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今天这场会面,对东亚意味着巨大危险!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1-14 06:43:08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
已获转载授权

执笔/鲸鱼刀&李小飞刀


这些年来,日本每一任新首相上台之后,一般都要先去美国“拜码头”,这成为日本外交一个不成文的惯例。


2023年开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开始了他的“拜码头”之行,只不过他这次兜了个大圈子,到访G7五国,把美国留到了最后一站。


北京时间13日上午,岸田到达美国,按计划他将与拜登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宣言的大致内容之前已经通过日美“2+2”会议及媒体放风大致透露出来,讲白一点,就是怎么对付中国。


图片



岸田此行不单单是合谋,而是争取美国承认日本战略上的调整。有日本学者露骨地说,过去日美同盟,美国是“矛”、日本是“盾”,现在,日本也将成为“矛”的一部分。


在日语当中,矛和枪是同一个词:“やり”。日本有“光荣”的やり使用史,比如二战后期疯狂的东条英机就曾叫嚣“一亿玉碎”,号召国民用竹枪对付美军。


图片


“やり”对于日本来说,是自不量力、甘当炮灰又疯狂自毁的代名词。


如今日本又想当“矛”,它准备扎谁,又想讨个什么结果呢?


1


对岸田此行的目的,连西方媒体都不乏嘲讽。


岸田是外相出身,从外交领域上来的西方政客一般内政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都会想办法从外交上下手提高自身形象,岸田也不例外。


目前岸田在国内支持率为33%、不支持率为45%,这还是俄乌冲突让岸田抓到机会向民众树立起“危机首相”形象的情况下,彭博社就揶揄岸田说,与拜登合影的机会可能有助于提高岸田的支持率。


图片


日本是今年5月G7峰会的主席国,岸田夹带私货把会址安排到了他的家乡广岛,岸田也想通过这个地方向日本国民灌输日本“历史上经受了痛苦,现在也危机四伏”的观念,但这种操作无疑可能会尴尬到美国,自然要得到美国的许可和支持。


去年年末,日本内阁通过了安保三文件,包括将国防开支提升一倍,发展军事反击能力,计划购买能够打击中国等周边对手的导弹等等,标志着日本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彭博社直言,日本的新战略在亚洲一些地区引起了愤怒,这些地区对日本20世纪的侵略记忆犹新。


要降低反对声音,岸田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找“义父”撑腰。日本驻华盛顿前大使藤崎一郎就露骨地说,“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向世界表明,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与我们站在一起,尤其是我们周围的国家,比如韩国、朝鲜或中国。”“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认为,日本只是在自行其是。”


看这幅嘴脸,说藤崎是亚洲最不要面子的“带路党”亦不为过。


带着这些目的,岸田具体将与拜登谈什么呢?


日本放送协会(NHK)13日报道称,会谈期间,岸田文雄计划就日本从根本上强化防卫能力、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以及增加军费等动向对美国进行说明,确认强化日美同盟关系,这被视为岸田此访的重要任务。


图片


考虑到中国所谓日益增长的“霸权主义行动”,日美两国有意确认在安保战略方面保持“步调一致”,向国内外显示日美同盟强化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NHK称,日美首脑会谈将确认七国集团(G7)的“团结”,以确保今年5月广岛G7峰会取得成功。


华尔街日报则透露,日本正在就购买“战斧”与美国谈判。但仅购买战斧还不够,还需要具备锁定地面和海上目标的能力,当前日本缺乏这个系统,岸田在这次会谈中有可能寻求美国的帮助。


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日方人士表示,美国也希望日本朝拥有反击能力方向发展,但“魔鬼永远在细节里面——高层说可以转让,下层官员舍不得转让,那就没办法”。所以本次日美首脑会晤将起到规划的作用,今后下级部门再进一步贯彻实施,日本才可以拥有整套设备和实际应用技能。


