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等人!武汉终于有富余病床了!
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
已获转载授权
自疫情肺炎开始以来,武汉的病床一直不够用,确诊患者住不上院的新闻不绝于耳。
武汉其实一直在努力的扩建新病房,但建设速度有极限,新增病床数量始终无法抵消掉新增确诊的数量。
所以我们这些旁观者看起来,就是病床一直不够用。
病床不够这件事,不仅直接威胁到确诊病人的生命安全,也威胁着抗疫大局的稳定,同时也是一种对我本人的长期潜在威胁。
所以我对这个事,一直很关注。
武汉人等床的现象,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床等人?
2月21日,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召开第29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说,目前武汉已经有13家方舱医院,可以提供救治的床位达到13348张,目前已经使用9313张,确诊患者收治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但武汉市,决定再建19家方舱医院,在25日之前,把储备床位的数量,提升到3万张。
武汉市疫情其实已经得到了略微好转,压力明显小于开始的时候。
但政府依然决定要大举兴建如此之多的床位,我觉得这是因为吃够了病床不够的苦,用最保守的心态去谨慎面对疫情,考虑最不利的情况。
这种谨慎的心态,我觉得是好事。
多建点床位,哪怕闲着,都让人安心,方舱医院的修建成本并不高,这等于花钱给城市上保险。
有了如此之多的方舱医院,加上隔离带来的疫情减缓,我觉得彻底解决轻症确诊患者的住院问题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能住方舱医院,除了可以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外,还能有效阻断对家人的交叉感染,所有费用国家出,这当然是好事。
但如果不幸发展成重症,方舱医院的医疗资源是不够的,必须要转移到火神山等定点医院,这些正规大医院才有能力接收重症患者。
但这种级别的医院,兴建困难,费尽千辛万苦,也就修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其他定点医院大部分都是用以前的普通三甲医院改建而成。
这种级别的床位,短期内难以增加,资源极限摆在那,真的没啥好办法。
没想到今天早上一开新闻,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今天上午,也就是22日早上,播出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教授接受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对目前的前线情况做了简述。
王院长说,2月20日至今,雷神山医院的1500张床位已经全部开发,但至今还有几百张床位闲置。
同时,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的隔离病房也连续多日出现床位数量大于病患数量的情况。
武汉市,已经明显出现床等人现象。
而武汉市第七医院的发热门诊接待的病患数量,从2月14日开始逐日下降,2月20日的门诊量仅占高峰时期的一成。
发热门诊冷冷清清所带来的,是最近三天,武汉市新增确诊数量的断崖式下降。
在市委书记换帅后,武汉市进行了超强度的病人排查,对新冠肺炎患者执行了应收尽收的政策,在新增确诊数量短期暴增后,我们终于看到了阶段性的战疫成果。
2月18日,武汉市新增确诊1693人。
2月19日,武汉市新增确诊775人。
2月20日,武汉市新增确诊631人。
2月21日,武汉市新增确诊366人。
但是在2月21日,武汉市出院的治愈患者达到了1767例,扣掉新增的366人,多出了1401张床位。
按10%重症率计算,定点医院腾出了140张床位,而方舱医院则多出了1261张床位。
140张定点医院的床位可不是个小数,要知道火神山才1000张床位,雷神山才1600张床位。
而如今仅仅一天,武汉市就多了140张可以收治重症的定点医院床位。
雷神山院长王行环教授说:
“只要防控工作不松懈麻痹,疫情不出现反复,医院‘空床率’将快速增长。”
连续三天新增确诊下降,这已经形成了稳定了下降趋势,基本可以确认武汉疫情的顶点和转折点。
自转折点开始,新增确诊数会不断减少,但新增治愈数会不断增加。
当初新增确诊数是怎么几何式增加的,未来新增出院数也会怎么几何式增加。
最危险的时刻,明显已经过去了。
随着确诊病例的不断出院,医疗资源的不断释放,防治新冠肺炎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并不高,全国(除湖北)才0.35%,这是在仅仅提供高压氧气和普通辅助药物的前提下。
要知道普通流感的死亡率也有0.2%,这还是人类已经长期对抗流感,已经拥有一定针对性药物的前提下。
这说明,只要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提供高压氧和急救服务,哪怕没有特效药,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杀伤力也就是略高于普通流感病毒。
只要人类通过不断临床测试,能发现略微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哪怕没有特效药,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会直接和流感等同。
目前,我们的雷神山院长,考虑的不是扩建病床的问题了,而是在患者大量出院后,如何稳步有序的,将武汉市大量定点医院,重新改造成普通三甲医院,从而恢复对普通患者的诊治工作。
预期今后一段时间出院患者的数量会大幅增加,空出的床位也随之更多。如何救治更多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恢复其他正常患者的就诊需求,是今后医院面临的重要挑战。
从人等床,到明显出现床等人现象。
如今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再过一段时期,如何缓步有序改造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恢复对普通患者的诊治工作。
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了,这日子,终于黎明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