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美国地缘战略: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处境一样!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11-30 06:15:1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乎(ID: wenhu491001)

dFh曹操读书网


dFh曹操读书网

02dFh曹操读书网


美国的地缘战略经过三次调整。

美国刚建国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想保住辛苦夺来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可能的话,在美洲扩大点影响力,基本差不多了。

所以在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说,美国不干预现存的欧洲殖民地,也不会参与欧洲国家的内部事务,但欧洲国家再到南北美洲殖民,美国政府就会介入。

世界霸主英国同意了,保证不再掺和美洲的事,说话不算话的是小狗。

这就是所谓的“门罗主义”,美国无非想表达一个观点: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我只想关起门来搞钱,谁都别来烦我。

在“门罗主义”的庇护下,美国夺取墨西哥的德克萨斯州、将英国排挤出俄勒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从大西洋西海岸的落后国家,迅速扩张到太平洋东海岸,成为坐拥海权和陆权的新生大国。

而且美国的运气特别好。

欧洲移民来到美国之后,发现脚下是一望无垠的无主土地,比贵族盘踞的欧洲强太多了,还不赶紧开荒种田等什么?

是的,印第安人在欧洲人眼中,根本不算人。

于是美国有了持续百年的“土地红利”,直到1898年,美国的土地才分配完毕,所以在建国前100年,美国的国运是持续向上发展的。

美国“土地红利”没有吃完的时候,欧洲的工业革命传来,美国又吃到“工业红利”,可谓国运气势如虹。

就在土地分配完毕的1898年左右,美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和现在的中国差不多。

既然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美国显然不再满足于门罗主义,心想已经是美洲霸主了,应该继续进步啊。

美国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 · 马汉发现时代需求,写了一本《论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的书,书里的核心观点是海权论:

“只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才能保证国家主导世界。而美国处于两大洋之间,又有庞大的陆地做基本盘,更应该建立强大海军,积极向海外扩张。”

美国高层非常欣赏马汉的理论,认为是国士的大手笔,于是美国的地缘战略变成海权至上

1898年美国发起“美西战争”,逼迫衰落的西班牙让出古巴、关岛、菲律宾的控制权。

当美国的势力进入亚洲之后,又对清朝提出“门户开放”的要求,和欧洲列强一起瓜分中国。

美国的海权扩张也非常成功。

但美国的潜力依然雄厚,只扩张海权并不能满足美国的野心,以后怎么办呢?

1904年麦金德发现美国的困境,便写了一篇《历史中的地理学枢纽》的文章,提出大陆心脏论:

“世界历史是一部陆权和海权国家斗争的历史,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属于决定性的战略地区,谁控制了那里,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进而控制全世界。”

15年后,麦金德的理论再次升级,明确说明欧亚非大陆是地球的世界岛,而东欧到中亚的广袤地区,便是世界岛的心脏地区

我们回顾历史案例,可不是这样么。

阿拉伯帝国崛起于中亚地区,向西可以攻占北非和西班牙,向东可以进入新疆威胁中国安全,向南则威胁印度和东南亚。

蒙古帝国攻灭花剌子模、阿拔斯王朝之后,也就控制了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区,取得进军东欧的基地,最终给欧洲送去上帝之鞭。

搅屎棍英国的势力进入中东,一边遏制俄国南下、一边在新疆西藏培养代理人,搅的欧亚大陆鸡飞狗跳。

各种历史案例证明,麦金德的理论基本没错,中东就是撬动世界格局的支点

于是美国开始第三次地缘战略的转型,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区,晋升为真正的世界帝国。

dFh曹操读书网


dFh曹操读书网

03dFh曹操读书网


美国谋求控制欧亚大陆,主要是两种战略。

其一是控制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

比如在西欧成立北约,把衰落的西欧国家拉上战车,成功稳住欧亚大陆的西边,并且在苏联解体后推行北约东扩,极力向东欧渗透,扩大美国主导的地缘势力。

在欧亚大陆的东边,美国在二战后扶持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国家,用来牵制中国和苏联的精力,并且不断制造各种纠纷,让这两个大国没有余力进入中东。

