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工业革命停滞的真相和中国打破僵局的大战略!
- 作者: 老云老师来源:老云的空间01人类的困境过去二十年,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家并不多,欧美、日韩工薪阶层已经躺尸多年。不仅收入,在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社会环境总体也没有太大变化。下跌的也很多,诸如拉美神话、东南亚神话,全灭了,尤其是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发展缓慢,08年金融危机一来,全面扑街。持续几十年稳定增长,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过去几十年,只有中国做到了,所以才有“中国奇迹”的说法。可奇迹能持续吗?万一中断了怎么办?过去,中国用40年时间,把GDP从1495亿美元提升到1...
-
- 闲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教育!
-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随着中美都在加速拥抱新质生产力,近期一直跟朋友在聊“升本”的问题,朋友们的主力是中年人,大家很自然的都会讨论起教育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很容易建立一个共识,目前的教育机制是有很大问题的。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生产力不一样,对于人才和教育的需求也不一样,不能再延续过去的教育模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核心科技是蒸汽机,需要大家争相出力气,因此全球学校和宗教的教材里,都有着浓厚的革命色彩,极力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好孩子的标准是敢于挑战旧秩序,甚至可以提出...
-
-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11期| “一带一路”:推进世界的现代化-张维为、李极明
-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从“硬联通”走向“软联通”,书写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精彩故事。在东方卫视11月2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前驻孟加拉国大使李极明大使,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十周年取得的辉煌成果。今年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151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 在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面,有一位特殊的小嘉宾,是一位来自孟加拉国吉大港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阿里法...
-
- 前高官:形势严峻,中国可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 本文作者:年勇(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提醒:“美国其实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美国从来也没有放弃制造业。如果我们中国对这个认识不清楚,天天忽悠新概念,我估计中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去年美国服务业的比重是81%,以此证明美国是后工业经济,是不要制造业的经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美国去年制造业是2.36万亿,占经济总量的11%,服务业是81%。大家不知道81%背后的东西,那么背后是什么呢?在美国服务...
-
- 工业革命与战略纵深!
- 作者:卢克文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已获转载授权壹 两个多月前,我在北京采访温铁军教授,曾问他一个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温教授的意思是,英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采集的资源(比如矿产)实在太多了,得想办法用机器消化这些资源,是逼出了工业革命。 当天晚上,我在北京还见到了金灿荣教授,吃饭时也请教他同样的问题,金教授说,是英国本土人口太少,应付不了那么多资源,就得想办法找机器替代人工。 两位前辈说的刚好是同一个意思:从殖民地抢了太多东西,多到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
-
-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启动
- 本报厦门12月8日电(记者刘晓宇)2020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8日在厦门举行。在金砖五国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共同见证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正式启动...
-
- 工业革命的廉价燃料,十九世纪的爱尔兰人!
- 来源: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作者:刘梦龙在十九世纪,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白人,他们人口众多,信仰虔诚,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子民。但他们在祖国被侮辱,被伤害,低贱如牛羊,被压榨到最后一滴血汗,然后像割稻子一样死去。为了求生,他们远渡重洋,来到另一个未来的世界帝国,继续被侮辱,被伤害,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求生。朋友,你知道奴隶制与黑奴吗?黑奴可比他们高贵的多,这就是19世纪的爱尔兰人,今天我们就聊聊了这样一群人。有关爱尔兰的故事,我们不妨从一部爱尔兰电影谈起,这部电影叫blac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