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为啥盎撒婊兄弟没有历史周期率?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2-13 06:48:49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9 评论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

最近一直在关注良心想大论战。
如果说刚开始是明德先生拿狙打响第一枪,接着司马南发动了声势浩大而持久的坦克军团化战役,最后张捷直接扛着核弹上了,犀利到拳拳到肉,刀刀见血......
一套组合拳波澜壮阔,全国人民都在追剧,简直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买办终不还。
尤其是最近张捷出品的「良心想系列之育婴堂篇」,看了太震惊了,闹了半天这「满门忠烈」还不是「三代忠良」,是「十八代忠良」.....
原来很多朋友在留言板问我对历史周期律的看法,想结合良心想聊下这个问题,干脆把视野再放远一点,从盎撒人开始说起。

第一部分:英国王室延续了1000多年,为啥没有周期率?q0E曹操读书网

第二部分:从英美农民起义谈历史的特殊性;q0E曹操读书网

第三部分:内循环到外循环,美国的周期率失灵了;q0E曹操读书网

第四部分:大明周期率的借鉴;q0E曹操读书网

第五部分:有些人虽然还没有坐牢,但还不如去坐牢;q0E曹操读书网


q0E曹操读书网

01

看了历史我们发现,盎撒人和历史周期率仿佛没啥关系。
罗马人从英格兰撤退之后,一般来说公元829年从英国开始了统一的王室时代。
到了今天2021年已经是有一千两百年的历史了,英国王室作为最古老的家族依然延续了下来,虽然中间经历了查理一世被砍头,但10年后君主制就复辟了,到了今天,英国王室依然「永保富贵」,英国女王还是印度人的最高元首。
为啥历史周期率在英国人身上不起作用呢?

我们说的历史周期率,一般是指:
一个帝国或者王朝,在初期都会非常繁荣昌盛,但伴随时间的流逝,社会会越来越不公平,最后王朝走向衰落,建立新的王朝达到社会公平。通常来说,这个周期循环的时间为300年左右。
引起这种社会现象有两个根本原因。
一是贫富悬殊,因为富人掌握了生产资料、丰富的社会关系和信息,富人挣钱越来越容易,穷人越来越难,最后1%的富人掌握了99%以上的财富,这个时候富人消费有限,穷人无力消费,整个社会循环停滞;
第二就是与之带来的阶层固化,富人永远在金字塔塔尖,而穷人无论怎么努力都在社会底层,最终各阶层失去动力全部躺平。
事实上,中国古代各王朝都看到了这些问题,所以用了各种方式来缓和社会矛盾,针对贫富悬殊有均田令、人丁税等各种财政改革,针对社会固化有从举荐制到科举制度等各种政治制度改革,但也仅仅是缓和了社会矛盾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看安格鲁撒克逊人,是和中国古代反着来的。

图片
英国不仅不抑制兼并,还鼓励兼并,最典型的就是圈地法案,直接从农民手里抢耕地集中到农场主的手中,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即使黄世仁要抢杨白劳的土地,好歹也要搞个高利贷出来,至少有个流程,英国人是直接开抢。
也是因为这样,英国的贫富悬殊问题非常严重,阶层固化更是如此,盎撒婊兄弟代表的英国和美国,现在约定俗成的穷人的孩子读公立学校放羊混日子,富人的孩子读私立学校奋发图强,阶层上升的空间微乎其微。
在12世纪末期,英国国王不允许英国人将土地捐赠或出售给教会,因为这会让国王的利益受损,一切给给教会的土地都被没收。
也因为此,英国人最早想出了「信托」的方法来保留家族财富,让富裕阶层永保富贵。

图片
伦敦大学通过研究1851年至2016年的人口普查记录、选民登记表等数据,追踪了4万个英国姓氏在这165年间的迁徙历史。
结果发现英国最富裕的100个姓氏,包括Shapley、Evershed和Charter永远是最富裕的,而英国最贫穷的100个姓氏,则包括Ram、Scamp 和Pincher永远是最贫穷的........
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这部享誉全球的系列纪录片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追踪拍摄十几个七岁儿童的成长经历,每七年拍一次,一直拍到他们63岁,发现这些孩子后来全部沿袭了父母所属的社会阶层。