苏联倒是出兵阿富汗了,结果没多久便解体了。

再看台湾问题,就知道中国有多闹心了。

而且美国为了保持地缘优势,还极力阻止东亚国家抱团。

每次中韩关系亲密的时候,韩国总统就入狱了。每次中日关系缓和的时候,日本官员就非正常死亡了。每次中美有摩擦的时候,美国就给台湾出售武器了。

细想一下,美国就是个现代版搅屎棍。

其二是美国趁英国衰落的机会,将势力深入中东地区。比如扶持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等。

进入21世纪,美国又利用911事件,掀起大规模反恐战争......2001年侵略阿富汗、2003年侵略伊拉克,目的也是控制中东地区。

当然,美国除了控制地缘板块,还想要中东的石油。

我们把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对比一下,就看的很明白了,如果说河南是中国的中原,那么中东就是世界的中原。

得中原者得天下,根本原因不是中原多么富庶,而是中原是一个地缘战略支点,得到中原便进可攻退可守,甚至左右周围的局势

所以中原才是兵家必争之地。

美国用几十年时间进入中东地区,就掌握了欧亚非大陆的地缘支点,把世界格局捏的死死的。

伊朗在这个地方,能有什么好日子?

但是在美国的地缘战略里,有一个很重要的BUG:欧亚非大陆不能有强大的国家存在,要不然会削弱美国的影响力

一旦美国的影响力被削弱,美国的世界帝国也就玩不下去了。那欧亚非大陆有什么强大国家,可以削弱美国的影响力呢?

肯定是俄罗斯和中国啊。

继承苏联遗产的俄罗斯,拥有强大的核武库,即便经济相当于中国广东,但谁都不认为俄罗斯是纸老虎。

面对这样的俄罗斯,欧美国家很容易想起苏联的钢铁洪流,就是这群斯拉夫人,几十年前差点推平欧洲。

而且普大帝时代的俄罗斯,时刻不忘恢复在东欧的影响力,并且经常插手中东事务,这不是和美国的地缘战略为敌么?

所以美国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有个说法,俄罗斯最好变成胶冻状的,也就是国内民族矛盾激烈、各地区和莫斯科离心离德、经济依赖西方,并且被亲美国家包围。

前段时间拜登也表态,俄罗斯是美国的最大敌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

可见在美国的心里,但凡有一口气的俄罗斯,都不是最好的俄罗斯,只有俄罗斯成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他们才满意。

同样的道理也可用于中国。

中国是东亚最大的国家,现在又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未来发展潜力无限,而且新疆以西就是帝国坟场,非常接近“世界中原”,如果中国成为超级大国,未必没有西进的心思。

不论经济竞争或者地缘格局,中国都足以成为美国的对手,美国也很清楚。

早在2001年,美国国防部的报告就说,从中东到东北亚的不稳定之弧中,存在针对美国的特殊挑战,可能出现一个拥有可观资源的军事竞争者。

明显说的是中国嘛。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也说过,确保欧亚大陆不被单一的权力控制,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在欧亚大陆的两边,各出现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大国,必然对美国构成巨大的战略威胁。

这些年美国对中国的各种制裁,不是没有来源的,而是美国蓄谋已久的计划。

谁让我们挡了美国的世界帝国之路呢。

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俄罗斯、伊朗的处境,其实也没什么区别。无非是中国和俄罗斯能抗住美国制裁,偶尔甚至能反击一波,伊朗除了喊口号就没什么动作了。

看到伊朗的悲剧,我们更应该庆幸百年来的自强不息。

dFh曹操读书网


dFh曹操读书网

04dFh曹操读书网


其实说白了,美国就是利用离岸平衡手,挑拨欧亚大陆的国家矛盾,然后让美国的利益最大化。

它的套路也非常简单:和没有威胁的小国结成盟友,比如日本、韩国、菲律宾之类的,一拥而上遏制中俄两国。

简单说就是拉小国,压大国,果然深得英国真传。

但美国是海权国家,不可能亲自下场争夺欧亚大陆,施展离岸平衡手是唯一的办法。

而施展离岸平衡手的特定条件,便是欧亚大陆的陆权衰落,后起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如果某个大国能整合欧亚大陆的资源,陆权重新崛起,那么美国的离岸平衡手就没有施展的空间了。

