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 国际月球科研站迎来全球合作新伙伴,含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天文台等10家国际机构
    国际月球科研站迎来全球合作新伙伴,含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天文台等10家国际机构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在9月5日召开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与塞内加尔航天局局长玛拉姆·凯尔签署《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的协定》。深空探测实验室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天文台、瑞士Spacetalk公司、阿联酋轨道空间公司、巴拿马空间科学创新中心、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大学、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一带一路”科学技术协会、南非射电天文台、非洲空间发展基金会、非洲...
  • 国家航天局:欢迎国际社会利用“鹊桥”中继卫星开展科学研究
    国家航天局:欢迎国际社会利用“鹊桥”中继卫星开展科学研究
    在1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平表示,中国发展航天,始终秉承开放合作的原则,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合作,服务人类文明与进步。到现在为止,中国国家航天局已与39个国家签署了双边协定和协议,加入了18个与航天相关的国际组织。近年来,中国国际航天合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8年,我们庆祝了中国与巴西航天合作三十周年的纪念。三...
  • NASA称中国未邀请其参与研究月壤,外交部:美国政府允许吗?
    NASA称中国未邀请其参与研究月壤,外交部:美国政府允许吗?
    7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言人费斯·马可28日称,中国与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和欧洲航天局合作开展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的任务,但并未寻求NASA的参与。虽然中国欢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参与研究月壤,但中国没有直接邀请NASA。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毛宁表示,中国政府对中美航天交流合作持开放态度,嫦娥六号任务向全球发布了机遇公告,我们也欢迎世界各...
  • 陈蓝:嫦娥六号回家,中国航天为什么要带国际载荷?
    陈蓝:嫦娥六号回家,中国航天为什么要带国际载荷?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这几天,太空又热闹了起来。6月25日,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探测器的返回舱经过53天传奇般的旅程后,带着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挖到的月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又一次创造历史。三天前,中法天文卫星(SVOM,空间变源监视器),经过了20来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升空入轨。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取样(图源:CNSA) 中法天文卫星在地面测试中(图源:CAS) 一起一落,这两 中欧在深空探测方面的合作也有很长历史。2005年,我国上海天文台便参与了欧洲航天局惠更斯探测器土卫六软着陆的联合...
  • 俄罗斯航天局:国际空间站出现空气泄漏,但不威胁人员安全
    俄罗斯航天局:国际空间站出现空气泄漏,但不威胁人员安全
    当地时间2月28日,俄罗斯航天局公布消息表示,专家发现国际空间站出现空气泄漏,但这不会对空间站和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 法媒:欧洲航天局通过170亿欧元新预算
    法媒:欧洲航天局通过170亿欧元新预算
    原标题:法媒:欧洲航天局通过170亿欧元新预算 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欧洲航天局23日宣布,未来3年的预算接近170亿欧元,比以前大幅增加,但低于其局长提出的185亿欧元。据报道,经过艰苦谈判,在巴黎举行会议的欧洲航天局22个成员国决定拨款169亿欧元,比过去3年增加17%。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称赞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称预算“超出了预期”。巴黎提供了3...
  • 美登月火箭为避飓风连夜返回组装大楼 本月发射很难
    美登月火箭为避飓风连夜返回组装大楼 本月发射很难
    原标题:美登月火箭为避飓风连夜返回组装大楼 10月再尝试发射“很难” 参考消息网9月28日报道 据法新社华盛顿报道,美国航天部门官员27日表示,10月再次尝试发射登月火箭将“很难”,并认为11月发射的可能性更大。报道称,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当地时间26日夜间不得不返回组装大楼,旨在躲避将要影响佛罗里达州的飓风“伊恩”。据报道,根据地球和月球的位置所确定的下一个可能发射的阶段是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