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版“网红冰品” 还不赶紧打卡?
大唐版“冰淇淋” 竟成宴会炫富手段
除了甜冰水,在隋唐时期还兴起一种新的饮料品种——“饮子”。饮子是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解渴的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应该是凉茶的始祖,让人想起了“王老吉”。
饮子很受隋唐消费者的欢迎,据说当时的长安城里到处遍布着饮子店,一如今天街头巷尾的奶茶店,生意兴隆,有的饮子店还可以先喝后付钱。五代人王仁裕的《玉堂闲话》中,便提到了一家饮子店,说长安城西市的一家饮子店生意做得特别好,每到盛夏,便用一口大锅熬制饮子出售。这家所售饮子能治疗“千种之疾”,且喝了就好,所以名声很大。当然也不便宜,“百文售一服”,当药水来卖了。
夏天里最受大家喜爱的冰淇淋,其实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上,就有两名侍女捧着装有“酥山”的盘子。其中一个侍女捧盒里的是没有修饰的基础版,而另一个侍女盘子里的则是升级版。“酥”,类似今天的奶油。制作酥山要先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然后向盘子里的冰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再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最后端入冰窖冷藏。
冰淇淋也能玩出花来,估计也只有浪漫的唐代人才能想得出来吧。那么,大唐版冰淇淋到底味道如何呢?唐代诗人王泠然是这么描述的:“味兼金房之蜜,势尽美人之情。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 意思是说,这酥山是美女们一点一滴制作而成的,口味就像蜜糖一样,吃起来就六个字——冰冰爽,透心凉。
在唐代,一份酥山出现在宴会上是极其体面的事情,因此成为当时流行的炫富手段之一。
相当于你现在出去吃个饭,饭后如果有道法国大厨制作的精致甜点收尾才算完美是一个道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