这也是有历史案例证明的。

英国是孤悬海外的岛国,能够维持几百年的霸权,原因就在于欧洲大陆是碎片,英国可以联合德国制衡法国,也可以联合法国制衡德国,甚至可以联合俄国制衡法德。

反正哪个国家有出息了,英国便联合较弱的国家,合起来打压下去。

日本也是孤悬海外的岛国,却始终没有这种机会。因为大海对面是统一的中国,日本联合谁去?不管日本和谁在一起,在中国面前都是一盘菜。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别人能玩手段,归根结底是自己的问题。

欧亚大陆想斩断美国伸过来的手,唯一的办法是整合资源,让孤悬海外的美国变成日本。

那有可能实现吗?

我觉得有可能。

因为海权国家超越陆权国家,根本原因是技术和贸易线

几百年前的西欧国家发展大航海,一是穆斯林切断欧亚大陆,导致生意没法做。二是海运真的方便啊。

比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想卖到欧洲,走欧亚大陆很惨的,不仅要穿过无数沙漠戈壁,还得用骆驼和马车运输,速度慢不说,还容易损坏商品。

经过几次转卖运到欧洲,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而且逐层加价和人吃马喂,以至于成本指数级增加。

走海路就不一样了,大船顺着季风嗖一下就过去了,而且海运的载货量特别大,让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

安全又快速,做生意当然选海运。

海运发达的结果是贸易线繁荣,贸易线繁荣又造成沿海城市的崛起,为了保护贸易线必须配备强大的海军......如此循环往复,海权国家自然崛起。

dFh曹操读书网


失去丝绸之路的繁荣贸易线,整个欧亚大陆内部,都是一片惨淡景象。汉唐时期的甘肃和新疆,可是朝廷的财税重地,可到明清的时候,除了沙子还有啥?

所以说,海权和陆权的落差在于技术和贸易线,不是什么海洋文明有冒险精神,那都是成功人士修祖坟,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不过世事无常啊。

世界进入21世纪,汽车、飞机、高铁等先进交通工具普及,极大拉近欧亚大陆的距离。

虽然运输成本还是没有海运便宜,但在欧亚大陆的广袤土地上,运输大宗货物也没什么问题。

有了生意就有了贸易线,有了贸易线,就会有内陆城市崛起......如此循环往复多年,结果便是陆权复兴

那么整合欧亚大陆的资源,也就有了必备的条件。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可以看作是陆权复兴的一种尝试。

当然了,我们的另外一个目标是建设海洋大国......

dFh曹操读书网


dFh曹操读书网

05dFh曹操读书网


现在的欧亚大陆就是个战国时代。

美国在西欧和东亚持续发挥影响力,并且深耕中东核心地区数十年,算是破门而入的野蛮人。

中国和俄罗斯是欧亚大陆的两级,最近些年联手对付野蛮人,属于中俄关系靠美帝。

中国做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想通过“一带一路”整合资源,重振陆权脱离海权的束缚。

而伊朗在三国博弈的大背景里,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小透明,今年被做掉的两个大佬都是炮灰。

还真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我很乐意看到美国兴于海权,终于海权。

相关文章

  • 伊朗核专家遭暗杀,以色列为何敢无法无天?
    伊朗核专家遭暗杀,以色列为何敢无法无天?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前两天,伊朗本来还有点小喜悦,11月26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一则新闻:2018年因间谍罪被判十年徒刑的英国军情六局女特工凯莉.吉尔伯特(英国、澳大利亚双重国籍,墨尔本大学教师)被释放,而澳大利亚方面释放三名在押伊朗人作为交换。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阿拉格希等官员在德黑兰机场迎接这3名获释伊朗人,他们戴着棒球帽和口罩,披着伊朗国旗,接受了欢迎民众送上的花环和鲜花,并热烈庆祝。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称:“澳大利亚政府不承认存在任何交换囚犯行为。”其实一切都是英国在与伊朗进行...

