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中国如何才能打赢舆论战?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4-14 06:15:23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乎(ID: wenhu491001)

Xjy豪仕阅读网


温乎曰:

价值观和生产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Xjy豪仕阅读网


Xjy豪仕阅读网

01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和陕北红军一起,建立起新的根据地。

那时候,陕北是一片孤岛。

外边的人不知道里面的情况,由于国府的封锁,里面的声音也传不出来,而天下遍地是国府的宣传机器,全方位抹黑陕北根据地。

在吃瓜群众接受的信息里,陕北是经济落后的穷困地区,文化荒芜的精神沙漠,还是没有人身自由的牢笼。

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

虽然这不是真实的陕北,但在国府日复一日的宣传下,外边的人已经形成固定认知。

身处延安的教员对此心知肚明,如果不能在舆论战中扳回局面,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可是敌强我弱,直接在舆论场对轰特别不利,只有绕开国府的宣传机器,才有可能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教员和周恩来同志商议,想请宋庆龄先生联系一名外国记者,到延安做实地采访报道。

正好,埃德加 · 斯诺也想去延安。

他在很多地方听到国府的宣传,便特别想到延安实地采访,了解一下这群被抹黑的人到底是什么样。

1936年4月,斯诺拜访宋庆龄,想请她帮助。

宋庆龄详细问了斯诺的身份,感觉不错,通过朋友家的电台向延安传信,看看他们是否批准。

教员对斯诺的身份很满意:

“美国人就可以绕开国府......在《星期六晚邮报》写稿,有独立的新闻发布渠道......本人有同情心。”

他和周恩来同志回信:“就请斯诺来采访吧,顺便再帮忙联系一名外科医生,改善一下根据地的医疗环境。”

1936年6月,记者斯诺和医生马海德到达陕北。

此后4个月,斯诺实地采访了陕北的农村和军营,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真实的红军,他们打网球、跳高、读书,娱乐生活干净又时髦。

斯诺还和很多红军指战员聊天,知道他们为什么参军,现在做的是什么,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

他在陕北采访4个月,资料写满14个笔记本。

1936年10月,斯诺返回北平,闷在屋里写作几个月,他把陕北的真实见闻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书名叫做《红星照耀中国》。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短短几个星期就再版7次,畅销10万册以上。

后来,这本书传回中国。

那些听广播看报纸的人突然发现,国府的宣传也不能偏信啊,陕北还是蛮不错的嘛。

在这场舆论战中,教员顺利扳回一局。

虽然不能大获全胜,但以弱势胜强势,赢得不可谓不漂亮。

Xjy豪仕阅读网


Xjy豪仕阅读网

02Xjy豪仕阅读网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份清晰的舆论战指导手册。

第一是避敌锋芒。

国府的宣传力量强大,堪称360度无死角包围,掌握主流话语权,他们说的话很难让人不相信。

而人们又有慕强心理,潜意识就会认为,哪边声音大哪边就是对的。

如果用仅有的报纸和国府对战,基本是以卵击石,丝毫没有胜算。

哪怕你在报纸上说的再好,根本传播不出去,偶尔传播出去一点点,也会淹没在海量的垃圾信息里。

这个时候只能避敌锋芒迂回出击。

国府不是强大么,我找一个和你同等段位的美国人,借助美国舆论的力量发出声音。

在这件事中,美国人的身份也起了很大作用。

吃瓜群众不是慕强嘛,那么用美国记者的身份给新闻报道背书,是不是比国府新闻更有可信度?

第二是讲事实。

国府说陕北不好,那就让他继续说,我们不在细枝末节上争论,而是绕开抹黑的新闻报道,直接把事实说出来。

人们相信一种信息,本质上是因为宣传渠道的狂轰滥炸,如果只有单一的信息来源,那就只能相信接受到的信息。

只要信息渠道多了,人们自然会对接受的信息做判断,他们自然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假的。

在舆论战的时候,只要通过合适的渠道,把事实说出来就可以。

比如国府说:“你们没有文化。”

