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 文化苦旅:柳侯祠
    文化苦旅:柳侯祠
    客寓柳州,住跋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挡眼有石塑一尊,近似昨夜见到神貌。石塑底座镌《荔子碑》《剑铭碑》,皆先生手迹。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罗池东侧有柑香亭,西侧乃柳侯祠,祠北有衣冠墓。这些名目,只要粗知宗元行迹,皆耳熟能详。  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廊。所立石碑,皆刻后人凭吊纪念文字,但康熙前的碑文,都已漫漶不可辨识。由此想到,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甬...
  • 文化苦旅:白莲洞
    文化苦旅:白莲洞
    写完《柳侯祠》,南去20里,去看白莲洞。  先我30余年,两位古人类学家到这里作野外考察。他们拿着小耙东掘掘、西挖挖。突然,他们的手停住了,在长时间的静默中,3万年光阴悄悄回归,人们终于知道,这个普通的溶洞,曾孕育过远古人类的一个重要系脉。  今天,至少亚洲的许多人类学家都在研究他们的种族与“白莲洞人”的血缘关系。更浪漫的学者甚至把联系的长线拉上了南美洲的地图。  在我看来,诸般学问中,要数考古学最有诗意。难怪不少中外大诗人兼通此道。白莲洞要末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  我走进洞口。  不知是哪一天,哪一...
  • 文化苦旅:都江堰
    文化苦旅:都江堰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
  • 文化苦旅:三峡
    文化苦旅:三峡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
  • 文化苦旅:上海人
    文化苦旅:上海人
    近代以来,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上海的古迹没有多少好看的,到上海旅行,领受最深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上海人。他们有许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心理文化方式,说得响亮一点,可以称之为“上海文明”。一个外地人到上海,不管在公共汽车上,在商店里,还是在街道间,很快就会被辨认出来,主要不是由于外貌和语言,而是这种上海文明。  同样,几个上海人到外地去,往往也显得十分触目,即使他们并不一定讲上海话。  一来二去,外地人恼怒了。几乎全国各地,对上海人都没有太好的评价。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
  • 文化苦旅:五城记
    文化苦旅:五城记
    一、开封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态龙钟的旧国都,把忙忙颠颠的现代差事,洒脱地交付给邻居。  陪同我的人说,宋史上记载的旧地名,都在今天开封地底下好几公尺。黄河经常决水,层层淤泥堆积,把宋代繁密的脚印深深潜藏。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中国人温文尔雅,连自然力也入乡随俗,一层层地慢慢来。开封古都,用灾难的刷把,一次次刷新。人们逃了又来了,重新垦殖,重新营建,重新唤醒古都气韵,重新召来街市繁荣。开封最...
  • 文化苦旅:牌坊
    文化苦旅:牌坊
    童年的时候,家乡还有许多牌坊。  青山绿水,长路一条,走不了多远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条砌成,石匠们手艺高超,雕凿得十分细洁。顶上有浮饰图纹,不施彩粉,通体干净。鸟是不在那里筑窝的,飞累了,在那里停一停,看看远处的茂树,就飞走了。  这算是乡间的名胜。夏日,凉沁沁的石板底座上总睡着几个赤膊的农夫,走脚小贩摆开了摊子,孩子们绕着石柱奔跑。哪个农夫醒来了,并不立即起身,睁眼仰看着天,仰看着牌坊堂皇的顶端,嘟哝一声:“嗐,这家有钱!”走脚小贩消息灵通,见多识广,慢悠悠地接口。有一两句飘进孩子们的耳朵,于是知...
  • 文化苦旅:庙宇
    文化苦旅:庙宇
    自幼能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然不懂其义,完全是从乡间老娘们的口中听熟的。  柴门之内,她们虔诚端坐,执佛珠一串,朗声念完《心经》一遍,即用手指拨过佛珠一颗。长长一串佛珠,全都拨完了,才拿起一枚桃木小梗,醮一醮朱砂,在黄纸关碟上点上一点。黄纸关牒上印着佛像,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圈,要用朱砂点遍这些小圈,真不知需多少时日。夏日午间,蝉声如潮,老太太们念佛的声音渐渐含糊,脑袋耷拉下来,猛然惊醒,深觉罪过,于是重新抖擞,再发朗声。冬日雪朝,四野坚冰,佛珠在冻僵的手指间抖动,衣履又是单薄,只得吐出大声佛号,呵出...
