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孩殴打外国女孩反转?为什么总有人跪着起不来?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12-28 06:48:0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作者:蒋校长
来源公众号:蒋校长
已获转载授权
你小时候打过架吗?
可能很多人都打过。
可是,你打架能获得1.4亿的话题热度吗?

这可能在中国孩子打架史上是独一份。
近日,一个7岁中国男孩就创造了这个历史。
只是,如果没有爱他的父母,他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社会性死亡”。
01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个叫@安娜小A 的网友发布了一则视频:

@安娜小A 自称受害的外国女孩的妈妈,视频显示,在浙江一个蹦床公园,一位中国小男孩“无故”打了四个外国小女孩。
据@安娜小A 称,男孩还骂道:“死老外,不要在我们中国的地盘,滚出去!”
然后引发双方家长争论,被打女孩的家长要求男孩的家长道歉和赔偿。
但男孩家长十分硬气,“看完”监控拒绝道歉:“小孩子打人很正常。不服,那你就去报警啊。”

然后女孩家长就把监控视频放在了网上,并配了文字,发微博声讨。
然而你,就是这么一则没头没尾的文字和刻意剪辑的视频,却把这件事送上了热搜。

不但迅速在微博积累了上千万的热度,各大媒体、营销号也一拥而上。
解读者有之,反思者有之,要求追责者有之,谩骂者亦有之。
更有甚至,直接把这事儿跟“爱国贼”扯上了关系,什么小小粉红啦,什么小战狼啦,什么丢中国的人啦,什么中国人没素质教出来的孩子也没素质啦,什么从小就被教育成一个种族主义,长大了还得了。

这气势汹汹的,搞得我都觉得中国人的脸都被这个小男孩丢光了!
不过,当这个话题热度攀升到上亿的时候,一丝不对劲涌上我的心头:
一个孩子打架的事,居然搞到了上亿的热度,简直不可思议。
如果上头条这么容易,汪峰也不用去唱歌了。
看看女孩妈妈的标题,我瞬间明白了,这个妈妈显然非常精通传播学。视频剪辑、引导舆论、标题党无一不精。

别的不说,#男孩殴打4个外国小孩家长拒道歉#,短短16个字的标签,就包含了性别对立、中外国籍、种族歧视、熊孩子、熊家长几个关键要素。
简单来说就是,男的打女的!中国人打外国人!熊孩子打人!熊孩子家长不讲理!!!
以上话题,都是这些年非常容易引发网民痛点的话题,单独拿出来一个都能引爆舆论,何况一下子4个。
再仔细看看剪辑的视频,疑点也很快被发现,这段视频其实是被剪辑处理过的!
首先,视频加了标题,这种加字视频天然的煽动力,会加强先入为主的印象,干扰我们的判断。

其次,视频掐头去尾,没说中国小男孩为什么会打这四个外国女孩,也没有男孩“死老外,不要在我们中国的地盘,滚出去!”的话。
视频中小男孩1V4,非常生猛,很显然,除非是有什么不得了的原因,一个人怎么会向四个比自己大的孩子发起攻击?

大部分言论有字幕的,只有男孩父亲说的“那事实出来了那我们错了我们道歉嘛,你前面干嘛”这句话却没有字幕,是剪辑的时候忘了,还是刻意在掩饰外国女孩妈妈“前面干嘛”了?
但是,在汹涌的舆论面前,理性的人毕竟是少数。
这个中国男孩在学校被别的小朋友孤立,在网上有无数“正义”的人在谩骂他熊孩子,甚至男孩的父亲也承受不住压力,向外国女孩妈妈道了歉。

见到直升机砸到了人,德国男孩的父亲却迅速带领男孩逃逸。
受害者报警后,民警迅速赶往医院和事发现场,并于次日找到涉事人员(男,14岁,德国籍),并在其居住地查获涉事四旋翼飞行器。
但是,在指认现场时,肇事男孩竟然撒谎称并不知道无人机伤人了。
而他的监护人(奔驰公司员工)表示,儿子做的事由儿子自己承担,而且他们家庭无赔偿能力。
合着,这是要当老赖了呗?