另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国防部计划在琉球群岛增建约130座弹药库,以应对台海危机。


此外,日本考虑与美国商讨,让自卫队共用驻日美军基地。


“战后的日美关系从未如此牢固,拜登热烈欢迎岸田文雄到访。”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日本问题专家、曾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部长的克里斯多夫•约翰斯通在接受NHK采访时直言,“此次日美首脑会谈将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中国”。


约翰斯通称,日本获得拜登政府的“高度评价”。日本决定加大对自身防卫能力的投资、强化日美同盟,特别是在保有“反击能力”和强化网络能力、以及在宇宙、无人化系统等新领域的投资尤其重要。


约翰斯通特别提及日本声称保有“反击能力”,他说,几年前华盛顿还有部分人士对此表示“不高兴”,但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改变,现在华盛顿对此变得“欢迎”。


约翰斯通给出两个理由:


第一,美国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日本的信任;


第二,随着中国的“活跃”,日本被华盛顿视为可以在维护东亚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日美同盟关系将发生质的变化。”约翰斯通称,为了让日本强化“反击能力”和网络等领域的能力,日美之间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协调与整合,其结果是日美同盟关系将发生质的变化。


日媒报道说,会谈还将讨论中国在台湾和钓鱼岛周边的军事活动,以及在朝核问题上加强美日韩三国合作。


据悉,会谈还将涉及强化日美两国在经济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包括半导体、量子、生物等先进技术的开发。《朝日新闻》称,拜登政府希望讨论加强美日在与安保、军事领域关系密切的经济领域合作,这也是针对被美国定义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国。不过,报道也说,在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等重要问题上,很难显示出具体结果。


图片


报道称,日美将加强在保护重要技术和物资的经济安保领域的合作,针对下一代半导体的对华限制特别值得关注。高性能半导体对于使用人工智能的先进军事武器至关重要。去年10月,拜登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半导体的出口限制,要求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实力雄厚的日本和荷兰不得向中国出售高性能的半导体制造装置。


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国政府高官报道称,会谈有可能讨论维持技术优势、妥善管理和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岸田文雄有可能理解美国采取限制措施的必要性,但是日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配合美国仍处于不确定的阶段。


目前,有美国的护照或者绿卡的人被禁止在中国工作,但日籍或其他国籍的顶尖技术人员依然可以,有日方人士认为“这会是很大的漏洞”,“弥补这一漏洞需要国际合作,如果日本和美国达成一致,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还能令韩国等效仿”。


此外,日方人士透露,还有一个盘算是,日本想趁此要价,希望美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或转让技术,以弥补制裁中国对产业链造成的损害。


为吸取疫情期间重要物资供给难的教训,日美还想要建立一个能够在紧急状况下发挥作用的供应网,活用包括日美在内已有14个国家加入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预计双方将就加速讨论该话题达成一致。


2


美日同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岸田访美只是这种变化的一个表现。以往美国作为“矛”主要负责进攻,而日本作为“盾”主要负责后勤,现在日本开始向进攻转变,而推动这一转变是美国主动为之。


约翰斯通近日在“外交事务”上直言,美国要让日本更加强大,要让日本走出二战的“阴影”。


为此,约翰斯通列出了详细的计划表。


一,帮助日本突破“和平宪法”。约翰斯通称,美日同盟成立之初,日本基本上是美国投射力量的一个平台,是美国在该地区行动的一个集结地。这一安排源于日本和平宪法。在冷战初期,日本从未打算成为美国的重要军事伙伴。随着日美合作大大加深,该联盟的指挥结构仍停留在过去的时代,不足以支持日本政府现在所扮演的更为积极的角色。


因此,日本打算以美国作战司令部为模板,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联合作战总部,统一指挥自卫队的行动,并形成一个与韩国联合部队司令部直接相连的单元。这将使日本能够与美韩国军队进行协调,以确保日本的军事行动与朝鲜半岛同步。