  • 文化苦旅:夜航船
    文化苦旅:夜航船
    我的书架上有一部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这是一部许多学人查访终身而不得的书,新近根据宁波天一阁所藏抄本印出。书很厚,书脊显豁,插在书架上十分醒目。文学界的朋友来寒舍时,常常误认为是一部新出的长篇小说。这部明代小百科的书名确实太有意思了,连我自己巡睃书架时也常常会让目光在那里顿一顿,耳边响起欸乃的橹声。  夜航船,历来是中国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我的家乡山岭丛集,十分闭塞,却有一条河流悄然穿入。每天深夜,总能听到笃笃笃的声音从河畔传来,这是夜航船来了,船夫看到岸边屋舍,就用木棍敲着船帮,召唤着准备远行...
  • 文化苦旅:吴江船
    文化苦旅:吴江船
    我已经写了一篇《夜航船》。说来惭愧,我自己真正坐老式的夜航船至今只有一次,不在童年,不在故乡,而在成年之后。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从吴江坐木船到苏州,水程40余华里。两个都是闻名千年的美丽古城,这种夜游,本应该是动人心旌的至高享受。  坐船的不是我一人,而是一大群当代青年士子。时间是本世纪70年代初,张岱死后280余年。  事情还得从去吴江说起。  “枫落吴江冷。”这是谁写的诗句?寥寥五个字,把萧杀晚秋的浸肤冷丽,写得无可匹敌,实在高妙得让人嫉恨。就在那样的季节,我们去了,浩浩荡荡上千人,全是大学毕业生。吴...
  • 文化苦旅:信客
    文化苦旅:信客
    我国广大山区的邮电网络是什么年代健全起来的,我没有查过,记得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  信客是一种私人职业,不受任何机构管理。这个地方外出谋生的人多了,少不了要带几封平安家信、捎一点衣物食品的,方圆几十里又没有邮局,那就用得着信客了。信客要有一点文化,知道各大码头的情形,还要一副强健的筋骨,背得动重重的行李。  细想起来,做信客实在是一件苦差事。乡间外出的人数量并不太多,他们又不集中在一个城市,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却很费脚力。如果交通方便也就用不着信容了,信客常走的路大多...
  • 文化苦旅:酒公墓
    文化苦旅:酒公墓
    一年前,我受死者生前之托,破天荒第一次写了一幅墓碑,碑文曰“酒公张先生之墓”。写毕,卷好,郑重地寄到家乡。  这个墓碑好生奇怪。为何称为“酒公”,为何避其名号,为何专托我写,须从头说起。  酒公张先生,与世纪同龄。其生涯的起点,是四明山余脉鱼背岭上的一个地名:状元坟。相传宋代此地出过一位姓张的状元,正是张先生的祖先,状元死后葬于家乡,鱼背岭因此沾染光泽,张姓家族更是津津乐道。但是,到张先生祖父的一代,全村已找不到一个识字人。  张先生的祖母是一位贤淑的寡妇,整日整夜纺纱织布,积下一些钱来,硬要儿子张老先生...
  • 文化苦旅:老屋窗口
    文化苦旅:老屋窗口
    前年冬天,母亲告诉我,家乡的老屋无论如何必须卖掉了。全家兄弟姐妹中,我是最反对卖屋的一个,为着一种说不清的理由。而母亲的理由却说得无可辩驳:“几十年没人住,再不卖就要坍了。你对老屋有情分,索性这次就去住几天吧,给它告个别。”  我家老屋是一栋两层的楼房,不知是祖父还是曾祖父盖的。在贫瘠的山村中,它像一座城堡矗立着,十分显眼。全村几乎都姓余,既有余氏祖堂也有余氏祠堂,但是最能代表余氏家族荣耀的,是这座楼。这次我家这么多兄弟姐妹一起回去,每人都可以宽宽敞敞地住一间。我住的是我出生和长大的那一间,在楼上,母亲昨...
