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 单日新增3888例,北京本轮疫情为何居高不下?专家作出最新研判
    单日新增3888例,北京本轮疫情为何居高不下?专家作出最新研判
    最近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单日新增超过3888例。北京这一轮疫情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新增人数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明明采取了与之前一样的防疫政策,为什么这一次的疫情传播会更迅猛。对于民众关心的一些问题,专家做出了研判。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进行表示,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作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一种,BF.7的传染性太强,德尔塔的R0是5-6,奥密克戎...
  • 一天吃两个瓜,均与疫情有关“干部入室打人,大白暴力上门拖拽”
    一天吃两个瓜,均与疫情有关“干部入室打人,大白暴力上门拖拽”
    2020年初我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突然收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武汉市有人感染新型肺炎,这种肺炎会通过人传人感染。还在吃年夜饭的我们听说,有一种病毒在武汉市大爆发,人们一夜之间人心惶惶,据说这种病毒传染力很强大。随后武汉市大爆发,几天时间确认人数一直逐渐增加,当时医院病房一床难求。“最后这种病毒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从那以后我们被这种病毒困扰着,那个春节全国各大城市按下暂停键,所有人足不出户居家隔...
  • 应对疫情,这就是中国的独特思路!
    应对疫情,这就是中国的独特思路!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面对新冠疫情,连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治理能力,都不足以对其进行防范,最后被迫“躺平”了。当然,“躺平”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相关惨状至今历历在目。我们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利用我们强大的国家社会治理能力,至今依然顶住了疫情,这份成绩既不容易又很伟大,这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不凡“战绩”,我们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包括工作的、生活的。想想看,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过108万,欧洲超过200万,全球确诊的死亡病例超过663万,世卫组织和《柳叶刀》杂...
  • “人民至上”而非“防疫至上”!中国为什么一定能把疫情防好,经济发展好?
    “人民至上”而非“防疫至上”!中国为什么一定能把疫情防好,经济发展好?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前天《》和昨天《》(点击蓝字查阅)两篇文章,绝大部分战友都非常认可,当然大家对当下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也存在普遍不满,对层层加码、一刀切深恶痛绝。然而,无论是2020年、2021年,还是2022年的当下,其实我们追求的目标都还是一致的,那就是盼望疫情尽快结束,希望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占豪和大家的期待与诉求是一样的,因为疫情客观上已经严重扰乱了我们每个人的正常工作、生活,三年时间活得如此艰难,尤其是今年下半年让人有些窒息。不过,对于当前的这种困难形势,占...
    2022-11-30
  • 疫情下的地雷阵:核酸检测的真相!
    疫情下的地雷阵:核酸检测的真相!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一开始准备做核酸检测这个选题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劝我不要碰这个选题,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地雷阵,属于吃力不讨好还有可能被炸得伤痕累累。但是,我的想法与朋友们不大一样。作为有一点影响力的自媒体,我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虽然其它的自媒体没有谁愿意碰这个敏感的话题,但是,我还是无法容忍各种低级谣言满天飞来左右民众躁动的情绪。一提到核酸检测,大家想到的是什么?核酸造假?发国难财?下雨的权力掌握在卖雨伞的手里那么雨就永远不会停!反...
    2022-11-30
  • 福奇临别打了拜登的脸:美国疫情大流行没有结束!
    福奇临别打了拜登的脸:美国疫情大流行没有结束!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82岁的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终于要退休了,下个月他将辞去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以及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的职务。福奇领导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已有38年时间,工作时间50年。他在8月底对《纽约时报》表示,他将退而不休,老干部要继续发挥余热,他要到美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如果精力充沛的话,他将从事写作,并推荐优秀的年轻人进入政府卫生部门工作。作为“七朝元老”,安东尼·福奇经历过美国艾滋病毒爆发、西尼罗河病毒、炭疽热、大流行性流感、禽流感威胁、埃博拉病毒...
    2022-11-29
  • 再聊聊疫情!
    再聊聊疫情!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入冬以来,疫情来势汹汹,很多地方被折腾得不轻。我结合自身经历说一点个人看法。我所在的社区在上上周末(11月20日)出现了混管阳性,然后封锁了阳性所在的楼。但由于是混管采样,不能确定风险点,于是整个小区静默五天(到25日),可以下楼,但不能出小区。中间小区发过一次蔬菜,另外快递和外卖送到大门口,自取。后来到了23日,要求大家不要出单元楼。垃圾由志愿者收走,快递由志愿者送门口。总体来说,社区服务尽到了基本的职责,并未出现网络上流传的各种负面情况...
    2022-11-29
  • 面对中国疫情,有人想趁乱搞大事!