二,把日本拉入“五眼联盟”。约翰斯通称,美国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路线图,将日本提升到“五眼”伙伴的地位。该路线图应在物理、人员、通信和网络安全领域制定明确和可衡量的标准。如果日本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美国应该承诺分享有关印太地区“威胁”的信息。


三,把日本打造成兵工厂。约翰斯通称,日本的国防工业相对薄弱,缺乏竞争力,也没有专门的防务公司。一个更强大的日本将有助于美国及其盟友在弹药等关键防务项目上供应链多样化,美国应该承诺放松与日本分享技术的限制,积极鼓励国防工业合作。


约翰斯通称,其中重要一步,是将日本拉入美日印澳四国同盟。


3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表示,与过去日本首相上任后首选美国访问不同,岸田的这次访问有些“异样之处”,包含了日本的特殊需求。日本主动带节奏甚至可以说是“领跑”,希望美国能够予以力挺。


刘江永认为,由“盾”转为“矛”,就是日本战略调整的主要特点。所谓“矛”,就是打击能力。以往日本“专守防卫”,军事上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现在做出调整之后,日本就要自己“上手”了,在一些领域比如说钓鱼岛,甚至可能它还会在美国之前“上手”。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表示,维护“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实际上就是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而日本从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时期开始就为了恢复所谓的“正常国家”,竭力扩大军备,但由于美国对日本一定程度上的“束缚”,使得日本得以奉行所谓的“专守防卫”原则。但现在看来,美国为了推行其亚太战略的需要,也是为了抵制中国,迫切需要利用日本作为“急先锋”,所以对日本所谓防止军国主义复活的“束缚”逐渐松绑,导致美日针对中国的军事勾连愈发明目张胆。


刘江永认为,日本的安全政策实质早已不是“专守防卫”,即便在新版国安战略报告中的几项基本原则中依然写上了“专守防卫”,但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新版国安报告中称寻求拥有对敌国导弹基地和指挥中枢的打击能力,说白了就是当敌国要打击日本,或日本认为有被打的迹象,通过各种侦查手段发现要打到日本或者说从日本上空略过的话,日方就可以发射远程的巡航导弹,打击敌国的首都和指挥中心。通常情况下,在国际上构成威胁的一个是“能力”,一个是“意图”,日本现在想要的就是拥有“能力”,而“意图”是主观的。

日本在安全战略上的重大转变,其实是板上钉钉的了。


而美国对此持大力支持态度,因为这符合美国在未来“关键十年”要把中国按倒的战略意图。在美国看来,俄罗斯是欧洲方向的主要威胁,但是中国才是真正的战略竞争对手。在印太方向上遏制中国,美国的一个主要抓手就是日美同盟,在这方面它是需要依靠日本的。此外,美国也试图将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国动员起来,在印太地区形成一个对中国包围的网络。日本跟美国可谓是一拍即合。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这次并非日本被迫、日本追随美国,而是它主动利用日美同盟,主动求美国。


台湾海峡、钓鱼岛对美国来说距离遥远,但对日本来说却很近,刘江永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日方多次说“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原因之一。日本现在已经发挥着十分负面的作用,主动去带节奏,而不只是美国的追随者。刘江永认为,说日本想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的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现在的日本哪有那么可爱?


日本现在跟邻国都快“掰”了,相当于自断了这方面的活路,所以它只能去求美国。日本开始强调“同志国”的概念,在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整整提了68次,这是以往没有过的。什么是“同志国”?就是指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领域有共同志向的国家。未来除了已有的同盟国美国以外,日本不排除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变成同盟国。在印太方向上,它肯定也希望印度等国如果能帮助日本介入台海最好,倘若不行最起码也要在人权、核裁军、外交问题上跟日本、美国等国一起谴责中国。这个动向对整个地区都是很危险的。


