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刚试营业10余天的超市遭破坏,5名男子持械冲进暴力打砸
原标题:海口:刚试营业10余天的超市遭破坏,5名男子持械冲进暴力打砸
文/江湖独白专栏
“以身试法者愚,以法维权者智。”
这是我认为最能形容法治对于解决问题的一句话,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发生违法乱纪的暴力行为,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是一个人的智慧。
在强调法治社会体系时,它往往代表着一个人从制度出发,积极有效地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让暴徒绳之以法。
请相信一句话,只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和谐社会,它必将成为普通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利器。

(监控下的一幕)
在海南海口的一处超市之中,几名男子持械冲进超市,打砸店铺中的冰箱和酒,还对工作人员进行威胁,显然已经涉及法律层面的寻衅滋事罪。
在回顾此事时,让网友不理解的是双方的冲突来自于哪里?
该店的店员表示,这家超市刚试营业10几天,并不认识带头闹事的男子。
有网友猜测,这很大几率都是同行竞争,目标就是让超市关门,用暴力行为维护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也有网友猜测,超市刚开不久,对于周边的环境并不熟悉,可能得罪了某人后没有及时解决。
以上两个猜测都让事件进一步发酵,大家一致认为,应当让涉事男子付出法律代价。

(监控曝光男子)
在店家提供的监控之中,在超市正常营业期间,突然闯进来5名持棍人员,不由分说对冰箱的玻璃进行攻击,现场一阵阵打砸的声音。
其中一名年纪较大的男子指着店员,警告其不许报警处理,否则会让店铺开不下去,态度极其嚣张。
据店员的回忆,带头的男子说了:“如果他敢让我赔冰箱,我就让他做不成生意!”
店员没有理会男子的警告,还是选择了报警,在警方介入之后,涉案人员已经被拘留,据澎湃新闻报道,秀英公安分局秀英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员称,“已有涉事人员被抓,该事件疑因占道经营引发,仍在调查中。”

(相关新闻报道)
如果是因为占道经营引发的冲突,那么应当由相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让超市进行整改就行,可是5名男子持棍闯入他人的店铺,打砸连带威胁店员,已经属于违法行为。
视频之中5人是带伤害性武器,他们足以对店铺的人员构成生命威胁,所作所为已经触及到公众的安全感,引发网友对于几人罪行的讨论。
首先砸店是犯罪行为,造成他人财物损失达到一定数额是可以判刑的,根据监控和店员的口供,完全可以对5人进行法律追责。
涉及的法律罪名有两个,寻衅滋事罪和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1、无理取闹,无事生非,打砸店铺的,属于寻衅滋事行为,情节严重,构成寻衅滋事罪,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打砸店铺故意毁坏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嚣张的男子)
店员事后表示,他们打砸的是沿街的一排冰柜和啤酒,目前正在定损的调查阶段,对于带头人的身份并不了解。
围绕占道经营和打砸店铺,这两者之间的问题根本无法对比,一个是行政处罚,另外一个是涉黑的行为,他们打砸新超市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来人投资的信心。
对于正常的经营手段,在双方发生矛盾时,大部分都是选择由执法部门介入,那么到底是谁给了这5人动手的信号?
“明目张胆地打砸他人店铺,事后威胁他人息事宁人,这是哪来的底气?”
“难道5人经常性对他人进行报复行为?”
以上诸多的疑问都在网友的心中环绕,在疫情放开之后,面对陌生人的上门挑衅,店家选择报警处理是理性的解决方式。

(男子指手画脚)
寻根究底,是对违法行为的强硬打击,男子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指挥4人持棍进行打砸,在店铺之中来回走动,根本没有将法律放在眼中。
视频画面清楚地看到违法人员的特征,因此办案人员迅速将其抓捕归案,可是后续的判决直接影响到对涉黑行为的打击力度。
他们在公众场合上持棍毁坏他人财物,于情于法都不合适,如果不整治,那么对于海口市的营商环境是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涉黑行为,法律上一直都是严打的状态,只要触及到公众的安全感案件,都应该迅速地解决,从根上解决潜藏的危险。
寻衅滋事罪,是对此类行为最好的约束,依据违法人员的危害程度进行整治,维护社会公义,从视频画面来看,他们这一次针对的是商品,下一次就不知道了。
5人的分工明确,1人进行店中威胁,两人打砸店铺,两人在外守卫,这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意识,侧面反应除恶务尽的行为仍需要继续进行。
“有黑必扫,违法必究”
这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前进方向,针对此事的关注,大家一致认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是从毁坏他人财物,还是团伙作案的寻衅滋事罪,他们都是在严打的范围内。
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施暴人员付出法律代价,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事件都应当放在灯光下讨论,违法行为也会得到一定的惩戒。