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丑陋的环保政治!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0-09 12:55:59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端宏斌
来源公众号:老端的观点

最近看了一本挺有趣的书,我想跟你分享一下心得。书名叫《气候创造历史》,作者许靖华。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此人算是地质学领域的大牛了,曾任国际沉积学会主席、国际海洋地质学委员会主席、欧洲地球物理协会首任会长,还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不过此人在群众中的知名度相当低,这本书的知名度则更低。原因也非常简单,此人坚定地反对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说法,所以本书的英文版根本找不到出版社愿意出版,后来好不容易出版了德文版,然后是中文版。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出版社不愿意出版这类书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同主流价值观不符。主流价值观都认定人类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而太多的二氧化碳必然导致全球变暖,一旦全球变暖我们就完了。如果你敢质疑这种说法,你当然不可能受到公平的对待。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为什么作者认定主流看法是错的呢?因为此人是地质学家,研究的是数亿年来的地球物理环境,他发现,在人类出现之前很久,地球的环境比现在极端得多,热的时候超热,冷的时候巨冷,这些都跟人类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人类在那个时候还不存在。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后来人类出现了,但还没学会使用化石能源,所以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少,但即使如此,地球环境的变化也非常大。书名《气候创造历史》就说的是这件事,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创造了人类的历史,而绝不可能是人类的行为改变气候。如果人类这么想,那真的是太自大狂妄了。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以大禹治水为例,这说明上古时期黄河流域远比现在温暖湿润,正是因为大量的持续不断的降雨,才会导致洪水。在当时的黄河流域,甚至还有大象,而现在大象只出现在热带地区。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由于大禹治水的成功,让上古的先民意识到,分散的部落是根本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的,于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夏朝建立了,大禹就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中国的历史就这样被创造了。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跨文化的研究让我们发现一件巧合的事,那就是几乎所有民族的传说中,都有上古大洪水的记忆,在中国是大禹治水,在西方是诺亚方舟。甚至在美洲各个印第安部落里都有关于上古洪水的传说。这并非是巧合,而是巨大自然变化带给上古先民的集体记忆,而这种巨变的发生,跟人类一毛钱关系都没有。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明朝的崇祯帝是个运气相当差的皇帝,他自己相当勤奋,一心想要把国家治理好,但无奈老天爷不这么想。由于在当时遭遇了一次小冰川期,气温下降引发了干旱,崇祯六年到十六年间的八年大旱,农民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只能造反。讨论明朝为什么会灭亡的观点很多,有些说腐败,有些说党争,反正都是人的问题,但事实上就是天的问题,假设当时全球变暖,气温上升,降水增加,搞不好崇祯帝就是千古明君了。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在中国文化中,有四位上古明君的代表,那就是尧、舜、禹、汤,但你要知道,他们生活的时期,气温远高于现在,在当时中国北方的气候和现在广东、福建差不多。假设他们遭遇了一个小冰期,马上这些人就会变成暴君了。因为气温下降必定导致粮食减产,没饭吃老百姓要么造反要么就饿死。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以上这些都是我早就知道的事情,不再赘述,最吸引我的是作者最后一章内容,讲了很多环保政治,可以说是令人大开眼界。下面我简单复述一下。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作者认为,气候学的讨论目前已经从一个科学问题变成了意识形态问题,或者说变成了宗教,即你只能采取信仰的态度,而不能质疑。而这背后是有深刻原因的,因为说到底都是利益。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作者作为一个科学家,向来不关心政治,当他看到那些白左反对核能上街游行的时候,认为这些人是傻瓜,但后来他的态度转变了。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有一次,他被找去联合国核废料处理小组开会,讨论的问题是该不该把核废料倒在海底。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都认定,核废料倒入海底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当然环境肯定会受影响,但风险可控。其他专家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许靖华认为核废料倒入海底,可能会随机杀死某个人,而杀人是不道德的,所以我们不能这么做。由于大家各执一词,后来就没有达成协议。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一年后,当他们再次开会的时候,主办方想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一开始他们就讨论一份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然后吃喝玩乐,等到最后一天的下午三点半,距离会议结束只有不到2个小时了,他们被告知方案要进行小幅修改,然后发给你一份很长的修改意见,很明显你们不可能在最后两小时看完并且讨论完,那就通过呗。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那为什么要把核废料排放到海底呢?原因也很简单,你在陆地上处理核废料成本非常高,倒入海底的成本很低,这个理由简单不?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事情还没完,后来作者因为写了一本关于恐龙灭绝的书成了热门科学家,很多人请他去做讲座,当然也包括核能机构,他们要求许靖华谈谈全球变暖的问题,这让他感觉非常奇怪,因为在他记忆中,这帮人根本就不关心环境,怎么突然开始关心全球变暖了?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很快原因揭晓了,他们鼓吹全球变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对化石能源征收排放税,如果煤炭石油之类的被收重税,必然会导致能源价格上涨,那这些搞核能发电的人是不是就赚了?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全球变暖成为主流,主要靠的是国际气候变迁小组(IPCC),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被请去IPCC开会,他吃惊地发现IPCC的首席科学家并不是搞气候学或者地球物理学的,而是一个搞数学建模的,这位所谓科学家有一个很强的本事,就是能够通过电脑画出非常漂亮的曲线,证明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事实上这曲线仅仅存在于他的电脑模型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退一万步说,就算二氧化碳确实导致全球变暖,但火山喷发和森林大火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了起码95%以上,人类活动撑死了不会超过5%,你怎么就认定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呢?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既然在科学界对全球变暖充满着争议,但老百姓为什么不知道呢?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资本控制的媒体绝不会报道这些。作者发现,那些鼓吹全球变暖的科学家,最后都能跑去企业或者研究所领一份高薪又不累的工作,而反对这一观点的科学家,就只能在家吃萝卜咸菜,因为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这一观点而给你钱。久而久之,所有科学家都意识到,去他妈的科学良知,我要的是钱啊!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接着你就会发现一件奇妙的事,那些鼓吹减排的科学家,最终都住上了大房子,开起了大排量的车,全世界到处旅游开会,他们的碳排放更多了;而那些认为排放无影响的科学家,只能住小房子,只能开小车,只能躲在家里吃泡面,他们的碳排放更少了。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住大房子,开豪车,才是真理,其他都是狗屁。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好了,写到这里你应该明白“全球变暖”的终极意义了,那就是让能源价格上涨啊,对全体地球人收排放税,简直不要太爽。最可怜的就是这帮老百姓了,被人忽悠瘸了还被自己感动哭。zYn曹操读书网