教员没有反复解释:“哎呀,我们还是有点文化的,你看......”而是直接公布事实,把红军打网球、读书的新闻放出去。

如果反复解释的话,国府马上又会说:“你们没有人权。”这样不停的解释,永远说不清楚,永远被人牵着鼻子走。

而且吃瓜群众也会觉得你底气不足。

所以根本不需要解释,直接说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这两点是防守的,只是打破国府的舆论包围,获得生存空间,在以后的日子里,教员其实还有一个舆论攻击的杀器:

直指对方的弱点。

舆论场的战斗,争的是人心和话语权,而不是一时的声音高低,如果在新闻上比谁的声音高低反而落了下乘。

既然你能攻击我,那我也可以反击嘛。

那时候,红军的报纸只能在根据地发行,根本走不出去,无法把自己的声音传递到外界。

教员决定成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把报纸上的文字稿,修改成可以听读的广播稿,然后用电台传出去。

如此一来,舆论场就不局限在根据地了。

解放战争的时候,教员就给新华社写社论,直接说蒋介石政权贪腐啊、不要和平啊、屠戮人民啊......把国府的老底都翻出来了。

国军一个军长说:“最头痛对面的广播宣传,听了以后惊心动魄,四面楚歌,根本听不下去。”

特朗普特别擅长这一招。

不论竞选或者执政,他都绕开美国主流媒体,用推特直接和粉丝沟通,通过互联网的杠杆,得到和美国主流媒体一战的力量。

这次全球疫情,特朗普也从不正面讨论中国的贡献,反而一口咬定是“中国病毒”,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避敌锋芒。

你看,舆论高手都是相通的。

Xjy豪仕阅读网


Xjy豪仕阅读网

03Xjy豪仕阅读网


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战场停火,中美开始第一次正式舆论交锋。

中国组建了一个新闻记者团,除了100多名中国记者以外,还有英国记者魏宁顿和法国记者贝却敌。

当时美军师长迪安被俘虏了,很多美国人都以为迪安死了,而且是被残忍杀害的。

于是中方就把迪安的消息透露给魏宁顿,请他利用英国人的身份,把消息告诉熟悉的美国记者,让美国记者把新闻发回本国。

结果,新闻轰动美国,据说报社还给他发了奖金。

其实美国媒体也不是铁板一块,既然有支持战争的,一定有反对战争的,这就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而且记者也是人,事业和金钱永远是人的软肋,报道轰动新闻就是记者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

中国不仅给美国记者走上人生巅峰的机会,还挣到真金白银,为了继续获得劲爆猛料,美国记者对中国不要太喜欢。

中国用这种方法,一次一次在美国发布有利于中国的新闻。

本来是要黑中国的,没想到反而黑了美国,美国军方能不生气嘛,支持战争的媒体能不生气嘛?

嗯,生气就对了。

只要美国军方和媒体产生矛盾,中国的舆论战也就胜利了。

此后,中国和美国经常打舆论战,日常画风是这样的:“美国某某事情做的不对,说明你们没有人权,纯粹就是纸老虎。”

美国很无语:“哎,别这么说呀,我们某某事情做的还不错,说明还是有点人权的哈。”

当然,除了战术方法用的高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时代环境。

那时候是冷战时期。

美国带着西欧组成资本主义阵营,苏联和中国、东欧组成社会主义阵营,虽然中苏闹掰了,起码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这种时代环境,让美国在舆论战场上只能就事论事,不能发挥民主自由的舆论威力,对中国的制度攻击,效果要大打折扣。

这才是中国舆论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一系列事情,导致社会主义阵营轰然倒塌,美国在世界的话语权空前强大。

仅从世界知名媒体来说,60%是美国公司,其余的则分布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而他们又是和美国站在一起的。

总体上,美国及其仆从国掌握了世界主流话语权,只要他们愿意,随便一句话都能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再加上苏联解体,让欧美国家更加坚信:“我们的民主制度就是好,要不然苏联和东欧怎么会失败呢。”

这种胜利者的光环,让他们可以光明正大以“民主自由”的名义,指责全世界不顺从的国家,而被指责的国家往往是无力反驳的。

如果说“我们也民主自由啊”,他们马上会追问“证据呢”,这个时候又该说什么?

