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一棵青木:八王议政,大清的民主制度|2021-01-19

作者 :一棵青木:八王议 2021-01-19 09:59:4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清朝,曾经是一个民主制的国家。D3B曹操读书网

这和很多人的印象相悖,但这就是事实。D3B曹操读书网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建立大清的基业后,为防止一人集权可能带来的弊端,决定开创一个独特的制度,来确保清朝的长盛不衰。D3B曹操读书网

用努尔哈赤的原话就是:D3B曹操读书网

“深戒一家集权,力主八家分权”
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八旗并不单纯的只是一个军事单位,而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的复合体。
最开始的时候,八旗旗主要负责自己旗下的一切事物,拥有绝对统治权,军政一把抓,甚至连旗和旗之间的规矩(法律)都可以不一样,等于一个小的国家。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清朝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联旗制国家,只不过美国有51个州,清朝只有8个旗而已。
这八个旗,把清朝的权利分成了八份。
美国是三权分立,清朝就厉害了,是八权分立。
建立八旗之后,努尔哈赤又建立了八王议政制度。
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正式颁布了汗谕,不立嗣子,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简称八王议政。
八位和硕贝勒,是由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这些成年皇子组成的四大贝勒,及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四个年幼皇子组成的四小贝勒。
努尔哈赤把所有的人口、土地、财物等一分为八,并规定以后的战利品也按八份进行均分。
所有的国政大事,需要通过八王的议政才可以。
这种执政体制,更接近于西方的议会制度。
D3B曹操读书网
努尔哈赤认为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好办法,可以在多方讨论中找出最完美的方案。 
“八旗同议,必然无失” 
四位成年大贝勒,按月轮值政事,等于每人每个月当一次最高执政官。
如果执政贝勒的意见和大家不合,那么应该“商议易之”。
这是一个典型的民主制度,虽然是皇族版的民主制度,那也是民主制度。
就连未来的继承人,努尔哈赤也决定用民主推选的办法产生。
汗位,有德者居之。 
“尔八人同心谋国,或一人所言有益于国,七人共赞成之,庶几无失。当择一有才德能受谏者,嗣朕登大位”。 
如果继承者不合格,那么其余七王可以将其弹劾,更换新主。
“继我为君者,勿令强势之人为之,此等人一为国君,恐倚强恃势,获罪于天也”
“八固山王尔等中有才德能受谏者,可继我之位,若不纳谏,不尊道,可更择有德者立之。”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四) 
努尔哈赤定下的民主制度,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完美的制度。
议会成了清朝政权的最高决策机构,汗王由八旗旗主推举而来,是平等关系,所有军政大事均由汗王和八旗旗主共同商议,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原则,决不允许汗王乾纲独断,一言九鼎。
如果八旗旗主认为汗王德不配位,那么可以废黜之,另择贤者为王。
D3B曹操读书网
同时,如有残暴或无能的和硕贝勒,那么经议会共同投票后,也可以更换和惩治,确保议会的八王始终由德才兼备之人担任。
全国的所有重大事项,都必须“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来”,在议会中公开讨论,决不允许私下做政治交易。
《汗谕》中还规定,继任的汗王必须先向众叔兄叩首,然后登上汗座,并请诸贝勒并肩齐坐,同受八旗官兵朝拜。
虽然这是努尔哈赤自家内部的民主和平等,但的确是民主议会制。
天命十一年,也就是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
根据四年前努尔哈赤创立的制度,八和硕贝勒需推举一名新汗王。
谁该称王?八大贝勒都觉得自己有能力称王。
按正常剧本,这马上就是一场大火拼,剩者为王。
八个人,只能活一个。
但那个时候,清朝还不是大清,只是后金,明朝还是一个庞然大物,分分钟可以碾碎这些努尔哈赤的子孙们。
如果合力,还有一线生机,如果火拼,那一个都活不成。
在巨大的生死压力下,八贝勒都选择了遵守努尔哈赤的遗命,勠力同心。