吕超认为,日美首脑会晤是岸田文雄此次出访的重中之重,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日美勾结、联手抗衡中国。同时,为下一步在广岛举行的G7峰会上将目标更加集中于中国做好铺垫。他提醒说,对于日美的最新动向,特别是在台海问题上是否挑衅中国底线,中方必须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惕。


冲绳国际大学冲绳经济环境研究所特别研究员泉川友树表示,冲绳民众渴望和平,不愿生活在日益紧张的军事氛围之中。而美日同盟欲在冲绳采取的种种行动完全无视冲绳民众的诉求,让冲绳的处境愈发艰难,必将引起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


图片


泉川友树说,日美安保条约不应该针对某个特定的第三者。而且,美军和日本政府的做法太过分了。有理由认为,今后冲绳呼吁和中国友好交往的声量应该会增大,因为民众渴望通过和中国友好相处和平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缅甸打印度的未来!
    缅甸打印度的未来!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国家统一,对不同的国家不是一个词。国家统一能实现,或者已经实现了,或者想要实现的时候,这个词才有意义。对美国来说,国家统一的意思是出国都是美国人,在国内就不是美国人,而是某个州的人。国家统一,对美国人的意思就是大家的护照一样。对英国人来说,根本不应该存在这个国家,最好是苏格兰和威尔士自己成为国家。一个词语,在语言上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我国和美国这里,国家统一的意思总是大差不差,和英国也差不到哪里去。这个词在这些国家,有意义。到了缅甸,国家统...

    2023-01-14 06:43:13
  • 今天这场会面,对东亚意味着巨大危险!
    今天这场会面,对东亚意味着巨大危险!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鲸鱼刀 李小飞刀这些年来,日本每一任新首相上台之后,一般都要先去美国“拜码头”,这成为日本外交一个不成文的惯例。2023年开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开始了他的“拜码头”之行,只不过他这次兜了个大圈子,到访G7五国,把美国留到了最后一站。北京时间13日上午,岸田到达美国,按计划他将与拜登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宣言的大致内容之前已经通过日美“2+2”会议及媒体放风大致透露出来,讲白一点,就是怎么对付中国。岸田此行不单单是合谋,而是争取美国承认日本战略上的调整。有日本学者露骨...

    2023-01-14 06:43:08
  • 2023,中美交锋,已是图穷匕见!
    2023,中美交锋,已是图穷匕见!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不仅是旅游事件,日韩在全方位穷追不舍,步步紧逼。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韩国总统尹锡悦在11号表示,韩国可能会用核武器武装自己,或者要求美国重新在朝鲜半岛部署核武器。而就在同一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英国,签署了两国防务协议,根据这项协定,英日两国将允许对方的武装力量在本国领土领海进行部署集结。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某一天,韩国可能会部署核武器,而英国即将在日本本土驻军。两国为什么这么做,岸田文雄已经说过了,要防止某国单方面武力改变现状。而他们的主子美国,更是一刻也不停...

    2023-01-14 06:43:04
  • “我弟弟才12岁,床底下找到这个,还有救吗?”哈哈哈哈哈哈
    “我弟弟才12岁,床底下找到这个,还有救吗?”哈哈哈哈哈哈

    原标题:“我弟弟才12岁,床底下找到这个,还有救吗?”哈哈哈哈哈哈 “我弟弟才12岁,床底下找到这个,还有救吗?”哈哈哈哈哈哈。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当中有没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越是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就越容易打打闹闹。也许我们小时候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挺烦的,但是在长大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这样的亲密,是一种特别难忘的经历。下面这位姐姐就有一个一起长大的弟弟。一天,她在12岁的弟弟床底下找到了这个,整个人都...

