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警机地位不保?俄军新式“大盘机”发出挑战,号称领先全球
预警机是现代空军必不可少的装备,在预警机的支持下,空军的战斗机能够发挥出平常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战斗力。这种装备是一个国家电子科技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可以体现一个国家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曾经的苏联在预警机方面不落下风,其70年代服役的A-50预警机在当时算是技术先进,但这些年来俄罗斯空军预警机机队老态尽显,俄罗斯空军迫切地需要一款新的预警机来应对未来战争。
据俄罗斯卫星网4月10日消息报道,俄罗斯军工人士透露,俄军新一代A-100“总理”远程雷达预警机将在2024年加入俄罗斯空天军服役。俄罗斯国防部宣称,新的A-100的研发是贴合新一代战斗机以及应对新一代空中目标,这种飞机的技术能力将远超包括美军E-3预警机在内的各国预警机设备。甚至有消息指出,这种预警机的作战能力,是俄军现役A50U预警机的两倍以上。
作为俄军新一代预警机,A-100在载机和雷达技术方面都进行了改进。首先,其载机选用了伊尔-76的改进型——伊尔476。伊尔-476和伊尔-76的原版比起来,通过换装新的动力系统和航电设备提升了作战能力,最主要的差距反映在航程和滞空时间上。
据悉,伊尔-476的滞空时间约为10~12小时,而伊尔-76原版的滞空时间约为8~10小时。这多出来的2小时滞空时间,在实战中的差别是巨大的,几乎代表着预警机作战力量的效率提升了20%~25%。
至于预警机最重要的雷达航电方面,虽然俄罗斯在电子科技方面技术已经显得落后,但莫斯科为A-100配备了他们能够集合的先进电子部件。A-100的前辈A-50预警机采用三坐标脉冲多普勒雷达,对战斗机目标的发现距离约为230公里,对水面军舰的发现距离则为40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约60批目标。这个数据按照上世纪的标准来看是足够的,但是进入21世纪就显得非常不足了,最多只能引导10`~12批飞机作战。而A-100的雷达探测能力有不小的改进,其雷达探测距离估计达500千米以上,高空探测距离则在800公里以上,据悉可以同时跟踪150批空中目标。作战能力和A-50比起来确实进步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A-100采用“S波段”和“UFH波段”双波段雷达,S波段的波长大,探测范围广,对空主要探测四代机,可以用来远程预警。UHF波段的波长短,探测范围窄,但精度较高,探测隐身飞机的能力更强,适合反隐身。两种雷达各有所长,属于互补,有部分俄罗斯媒体宣称,A-100可以在数百公里外发现美国的F-22隐身战斗机,此话虽然有很大程度的水分,但不可否认A-100的反隐身能力确实较强。
不过,我国空警500预警机采用了固定式主动相控阵雷达,可以直接通过改变雷达波束形状实现反隐身,不需要额外配置UHF波段雷达。这一点就明显优于A-100型预警机。
A-100采用旋转式雷达天线,虽然没死角,但扫描有时间间隙,没有办法对某些目标进行实时追踪,这对作战势必带来部分不利影响,旋转式雷达天线在这方面对固定阵列雷达天线的劣势,是不可否认的。
图为俄罗斯空军现役的A-50I预警机,内部操作台和引导员,可以看见其显示系统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A-50I是俄罗斯第一代大型预警机,于1984年装备部队,已经接近淘汰。俄军在2008年实施了改进研制A-50U预警机计划,借鉴了印度从以色列引进的费尔康预警机的部分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指令传输,增强了对低空、低速和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目前已经服役了5架。
对于俄罗斯空军来说,A-100的入役能够极大地提升其空军机队的作战能力。众所周知俄军飞机缺乏隐身性能,长于机动性,而预警机装备能够极大地削弱隐身飞机的优势,这对和隐身战机作战的非隐身战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帮助。预警机对俄罗斯空军而言,就像一个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战力放大器,尤其是A-100这种具备较强反隐身能力的飞机,更是俄罗斯空天军极为需要的装备。随着新一代预警机研发项目的推进,我国采用数字阵列雷达的“空警”系列预警机的全球最强地位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