经过一番政治角斗,妥协及利益交换,皇太极成为了新的汗王,和四大贝勒一起“南面共坐,同受朝贺,共理朝政”。
四大贝勒共治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议而不决、决而不定、定而不行、行而不力。
但皇太极是一个天纵奇才,在四大贝勒的制约下,利用多番手段,灭了其余三大贝勒。
阿敏被圈禁至死,莽古尔泰被关押后第二年暴毙身亡,被人举报谋反后满门诛杀,代善被吓得主动退位,告老回家,不问政事。
最终,皇太极大权独揽,正式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定年号为“崇德”。
这一年是1636年,努尔哈赤死后的第十年。
在清除掉三王后,清朝贵族惶恐不安,视皇太极为自身的威胁。
D3B曹操读书网
崇德二年,为安抚内部,皇太极将八王议政制度改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名义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可决定大清的一切政事,且权利高于皇帝,这符合努尔哈赤定下的民主传统。
而且皇太极宣称,为了更民主,不止八王可以议政,很多贝勒的子孙也可以议政,大幅扩大了议会的成员人数。
增加议会人数,大幅稀释了八王的权利,但大权在握的三大贝勒刚被干掉,四个小贝勒还没有什么威望和实力。
于是这项新政得到了大清内部的一致拥护,不属于八王的人都强烈支持这个提议,顺利通过,稳定了皇太极的统治。 
至此,皇太极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威望。
大权独揽后,皇太极像开了外挂一样,硬生生的降服了蒙古,征服了朝鲜,打的明朝处处龟缩,并几度杀到北京城下,带领大清走向了辉煌。
1642年,崇德七年,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歼灭了明朝在关外的所有精锐,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明朝只能龟缩在山海关附近,无力反击。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么一统全国的一定是皇太极。
但很可惜,在明朝灭亡前夕,皇太极猝死。
也很幸运,皇太极猝死在明朝灭亡前夕。
1643年,祟德八年,皇太极在沈阳宫中突然猝死。
皇太极虽然在实际上废除了八王议政,集权于一身,但并没有在名义上废掉这个“祖制”。
而且皇太极本身也是从八王中优中选优而来,比努尔哈赤直接指定继承者效果要好得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努尔哈赤的这个制度确实帮大清选出了最优秀的帝王,皇太极的天赋和能力大大加速了清朝的崛起,清理掉三王并没有给清朝带来多大的动荡和损害。
所以皇太极也没有指定继承者。
也许是想效仿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也许是其他想法,但确实没有指定继承者。
皇太极死后,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当皇帝。
按正常剧本,这里应该再来一次大火拼,剩者为王。
在17天的皇位争夺战中,两黄旗和两白旗也确实差点就动刀子了。
但此时的明朝,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清朝随时都有可能逐鹿天下。
但要是内部真打了起来,清朝就没资格入主中原了。
在巨大的利弊得失面前,清朝内部决定和解,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同推举六岁的福临为帝位。
1644年,顺治元年,清兵入关,多尔衮统帅大军入主中原。
同年,迁都北京。
摄政王为多尔衮,所有军国大事由八王民主协商决定。
当然,多尔衮平定中原之后,挟滔天之功力压诸王,一直在竭尽全力的打压议政王大臣会议,得罪了无数的清朝贵族。
这固然带来了多尔衮大权独揽的风光,但也埋下了死亡的隐患。
1650年,顺治七年,能征善战的多尔衮,莫名其妙的死于一次狩猎。
13岁的顺治帝,提前亲政。
因为年幼,不得不依靠议政王大臣会议,协商解决一众国内大事,议政王大臣会议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政权。
1661年,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去世。
按照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推举,8岁的玄烨因为出过天花被顺治帝指定为继承人。
8岁的幼帝,完完全全的符合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利益,得到了议会的一致拥护。
而且这个时候,刚刚平定全国,刚封王的吴三桂等人可不是那么老实,八旗内部必须团结。
所以其余贝勒无一人挑战此推选结果,玄烨顺利登基,定年号为康熙。