中国是世界大国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过欧美国家日复一日的洗脑宣传,外国人理所当然的认为中国是世界另类,肯定是不好的。

这又是近几十年来中国舆论弱势的根源。

是不是和文章开头呼应上了?

如今的中国就是当年的陕北,属于被舆论封锁的孤岛,现在的特朗普就是当年的蒋委员长,用舆论战给外边的人们洗脑。

由于信息输入单一,外国人不愿意了解真实的中国,中国也没有办法表达真实的自己。

现在的舆论战场,中国的处境比当年更危险。

Xjy豪仕阅读网


Xjy豪仕阅读网

04Xjy豪仕阅读网


1942年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教员发表了一段讲话,说了说文艺工作者的几个问题。

首先,文艺工作者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

然后是态度问题,对敌人要批评,对自己人要赞美,对同盟者要既批评又鼓励。

其次是文艺作品给谁看。

他说啊,许多文艺工作者生活空虚,不熟悉百姓的语言,因此写出来的作品显得语言无味,而且有些不三不四的词句。

最后是学习问题。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研究社会的真实情况,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才有丰富内容和正确方向。

经过锻炼和培训,一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脱颖而出,战争年代舆论战的胜利,就是因为有一支过硬的文艺工作者队伍。

但是后来呢?

国际上是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阵营崩塌,导致欧美的话语权一统天下,中国在西方话语权里苦苦挣扎。

国内是出现伤痕文学。

那些文学作品的作者曾经吃过苦受过累,想吐槽抱怨是可以理解的,谁都不想吃苦受累对不对。

可是,这些作品慢慢的走样了。他们从吐槽抱怨个人遭遇,开始扩大到对国家和制度的攻击。

比如《苦恋》中的女儿向父亲提出灵魂拷问:“您爱这个国家,苦苦恋着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你吗?”

读完是不是感觉瞬间震颤了?

这些文学作品影响了不少年轻人,事实上,那代人受伤痕文学的影响特别深,张口闭口就是恨国论。

再加上国门大开,他们突然发现美国好强大,中国好土气,感觉哪里都不如国外,生在中国好气哦。

伤痕文学+国力差距,让那代年轻人瞬间跪了。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文艺工作者之后,站的立场和工作态度,往往是背离祖国和人民的,至于文艺作品更是没有半点中国语言,而是以嘲讽中国赞扬美国为荣。

小平同志说:“这个迟早要来,这是国际大气候和中国小气候决定的。”

按照年龄算,那批年轻人发展到如今,正是文艺工作者的主流。这样的文艺工作者队伍,不说打舆论战了,能防守住就不错了。

直到最近20年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也稍微有了点话语权,才慢慢显示出大国崛起的峥嵘头角。

成长在最近20年的8、90后们,没有经历过国力悬殊的低谷阶段,也没有经历过伤痕作者的苦难青年,每天见到的都是蒸蒸日上的国力和人生。

时代的烙印让他们骨子里很自信。

在他们的信念里,美国不可怕,欧洲不可怕,只要中国努力一定会超越的。

他们也不会恨国,因为国力逐渐增长,他们能看到这个国家的希望,所以爱国才是8、90后的主题。

他们看到伤痕文学只会嗤之以鼻,不会有任何代入感。

这才是中国自信的希望。

这才是中国打赢舆论战的根基。

老年和青年的理念不同,其实都是时代结出的果实,没有谁对谁错,都是时代车轮下的人物印记。

这种事情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只能交给时间了。

以前看到一段话:“年轻人爱国自信,是因为没有遭受生活的重锤,将来吃到生活的苦,照样得跪。”

这句话,我不认同。

遭受生活重锤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难道吃点苦受点累就不爱国不自信了?