zYn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俄罗斯取得重大地缘政治突破,中国可利用当前形势干一件大事!
    俄罗斯取得重大地缘政治突破,中国可利用当前形势干一件大事!

    作者:李光满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已获转载授权10月4日,“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运营公司发表声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当天开始为“北溪-2”第一条支线注气。这条支线将逐渐充气,以达到接下来技术测试所需的天然气量和压力,第二条支线的安装调试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前的9月10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随着最后一根管道焊接完成并铺设在波罗的海海床上,总长1230公里、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建成,这标志着这条耗资110亿美元、受到美国种种...

    2021-10-08 22:50:21
  • 李光满:俄罗斯取得重大地缘政治突破,中国可利用当前形势干一件大事!
    李光满:俄罗斯取得重大地缘政治突破,中国可利用当前形势干一件大事!

    10月4日,“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运营公司发表声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当天开始为“北溪-2”第一条支线注气。这条支线将逐渐充气,以达到接下来技术测试所需的天然气量和压力,第二条支线的安装调试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前的9月10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随着最后一根管道焊接完成并铺设在波罗的海海床上,总长1230公里、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建成,这标志着这条耗资110亿美元、受到美国种种打压和制裁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北溪-2”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

    2021-10-08 18:23:27
  • 清和:德国重剑:激情政治、统制经济与奴役之路
    清和:德国重剑:激情政治、统制经济与奴役之路

    “历史证明,傲慢的权力本身也是脆弱的,俾斯麦被威廉二世羞辱,嚣张一时的威廉二世也最终因为战争失败,进入流放生活,只能在回忆录中继续诋毁俾斯麦。”“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一种非自由文化的受害者。这种非自由化,不会尊重个体价值,难以理解自由之意义,它崇拜权力、渴望强人,最终所有人都沦为牺牲品。【1】”许知远描述了俾斯麦、威廉二世及德意志的悲哀宿命。从1871年德意志统一,到1945年战败投降,威廉一世、俾斯麦铸就一把国家主义与统制经济的重剑;威廉二世及其传人希特勒,重剑出鞘,政治激情,将德意志推入民族情绪的历...

    2021-10-03 16:55:49
  • 清和:德国大选:政治挑战、欧洲困境与统一之路
    清和:德国大选:政治挑战、欧洲困境与统一之路

    近日,德国大选落下帷幕,计票结果显示:中左翼的社民党赢得联邦议院选举,得票率为25.7%;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以历史最低得票率24.1%位居第二;此外,左翼绿党和自民党、右翼选择党大有斩获,得票率分别为14.8%、11.5%和10.3%。以往,德国大选单调乏味,但这次“刺激、意外,以及备受关注”。大选后,连续执政十六年的默克尔将退出德国政坛,德国乃至欧洲将迎来后默克尔时代。在德国,默克尔始终坚守着艾哈德开创的社会市场经济道路,经济稳健增长;在欧洲,默克尔是一位务实的危机应对者,先后历经全球...

