费用他们就让古新营出院了,然后古家就在广州租了一个便宜的房子,让古新营和二嫂暂时落脚。
因为二嫂每天要上班,所以古新营一大早起来还得跑去医院照顾二哥,忙乎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如果二嫂不在,古新营就会自己做饭。
另外古新营还有个好习惯,那就是爱整洁,他每天一看到地板脏了就会主动去擦,直到擦干净才会换上家里的拖鞋。
最终同意做鉴定
古新营不但能够独立过日子,而且日子过得还很讲究。一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说明他追求美好,从这个角度说他不但具有生存能力,而且还生活得不错,所以古家人就说他们一点也不担心古新营捐肾之后的生活。
至于说到他的理解能力,古家人也觉得根本不成问题。他们说古新营很喜欢看电视,而且喜欢看的节目相对来说还有点小众,要看懂这一类节目还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和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行。
原来古新营爱看军事类和历史类的节目,他每天晚上都守着看,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如果古新营真能看懂,那就说明他品味不俗,理解能力也不错。
古家人更是一直强调古新营其实什么都知道,问他的问题也很少答错,他一个人生活也从来没有让人操心过,古家人更愿意用聪慧、善良来形容他。
古家人信任古新营的能力,医院却是从法律的角度想要保障古新营的权益,医院的要求其实很负责也很合理,而且智力的高低、能力是否健全等等这些问题,最公正的判断还得由科学来鉴定。
最终古家人还是拗不过医院,如果不鉴定移植手术就永远也进行不了,老二的生命也将消耗殆尽,所以他们还是同意了让古新营去做鉴定。
无情的现实
就在2011年3月24日,古新营在二嫂的陪同下来到了广东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在媒体的包围下古新营和二嫂的笑容似乎表明他们对这次鉴定很有信心。
当记者问古新营知不知道做鉴定有什么用的时候,他清楚地回答到“为了哥哥”!看来古新营也很清楚能不能救二哥的命关键就看他能不能通过这次智力鉴定。
几天之后答案揭晓了,古家人的命运也因为这个答案而改变了。鉴定书上说古新营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这其实就是说古新营不能给二哥捐肾,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意料之中的结果,可这个消息却让古家人无比震惊,随后就集体沉浸到了痛苦当中。
二十多年来一直折磨他们的一个问题被无情地证实了,小儿子古新营果然智商有问题,而更让古家人不能面对的是病床的老二该怎么办呢?
老二夫妇知道结果之后几乎哭成了泪人,老二想要活命只能等待其他合适的肾源出现,可这种几率太小了,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有一百五十万人在等待肾源,可是每年只有七千人可以幸运地接受肾移植手术。
也就是说214个等待的人里只有一个人能够等到肾源,这个数字简直让古家人感到绝望,而更让他们不敢想象的是就算等来了肾源,他们也出不起那笔惊人的费用,难道说古家二哥的面前真的只剩下一条绝路了吗?
妻子的鼓励也没有让丈夫振作起来,因为他的病已经越来越严重,医生发现他的肺部出现了积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预示着谷新城的生命已经很虚弱了。
这些噩耗传到古家老母亲那里几乎快让她崩溃了,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这位有些强势,曾经一手决定两个儿子命运的母亲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出现在二儿子的病床边呢?
坚强的母亲
这其实是因为早在二儿子被诊断出尿毒症之前,这位母亲就已经病倒了,她一直都在广东梅州的一家医院里住着,这个被世人痛骂狠心绝情的母亲其实还是个虚弱的鼻咽癌晚期患者。
她在病中忍受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痛苦,先是二儿子得了绝症,又因为她让小儿子捐肾引发了无数人的唾骂,现在小儿子的肾捐不成,谁又能告诉这位母亲她到底有什么办法才能救她的儿子呢?
虽然身体衰弱,但是老母亲是古家最能拿主意的人,她痛哭了一阵后又打起了精神主持大局。
老母亲说二儿子还是要救的,而且全家人都要参与到这起救援当中。她把一直守在她身边的丈夫赶去了广州,让丈夫去照顾二儿子,然后她自己不顾癌症晚期的危险坚持要出院。
其实她这么做也只是为了省点钱将来留给二儿子治病,医院说服不了她只能让她出了院。古家老母亲回到了家中,只见古家显得又旧又颓败,就连家门外的墙都塌了一大片,家里更是一贫如洗。
但是古家老母亲决定强撑下去,她每天带着孙子独自生活,一边督促老大和老三在外面赚钱,一边又时刻打探着老二和老四的状况,她用坚强和忍耐在支撑着这个不幸的大家庭。
老母亲把丈夫赶到了广州去照顾儿子之后,据说还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老四古新营看到父亲出现在了广州,他突然一反常态激动得又哭又跳,原来就连古新营都知道重病的母亲是很需要人照顾的,他很担心母亲,让父亲赶紧回家。
参加节目时的指责和安慰
外人还曾经怀疑过这对母子的关系,可是古新营却为母亲流下了担心的泪水。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家当地电视台找到了他们,邀请他们去录制一期节目。
其实这个时候从舆论的枪林弹雨中走过的古家人已经对媒体有些害怕了,但是听说节目组也许能够帮他们筹集到一些捐款的时候,古家人还是硬着头皮决定去参加。
这天古家老父亲、古家二嫂和古家老四三个人带着希望来到了电视台的录制现场,可是让古家人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他们等来的大多不是同情,而是批评,这些话就像刀子一样戳进了古家人的心里。
面对现场观众的指责,古家人无处躲藏,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嫂子的眼泪一直就没干过,到了后来连老父亲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也许很多观众的指责是有些道理的,可是谁能够在指责之余也告诉这家人到底怎么做才能救老二呢?
当然现场也有一些观众对古家人表示了理解和同情,这对古家人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安慰,但是对他们来讲最大的安慰还是来自节目组。
节目组在最后兑现了承诺,给古家人提供了他们最需要的物质安慰。古家三个人拿着这笔钱离开了节目现场,出了演播室所有的指责和批评都听不到,这些声音总是会消失的,最后古家人还是得独自上路面对只属于他们的艰难人生。
为了节省开销,老二谷新城最后还是离开了医院住到了出租屋里,但是再穷他也没有放弃生命的希望,他每个礼拜要去三次医院,靠透析维持生命,他还在等待着合适的肾源,而古家的其他人都在为老二的生命而努力。
古家老母亲毕竟年纪大了,又得了重病,所以老四古新营就回到了老家帮着老母亲种地干家务。
老二能不能找到另外的肾源继续活下去谁都不敢说,但是他们全家人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坚持。有些事情智商帮不上忙,也许团结和毅力却能够创造奇迹。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