    2020-11-30 06:15:07
  • 伊朗刺杀事件中的美国卧底!
    伊朗刺杀事件中的美国卧底!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本月9日,特朗普解雇了国防部长埃斯珀,并任命美国国家反恐中心主任米勒担任临时防长,米勒上任后,旋即清洗了负责政策事务的临时副防长、负责情报和安全事务的副防长和部长会议幕僚长。随后几天,特朗普的FakeNews死对头,纽约时报曝出了两则假新闻。一个是特朗普曾在圆桌会议上询问高级顾问,未来几周将对伊朗核基地打击。另一个则是援引多名情报官员透露,几个月前,以色列特工应美国的要求,在伊朗德黑兰街道上,开枪打死了伊朗庇护的埃及“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报道中...

    2020-11-30 06:15:04
  • 天涯补刀: 伊朗顶级核科学家被暗杀,中东战火一触即发?|2020-11-29
    天涯补刀: 伊朗顶级核科学家被暗杀,中东战火一触即发?|2020-11-29

    据伊朗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7号下午,伊朗高级核能及导弹科学家、国防部研究与创新组织负责人穆森·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Mahabadi)在伊朗德黑兰省东部的阿布萨德镇遭暗杀身亡。目前伊朗国防部以及情报安全部门都确认了这一消息。综合伊朗媒体报道,当天下午两点半左右,先是一辆自杀式袭击车辆冲向穆森·法赫里扎德乘坐的尼桑牌轿车,在爆炸后不明数量的武装人员袭击了他,期间其保镖与袭击人员发生了交火。事故现场留下几具尸体,但身份尚未确认,有可能是保镖、随行人员或者是枪手。穆森·法赫里扎德...

    2020-11-29 21:02:56
  • 一棵青木: 暗杀!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惨死 |2020-11-29
    一棵青木: 暗杀!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惨死 |2020-11-29

    中国有很多鼎鼎大名的两弹一星功臣。比如说程开甲,比如说于敏,比如说邓稼先。但他们所有人,都是到垂垂老矣的退休年龄,才被公开授勋,第一次被公众所认知。隐姓埋名,甚至连亲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行踪,这是中国每一个顶级核科学家常年的生活状态。官方的解释原因只有一句话,为了保密。很长的时间里,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保密需要进行如此巨大的个人牺牲,这些核科学家的忠诚都是毫无问题的,适当正常生活我觉得没啥大问题啊。直到今天,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的惨死,让我彻底明白了,当初中国的核科学家为什么要隐姓埋名。也让我彻底明白了,什...

    2020-11-29 21:02:45
  • 顾子明:刺杀伊朗核之父,特朗普最后的一张牌 |2020-11-29
    顾子明:刺杀伊朗核之父,特朗普最后的一张牌 |2020-11-29

    11月27日下午,被称为“伊朗核研究之父”之称的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被暗杀。随后,半个月来专注于指责民主党选举作弊的特朗普,破天荒的第一时间连续转发了多条该新闻,甚至还包括他最恨的FakeNews。再考虑到蓬佩奥一周前访问中东各国,并召开了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的闭门会谈,美国海军战斗群也提前驶向海湾。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场美沙支持,以色列执行的斩首行动。而为了确保斩首的成功,此次暗杀行动调集了多个车辆与大量的杀手,甚至造成了近百人的伤亡,摩萨德为了必杀,这次也是真的拼血本了。...

    2020-11-29 21:02:00
  • 以色列外交部拒绝评论暗杀事件 伊朗科学家被暗杀最新消息
    以色列外交部拒绝评论暗杀事件 伊朗科学家被暗杀最新消息

    伊媒:以色列为暗杀事件幕后黑手针对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法克里扎德遭袭击身亡,伊朗国内舆论普遍认为以色列是本次暗杀事件的幕后黑手,意在让中东局势再次紧张。伊朗法尔斯通讯社发文称,一直以来,以色列情报组织认定穆赫辛 法克里扎德为伊朗高级国防官员,其曾任伊朗物理研究中心负责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一直声称该人为伊朗研制核武器。伊朗迈赫尔通讯社则表示,法克里扎德是代表伊朗最高水平的科学家之一,他曾被联合国列入制裁名单。据了解,早在201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曾宣布,伊朗拒绝允许联合国调查人员就伊朗进行秘密核武器项...