02
那么问题来了,贫富悬殊和阶层固化,在英美几乎是一种习惯,那为啥英国没有历史周期率?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盎撒人是最温顺的民族,从来不知道反抗暴政。
当然,这句话没有说全,盎撒人是最温顺也是最残暴的民族,特点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
直白点说就是欺软怕硬,碰到孙子他就是爷爷,碰到爷爷他就是灰孙子。
如果盎撒人碰到的是印度人,2000个英国人就可以征服整个印度,还可以让印度人帮他们去打仗。
但是只要对手稍微强大一点,8万全副武装的英国人就被6万骑自行车的日本人碾得到处跑,17万美国士兵带着海军舰队被11万日本人包围并投降了.......

图片
只要英国王室掌握了武装,盎撒人就可以被随便欺负,永远不会反抗。
圈地运动被抢走了土地还不算,英国王室颁布法令,强迫农民到工厂去做农民工,工业革命开始,英国人从8岁开始当童工,一天工作18个小时,当时英国人的平均寿命是38岁......
那英国人能干嘛?肯定是有意见的,于是他们搞了宪章运动,125万工人和平请愿......非常和平,没有流血冲突。
大宪章运动搞了3年,最高峰时有300万人参加,英国国王说你们的要求我知道了,我考虑一下,你们先解散吧。
于是就解散了.......
英国历史上有没有农民起义?
基本上都是零元购,零元购的人实在太多了,监狱里面人满为患,最后就全部送到澳大利亚或者美洲去搞开拓,和当地的土著互砍,砍死了土著就可以抢土地,被土著砍死了刚好给英国政府减压。
英国正儿八经的反抗暴政的斗争只有一次,瓦特泰勒起义。

图片
16万的农民起义大军包围了英国王室,伦敦塔被包围的水泄不通,英国王室眼看就要完蛋了,因为他们只有3000卫兵。
结果英国王室说我们谈谈吧,你们究竟有啥需求告诉我,我来为你们做主。
起义军首领瓦尔泰勒高兴得不得了,国王终于肯听我们的意见了,跑过去和国王谈判,说你的人头税太贵了,我们不同意缴这么多。
结果走投无路的国王连这都不答应,直接让自己的卫兵把跑过来谈判的瓦尔泰勒给砍了,然后国王对起义大军说:
你们胆大包天,杀了我的税吏,我现在宽恕你们的罪行,至于你们说税收太重,我考虑考虑,你们看小麦都要成熟了,大家赶紧回家收麦子吧。
国王一席话,胜听一席话,13万起义大军如鸟兽散,跑得干干净净。
你觉得我在开玩笑?自己去百度下英国的农民起义,或者翻阅下英国历史。
觉得不可理解,这就对了。

图片
中国历代王朝,汉唐明代为代表,一般是三十税一、十税一。
英国也有「什一税」,但那仅仅是教会的税收,国王要十税六,有时候还要初夜权......但是英国人非常老实,他们才是任劳任怨的典范。
所以,中国古代的皇帝,谈到历史周期率,前提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是在盎撒人看来,根本就不存在这个前提,英国人民就是毡板上的肉。
美国也是一样,别看美国人砍起印第安人来勇猛无比,但一旦碰到武装军队,那就啥用都没有了。
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老兵不仅不给发工资,连土地都给抢走了,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谢司起义,当时美国还是典型的联邦政府,连军队都没有,谢司起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路攻城略地,结果最后华盛顿说我们谈谈吧......于是英国农民起义的一幕再次重演。

图片q0E曹操读书网


所以,很多人说美国人拿枪就可以反抗暴政,就可以推翻白宫,真的想多了,想想几百年前他们的祖辈被抢走土地,被赶到工厂做苦力,结个婚还要给贵族尝鲜,就这还不是老老实实的?
1845年到1850年,英国的饥荒饿死了130万人口,可是没有一起群体事件,英国人「爱尔兰人」老实的躺平等着去见上帝,这是心甘情愿的做「安安饿殍」.....
所以,英国人民「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就不可能有历史周期率。

