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军统内幕(30)我所知道的唐纵(四)
第三件使唐大伤脑筋的事,是警保合一的问题。
他虽处心积虑地想把警察和保安团队一起抓到手中,成为蒋管区后方镇压人民的强大力量,以博取蒋介石对他进一步的重用。实际上,却是困难重重,经常使他感到头痛。
1947年3月前后,国民政府正式通过法令,改组各省警务处,与各省保安处合并而成立警保处,但是,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为止,唐的这一如意算盘,始终没有实现。
虽然他以警察总署长兼保安局长的身份,来执行这一改组任务,但仍旧行不通。
各省主席表面同意而暗中反对,他们采取拖延对付的办法,迟迟不肯将两处合并,而把保安处的实权仍旧抓在自己手中。
这是因为,各省主席都把这些保安团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无论如何也不肯放手。当时,保安团的经费出自地方政府,各省主席便以此要挟,说如果要将保安团划给警保处,便请中央负责经费。
民国地方保安团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唐纵为了实现将保安团划给警保处这一计划,于1947年六七月间,亲自跑到浙江、福建等省去商谈,希望有几个省能率先做到真正的警保合一。
可是结果到处碰钉子,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希望能由警保处掌握各县的保安队。这一让步,也只是得到表面上的同意,实行起来仍是问题很多。
各县县长也同省主席一样,认为自己总得抓住县保安队这一点点实力才行。这样一来,各县又不断发生警察与保安队争权的冲突。
唐纵为了这些问题,时常弄到深夜都不能入睡,后来,只好拟具一个“警保自卫队职务划分办法”签报蒋介石,由内政部通令各省施行。
这个办法的内容我已记不清楚,只记得,主要是规定各县(包括省辖市)城区治安与清查户口等工作由警察担任;重要据点与交通线的保护,以及配合国民党正规部队或保安团对零星人民武装的“清剿”工作,由保安队负责。
对于乡村的防御和要道口出入行人的检查和乡村户口的检查,则由各地民众自卫队负责。
这个职务划分办法颁布以后,实际上,又恢复了过去“警保分治”的情形,因此,闹了许久的警保合一的计划无形中变成了昙花一现,只徒有空名,有些省,连这个名义上的合并工作也都没有实现。
第四件使唐伤脑筋的事是推行“警管区制”,遭到各方面的反对。
在警察总署没有成立之前,南京便已试行“警管区制”。这是利用警察对人民进行的一种特务统治办法,主要是将城市划分为若干“警管区”,每个区二三百户人家,每区设一警员,切实掌握住这个区的一切情况。
这个警员可以随时抽查户口或盘查区内居民,遇到可疑的人,可以随时配合各个区的派出所,进行搜查。
唐纵对这一制度极为重视,他上任后,便下令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推行。结果,又遭到各省市参议会的强烈反对,参议员们认为,警管区制度侵犯了人民的权利,要求立即取消。
最后,弄到国民党的立法院也出来反对,说这种办法不符合宪法保障人权的精神。
唐纵只好去报告蒋介石,蒋认为,这种办法对肃清城市暗藏的共产党和维护城市治安有很大作用,便叫他坚持实行下去。
后来,立法院开会叫他去说明,指责他这种办法是“违法”时,他又不能把蒋介石这块招牌,抬出来作为挡箭牌,因为,蒋介石还要装出一副假的面孔。
唐纵只好硬着头皮说,警管区制实际上就是警察勤务制度的一种,只是使警察业务更加精密化的一项分工,采用警员也只是为了提高警察业务的素质等。
可是,有的立法委员仍不满意他这样的说明,仍旧要他取消这种侵犯人民自由的制度。
后来,他虽口头上答应可以考虑,实际上,却一直到全国解放始终没有改变,而且,更加变本加厉地实行这一制度。唐纵逃到台湾后,仍把这一办法正式规定下来,不过一直还是遭到反对。
国民党军列队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五件使他伤脑筋的事,是警察不能免除兵役的问题。
唐纵上台后,提出了一个动听的口号,以说明警察工作的重要性。他到处宣传:“建国期间,警察比军队更重要。”因此,他认为警察可以不服兵役。
在这个问题上,唐纵完全失望了,也使他伤透脑筋。因为,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根本不是在作建国的打算,而是要坚决发动全国反共的内战。
打仗便要士兵,警察大多是适龄壮丁,许多人怕被征当兵而当警察,以为可以得到免役,但各省的征兵机关照样征召这些警察入伍。
