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特朗普试图复制尼克松冲击,但成败取决于这一点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特朗普试图复制尼克松冲击,但成败取决于这一点
    “总统先生,我的哲学便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想坑害我们,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先坑了他们。”美国财政部长用这番话成功地说服了总统,对全球经济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冲击。据一位总统幕僚透露,此举旨在实现“世界经济体系的可控解体”。不,以上并非特朗普总统的团队在4月2日发起“解放日”关税冲击之前的沟通。尽管“外国人都想坑害我们”显然颇具特朗普式风格,这番话出自1971年夏天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John C 许多人把这样的世界——也是美国“65后”、“70后”成长起来的时期——描述为“新自由主义时代”,还有人称之为全...
  • 尼克松临终前谈及中美破冰:1972年那次访华,让我有些后悔
    尼克松临终前谈及中美破冰:1972年那次访华,让我有些后悔
    1994年4月18日傍晚,尼克松在新泽西家中因身受中风突然倒地,当即就被送往纽约康奈尔中心急救。21日下午起,他陷入深度昏迷状态,22日在纽约康奈尔医疗中心逝世,享年81岁。短短4天,这位美国政坛史上的风云人物便陡然陨落。生命尽头的尼克松,和所有普通人一样,他在短暂的清醒状态下,艰难忆述着自己的从政过往,讲了许多成绩,也说出不少遗憾,其中甚至还提到了中国。“1917年那次访华,让我有些后悔,我可...
  • 斯蒂芬·罗奇:卡玛拉·哈里斯可能成为美中关系里的下一位尼克松
    斯蒂芬·罗奇:卡玛拉·哈里斯可能成为美中关系里的下一位尼克松
    50年前的8月(9日),理查德·尼克松辞去美国总统职务。当所有目光都在关注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之际,这个纪念日提供了一次反思美国政治领导层内在矛盾的机会。尼克松对行政权力的滥用与他在外交政策上取得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名直言不讳的反共人士,尼克松1972年的访问中国之行震惊了全世界。他的“联中制俄”战略有效地造成苏联被孤立,最终推动了冷战的结束。这样的外交突破会再度上演吗?美国与中国...
  • 俄乌战争,俄罗斯最紧张的时刻,大概终于来了……
    俄乌战争,俄罗斯最紧张的时刻,大概终于来了……
    在战争中,任何一方都不会希望看见对自己重大不利的意外事件发生。尤其是对于在战争中占据优势或相对占据优势的一方来说,更不希望如此。2024美国总统大选已开始了,距离11月5日投票还剩下4个月左右时间,而拜登似乎表现不佳,特朗普的势头似乎变得更好。拜登是美国现任总统,他会不会采取非常规手段帮自己助选?比如发动一场战争?比如扭转某场战争的格局态势?大概没有什么不可能。1972年又是新的一届美国总统大选...
  • 与中国竞争?CIA打造AI机器人筛选开源情报:类似ChatGPT
    与中国竞争?CIA打造AI机器人筛选开源情报:类似ChatGPT
    (观察者网讯)“中央情报局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打造自己的人工智能(AI)工具。”彭博社9月27日以此为题报道称,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开源企业部门负责人兰迪·尼克松(Randy Nixon)透露,CIA正在研发类似于ChatGPT的AI聊天机器人,该项目将帮助分析师更好地从海量开源信息中获取情报,实现“大海捞针”。CIA开源企业部门计划“很快”为情报机构提供这一工具。尼克松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人类...
  • 沈逸:为什么中国人更尊敬基辛格,而不是美国人?
    沈逸:为什么中国人更尊敬基辛格,而不是美国人?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我们来聊聊基辛格。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著名的外交家、战略家基辛格博士去世,享年100岁。基辛格在尼克松政府时期曾担任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1969-1974年),后来担任美国的国务卿(1973-1977年)。在冷战美国处于相对弱势的特殊阶段,需要进行战略调整的背景下,他帮助美国从越南实现脱身,推动中美关系破冰,实现了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战略构建,为 对于基辛格来说,从任上中美关系破冰,到后来见证冷战的结束,见证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高速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
    (观察者网讯)综合《华盛顿邮报》、中新网、新华社等报道,当地时间11月29日,基辛格咨询公司发布声明称,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迎来标志性的重大时刻。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基辛格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此后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今年7月,是基辛格最后一次访华。据介绍,基辛...
  • 朱塞佩·帕帕雷拉:美国过度自信或不自信,都不利于中美关系-朱佩塞·帕帕雷拉
    朱塞佩·帕帕雷拉:美国过度自信或不自信,都不利于中美关系-朱佩塞·帕帕雷拉
    美国政界对国内政治斗争有可能破坏对华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忧虑越来越深。一方面,对前总统特朗普的起诉和对现任总统乔·拜登之子的调查,有可能会动摇美国社会的心理韧性;另一方面,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中美关系恶化。民调显示,超过八成的美国民众对中国持负面印象,预计美国国会两党都会提高反华言论的音量,以招揽公众支持。正如5月份国会就债务上限问题陷入的僵局所揭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矛盾有可能外溢,对...