说这句话的人,骨子里还是伤痕文学的拥趸。

Xjy豪仕阅读网


Xjy豪仕阅读网

05Xjy豪仕阅读网


这次全球疫情,中国遭受美国的舆论围攻。

由于之前说的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原因,中国在这场舆论战中左支右绌,看得让人难受。

面对欧美一统天下的话语权,我们暂时没有取胜的希望,只有尽力而为,平稳度过难关再说。

舆论战,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对抗。

冷战时期,中苏以“社会主义”做武器,号召欧美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舆论战打的有声有色。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社会主义式微,中国勉强坚持了30年。

但这次疫情又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感受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差距,其实就是一次价值观的展示。

虽然有很多媒体抹黑,可也有很多外国人逐渐对中国认同,这就是突围,这就是新的《红星照耀中国》。

但是还不够。

我们总是说入关,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入关之后,带着世界人民到哪里去?”

是继承旧的世界秩序,还是另起炉灶?

是接过美式民主自由的话语权,还是普及中国的民主自由?

资本主义体制和社会主义体制,怎么才让大家都接受?

这就又回到曾经说过的问题,中美之间表面上是经济和科技的对抗,更深层次是制度和价值观的对抗。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舆论战好像也没什么重要。

我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一边继续发展生产力,成为世界离不开的大工厂,顺便下饺子一样造航母、飞机、高科技产品。

一边打造自己的价值观,逐渐成为美式民主自由的替代品,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够接受。

到那个时候,“自信一代”做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一手握生产力,一手甩价值观,再配合教员的方法论......

哪还有什么舆论战,排骨不香啊?

相关文章

  • 警惕!绝不能让它撕开中国战疫的大防线!
    警惕!绝不能让它撕开中国战疫的大防线!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胡一刀 斩魄刀一趟从俄罗斯飞抵上海的SU208航班,累计确诊感染60例。4月12日,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8例。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单日最高。其中,至少有93例来自俄罗斯,占比超9成。截至4月13日中午,来自俄罗斯的输入性确诊病例总共至少409例。这三组数据已经显示,俄罗斯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境外病例输入地。可以说,中国抗击疫情这场战斗的“下半场”已经悄然开始,令人没想到的是,靠近俄罗斯的黑龙江突然成为主战场。那么,战疫的“下半场”有多严峻?我们该怎么...

    2020-04-14 06:15:17
  •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巨变:美国衰退,欧盟解体,中国迎来最大挑战!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巨变:美国衰退,欧盟解体,中国迎来最大挑战!

    作者:蒋校长来源公众号:蒋校长已获转载授权随着海外疫情的全面爆发,美国的情况彻底失控,一股盲目的乐观主义开始出现。 在很多人看来,全球已经深陷于疫情当中难以自拔,而最早控制住疫情的中国将继续高速发展并从中获益,疫情将成就中国发展的新机会。这个说法需要被厘清。中国将在疫情中获得莫大的发展机遇,迎来迅猛发展的窗口期;全球都将因疫情陷入发展衰退期,只是中国面临的下行压力与冲击较小。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我们只是在暴雪疾风中获得了一间容身之所,而不是在满心欢喜中走向温暖的春天。事实上在疫情之下,中国不应该有任何...

    2020-04-14 06:15:13
  • 新中国岂能让《葫芦案》死灰复燃?
    新中国岂能让《葫芦案》死灰复燃?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记得中学的时候,语文教材以极大的篇幅,节选了《红楼梦》中的《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故事是贾雨村新官上任,遇到了一件人命官司,“四大家族”的公子哥薛蟠从人口贩子那里买了一个小妾,并仗势把来上门理论的人给打死了,本应被重判,可结果在“门子”的指点下,贾雨村把薛蟠无罪释放,把案子判成了葫芦案(糊涂案)。这个小妾,就是红楼梦十二钗副册之首,时年12岁的香菱。当时年少的我并不能理解,那本天下奇书中有那么多文学上的精彩段落,可教材的编撰者偏偏选了这一段。直到...

    2020-04-14 06:15:03
  • 美企日企撤离是真的吗 它们撤出中国会有什么后果
    美企日企撤离是真的吗 它们撤出中国会有什么后果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已经毋庸置疑。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壮大,中国制造业遍布全球各地。然而,有消息指出美国和日本为了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要求美企日企撤离,这是真的吗?它们撤出中国会有什么后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外企撤资最新消息
    据外媒报道,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而对于它们撤出中国的所有费用将由政府承担。无独有偶,日本也宣布政...