    2020-11-29 18:55:53
  • 金鸿评论: 伊朗首席核科学家被暗杀,会不会是苏莱曼尼事件的翻版|2020-11-29
    金鸿评论: 伊朗首席核科学家被暗杀,会不会是苏莱曼尼事件的翻版|2020-11-29

    111月27日,59岁的伊朗国防部研究和创新机构负责人、首席核科学家穆赫森·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附近的一个城镇被暗杀。法赫里扎德的遇害,不仅让人想起了年初被美国暗杀的伊朗三号人物苏莱曼尼。苏莱曼尼死后,伊朗和美国是如何表现的呢?简单回顾一下:1月3日,苏莱曼尼在空袭中丧生。事后,美国国防部发布声明称,这是在特朗普总统的指示下,美国军方采取的果断防御行动。苏莱曼尼是伊朗的三号人物,杀掉他是天大的事情,不可能不承认,美国政府不是黑社会,也不是恐怖组织,不可能偷偷摸摸地干,但是,如果表现得太高调,火上烧油,引...

    2020-11-29 18:02:06
  • 占豪:伊朗核科学家遭暗杀,谁最可能是凶手?为啥此时下手?|2020-11-29
    占豪:伊朗核科学家遭暗杀,谁最可能是凶手?为啥此时下手?|2020-11-29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进程之中,当然也是多事之秋。就在刚刚,据环球网转引俄卫通社的报道称, 11月27日,伊朗多家媒体根据从伊朗国防部得到的消息证实,伊朗核计划负责人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附近遭暗杀身亡。伊朗国防部明确表示,这是恐怖袭击行动。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暗杀了伊朗核计划负责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暗杀呢?在分析这起暗杀事件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2018年的事件。据媒体报道,2018年4月3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他声称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是在“伊朗欺骗...

    2020-11-29 18:01:55
  • 学爸蛋总: 太过分了!伊朗核武器之父惨遭暗杀,幕后黑手果然是他 |2020-11-29
    学爸蛋总: 太过分了!伊朗核武器之父惨遭暗杀,幕后黑手果然是他 |2020-11-29

    (一)伊朗损失惨重,核武器之父遭暗杀11月27日下午,伊朗国防部确认,伊朗核计划的负责人——穆赫森·法赫里扎德,在得黑兰附近遭到暗杀身亡,手段很残忍。法赫里扎德是伊朗水平最高的核科学家之一,是伊朗核计划的负责人,被誉为伊朗的核武器之父(虽然目前还没有核武器),今年只有62岁,正是科学家的当打之年。当天,法赫里扎德乘坐汽车遇到了爆炸物的袭击(一辆货车),现场立刻火光冲天,车上的人失去了意识。随后冲出来至少五名武装分子,手持冲锋枪对着轿车疯狂扫射。从现场图片看,车辆已经被打成了筛子。他和三名保安情况也好不到哪...

    2020-11-29 18:01:45
  • 伊朗核科学家葬礼现场:亲属哽咽 伊朗领导人威胁要采取报复行动
    伊朗核科学家葬礼现场:亲属哽咽 伊朗领导人威胁要采取报复行动

    伊朗遇害科学家棺椁覆盖国旗(美联社)海外网11月29日电 当地时间27日下午,伊朗重要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在德黑兰附近遭暗杀。28日,其遗孀现身伊朗国家电视台,就丈夫遇害一事发声。当天,法克里扎德的遗体被送至一家清真寺,棺椁覆盖国旗,亲属围绕祈祷,伊朗司法部长易卜拉欣·莱希也前来哀悼。伊朗遇害科学家棺椁覆盖国旗(法新社)据《每日邮报》报道,遗孀接受伊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想殉道,如 伊朗科学家遇害现场(美联社)当地时间27日下午,伊朗重要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在德黑兰附近遭暗杀,伊朗领...

    2020-11-29 14:25:26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