  • 文化苦旅:废墟
    文化苦旅:废墟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
  • 文化苦旅:夜雨诗意
    文化苦旅:夜雨诗意
    早年为了学写古诗,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诗韵合壁》,一函共6册,字体很小,内容很多。除了供查诗韵外,它还把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分门别类,纂集历代相关诗句,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过去文人要应急写诗时,查一直,套一套,很可快速地炮制出几首来。但是毫无疑问,这样写出来的诗都是不值一读的。只有在不带写诗任务时随便翻翻,看看在同一名目下中国诗化语词的多方汇集,才有一点意思。  翻来翻去,眼下出现了“夜雨”这一名目,那里的诗大多可读。既然是夜间,各种色相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
  • 文化苦旅:笔墨祭
    文化苦旅:笔墨祭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时时遇到麻烦。年代那么长,文人那么多,说任何一点共通都会涌出大量的例外,而例外一多,所谓共通云云也就很不保险了。如果能对例外作一一的解释,当然不错,但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成了自己出难题又自己补漏洞的尴尬格局。补来补去,痛快淋漓的主题都被消磨掉了,好不为难煞人。  我思忖日久,头脑渐渐由精细归于朴拙,觉得中国传统文人有一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
  • 贴身感觉:十大骗局
    贴身感觉:十大骗局
    十大骗局  一、爱情。来来去去,都是你骗我、我骗你。难得有你肯真心地骗你,因为他不想你伤心。更难得有人甘愿受骗,因为她不想失去你。最高境界,是互相不知道受骗。  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诚意不代表成功。她要是不爱你,你天天站在她家楼下,也是徙然。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炒楼发达的人,完全是笑话,天方夜谭。  四、一切护肤品的效用。一夜之间,回复青春的配方?如果有,怎可能一千几百让你买得到?用了去皮膏,皮纹便会肖失?若是真的话,那位化妆小姐为什么仍有鱼尾纹?  五、一切生发水的效用。不过是绝望者被...
  • 贴身感觉:十种遗憾
    贴身感觉:十种遗憾
    十种遗憾  一、不是跟自己最爱的结婚。  二、找到最爱的人,却无法相处。原来相爱并非最难,相处才是最大的挑战。  三、找到喜欢的人,却已太迟。他已娶,她已嫁,或者他身边已有人。多么相爱,已是迟来的春天。  四、碰见令你动心的女人,可惜你的年纪已足以做她爷爷。  五、你正在犹豫不决,应否向他提出分手,谁知他捷足先登,先向你提出手。他永远不会知道,是你首先想到不要他!即使你告诉他,他只会冷笑,认为你是死要面子罢了。  六、爱人结婚了。  七、他离开你,但选了一个条件比你差很多的女人。输给不及自己的人,怎能不伤...
  • 贴身感觉:十种快乐
    贴身感觉:十种快乐
    十种快乐  一、相爱。要男人爱女人多出一点点,才算相爱。因为男人应该爱护女人,如果他会出的爱,跟女人会出的相同,就不够爱她。  二、婚姻美满。  三、在对方想跟你分手之前,你抢先向他提出分手。那么在回忆里,你从来没有被人抛弃。  四、曾经背叛你、离弃你的男人,回来哀求你重拾旧欢,你冷冷地拒绝之。有什么比失败者获得胜利更甘美?  五、嫌你花钱太厉害的男人,离开你以后,娶了一个比你花钱花得更疯狂的女人。  六、富有。一项调查证明,有钱的男女,的确比没有钱的男女快乐。既然穷人富人都会不快乐,为什么不做富人?伤心...
  • 贴身感觉:日本餐厅之梦
    贴身感觉:日本餐厅之梦
    日本餐厅之梦  如果到了一天,我不用再为美好生活而工作,我想拥有一间日本餐厅。  不要开在大酒店或商场里,那些地方太冷漠。兰桂坊或阿士厘道会是不错的选择。  最好能开在一条斜路的尽头,沿路灯火璀灿,人们拾级而上或走到尽头,才发现原来还有一间店子,那是意外惊喜。  当夜深人静,店子打烊,送走最后一批顾客之后,我关上门,独个儿步下斜路。如果是夏天的晚上,会有凉风。到了秋天,路上铺满黄叶。  若是在冬天,我会戴着冷帽和手套,穿着厚重的衣服,看天地的风。  店里供应一等一的生鱼精彩的鸟烧,下酒的枝豆和鱼干,还有各...