03
盎撒婊兄弟不可能有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周期率一般是用于一个封闭性的王朝或农业社会,当贫富悬殊和阶层固化让整个社会消费乏力,陷入停顿,最后内卷到卷无可卷导致危机。
但是在全球化时代的工业社会,会多一种外向型力量进行干预,让社会依然具备上升的弹性。
英国在16世纪开始全球化发展,与荷兰、法国抢夺欧洲的毛纺织市场,随后在17世纪广泛的拓展殖民地,拿下了3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度、澳洲、美洲作为原料市场和倾销市场,而商品销售往全球。
这一点和中国古代王朝有显著的不同,如清代人口大爆炸后,技术进一步停滞,在土地有限的前提下人均粮食产量下降,而英国一点也不为这个犯愁,是强奸犯送澳大利亚,杀人犯送往美洲、抢劫犯送南非、人贩子送往非洲、贩毒的送往东非......有多少人都消化了,还不够开拓市场用的。

图片
接着打一战,90万英国人战死了,内需又旺盛了。
英国说不卷啊,一点也不卷......
其实就和今天的美国一样,历史上的规律完全不适用于美国。
中国古代的王朝,崩溃的开始就是朝廷没钱了,一旦到没钱开始发军饷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但是再穷能穷过美国?美国每年入不敷出,每年万亿级美元的发行债务,结果一点事都没有,军队可能没有军费吗?不可能,没军费就开动印钞机印钞就可以了。
而这一点仅仅适用于美国,让印度这样搞试一试,马上就会通货膨胀几百倍,政府直接崩溃了。
但是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拿到了铸币权,发行的美元可以全球流动,到全世界买硬通货和优良资产回来,除了中俄伊等少数国家,几乎都是美国可以自由掠夺的市场。
只要日本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不崩溃,美国就不可能崩溃。

图片
对于美国普通百姓来说就更好糊弄了,人民忙得很,白左和黑命贵正斗得不可开交,哪里有工夫想别的.....
所以,很搞笑的是,美国用这样的方式跳出了历史周期率,至少,在美国现在主导的国际秩序之下,是不可能有历史周期率的。
美国的崩溃,不可能从底层开始,而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美元失去世界货币的价值,而要达成这一条件,就是需要有一种货币取代美元。
所以,我们说,历史周期率,是对封闭的农业社会的规律总结,而不适用于全球化的今天。
但是,对多数国家来说,贫富悬殊和阶层固化现在依然是最大的敌人,会让一个国家的经济最终停滞并增长乏力。

04
明朝应该来说是一个历史周期率走势的典型性代表,我们看看大明是怎么演变的:
江南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但没有走出去的动力,只是坐商;
江南资本家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有更多的余力去读书考取功名;
资本家开始抱团取暖,最终以东林书院为组织形式开始扎堆,一方面控制了舆论,一方面形成了严密组织;
基于朝廷中遍布江南读书人,以东林书院为基础形成了东林党,开始掌控政局并制定对自己代表的阶层有利的各种政策;

图片
最终整个王朝贫富悬殊,形成鲜明的二元社会。
一方面是农民阶层,创造的财富仅仅为整体的不到10%,却要承担国家税收的80%,各种辽饷、练饷都加到了他们头上,最终剿匪越剿越多;
一边是掌握国家巨大财富的资本家,他们不承担社会责任,不需要缴税,一旦让他们纳税,东林党就会摇旗呐喊不要与民争利;
最终国家慢慢走向崩溃,而当资本掌控舆论之后,什么原来传统的忠君爱国之类的观点都成了不识时务。
资本永不眠,从北方关隘开始,废除了国家的盐铁不得出关的限制,疯狂的走私,将战略物资不断的运送到后金,接着各种情报、信息同样开始出售,简直成为了后金的第一手情报站。
到这个时候,朝廷已经发不出军费来了,但是江南依然是歌舞升平。
最终,仅仅10万人的八旗军队灭掉了2亿人口的大明。