当时,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办法,各省市的警察局纷纷请求总署解决这一问题。
唐纵最初也以为不成问题,正式函请国防部兵役局,通令各省军管区,一律免予征召现在服勤的警察入伍。
但是出乎意外,他的意见没有得到同意,反而要他通令各省警察单位,服从兵役机关的征召。
这时候,他唯一的法宝是找蒋介石,但是报告上去之后,许久没有批下来。
他直接又去找兵役局长徐恩平商量,也没有结果。弄了很久,才勉强达成一项协议,规定23岁以下的警官警察,仍旧要服兵役,只有23岁以上才准缓役,必要时,仍得应征。
他对这项规定很不满意,曾在保密局向许多人发过牢骚,说这样一来,谁还肯来当警察。
第六件使他伤脑筋的事,是重庆发生用小孩肉喂警犬的惨案。
唐纵上台后,一直是标榜警察工作要“科学化”、“现代化”。他提倡办案要采用科学办法,不主张老一套凭经验来进行调查判断,所以,很重视科学设备,提倡大量训练警犬。但没有料到,为了训练警犬的问题,又使他大伤脑筋。
事情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的重庆。那时,南岸烟雨堡附近山腰上有一个专门训练警犬的单位,有一个擦皮鞋的小孩,因为口渴了想找点水喝,便跑进这个警犬训练所的厨房去找。
他见没有人,便想在锅内偷点吃的东西,不料揭开锅盖,他看到锅内正在煮一个被肢解了的小孩尸体,大吓一跳,便一路叫出来,附近的居民一听,连忙集合起来,准备冲进去看个究竟。
这个所的特务们听到喊声,一面把门关上,一面赶紧把锅内的尸体投入深井内。群众破门而入时,锅内已不见东西,便到处搜寻,结果,在垃圾中发现有些残余的骨头。
当时,正好有一个居民的小孩正在前几天失踪,便认定一定是被这些特务偷去喂了狗,立刻大哭起来。
在一声“打”的喊叫下,群众把这个训练所全部捣毁,所长徐某和几个“狗教官”都被打得头破血流,抱头鼠窜,几十条警犬也被打的打死,跑的跑散。
群众对此仍不甘心,便请求重庆警察局逮捕这个所的特务法办,他们还告到蒋介石那里,蒋便找唐去骂了一顿,叫他派员查明严办。
那时,我正有事去重庆,唐便叫我去查明真实情况,我找了几个特务询问情况。据说,杀活人喂狗的事还没有过,有时因为牛肉贵买不起,挖出刚刚死去埋下不久的小孩尸体去喂狗的事却有过几次。
我去这个所里看了一下,只见房屋已被捣毁,无法进行详细调查,便根据特务们所告诉我的一点情况,回南京时答复了唐。
唐纵听完我的话以后,一直摇头,又把他那句经常用的口头禅搬了出来:“真伤脑筋!”他一边把我谈的情况,记在他的小笔记本上,一边向我说:“这些人太不懂事,为了省几块买牛肉的钱,做出这种事来,被人告到委员长面前,叫我怎样去回复呢?”
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我所见到的唐纵“伤脑筋”的事实在太多了,顺便举出这么几件。其他类似的事还多得很,除了比这些更使他“伤脑筋”的事另行写出外,一般的就不再多举了。
1946年8月15日,警察总署正式宣告成立的这一天,许多保密局的工作人员,都被邀请参加它的庆典。
唐纵在讲话中,除再三强调建国时期警察工作的重要性外,并说今后一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法规。
他说,中国自有警察以来已有40多年,都是仿照外国的一套办法,没有根据自己国家具体情况,作过什么长远的规划,各个时期各个地区都是自己搞一套,从来没有统一过。
他着重说明,警察的任务是维护治安秩序,除对一切犯罪分子作斗争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警察力量来巩固国家政权。
他公开提出,日本人被打垮以后,还有比日本人更可怕的敌人,时刻在准备和国民党争天下,这会比过去任何战场上的战斗更激烈,一刻都不可放松。
他反复说明,这是建国时期警察的中心任务,他一定要很好地完成这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每个从事警察工作的人都不可疏忽,他还请求与会的各方人士都要多多帮助。
唐纵在讲话中,还提出两句口号,说他在任期中,一定要做到“一文钱不浪费,一个人不浪用”。
在过去,军统局运用警察进行反共活动时,一般都是由各地区的区、站等组织通过所能掌握的警察机关去执行。
唐纵任警察总署署长后,便把这一任务统一起来,由他以“训令”、“通令”和“密令”指挥所有警察机关来执行。这就比过去力量大得多了,也方便多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国共和谈期间,凡有中共机构的各大城市的警察局和各省的警保处、警务处,都经常接到唐的密令,要求详细调查和监视这些地区的中共人员,随时向他报告情况。