  • 贴身感觉:如果这是情诗
    贴身感觉:如果这是情诗
    如果这是情诗  如果你是衣柜里的一件衣服,我愿意是一支粉红色布料衣架,天天挂住你。  如果你是一张欧式大床,我愿意是一张来自巴黎、质料一流的床罩,用我最好的爱,把你牢牢包裹着。  如果你是一张原木书柜,我愿意是那盏别致的台灯,夜夜照亮你,陪你工作到夜深。  如果你是站在床头的那个柜,我愿意是抽屉,没有你,也就没有我。  如果你是一张典雅的饭桌,我希望是一张高价台布。我和你,是天生一对。  如果你是一个黑色鞋柜,我希望是一双白色的鞋子,我是你唯一的色彩。  如果你是柚木地板,我多么希望,我是水晶地蜡,令你容...
  • 贴身感觉:男人三十五
    贴身感觉:男人三十五
    男人三十五  男人二十五岁之前,你问他女人的样貌重要,还是身材重要,他答:  “样貌重要!身材好不好,我才不在乎。”  三十五岁之后,你问他同样的问题,他会答:“身材非常重要。”  男人二十五岁之前喜欢跟比他年长或差不多年纪的女人谈恋爱。三十五岁之后,他喜欢年轻女子,越年轻越好。  男人二十五岁之前,认为自己可以凭藉个人魅力以外,还需要事业。有事业,才有一切。  男人二十五岁之前,认为两个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爱。当他不再爱一个女人,他便会离开。三十五岁之后,男人认为最重要的,除了爱,还有义。即使他不再爱一...
  • 贴身感觉:男人的情话
    贴身感觉:男人的情话
    男人的情话  粤语长片里,珠胎暗结的嘉玲哭着说:“都怪我听了他的甜言密语。”  可是,世上有不说甜言蜜语的男人吗?  有一种男人,在情场打滚多年,他们讲情话的本事,早已登峰造极。他们对新相识的女人说:“我一生中遇过无数女人,可是从来没有这么爱一个人。”女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年后,男人却对同一个女人说:“我从未遇过一个像你这么烦的女人。”  如果男人对你说:“我不会再爱上别的女人。”  你应该明白他的意思是“暂时”、“目前”、“此刻”,或者他不会爱上别的女人。  男人说:“我一生中只爱过一个女人。”  ...
  • 贴身感觉:十大酷刑
    贴身感觉:十大酷刑
    十大酷刑  一、男朋友或丈夫变心。  二、跟美女做朋友。跟她做朋友,必是时常跟他一同出现,旁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荣耀与攒美都属于她。她男人都先找她。做她的朋友,自信心扫地,何苦来哉?  三、跟身材出众的女性朋友一起到沙滩。道理与跟美女做朋友相同。与她一同躺下淋日光浴,好色男人只会踏在你身上跟她搭讪。万一两人同时遇溺,你获救的机会一定比她低。  四、被自命不凡的男人追求。他们是推销员,见面不久便急急推销自己的财富、学历、智慧,提醒你这是你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要自误。  五、在毫无心理准备之前,突然被对方抛弃...
  • 贴身感觉:女人和女人之间
    贴身感觉:女人和女人之间
    女人和女人之间  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姐妹情或许不及男人的兄弟情来得义薄云天、肝胆相照、歃血为盟,却较长久。  男人和男人的友情可能是抛头颅、撒热血。  他们为兄弟做的事,包括:  他比自己不济嘛,找份好工作安置他、提拔他。  有人看不起他,便不顾一切挥拳打之。  在他无能为力时,照顾他妻儿。  若一朝决裂至无可挽救的地步,他们比较决绝,从此各走各路。  但女人的姐妹之情并非押在一个义字之上。女人之情是心声互诉,寂寞相伴。小时候,两个男孩子不会相约一起去洗手间,女孩子却会。  女人的友情是由一起读书、唱歌、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