图片
其实我们对比一下南宋,蒙元的武力对比后金要强大得多,几乎扫平了大半个欧亚大陆,而文弱的南宋居然抵抗了几十年,到最后打到了海上陆秀夫负帝投海。
明朝可以说武力之胜,远胜宋朝,结果最后各官员比赛一样的投降,这里不得不说是资本的力量,因为资本本是不需要国家的,谁当皇帝无所谓,只要资产还是自己的。
钱谦益作为江南士大夫和资本家的代表,他的豪宅地产数不胜数,面对后金大军,他当然不希望打仗,只要后金承认他的资产,他巴不得马上投降,否则打起仗来,自己的资产不就损失了吗?
大明走向没落,最终没有逃过历史周期率,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东林书院的成立,这意味着第一资本开始抱团,抱团后尾大不掉,妄图大而不倒,进而影响政权;
第二是资本开始影响舆论,进而左右价值观,把黑的说成白的,美的说成丑的,朝廷成为了他们打嘴炮,彰显自己道德优越感的地方,而且无耻双标的很。
他们自己不承担国家责任,一毛不拔,皇帝实在没有军费,想和后金谈判缓一缓形式,他们就指责皇帝丧权辱国,一个叫的比一个凶,可但皇帝真的生死社稷之后,他们根本无动于衷,面对外族跪得一个比一个快........
几百年前的历史周期率和今天的环境完全不同,但是,当我们一旦看到资本意图操控媒体和扎堆抱团的时候,就是需要警惕的时候了。
事实上,我们看一看就清楚了。
资本家特别喜欢抛头露面,组织各种大学、山会,各种演讲教育,生怕自己声音不够大。
而真正的企业家都是干实事的,哪里有这些功夫去务虚,去做什么教父?研究技术的时间都没有。

05
万幸的是,几百年前的历史永远都不会重演了,非公有资本不得进入新闻采编领域正在征求意见,某某大学某某会相继解散......
这一次关于良心想的全民大论战,我认为可以给共同富裕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为社会环境正本清源。
在若干年前,比如胡适这样的被吹捧为民国大师,杜月笙被吹捧为人生楷模,本质上资本是最喜欢这样操作的,因为对他们而言,评价标准只有一个,笑贫不笑娼,你管我的钱是怎么来的,我赚到了就是我的本事。
有的人跪舔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写出了「每一片绿叶,都不会忘记根的哺育」的千古奇文,恐怕只要有机会,就想去舔教父的腚沟。

图片

一旦到了这一步,资本家所希望的舆论一旦形成,所有的企业家都不想去承担社会责任了,都会有样学样,最终走向堕落。
不过万幸的是,2021年,人民将掌声最终送给了华为、福耀、鸿星尔克这样的企业。
当所有的组织都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共同富裕就形成了好的舆论环境和开始,就是终结周期率的好的开始。
有不少人问:为啥还不出手调查某些人,为啥还不关进去?
其实对某些人来说,虽然没有关进去,但是还不如关进去。
某大佬说:我从来不在乎钱。
你别说,他说的可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钱多到已经用不完了,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已经不刺激了。
而权力对他们来说才是春药,他们享受的是镁光灯下的生活,享受的是出行的时候众星捧月,被人前呼后拥,自己只要说一句话,就被无数媒体转载,被视为真理,而他们贪天之功,被粉丝叫做「爸爸」或者「教父」,他们一眼看过去,全是谄媚的笑容。
当然,他们还觉得不够,还想要更多的人「尊重」他们。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被千夫所指,所有人都想给他们保持距离,曾经轻松找到100个企业来帮自己说话,现在所有人都躲得远远得。
打开网络,10亿人民9亿9在骂他,微博论坛上一眼看过去,100个帖子99个在诅咒他,所有人都在传颂冰清玉洁潘金莲....
在别墅里恐怕还可以什么都不想,现在再出门,再也没有崇拜的目光了,所有人都是鄙夷和嫌弃。
想找个水军,但凡爱惜自己羽毛的送钱都不给他干活......

图片q0E曹操读书网

原来他说一句话,一堆无良文人内卷比赛跪舔,说得太对了,说得太好了,现在一句话,全网被群嘲。
到了这一步,恐怕还不如被关进去自在点吧......
他们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相关文章

  • 金桥智库:卖国三百年,张捷痛揭江南柳家黑历史!
    金桥智库:卖国三百年,张捷痛揭江南柳家黑历史!