    2023-01-14 06:17:00
  • “我说想攒钱买房买车,爸妈说我不懂得感恩?”哈哈哈哈谁让你不考虑弟弟
    “我说想攒钱买房买车,爸妈说我不懂得感恩?”哈哈哈哈谁让你不考虑弟弟

    原标题:“我说想攒钱买房买车,爸妈说我不懂得感恩?”哈哈哈哈谁让你不考虑弟弟 我认为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有能力应对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就是独立。独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活独立,另一方面就是经济独立。开始工作以后,我们就可以自己分配我们挣到的钱,那么你在挣到钱以后,会不会把挣到的第一笔钱拿给爸爸妈妈呢?有位网友就准备把自己的工资攒下来买房买车,但是当她的父母知道她的想法以后,却指责她不懂得感恩...

    2023-01-14 06:17:00
  • “李少莉”持续关注中,爸爸是气功师,弟弟段位高,姐夫不简单
    “李少莉”持续关注中,爸爸是气功师,弟弟段位高,姐夫不简单

    原标题:“李少莉”持续关注中,爸爸是气功师,弟弟段位高,姐夫不简单 李少莉事件一经爆出后,一刻都没有消停过。 此事由她所戴的昂贵耳钉和丝巾引起,这些昂贵的配饰,令人深感质疑收入来源。 她在发布会上的点读式读稿的表现,同样令网友质疑能力和位置不匹配。 李少莉在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后,她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细心的网友又发现她的简历不简单。 从一个普通的女工人转到医学领域,后来又学习法学,当上了副局...

    2023-01-14 06:17:00
  • “现实版樊胜美”惹哭全网:生前被父母坑,死后为弟弟买房!
    “现实版樊胜美”惹哭全网:生前被父母坑,死后为弟弟买房!

    原标题:“现实版樊胜美”惹哭全网:生前被父母坑,死后为弟弟买房! 写这篇文章,畏姐真的是越写越气! 现实版樊胜美,被坑鬼吞噬。 24 岁女孩生前是父母的提款机,死后也要成为弟弟买房工具人。 这个年轻女孩之死,背后是千千万万女性难以承受之重。 她们从一出生就不被珍爱。 今天畏姐最想告诉那些像她一样处境的女性: 别害怕,逃出去。 为自己而活,好好活下去。 昨天,微博榜首一直挂着这样一条热搜:#现实版...

    2023-01-14 06:17:00
  • 海外网评:日本不应将集团对抗的旧思维引入亚太
    海外网评:日本不应将集团对抗的旧思维引入亚太

    原标题:海外网评:日本不应将集团对抗的旧思维引入亚太 作者 | 陈洋▲当地时间1月1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渥太华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联合记者会。(图/共同社)针对日本批准美军能够在冲绳基地部署新的海军部队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美日开展双边军事合作,应确保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不损害地区和平稳定”。近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七国集团(G7)中的五国展开访问,与...

    2023-01-14 06:08:43
  • 里程碑!中国科学家实现化学反应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里程碑!中国科学家实现化学反应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原标题:“里程碑式突破” 中国科学家实现化学反应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如何精准调控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肖春雷研究员实验团队联合张东辉院士、张兆军副研究员理论团队通过控制分子化学键方向,实现了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相关成果1月13日以长文的形式发表于《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在控制氢分子化学键取向的激光器前工作。图片来源: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氢...

    2023-01-14 06:08:40
  • 德媒:波兰的坦克提议是对德国“前所未有的侮辱”
    德媒:波兰的坦克提议是对德国“前所未有的侮辱”

    原标题:德媒:这是对德国“前所未有的侮辱” 德国《世界报》网站1月11日发表文章称,波兰的坦克提议是“对朔尔茨的侮辱”。文章称,波兰总统杜达在访问乌克兰期间宣布,波兰将向乌克兰“转让一个‘豹’式坦克连”。这样一个连队通常装备有14辆主战坦克。文章认为,这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波兰是会等待德国同意其转让“豹”式坦克,还是直接自己交付?后者将是对德国前所未有的侮辱。因为“豹”式主战坦克是德国产品。坦克...

    2023-01-14 06: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