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国务卿也成了密接,这次麻烦有点大!
-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这次也成了密接。更严重的结果,可能还在后面。因为这次可知的源头,就是布林肯身边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按照普莱斯27日自己发布的信息,当天早上,他出现了新冠症状,随后检测呈阳性,已经开始10天的隔离。他还补充说,他感到了不舒服,但因为接种过两剂疫苗,因此自信不会发展成重症。重症不重症,不是发言人说了算。但对美国国务院,甚至很多国家外交官来说,这却是一个警讯。很简单,考虑到病毒的潜伏期,那意味着,普莱斯被感染,可能已经有一...
-
- 中国学霸在英遭疯狂袭击,背后有蹊跷!
-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纪两刀 叨叨姐当你走在热闹的大街上,准备去吃饭或者购物时,背后突然蹿出一个人用重物猛砸你的头。在中国留学生人数较多的英国城市谢菲尔德,最近频繁发生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无辜遭袭事件。遇袭的大多都是中国女留学生,袭击者则被怀疑是一名白人女性和一名亚裔女性,都是背后偷袭,都是一击得手就迅速逃逸……短短十天内,发生了至少6起如此同质化的恶性事件,很是有些蹊跷。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疫情暴发一年多后的今天,英国居然还有如此频繁针对中国人的暴力袭击。英国警方已经抓捕了一名嫌犯,但尚未对...
-
- 越南狼起;趋势,也是命数!
-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纵观当今世界:从东欧的土耳其、乌克兰,到中东的沙特、伊朗,再到南亚的印度、印尼,再到东亚的马来西亚,唯有中南半岛上的越南是最有希望依靠制造业崛起的国家。为什么越南如此特殊? 01 格局命脉 自古以来,越南和中国紧密相连。越南的地形非常有利,基本沿着南海的海岸线而分布。越南对面的金兰湾,为亚洲地理位置最好的面海湾区之一。在工业文明时代,工业产业链都是沿着江河或沿海码头而布局。越南格局形同一个扁担,中间比较纤细而两头重。南部为湄公河流域,以胡志...
-
- 美国现在的总统还是拜登吗?
- 来源: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作者:黄三思上个星期,美国出了一个大新闻:美国总统拜登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会面时,约翰逊正在回答记者问题,白宫工作人员突然冲出,打断了约翰逊的发言,强行将全体记者赶出了会议现场。关于这件事,美国的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很多传言,其中流传度最广的一个说法是,拜登失禁了。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说法的真实性——这件事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但是都无所谓。同时,拜登到底有没有失禁,我们也不可能有办法确定——全世界也不会有几个人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确认这等秘辛。但是,如果硬...
-
- 孟晚舟回国,国外怎么看?
- 作者:纵横十来源:微信公众号 环球视野(ID:hqsy68)孟晚舟归国成为了这两天的一件大事,中国国内无不欣喜。 那么,国外其它国家怎么看这件事?这应该是不少人关心的一个话题。 作者这两天观察了一下,国外的反应总结起来大概可以分为三类,还加上阿尔斯通皮耶鲁齐这类受害人的看法。 第一类,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我粉饰型” 对于孟晚舟归国这事,很显然是中国利用国家力量在中美博弈中获得了阶段性胜利。 但一些人却总喜欢毫无根据的搞“阴谋论”,总认为这种“胜利”是以中国对美国的某种前提而得来的。 假如事情真是这样,那么但...
-
- 孟晚舟回国之路的几个关键问题!
-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前天看到深圳机场无数人高唱《歌唱祖国》的视频,瞬间破防了,那一刻我也是泪流满面。孟晚舟与欢迎人员自发唱起《歌唱祖国》孟晚舟回国毫无疑问是中国政府外交领域的一次重大胜利。正如杨主任在阿拉斯加霸气侧漏地指着美国人鼻子说:你们没有资格对中国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孟晚舟能回国正是中国国家实力强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可能有人不明白我这么说的含义。给大家列举一组美国搞人质绑架的历史——1987年美国整日本东芝,两名部长被逮捕,总经理和...
-
- 拉闸是为了打贸易战?典型的懂王式反智逻辑!
-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2001年,经过艰难的谈判,中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此开始逆袭之旅,国际贸易成为中国发展的强大助推剂,在20年的时间,我们获得了高速发展,一路势不可挡,到今天,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唯一工业超级大国,全球最大超级贸易大国。而我们的高速发展,也为世界带来了改变,让全世界几十亿人得到了实惠。 中国基于最大规模全产业链单一市场的巨大引擎,中国制造成为了发达国家暴利的终结者和粉碎机,让全球几十亿人享受到了物美价优的中国产品,让全球很多人用更少的价格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
- “孟晚舟事件”告诉你,什么是靠不住的?