我当时经常去这些大城市处理工作,当地不少局长、处长也同我谈起这一问题。其中,重庆警察局和刑警处为此,时常遭到唐的指责,因为,重庆的中共人员不少,警察局和刑警处都不易调查清楚,致使唐纵很不满意。
和谈破裂以后,蒋介石悍然不顾一切,下令遣送中共人员回延安时,唐立刻发出指示,命令各地警察局长切实认真执行,监督中共人员全部撤离,并认真查明是否仍有中共人员留下继续进行活动。
有一次,我到重庆,重庆警察局刑警处长谈荣章和我谈过,说唐对此非常认真,曾密令叫他对留下的中共人员秘密逮捕,或强迫留下的中共人员自首。
唐在密令中还规定,这项命令要由各级主管亲自负责执行,不能作为一般例行公文看待,如执行不力要受到严厉处分。
1947年冬天,唐去南京召集各省市警察负责人开了一次“警政检讨会”,到有福建、江西、浙江、河南等省的警保处长严泽元、龚建勋、竺鸣涛、杨蔚等,和北平、成都、安庆等市警察局长汤永咸、刘崇朴、林超等共40余人。
在这次警政检讨会上,唐自己承认在和中共斗争方面,警察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并引咎自责。
他说,他过去对这问题重视得不够,各地也放松了这一工作,因此表现不出一点成绩来。他强调,国共和谈业已破裂,中共是誓不两立的敌人,一定要竭尽全力配合前方军事行动在后方彻底消灭共产党。他一再说明,只有后方消灭共产党的工作做得好,前方的军队才能打胜仗。
蒋介石对于这种全国性的警察会议很重视,百忙中还听取了唐纵对他的汇报,并指示唐对出席人员转达他的期望,勉励这些人全力把后方治安工作做好,防止中共地下人员在后方各大城市的活动。
会议结束前,唐纵请求蒋召见出席人员,当面给以训示,蒋没有答应。据唐说,这是由于参加的人太少,蒋对此不甚满意。
唐纵原计划在1948年再召开一次全国警政会议,蒋介石马上批准,并指示一定要全国各省市的领导人亲自参加。于是,唐从这年春天开始就做准备。但是,由于蒋军一再惨败,这个会也随之烟消云散。
对于拥护中共的民主党派和反蒋人士,唐纵也是运用警察权力,尽力进行迫害和打击。
1948年我调到云南以后,得知云南人民在中共和民革的领导下,到处发动武装革命斗争,唐对此异常注意。
据云南警保处长邱开基告诉我,唐纵曾三令五申叫他运用一切权力,配合中央驻滇军队,把云南人民武装部队消灭掉,不能让这个大后方不安宁。
邱开基在保密局云南站召开的公秘单位会报上,多次提出请求,希望云南站和其他在云南的军统组织尽力协助他完成这一任务。
这年冬天,我去南京,唐纵对云南情况问了许多,他很不满意邱开基,认为这个人干劲太差,没有做出一点成绩,甚至连情况都摸不清楚,后来终于将其撤换。
在遣送中共代表返回延安不久,蒋介石又宣布解散民主同盟,唐的嗅觉很灵敏,早在蒋介石正式宣布解散民盟之前,就先密令各省市警察机关,严密监视各地民盟组织的活动,并切实做好关于取缔民盟的各项准备。
当唐纵叫秘书拟好这个密令时,副署长酆裕坤还向他建议,暂缓发出,以免影响到对民盟的拉拢,因为,这时蒋介石正在要张群、吴铁城等拉拢民盟的某些领导人。
但是,唐纵的回答是:一定不会有结果,务必趁早叫各地作好准备,等到公开宣布解散的时候,一些人又会转入地下活动,那时困难就多了。
隔了几天,唐又拟出取缔民盟的一套办法,要求民盟成员登记自首,并规定,只要向警察机关自首登记后,不再参加民盟活动,便可不再视为民盟成员,政府可予保护;
如果拒不登记而继续进行活动时,即以不遵守宪法及违反“动员戡乱实施纲要”予以取缔,情节重大的立即拘捕。
蒋介石正式宣布取缔民盟后,唐便大吹其牛,说他早有预见,能抢先一步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他说:“这就是为领袖担忧分劳。”据说,蒋介石对此非常满意。
我曾好奇地问过唐,像这类问题,要是没有看得准,是不是会闹出乱子来?因为,一方面拉拢,另一方面又准备取缔,这不是增加麻烦,给别人一个借口吗?
他笑着回答我说:“问题不是这么简单。这种措施,不但不是增加麻烦,而是有利于工作。”
他说,这是对民盟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就范。反正是两条路,要么他们跟国民党走,要么跟共产党走。先给他们一点压力,跟了国民党之后,彼此也不会有什么不愉快。
如果拉不过来,也早已做好取缔的准备工作,以免临时手忙脚乱。这叫“制敌机先”之法。
不过,以后毛人凤告诉我,并不是唐纵有什么高明的地方,也不是他有胆量敢先来这一手,主要是他从蒋介石身边的许多人口中,先了解到拉拢的工作没有办法做好,一定会弄到取缔这一步。
所以,这是唐纵由于先了解了情况,才敢抢先来了这么一下。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