    联想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接力司马南,连发十三条视频揭露柳传志和联想的内幕黑历史之后,昨晚张捷再次抛出重磅视频,揭露了柳传志所在的江南柳家从明末开始卖国,一直持续卖国三百年的黑历史!简直太令人震惊了!张捷出身于传统知识分子家庭,一门三院士,对中科院的内幕很熟悉,他在揭露联想内幕的视频中,第一个指出了柳传志根本不是什么企业家,而是一个巧取豪夺的大贪官,在联想改制、驱逐倪光南的关键时刻,他不但是联想的总经理,还是中科院计算所的所长(正厅级干部),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剥夺了倪光南的创业成果以及国有资产,妥妥地...

    2021-12-12 18:33:21
  • 树神彧:美国是怎样走入“历史的终结”的?
    树神彧:美国是怎样走入“历史的终结”的?

    有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虽然身边人都很有默契地避而不谈,但问题存在就是存在,既然存在,那就有解答的意义。比如,民主到底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民主是越“多”越好吗?为什么天天把它挂在嘴边的国家,不是衰落就是横盘;而不把它当成最重要事务的国家,很多都能稳步复兴?正好前些天,我外务部门发了个报告,揭示美国民主的虚假和可笑。其中对美式金元政治之类的叙述很直接犀利,小树就不作补充和附庸了。今天,请容许小树今天在报告外做些补充,让我们的斥责更有底气。但还是那句话,这篇文章会又是一篇会得罪人的内容,请各位读者朋友们慎读。...

    2021-12-12 17:17:19
  • 一个稳健而有为的周期,正在来临!
    一个稳健而有为的周期,正在来临!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壹:稳住经济会议召开了,核心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稳”。确实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形容。现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处于黎明前的不黑暗,或者说是美利坚的帝国余辉时期。黎明之前,却不黑暗,是因为:2020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同比增长2.3%。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大关,折合成美元来算的话,中国将成为近一二百年以来,经济总量达到美国70%以上的唯一的国家。有一种“问鼎中原”就差临门一脚的感觉。但是客观来说,也要看见美国综合依旧强大,而中国现在无法投射全世界和平力...

    2021-12-12 07:53:12
  • 血饮:龙虎奇谋:一把精准解刨中国2300年历史走向的手术刀!
    血饮:龙虎奇谋:一把精准解刨中国2300年历史走向的手术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五千年的历史中沉淀积累下来无数的文化瑰宝,其中《道德经》《易经》《山海经》《推背图》等,堪称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根源所在。传说中的龙虎天师靖康二年农历十一月,金国将领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率金兵攻至汴梁城下,北宋社稷危在旦夕!此时,在北宋都城汴梁官道上,怀揣太上皇宋徽宗的亲笔书信的使者正策马扬鞭八百里加急驰往三千里之外的江西龙虎山,信中宋徽宗请龙虎山天师张继先前往汴梁解北宋于危难之中。接到诏命后,张继先日夜兼程取道京杭大运河前往东京,丁未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即1127年阳历1...

    2021-12-11 21:45:38
  • 见证历史!清朝光绪年间开工的「烂尾楼」,今天终于点亮了它塔尖的灯
    见证历史!清朝光绪年间开工的「烂尾楼」,今天终于点亮了它塔尖的灯

      来源:狂丸研究所今天凌晨,国内老铁们还在熟睡的时候,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人民正在寒风中等候着一颗与众不同的星星亮起光芒。那座在西班牙修了快140年的圣家堂,要用一颗5.5吨重的巨大星星向整个世界首次说Hi。西班牙当地时间8号晚上,成千上万激动不已的市民、路人和吃瓜群众把教堂广场围得水泄不通。等待亮灯仪式的人群每一个人都想亲眼见证圣母塔的星星亮起光芒,圣家堂的官网也为这颗星开通了直播间,邀请世界各地网友‘云见证历史’。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星由12只角组成,直径为7.5米,在几天前刚被安放在封好顶的圣母塔塔尖上。...