    面对中国疫情,有人想趁乱搞大事!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面对中国疫情的变化,别有用心之人正想借机搞大事,可绝大多数人却不为所知,有些人还被别有用心之人当枪使而不自知。今天,占豪想和大家就这件事谈一谈。尤其是下边奥巴马的演讲,真的是会让你大开眼界,也就明白了最近险恶的形势!在谈相关人等搞的“大事”之前,我们还得先谈谈相关的因——看看现在疫情的严峻形势。中国现在的确疫情压力非常大。仅仅11月27日一天,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就超过了4万,而且还没有任何见顶的迹象。按照中国的人口密度,以奥密克戎的传染能力,...
    2022-11-29
  • 从数据读疫情!
    从数据读疫情!
    作者:卢克文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已获转载授权2022年11月27日,全国新增确诊39506例,其中无症状35858例,有症状者3648例。我们上次提及疫情,是11月14日,当时全国新增确诊16072例,13天时间,确诊数据增长了2.45倍。跟上篇文章预估的那样,疫情增长曲线是从10月29日开始抬升后,就一直在保持稳定增长,按这个增长速度,预估在15-20天后,每日感染者就会达到10万人左右。这几天全国发生了许多严重的事情,都是紧紧围绕着疫情这个主题而发生的,我们必须直面疫情,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我想尽量...
    2022-11-28
  • 疫情、经济,放开就能解决问题?你被骗了!
    疫情、经济,放开就能解决问题?你被骗了!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针对当下的新冠疫情和防疫措施,当前社交媒体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巨大的争论,主要焦点如下:一、关于奥密克戎病毒:不少人开始认为,毒性已经很低,对人影响已经很小,感染也基本是无症状。再加上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太强,给人感觉是防不胜防,过去的防御体系好像也失效了,此时再继续投入巨大经济和社会成本进行防疫已得不偿失。二、关于疫情防控:当下,地方在执行中央20条时,依然存在局部层层加码的现象,尤其是最近疫情出现多点散发后,这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有观点认为,现在的疫情...
  • 疫情向何处去?
    疫情向何处去?
    作者:温伯陵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01西部某市火灾引爆的冲突已经三天了,我一直在关注,目前事情的走向尚不明朗,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围绕清零还是共存、封控还是放开,我们朝野官民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激烈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以后可能还要出更大的问题。因此,周末我梳理了疫情爆发至今的社会变化,写篇短文和大家聊聊吧。众所周知,从2020年疫情爆发开始,中国和外国就走上两条不同的防疫道路。外国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从政府结构、经济模式到个人价值都高举“自由”的...
    2022-11-27
  • 关于疫情的一些思考和判断!
    关于疫情的一些思考和判断!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已获转载授权今天的这个话题,并不是说我是这方面专家,而是说我把我自己想到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下,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尽量理性,尽量克制,尽量同理心吧。1、悲喜并不相通。你是一个卡车司机,钟点工,公务员,餐饮从业者,旅游从业者,对现在的状态的体验完全不是一码事。疫情爆发以来,我在后台和评论区看到无数人把我这里当树洞。整体来讲,如果你有旱涝保收的职业,对之前强力清零大概率持赞成态度。但如果你手停口停,对于你来说,感染新冠什么的,可能并不是眼前最大的麻烦。但是问题是,在咱们这...
    2022-11-27
  • 不能在“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的基础上再加码!
    不能在“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的基础上再加码!
    原创:天涯补刀来源微信公众号:天涯时事已获转载授权在统计学中有一个词叫做“幸存者偏差”。什么意思?当你得到的信息仅仅来自存活下的人或事物,那么这个信息可能与现实存在非常大的偏差。比如,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种观点:你看,美国的盟友西欧、日韩等国都是发达国家,所以我们也应该跟着美国混。跟着美国混的国家很多,很多都混的很差,但是那些混的很差的国家都被美国从盟友国家中给踢出去了,你所看到的都是“幸存者”,于是你就产生了一种“美国的盟友”发展都非常好的错觉。这个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还有一句话叫做“物以类聚...
  • “清零”将会何去何从?从石家庄说起,“疫情”未来会如何变化?
    “清零”将会何去何从?从石家庄说起,“疫情”未来会如何变化?
    引言我国的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关键的阶段,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科学地防控,所以有关部门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总共有二十条,这也是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最大调整以及改变。在这些改变当中,让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和以往相比隔离时间已经大为缩短。当相关的措施公布之后,很多人认为疫情已逐渐消退,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很多人也因此开始到处旅游。但是有关部门提醒大家,政策出现调整并不意味着大家就...
  • 疫情防控:新观察、新感想!
    疫情防控:新观察、新感想!
    作者:Chairman Rabbit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最近各地疫情爆发,坊间都在讨论疫情防控政策。以下分享一些我最近关于疫情防控的观察和思考。1.“实事求是派”:不时有人问道:“你是‘共存派’,还是‘清零派’”?两“派”现在“不两立”,处于撕裂状态。我的回答:我认为从长期看,我们无法消灭COVID-19-Omicron,最终必须与其有某种形式的“共生”(与人类历史上近乎所有病毒一样),但只要总方针策略一天不变,我就继续支持并执行政府政策,不抱怨、不指责,并积极向家人...
    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