为遏制其余贝勒的非分之想,顺治帝给康熙安排了很多辅政大臣,把议会的实际权利交给他们,来制衡八旗贝勒们。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辉煌并没有持续。
康熙长大后,觉得这些议会的大臣制约了他的权利,很讨厌,于是全部干掉了。
智擒鳌拜后,康熙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1677年,康熙十六年,24岁的康熙对议政王会议动手了。
康熙设立了南书房,直接起草谕旨和处理机密奏折,限制并剥夺了“议政会议”的很多执政权。
但此时,整个大清,依然有民主治国的传统。
从皇太极到康熙帝,每一任皇帝都是议会推举出来的,虽然有种种巧合,而且每一任皇帝亲政后都立刻反手压制了议会,但皇帝确实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
康熙帝效仿汉人制度,指定了太子,但这个太子根本就不被诸位皇子和议政大臣所承认。
按大清祖制,老皇帝驾崩后,议会推举出来的新皇,才是真正的皇帝。
太子算毛线,只是个吉祥物。
很显然,谁能争取到更多议会成员的支持,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新皇。
于是在康熙朝,九龙夺嫡,诸位皇子自相残杀。
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那么残酷的兄弟相残了,但是在康熙朝诞生了。
除了登基的四阿哥雍正外,其余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只有老十三下场好一点,其余七位皇子全部下场凄凉。
 《雍正王朝》电视剧中还有一个镜头,在雍正确认登基之后,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带着各位旗主,要求雍正恢复八王议政制度,共治天下。 
这简直是在找死。
最终,他们的下场都是被圈禁终身。
雍正登基后,将八王议政的传统和议政大臣会议视为帝国不稳定的因素。
每一次皇权交接之所以顺顺利利,其实都只是因为运气好而已。
不得已之下,雍正和自己的兄弟们自相残杀,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也走自己这条路。
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借口对准噶尔用兵,为防军政机密泄露,建立了军机处,把一切军权收归到了皇帝名下。 
南书房剥夺了议会的政权,军机处剥夺了议会的军权。
至此,八旗旗主名存实亡,对皇权再无任何制约能力。
而议会推举皇帝的制度,也被雍正改为了“秘密立储”。
指定太子的圣旨,就藏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等皇帝死了就可以拿出来看了,写的是谁就是谁。
议会没有推举新皇的能力了,诸皇子也不必自相残杀了,皇帝想选谁就选谁。 
在这种制度下,乾隆顺顺利利的继位。
不用鞭尸多尔衮了,也不用杀鳌拜了,更不用和自己兄弟手足相残了。
中央集权制让清朝的统治异常的稳固,再也没有动荡之忧。
经历近200年的发展后,腐朽的清朝再也撑不住了,中央集权制下的清朝,失误连连,屡战屡败,已经出现了灭国的征兆。
为挽救清朝,再加上改革派的呼吁,在专制的慈禧死后,八旗贵族重提老祖宗的制度,试图重建议政王大臣会议,再现八王议政的历史。
1911年5月,清政府组建责任内阁,设立了13名内阁成员,其中满人9人,皇族7人。
7名皇族内阁成员,恰好过了半数。
这就是当年清朝贵族议会制度的翻版。
但再怎么说,也让了6个名额出去,比当年纯粹皇族组成的议会要强太多。
不过,这个议会制度没有能拯救清朝,相反大大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在南京建国。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清朝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主历史,中国也有很多民主制的尝试。
远在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制,是典型的民主制,近在清朝的八王议政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也是一种民主制。
民主制并不是一个褒义词,相反在很多时候造成了更大的内耗。
这玩意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如果民主制真的更好,那其余八旗贵族根本不可能允许皇太极废黜其他三大贝勒。
假如真的贯彻执行八王议政,那清朝早完蛋了,连李自成都打不过。
一个制度好不好,要看实际运行的情况。
不管是中央集权还是民主制,都有适用的时候,也有不适用的时候。
是否适用其实只有一个标准,是不是让本国人民更加的富裕,是不是让本国更加的强大。
让本国人民更加强大富裕的,就是好制度,无论叫什么名字,这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相关文章