    2021-10-03 16:52:33
  • 德国大选:政治挑战、欧洲困境与统一之路!
    德国大选:政治挑战、欧洲困境与统一之路!

    作者:清和社长微信公众号:智本社(ID:zhibenshe0-1)近日,德国大选落下帷幕,计票结果显示:中左翼的社民党赢得联邦议院选举,得票率为25.7%;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以历史最低得票率24.1%位居第二;此外,左翼绿党和自民党、右翼选择党大有斩获,得票率分别为14.8%、11.5%和10.3%。以往,德国大选单调乏味,但这次“刺激、意外,以及备受关注”。大选后,连续执政十六年的默克尔将退出德国政坛,德国乃至欧洲将迎来后默克尔时代。在德国,默克尔始终坚守着艾哈德开创的社会市场经济道路...

    2021-10-01 16:52:57
  • 清风:陷入老人政治的美国以及孟女士回归
    清风:陷入老人政治的美国以及孟女士回归

    一、拜登再会见约翰逊时犯迷糊,意味着拜登在高压下身体早就吃不消的,目前的美国已经陷入老人政治阶段,一方面说明美国治理国家的人才老化而不足,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美国资本利益集团根本不想或者说不敢用新人,因为怕出现冒进它们的利益有闪失。一个国家一旦陷入老人政治,这个国家也就陷入麻烦周期,处理不好苏联就是殷鉴。苏联解体看,入侵阿富汗战争失利,国家受到重创,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三位政治老人治理苏联,结果不到三年先后挂掉,上来了个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没用五年就把苏联玩完了!美国先用特朗普,后用拜登,实际是美国资...

    2021-09-26 19:59:35
  • 孟晚舟归国与大国政治下的“二选一”!
    孟晚舟归国与大国政治下的“二选一”!

    作者:Chairman Rabbit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昨日晚间,孟晚舟结束了1,000多天的拘留,终于回到深圳,受到热烈欢迎,在朋友圈刷屏。这种整个朋友圈刷屏的场景已经久违了。人们感慨孟晚舟这段时间经历的艰辛和不易,感慨她的坚持,感激国家的支持。也感叹个人命运、企业命运如何同国家命运深刻地绑定在一起。我相信,就在几年前,这些站在业界金字塔顶端的人们——从企业家/创业者、到高管和经理人,到投资人,到各种专业人士(银行家、律师、审计师、咨询顾问等等),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一...

    2021-09-26 12:59:48
  • 一场政治阴谋!
    一场政治阴谋!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从头到尾,孟晚舟被捕事件就是一场政治阴谋。美国自己跟伊朗有各种秘密交易,80年代,里根总统被扒出伊朗门事件,这可是堪比“水门事件”的政治丑闻,因为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伊朗明着扣押了美国人质,背地里政府却在跟伊朗大搞军火交易,这件事被媒体曝光以后,好莱坞资深影帝里根也绷不住了。实际上,美国人从没有放弃跟伊朗之间的各种方式的经贸合作,只不过两党党争,媒体是民主党的势力范围,86年是两院的竞选年,民主党找了个借口把...

    2021-09-26 06:49:04
  • 叶立华:死活是个政治问题
    叶立华:死活是个政治问题

    政治人物的死活不是个生物学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是,那得在几百万年之后。自然,政治人物的死活也不是个医学问题。当然也可以是,那得在他死了很多年后。满清的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去世前一天去世了,这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年富力强的成年男性,突然没了,说没就没了,在这个物种百万年度的时间跨度来看,他活过了人类平均寿命,倒是正常。一个政治人物,在另一个可能政见不合的人物去世前一天去世了,可能是巧合,可能不是,是不是中毒了?这是个医学问题。后来新中国建立了,专业的专家给他化验了一下,光绪皇帝确实是死于砒霜中毒。所以说啊,讲政治...

    2021-09-22 18:57:44
  • 美国的地理和地缘政治宿命!
    美国的地理和地缘政治宿命!

    作者:李光满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已获转载授权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已于2021年8月彻底失败。美国为什么始终无法控制亚欧大陆?我们看几个数字。2021年美国政府债务接近29万亿美元,年度赤字突破3万亿美元,军费开支7000多亿美元,超过全球军费排名第二到第十位国家总和。这三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潜藏着美国维持全球霸主地位的成本因素。我们再看另一组数字会明白为什么美国维护全球霸主地位会有那么高的成本。美国西边是太平洋,太平洋的宽度大约为19000公里,要到达中国...

    2021-09-08 20:53:1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