    2021-12-09 18:56:16
  • 龙虎奇谋:一把精准解刨中国2300年历史走向的手术刀!
    龙虎奇谋:一把精准解刨中国2300年历史走向的手术刀!

    文章由"血饮"公众号原创微信号:caojianming1989 传说中的龙虎天师靖康二年农历十一月,金国将领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率金兵攻至汴梁城下,北宋社稷危在旦夕!此时,在北宋都城汴梁官道上,怀揣太上皇宋徽宗的亲笔书信的使者正策马扬鞭八百里加急驰往三千里之外的江西龙虎山,信中宋徽宗请龙虎山天师张继先前往汴梁解北宋于危难之中。 接到诏命后,张继先日夜兼程取道京杭大运河前往东京,丁未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即1127年阳历1月9号,张继先到达泗州天庆观(今江苏扬州市仪征市),当天,他面露忧色,神情忧伤地写下了这...

    2021-12-09 13:56:07
  • 丝绸之路的由来:中国历史上高光时刻!
    丝绸之路的由来:中国历史上高光时刻!

    1 大漠第一越狱高手有这样一种人,出道即巅峰。有这样一种人,人家的起点,往往是我们努力了八辈子的终点。有这样一种人,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永远的屹立在了一个民族的丰碑上。有这样一种人,上述三者合一。这样的人杰比较罕见,只要出现往往都会成为时代之光。但这样的人,往往也因为过度闪耀璀璨,容易在极度绚烂后被上天召回。老天是让你带着任务来的,不会让你驻世太久的。你要是没完没了的长期驻场,那天道的平衡就该被破坏了。比如说问题中的这位。出道的漠南之战中,18岁的霍去病带着八百勇士横绝大漠,直捣匈奴的大后方,斩杀俘虏诸多匈...

    2021-12-08 15:56:18
  • 我们如何打破历史周期律?
    我们如何打破历史周期律?

    作者:温伯陵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伯陵说: 让人发挥人的作用,让技术发挥技术的作用,而不是用人力替代技术。01公元1381年(洪武14年),大明政府经过14年的铺垫准备,开始在户帖制的基础上,建立政府直接管理的黄册。所谓黄册,其实就是人口普查名单,上面要登记大明人口的姓名、年龄、职业、籍贯、田地和房产,不管是什么人身在何处,都要被登记上去,做为大明的常住人口。黄册共有4份,户部、布政使司、府、县各存一份,做为政府治理地方、兴修水利、救灾抚恤、动员人口的数据基...

    2021-12-04 06:49:19
  • 读懂历史,看「教父们」是怎么炼成的?
    读懂历史,看「教父们」是怎么炼成的?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洪承畴,被认为是能挽救大明于水火中的人,在满清节节进逼的最危急的时刻,大明指望他能够力挽狂澜,出任蓟辽总督与满清军队作战。洪承畴贴出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表示必定以死报国。 松山战败之后,大明朝廷以为洪承畴自杀殉国,于是专门罢朝三日,更赐祭九坛,国礼安葬,优加恤抚。可其实这货早就剃发投降了。 但洪承畴这样的奸贼,不仅怕死,还想要名声,他也知道做了汉奸,必定被后世痛骂,于是他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全力相助满清剿灭大明。只要大明不死,洪承畴就是如芒在背,不...

    2021-12-03 18:55:04
  • 博索:破解周期率,在于实现“共同富裕”
    博索:破解周期率,在于实现“共同富裕”

    在人类历史和现实世界中,造成朝代更迭与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应对两极分化以及两极分化所带来的社会动乱与撕裂,新中国早就找到了答案,一个是劳动者当家作主,一个是共同富裕。旧文《》论述了劳动者主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是破解周期率的制度基础。本文则重点论述“共同富裕”是破解周期率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真正的文明社会表现为高技术密度下的社会化协作生产,而这种社会形态在华夏大地已经出现几千年了。养蚕、缫丝、织布、耕作、水利、鱼盐、矿产、百工、商业、国防、教育……男耕女织田园生活表象的背后,是...

    2021-12-02 09:00:1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