-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在经历了1028天的煎熬之后,牵动亿万国人的心的孟晚舟女士,终于在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50分,乘坐CA552航班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晚舟归来,标志着中国外交赢得了一场重大胜利,令全球各地的每一颗“中国心”都感到振奋。同时,这件事证明曾经令一些人信若神谕的东西是靠不住的,长话短说:一、西方的市场经济是靠不住的至今,那些靠西方经济理念混迹于世的所谓“专家”还在到处兜售西方市场经济那一套“神药”。但凡中国有什么经济政策调整,他们就与国外舆论一唱一和指责中国,连“...
-
- 未来,我们遭遇的大停电恐怕会越来越多
- 这两天,东北朋友们的日子有点不好过。从9月23日起,由于电煤短缺、供电紧张,东三省在用电高峰时段纷纷采取拉闸限电措施。这对大多数“00后”来说是种未曾经历过的体验,而对年级稍长的人来说则充满回忆。图源:网络电能短缺,隔三差五就要“摸黑”的生活早已远去,这次的停电让不少人意识到电的存在感。首先,手机没有网络,家里WiFi掉线就足以击垮很多人的内心防线。其次,如果住在高层,电梯停电的情况下如果回家也是一大难题。据财新网报道,因为停电导致电梯停运,就有孕妇爬了24楼回家。和上述两点相比,在家点蜡烛和红绿灯停...
-
- 美国的GDP才是狗的屁!
- 作者:蒋校长来源公众号:蒋校长已获转载授权前段时间,金灿荣教授在演讲中讲了一个笑话。说纽约人非常讨厌律师,如果在地铁上遇到了一个律师和一个劫匪,你手中只有一把枪一颗子弹,你打谁。100%的纽约人会回答,肯定打那个律师。“那如果你有两颗子弹呢?”“再给那个律师一枪!”美国人讨厌律师,因为律师两头吃还不创造什么社会财富。但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喜欢律师,因为律师可以创造大量的GDP。在美国GDP统计中有一项叫法律服务支出,所占GDP比例从1978年的0.4%,涨到了2003年的1.8%,再到现在的6%。其年均增...
-
- 德国的政坛,注定要碎裂成一块块的!
-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德国大选出来了,结局和媒体预测的一致,几乎没有任何可惊喜的地方,社民党拿下25.7%,基民盟拿下24.1%,绿党拿下14%,自民党拿下11.5%,德国选择党拿下10.3%,左翼党拿下4.9%。默克尔算是正式离开政坛,2019年,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默克尔的文章,在第二条。注意,虽然社民党的票多,但是也没多到多少,理论上基民盟依然可以执政,只要它拉到足够多的盟友。这个在德国历史上是有先例的,最出名的1969年西德大选,以基民盟/基...
-
- 从数据的角度来聊一聊东北限电的原因!
- 原创: 深圳宁南山 来源:宁南山来我们根据一些数据和事实,来聊聊东北地区的限电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第一点,东北地区由于辽宁省工业发达,作为一个整体一直是电力输入地区,主要是依靠内蒙调入电力。在国家统计局的链接里面,通过查询年度数据可以查询东北三省每年的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查询2018-2020年三年的发电量和用电量如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18年吉林省发电量838.24亿度,用电量750.57亿度2...
-
- 3.2万字背后的中国雄心!
- 来源公众号: 侠客岛微信ID:xiake_island很多网友还清晰记得,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近3个月后的今天,国新办发布《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系统阐述中国的全面小康是什么,又是如何建成的。时值国庆前夕,这份3.2万余字的白皮书分外引人注目。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图源:新华社 一如果从历史的时间长轴看,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
- 盛唐如松:转型下的阵痛
- 2017年,我国北方开始推行煤改气,那年冬天,河北一带习惯冬天用煤取暖的农村都不同程度遭了罪,煤不让用了,气还没到位,那一年的网络舆情汹汹,‘为民请命’者不知凡几。不过,随着改气工程的持续推进,第二年的冬天,河北的天变蓝了不少,老百姓也少了很多怨言,到了去年,河北似乎又闹过一次气荒,但报以怨言的人却已经不多了,因为大家已经知道,这件事并不重要,按照目前的政府办事效率,应该会很快解决的。2017年的北方气荒,其实就是中国改变民用能源结构的一次阵痛,而改变民用能源结构,就叫做转型。趁着转型期引起的阵痛开始带节...
-
- 清风:“AUKUS”的目标以及“拉闸限电分析”
- 一、帝国久了就会百病缠身,主要是形成了固定的利益集团,它们为了保住垄断地位,打压新生力量,阻碍非利于自己的新集团形成,也阻碍一些新技术创新,比如能源集团就打击新能源技术,打击非自己控制的核聚变技术,为维持庞大的利益掠夺,必然建立超过需求的军事力量,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取得不惜形成巨大的浪费,导致债务缠身,财政入不敷出,等等。它们对新政治体制与新生政治力量异常敏感,造成只用对自己有利的,而不用对国家最有利的政客,久之就形成固定的政治家族。昨天说了美国衰落的第一个特征:老人政治,那么美国衰落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白人...
-
- 夏斐君:我的忧思:为什么还有人对美国抱有幻想?