    2020-04-13 23:55:15
  • 美国捐款武汉疫情了吗 来看国外援助中国抗疫物资清单
    美国捐款武汉疫情了吗 来看国外援助中国抗疫物资清单

    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之后,很多国家都对我们倾囊相助,这份恩情我们也将铭记在心。然而,很多市民对哪些国家有援助我国十分好奇,并问到美国捐款武汉疫情了吗?针对这些问题,下面我们来看国外援助中国抗疫物资清单就清楚了。美国有捐助中国
    据消息了解到,截至3月2日,共有71个国家9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捐赠物资。分别有朝鲜、阿尔及利亚、阿联酋、埃及、波兰、韩国、德国、柬埔寨、日本、伊朗、美国等71个国家。此外,欧盟...

    2020-04-13 23:55:10
  • 巴西疫情对港口的影响 会波及中国大豆进口吗?
    巴西疫情对港口的影响 会波及中国大豆进口吗?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去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超六成来自巴西。但目前,巴西疫情严峻。据官方最新通报,该国累计确诊病例超两万。不少人担心,巴西疫情对港口的影响会不会很大?届时会不会波及中国大豆供应?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巴西疫情对大豆出口的影响
    当地时间11日,巴西卫生部通报,该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上升至20727人,累计死亡1124人死亡。疫情肆虐下,巴西港口不受影响仍正常运营。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

    2020-04-13 22:56:01
  • 援助意大利专家回国原因 意方这样评论中国医疗队
    援助意大利专家回国原因 意方这样评论中国医疗队

    意大利目前的疫情状况依然严峻,然而中国首批援助的专家已回国,那么援助意大利专家回国原因是什么呢?意大利是如何评论中国医疗队的?据悉,目前我国依然有医疗专家坚守意大利,回国的只是第一批出发援助的。意大利疫情
    上个月的25日,中国第一批协助意大利的专家返回中国,随后中国第三批专家于当天抵达意大利,这意味着中国继续在意大利保留两组专家。第一组专家回到中国时并不需要过度解释,而只是休息调整,毕竟专家团队...

    2020-04-13 22:55:56
  • 美企离开中国意味什么 撤离的外资名单有哪些?
    美企离开中国意味什么 撤离的外资名单有哪些?

    据统计称,近几年有大批的美国企业撤离中国市场,那么美企离开中国意味着什么呢这些撤离中国的外资名单有哪些?一直以来,中国市场都是外贸企业最看中的一块肥肉,一旦撤离中国的话这些企业可能会损失不少。美国经济
    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美国公司撤离中国,这将对这些美国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利。根据报告,美中商业委员会副主席杰克帕克说,选择从中国撤出的公司将失去他们自己和中国的巨大商机。
    他表示:“未来几十年,中国...

    2020-04-13 22:55:41
  • 曹德旺说中国只有2亿消费群体 马云却不这么认为
    曹德旺说中国只有2亿消费群体 马云却不这么认为

    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大国,隐藏着庞大的消费市场。那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消费群体?中国真正的消费群体有多少?曹德旺曾说只有2亿,但马云曾说有13亿。到底谁说的是对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曹德旺谈中国2亿消费群体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曹德旺说,13亿人口中,有消费力的不到2亿人,9到10亿人没有消费能力。有的只是人口,没有消费力。但马云曾说过,中国市场非常大,有13亿的消费群体。同样是成功的企业家...

    2020-04-13 22:55:36
  • 疫情中国经济损失多少钱 一文看透新冠肺炎对我国影响
    疫情中国经济损失多少钱 一文看透新冠肺炎对我国影响

    疫情放在每一个国家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这次损失了不少钱,这一点是难以避免的,我国疫情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目前疫情中国经济损失多少钱?具体一起看一下。疫情经济影响
    国内疫情爆发,随着疫情的情况好转,国家为了控制疫情也花了不少钱,而且具体数字也出来了,不但花费也公布出来了,就连带来的经济损失数据也出来了。相信大家也想知道这次疫情中国经济损失多少钱?
    众所周知,中国的疫情目...

    2020-04-13 20:55:57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