当吉米问道,“我们欠中国1.3万亿美元债务,怎样才能还完?”
一名5岁的儿童语出惊人,称“要绕到地球另一边去,杀光中国人”。
吉米调侃道,“杀光所有中国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点子。”

更令人震惊的是,出现这种言论后,美国广播公司竟然还大大咧咧播了出来!
这马上引起了无数华人的抗议。
然而,国内某知名女作家却对这些抗议不以为然,说这些美国孩子只是好玩罢了。

这个时候怎么没人感叹美国的教育人文可悲到了什么地步?
合着同样的话,美国孩子说就是童言无忌,中国孩子说就是“小战狼”?
03
为什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孩子打架的事能登上热搜?
为什么一开始转载的媒体不去核实真相,而是一边倒地采信了单方面说法?
为什么事情反转后,那些媒体不去澄清事实?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当然是为了流量。
流量是个好东西,我也喜欢。
只是,我仍然坚守着一条底线:“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发布新闻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客观公正。转载新闻信息应当完整准确,不得歪曲新闻信息内容”。
这也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要求。
可是,有的媒体不是如此。
全世界每秒都有无数小孩子在打架,如果只是写小孩打架,怎么可能闹得这么大。
不过,打上“1V4”、“中打外”“男打女”的标签,流量刷刷的就来了,无数人也开始不分青红皂白一哄而上。
再加上道德批判,旁征博引批评“中国民族主义”让文章有深度,再利用一些尖锐话题吸引人眼球,一篇篇“10w+”就这么来了。
他们知道,现在是信息时代,一个不负责任的视频=受害者成为全民公敌,社死。

但他们不在乎,没有调查真相,也没有看到能够证明前因后果的视频,然后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差点把一个小家庭置于全网网暴中,濒临“社死”的陷阱。
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篇爆款文章,但是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那是晴天霹雳。
这不仅是恶意的社会新闻行为,更是对公众信誉的亵渎。
近年来,罗某某、鲍某某、清华师姐等等,一次次反转的事件已经完全消磨公众对媒体的信任。
这件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游乐场有完整视频,这个男孩有个爱他的母亲,公布了视频。
可是,哪天如果我们遇到了这种事,谁能保证就恰好有视频来证明我们的清白?
另外,这件事特别让我不舒服的是,媒体把“打外国人”,作为把男孩“罪加一等”的手段。
打人本身是错,无论是打外国人,还是打中国人,都是如此。
而把“打外国人”作为新闻的要点来进行舆论渲染,来索求加重处罚的人,其实在内心中,还是跪着看世界的。
他们从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眼起,就先入为主地认可了外国孩子母亲一方单方面的、歪曲事实的说法。
可这都2020年了啊!不是大清!

外国人不比中国人“高人一等”,外国人在中国也没有治外法权!
有一些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搞“友邦惊诧,国将不国”这一套,其实骨子里都有一个念头“洋人打不得!”
孩子可能不懂什么中国外国,甚至可能打完一会就继续玩了,然而在某些推波助澜者的内心中,还是把“洋人打不得!”当成能压死人的金科铁律。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占据着舆论阵地,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
于是,只需要春秋笔法一下,小男孩便从“反抗者”变成了“暴徒”。
只需要强调一下挨打的是“外国小女孩”,中国小男孩便被扣上了排外、种族歧视的帽子。
只需要加上本来子虚乌有的一句“死老外,不要在我们中国的地盘,滚出去!”,便轻飘飘地将男孩“小战狼”“小义和团”人设圈定……
他们知道,疫情后民族主义情绪飙升,需要找个话题打压一下。只有刻意表现中国人素质低,引发观众的自卑与自恨,才可能是他们的目的。
也许,这是可能也舆论战的新一轮打法。
既然公知美化国外已经失效,那就专门利用国内矛盾来开刷。
在新的舆论战中,不知是谁在背后操纵事件的舆论走向,站在道德高地对这种中国人反抗外国人欺凌的做法痛加指责,重新挑起一些人自卑和自恨情绪。
哪怕是一个7岁孩子出于义愤的反抗,在他们眼中也是罪大恶极。
04
有一个网友说,这起事件暗合了当下的全球形势:
西方(外国女孩)人高马大,人多势众,但却不团结。
中国(中国男孩)以弱胜强,分头击破,展现强烈的主权意识。
很快友邦惊诧:中国居然敢反击?(参见澳大利亚对乌合麒麟画作的巨大反应)

然后西方(外国女孩妈妈)操控媒体,断章取义,妄图在国际社会舆论施压。
中国(男孩父亲)据理力争,但被国际媒体无视。
中国(男孩母亲)靠着国力(拿到视频)澄清真相,虽然无助于国际舆论大形势,但也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像么?太像了。
只是,一些人的“跪族”心态,却比澄清真相还难。

▲跪族被西方媒体放在了华尔街日报的头版上嘲笑中国人
舆论战的胜利,也不是靠嘲笑一下特朗普,B站上传几个节目就能胜利了,这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对中外一视同仁,不再在中外冲突时什么事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一套,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行不通。
最后,希望那些曾经执笔如刀的媒体们,放下身段,向那个曾经被他们伤害过的7岁中国男孩——
道歉! 而那个带节奏的“外国小孩”妈妈,我们希望看到法律的严惩!
来源公众号:蒋校长
已获转载授权

















上一篇:四部门约谈蚂蚁集团内容曝光,央行释放6大信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