  • 尼克松访华直言要参观39军,周总理不解,毛主席:他还是不服气
    尼克松访华直言要参观39军,周总理不解,毛主席:他还是不服气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开启了他为期一周的访华之旅,而这一周也被世人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在访问期间,尼克松提出了一个极其罕见的要求,想要参观我军第39军。对于尼克松的奇怪要求,周总理很是疑惑。可当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却哈哈大笑:“他还是不服气啊!让他参观!”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说?尼克松为何会感到不服气?他又为什么要参观第39军呢?尼克松访华提出“特殊”要求1972年2月21...
  • 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堪比基辛格和尼克松当年到访中国!
    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堪比基辛格和尼克松当年到访中国!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资料图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堪比基辛格和尼克松当年到访中国。这句话谁说的?即将100岁高龄的基辛格自己说的。究竟哪件事?就是中国最近出手,促使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宿敌,在北京达成历史性和解协议。外界此前无法想象的难题,美国无法解决的难题(可能也不想解决),中国居然就做成了。对于中国的促谈,沙特和伊朗都明确表示感谢,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也是一片叫好。但这显然不是三国外交那么简单。《华盛顿邮报》最近在一篇题为“中国如何预示中东多极化的开始”的评...
  • 1972年尼克松访华,满大街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用3个字化解尴尬
    1972年尼克松访华,满大街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用3个字化解尴尬
    1972年尼克松访华,却看到打倒美帝标语。尼克松尖锐发问,却被主席三个字化解。那么毛主席说了什么?标语出现是意外,还是故意给老美看的?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都是件大事。当时中美关系不睦已久,而两国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关系,还要从新中国成立说起。1949年新中国在万众期待中成立,放眼全世界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喜的是全中国人民,和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愁的则是海峡对岸的老蒋和大洋彼岸的老美。老蒋...
  • 尼克松访华带了一个神秘“黑匣子”,总理看后,作了生平最后批示
    尼克松访华带了一个神秘“黑匣子”,总理看后,作了生平最后批示
    以大欺小,恃强凌弱是为人所不齿的,不过资本的掠夺是不分黑白的。随着时代潮流的风起云涌,综合国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一大因素,腐朽落后的清政府受到各国列强的剥削,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屈辱处境中。在列强坚船利炮的一次次打击下,清政府的信心土崩瓦解,数万国人被迫背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幸好恶劣的时局下一部分国人觉醒,提倡改革,随着国家制度的改变,科学技术得到发展,中国综合国力有所增强。等到新中国成立...
  • 美国8名总统评价毛主席,艾森豪威尔:毛极难对付,威胁对他没用
    美国8名总统评价毛主席,艾森豪威尔:毛极难对付,威胁对他没用
    文|探古论今人编辑|探古论今人如何评价毛主席的一生?华国锋说:“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杨振宁说:“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而人民则说:“他是高屋建瓴、博学睿智、气度不凡的领袖,以他非凡的胆略、气魄,坚定地捍卫了祖国和人民的尊严与权益。”毫无疑问,在中国人民眼中,他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那么,与此同时,同样身为一国领袖,亦敌亦友、时敌时友的美国历任总统,又会如何看待毛主...
  • 1975年黄镇递交辞职报告,邓小平得知后:他到底遇到什么问题了?
    1975年黄镇递交辞职报告,邓小平得知后:他到底遇到什么问题了?
    1975年的一天,时任驻美联络处主任的黄镇正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书写着一份报告,仔细一看原来是辞职报告。然而电报发出许久,他却迟迟没有收到回音,无奈之下,黄镇再次书写报告并转呈毛主席和周总理。外交部长乔冠华在接到这一电报后十分震惊,他虽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还是连忙汇报给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邓小平拿着黄镇的辞职报告看了许久,喃喃自语道:“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竟然让他下定决心给主席写辞职报告...
  • 枪杀安倍的凶手招供,这个邪教教主藏不住了
    枪杀安倍的凶手招供,这个邪教教主藏不住了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身亡,嫌犯山上彻也的作案动机成为焦点。据日媒披露,山上彻也称,其母亲向某教会捐款导致家庭破产,直接毁掉了他一帆风顺的人生,导致他被迫从同志社大学退学,参加了海上自卫队,退役后混到41岁还没有稳定工作,孤身一人。不过,文鲜明被曝出私生活混乱,与门徒有染,在40岁时还与17岁的女孩结婚,生下至少13个孩子。统一教的教义被正统的基督教视为异端,很多人认为它是邪教。但文鲜明在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