- 孟晚舟归国后,我工作单位的领导非常激动,说这是中美实力对比决定的,说明美国虚弱了、怂了;然而,转眼间,他就在忙儿子赴美留学的事情。他儿子很优秀,就读于某985大学,多次参加国家级、国际相关竞赛,取得不俗成绩。这位领导还在一个赴美留学家长群里,据他说,准备赴美的都是国内顶尖高校的尖子生。我随口说了一句,现在美国死磕中国,技术封锁,阻碍学术交流,这些孩子到美国留学能学到真本事吗?人家核心的东西会教给你吗?他说,那不会,国家间博弈归博弈,美国的大学和学术界还是相对超脱独立的,去肯定能学到东西。我无话可说,只好呵...
-
- 夏斐君:当前国际斗争中有一个被严重忽视的真相,中国须高度警惕!
- 从几内亚到澳大利亚,从一带一路沿线不断爆雷到五眼联盟不断出招,看似不相干,其实有一条隐线,以及很多中国人看待国际形势的一个误区,即:我们真正的对手不是某某国家,而是这些国家的精英阶层与西方高度一体化的利益联盟。今后分析国际形势,应对国际斗争,一定要超越“国家层面”和“国与国”的视角,从这个高度一体化的利益联盟去着手。我有一个预感,未来针对一带一路的破坏,烈度和复杂程度会指数级上升;对手没有底线,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我们不得不防备。关键还不是军事,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某些阶层的利益和西方是一体的...
-
- 戎评:放人的背后:是美国求和还是战术性撤退?
- 主要有两点没想到:一是美国和加拿大会放人。3年前美国指示加拿大扣押孟晚舟,是准备要狠狠敲诈华为和中国的。但耗了3年,美国半点好处没捞到,空手放人确实很出人意料。第二个没想到的是,美国和加拿大会放得这么快。在8月份举行的关于是否引渡孟晚舟的最后一轮听证会结束后,加拿大法院还说要在10月21日举行下一场听证会。按照这个时间线,孟晚舟此时归国,比大众心理预期的时间提前了很多。但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这只能说明一点:中国人是打不倒的,中国是不可战胜的。美国要想通过强权迫害中国人,打压中国企业,遏制中国发展,还是趁...
-
- 戎评:孟晚舟虎口脱险,一场硬仗才刚刚开始!
- 我们用英雄礼遇欢迎晚舟回家,因为她体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不屈的意志,在强大祖国的支持下,没有让美加的阴谋得逞。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是和平时代,中国以实力为后盾,善用外交策略与美加斗争的结果。孟晚舟事件,可以称得上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图 1 乌合麒麟漫画《归舟》而推动整个事件走向胜利的根本性力量,是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之势。反观美国,不仅没有在中美贸易战中尝到一点甜头,而且在孟晚舟事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最终使自己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这背后的主导,其实就是美国经济实力不断下滑的趋势。一切政治操弄的...
-
- 戎评:美国很自信的一步棋,被中国反手将军!
- 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作为全球煤电第一大国,中国的宣告立刻引来各家媒体的争相报道和高度评价,于是美国人又趁机刷起了存在感。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在采访时表示: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就此与中国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讨论,我非常高兴。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新闻说,月初克里访华的首要任务便是要求中国停止援建境外煤电项目,再结合此番话的言下之意,就好像给人一种我们履行对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是美国功劳和美国...
-
- 刘逸明:拔掉中国“最美女教师”底裤!敛财不能披上行善的外衣
- “连续10年去湘西支教”的龙晶睛,据说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海归硕士,1993年出生的她已经投身农村支教10年之久,足迹遍布湖南、江西、贵州、陕西等地24所偏远山区学校,前后帮助过2000多名山区孩子,还组织了15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公益支教活动。但是,网友肉搜出,她的“行善”实际上充满了算计,让网友怒喊“吐了”!支教,从这个世纪初开始,就成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举动,徐本禹因为到贵州偏远贫困地区支教,一举成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那之后,支教者若过江之鲫,当然,少有能像徐本禹这样通过其功成名就的。时...
-
- 拉闸限电,背后有非常深层的原因!
-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最近,问“拉闸限电”问题的战友特别多,因为事情看起来的确有些匪夷所思!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东北某省的地级市的水务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而且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也就是说,有城市已经公开表示不能保证市民的生活供水、供电了,包括手机信号、网络也可能不通,甚至交通信号灯的供电都不能保证。现代中国,若非官方媒体报道,这样的公告是绝对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因为这种事发生在八九十年代的...
2021-09-28 原因 -
- 侠客岛:涉及8000万人的职称改革,到底怎么搞?
- 上医院挂号,有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之分;去高校学习,有教授、副教授、讲师之别……尽管职业评价体系日趋多元,但在专业技术领域,职称始终是衡量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关乎工资待遇、科研资源、上升通道,职称评审也成了许多人职业生涯的重要关卡。最近,涉及全国约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政策迎来大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提到要打破“天花板”、不唯学历不唯奖项、论文不作为“硬杠杠”。一早在上世纪,中国的职称制度就历经技术职务任命、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双轨并行制等不同阶段,发挥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