  • 爱情这种事太极端,要么一生,要么陌生2020年12月14日
    爱情这种事太极端,要么一生,要么陌生2020年12月14日

    :这种事太极端,要么一生,要么陌生 1、有多少人曾打着歌词的幌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1、最孤独的不是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而是做什么都能想到的人,现在已经不在身边了,说句话都是奢侈。 2、道理我都懂,但是能安慰我的不是道理,是你。 3、多少人用 这是最后一次了 来说服自己,却依旧干着同样的事。 4、我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过得很好,何必多一个人徒增烦恼。 5、我们就这样,淡化一段情。你选择新欢,我选择自由。 6、其实暗恋也挺有意思,在对方不知道的角落里偷着乐,像个白痴一样。 7、我不喜欢和你吵架、...

    2020-12-14 22:46:31
  • 为何皇太极如此害怕孝庄的美貌?她的艳丽容颜竟如此恐怖
    为何皇太极如此害怕孝庄的美貌?她的艳丽容颜竟如此恐怖

    在古代皇帝的后宫,众多女人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明争暗斗不断,甚至为了往上爬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也有一部分女人,皇帝不爱政治爱,没有皇帝的恩宠,却因为政治能力而名垂青史,孝庄太后就是其中一位。细数清朝后宫众多的嫔妃,要说能集容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孝庄必然位列第一。她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贤后,一生竭尽心力地辅佐了两代君王,可谓是辉煌无比。然而,这样一位为后世称赞的女子,明明是美貌和智慧并存,为何丈夫 世上被暗杀最多的3个人:第2是希特勒,最后一位634次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银?专家:看山上的石榴树就知道了...

    2020-06-24 19:26:41
  • 心灵太极: 现代工作革命
    心灵太极: 现代工作革命

    很多职场人士拼命工作累得疾病缠身,有人说他们“只会工作不会休息”。我们说他们不是“不会休息”,而是没有余力休息。这一切的根源,恰恰因为他们“不会工作”。所以我们今天要...

    2020-05-31 02:36:32
  • 娜木钟带着林丹汗遗腹子嫁给皇太极,这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娜木钟带着林丹汗遗腹子嫁给皇太极,这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众所周知,皇太极一生最喜欢的女人是海兰珠,那么除了海兰珠,他又对谁比较中意呢?是哲哲?他对这位中宫皇后更多的是敬重。是庄妃布木布泰?不,她只居于崇德宫五妃之末。有这样一个女人,皇太极把她封为了西宫贵妃,对她爱重尤佳,她就是娜木钟。皇太极并不是娜木钟的第一任丈夫,她原本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晋。林丹汗是蒙古帝国的最后一位大汗,其一生都致力于统一蒙古,重振蒙古的霸业,却一直受到新兴女真部落的威胁 自此,蒙古帝国正式宣告灭亡。娜木钟的归顺让皇太极如虎添翼,考虑到她地位尊贵,皇太极册封她为西宫贵妃,居麟趾宫,...

    2020-05-23 15:26:28
  • 陆连烽:台积电120亿美元美国设厂——一场重压之下的“太极表演”
    陆连烽:台积电120亿美元美国设厂——一场重压之下的“太极表演”

    5月15日,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宣布,斥资120亿美元在美国设立工厂,消息一出,国内舆论哗然。在特朗普政府使出吃奶的劲打压华为的档口,台积电的这一行为可谓让美国人欢欣鼓舞,中国网友愤怒不已,《纽约时报》甚至将台积电的举动认定为“特朗普赢了”。有好几位读者跑来问我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拜托,我对此的看法?我能有什么看法?关键是我对这事儿不懂啊。不懂归不懂,但老朱是个爱动脑子的人,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网上,不懂科技多少还是懂点战略战术的。站在一个外行的角度看这一问题:芯片又不是直接可用的东西,就象手...

    2020-05-18 19:39:12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历史学家阎崇年创作的一部描写关于清朝创立者太祖努尔哈赤的一部小说。    本书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

    2020-05-16 20:36:40
  • 太极通书
    太极通书

    太极通书    如果您也觉得《太极通书》还不错的话请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哦!您还可以复制本书的网址分享给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们与他们一起分享!...

    2020-04-29 01:37:36
  • 三国之太极演义
    三国之太极演义

    三国!又见三国!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治世养闲人,乱世出英雄。既然穿...

    2020-04-17 11:45:02
  • 爱情这种事太极端,要么一生,要么陌生2020年04月05日
    爱情这种事太极端,要么一生,要么陌生2020年04月05日

    :这种事太极端,要么一生,要么陌生 1、有多少人曾打着歌词的幌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1、最孤独的不是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而是做什么都能想到的人,现在已经不在身边了,说句话都是奢侈。 2、道理我都懂,但是能安慰我的不是道理,是你。 3、多少人用 这是最后一次了 来说服自己,却依旧干着同样的事。 4、我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过得很好,何必多一个人徒增烦恼。 5、我们就这样,淡化一段情。你选择新欢,我选择自由。 6、其实暗恋也挺有意思,在对方不知道的角落里偷着乐,像个白痴一样。 7、我不喜欢和你吵架、...

    2020-04-05 06:10:30
  • 太极拳与道功2020
    太极拳与道功2020

    《太极拳与道功》原为南怀瑾先生在1966年于立法院之讲演,由学生们当场笔记整理而成,其中涉及很多太极拳的拳理原则。    如果您也觉得《太极拳与道功》还不错的话请多多收...

    2020-03-04 10:38:3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